幼儿园小班随笔_第1页
幼儿园小班随笔_第2页
幼儿园小班随笔_第3页
幼儿园小班随笔_第4页
幼儿园小班随笔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seful Documents随机教育,无处不在小班的孩子, 从他刚入园的那一天起, 我们就在强调常规二字。 前两周都在 进行常规训练。并不是说训练之后就万无一失,孩子就完全会遵守了。事实上, 常规不是重在训练,而是常规习惯的养成。当“双手搬小椅子” 、“排队不拥挤”、 “上下楼梯靠右走” 等行为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时, 常规才能真正的被孩子 所掌握。那么, 在常规习惯的养成过程中, 我们尤其要重视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 的随机教育。当孩子把图书随地乱丢的时候; 当孩子推着小椅子 “开车”的时候; 当孩子排队挤来挤去、 推来推去的时候; 当孩子上下楼梯推来推去, 不扶着右边 栏杆走的时候;当孩

2、子在争抢玩具的时候;当孩子把玩具到处乱放的时候 我们 能够视而不见、懒得去管吗?不能。我们要时刻记得:随机教育,无处不在。这 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养成一致的常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细心观察、耐心指导、 全心投入,真正的走进孩子的世界。9 月廖文娟“家里一条龙,园里一条虫” 新生入园已经一个多月了,大部分孩子都顺利通过了“分离焦虑”这一关。 而宇熠小朋友到现在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 。具体表现为:第一,早晨 入园时总是情绪低落,偶尔是哭着来的;第二,从不参加早晨的户外活动,总是 一个人站在一旁观看或者发呆,我带动下也一动不动;第三,不愿意排队,不愿 意牵别人的衣角,更不让别人碰自己的衣角;第四

3、,几乎是不说话的,想要表达 时也只是用眼睛看着对方,用手指比划着;第五,很少能见到他的笑容,总是游 离在群体之外,不与别人争抢、玩耍;第六,午睡时总是要我在后面推着他,帮 他摆好枕头、摊开被子,他才肯上床躺下来。以上这些表现,我与他妈妈进行了 沟通、交流。从他妈妈那得知:原来他在家里完全不是这样的。在家里,他天天 都能说会道、乱蹦乱跳的,十分活泼。每到周末都会带上他去玩,跟其他小朋友Useful DocumentsUseful Documents也能一下子就玩起来了。我说: “是不是家里一条龙,园里一条虫?”他妈 妈说:“嗯。”他妈妈还告诉我, 自从上了幼儿园, 每天早晨起床时他总会问:“妈

4、妈,今天要上幼儿园吗?”妈妈回答: “要啊。”然后,他就顿时心情十分低落。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重演。 经过沟通,我们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他变成这样? 幼儿园真的有那么可怕、 那么无趣吗?他对亲人的依恋真的有那么严重, 难以克 服吗?10 月廖文娟“改造计划”经过我对宇熠小朋友更进一步的观察与了解。 我与他妈妈配合采取了一些措 施:首先,寻找我与他之间的共同话题,缩短教师与幼儿的距离。做法:每个周 末结束后,让宇熠妈妈告诉我,宇熠周末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去哪里玩了。到 来幼儿园时,我就可以利用这些话题调动他的积极性,打开他的“话匣子” ,让 他有话可说。其次,随时找到可以表扬他的“理由” ,让

5、他体验到被教师重视、 鼓励、表扬的滋味。再次,当他用目光、肢体动作来向我表达他的想法时,我当 作看不懂、不明白,鼓励他用嘴巴说出来,让他知道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让他鼓 起勇气说出来。最后,不让他游离与集体、活动之外, “逼”他参与到集体的活 动中。排队时、运动时,随时将他拉回活动中,让他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班 级的活动,他也要参加。 接下来就是等待他的变化, 希望他能让我和家长获得一 份欣喜。10 月廖文娟给孩子时间,我们能看到他的变化 几周后,我从他身上看到些许的变化,虽然情况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可是这 些小小的变化也足以令我十分欣慰。 当我和他聊到周末去海洋馆的事情时, 我问 他:“你看到了

6、什么动物呀?”他大声又兴奋地说: “水母”“老师也看到水母了,Useful DocumentsUseful Documents很漂亮的,那你看到了几只呀”他又低下头,很小声地说: “两只。”这是我第一 次听到他大声说话。当我每天在他的“鱼泡泡”上贴上星宝宝的时候,他总会露 出一丝微笑,那脸上露出的小酒窝真可爱。在星宝宝的奖励的下,这段时间,他 的吃饭速度明显加快了,吃完后总会自豪的把碗端到我面前“炫耀一方” ,等待 我的表扬与赞许。 现在排队时,他总会自觉排在孩子中间, 也会与孩子一同玩耍, 时常也能偷偷看到他脸上的笑容。 午睡时, 也不用我在后面推着他, 他会自己换 好拖鞋,走到床边,摆好枕

7、头,躺下后打开被子。他与孩子渐渐熟悉之后,在改 变中看到他的成长, 只是,在幼儿园里仍是很少开口说话, 就像默默的工作者在 完成着自己每一天的任务一样。我希望他在幼儿园里能够越来越开朗。11 月廖文娟关于“不及龄”幼儿入园的思考 彤彤是个“不及龄生” ,年龄与其他孩子至少差了半年,身高与同龄人差 了半个个头。这样的年龄差距是否使她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与其他人有差距呢?经 过两个多月的接触、观察,就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动作发展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表现为:挤在人群里、上 下楼梯、跑步的时候容易出现摔跤的状况。走平衡木的时候,比较胆怯、缓慢, 小心翼翼的样子。双脚跳跃能力也较差,身体的自我

8、控制力较弱,比如:小兔跳 圈的时候,她总是一上一下的跳,没有控制性的往圆圈里跳,总是跳在线上了。第二,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与同龄人有些差距。一次,在三字歌的背诵 中,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来说上一句, 请小朋友来说下一句。 ”当我问到彤彤时, 我说:“人帮我”她说:“人帮我”我摇摇头说:“人帮我, 你接下一句。”她接到: “人帮我,你接下一句。 ”当时真的把我逗乐了。也许她是不能理解我的意思, 也或许是念不出下一句吧。 可是接不出下一句的其他孩子只是沉默并没有重复我 的话。Useful DocumentsUseful Documents第三,注意力、 表现力与同龄人相比较弱。 在活动中,彤彤常常是游离的, 好像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摸摸小手、动动椅子、脑袋转过来转过去等。没有在 听老师的话,更别说举手发言、上台唱歌表演了。 从她身上让我感觉到似乎她对 这些活动一点也不感兴趣。这些问题中最关键还是动作发展及身体的协调性差距。这样的孩子在集体 的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伤害。 同时, 即使她没能认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