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护理常规_第1页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_第2页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_第3页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_第4页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下载文档可编辑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80%80%发生在产后2 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24小时以后,在产 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 1 12 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 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在我国产后出 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 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2%3%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病因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 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 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

2、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1.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7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 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 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 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 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 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 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 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

3、复能 2 / 8下载文档可编辑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 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 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 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2.2. 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原因的 20%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 连及部分胎盘和 / / 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 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 3030 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 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 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 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 盘滞留

4、;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 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 离而滞留于宫腔。 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 且血块 多聚于子宫腔内, 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 如果不及时处理则 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 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 不当有关。 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 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 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 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 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 入。3.3.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 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 手术

5、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4.4. 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原因有胎盘早剥、 羊水栓塞、 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 3 / 8下载文档可编辑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 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5.5. 子宫内翻少见,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 如用力压迫宫底或猛力牵引脐带 等。11产后出血临床表现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 2 2 小时内,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 之 后或前后兼有。 阴道流血可为短期内大出血, 亦可长时间持续少量出 血。一般为显性,但也有隐性出血者。 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若失

6、血过多可 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症状的轻重视失血量、 速度及合并贫血与否 而不同。短期内大出血,可迅速出现休克。需要注意在休克早期由于 机体内的代偿机制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可能均在正常范围 内,但此时仍需要严密监测,对风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评估出血量 并进行积极救治。 临床中往往存在当失血到一定程度出现失代偿表现 如脉搏增快、 血压下降才引起重视, 这样失去了最佳救治时机。 此外, 如产妇原已患贫血,即使出血不多,亦可发生休克,且不易纠正。因 此,对每个产妇必须作全面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以免延误抢救时机。产后出血诊断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失血量正确的测量和估计。 临床上常用的 估计失

7、血量的方法有: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休克指数等。出血 量测量不准确将丧失产后出血的最佳抢救时机。 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 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 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 (如软产道裂伤缝合 时间长)和未被发现的血肿常常是延误诊治的重要原因。4 / 8下载文档可编辑根据阴道出血时间、数量和胎儿、胎盘娩出的关系,可初步判断造成 产后出血的原因。几种原因常常互为因果。产后出血治疗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为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及防治感染。1.1. 止血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1 1)去除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 改善全身状况, 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 盈。( 2 2)

8、按摩子宫 (3 3)宫缩剂 缩宫素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 药物。给药速度应根据患者子宫收缩和出血情况调整。 静脉滴注能立 即起效,但半衰期短,故需持续静脉滴注。 (4 4)宫腔填塞 以上治疗 无效时,为保留子宫或为减少术前失血, 可行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 注意自宫底及两侧角向宫腔填塞,要塞紧填满,不留空隙,以达到压 迫止血的目的。如出血停止,纱条可于 24244848小时后取出。填塞后 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取出前应注射宫缩剂。5 5)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下行支及髂内动脉妊娠时 90%90%的子宫血 流经过子宫动脉,结扎双侧上、下行支及髂内动脉,出血多被控制。 以上措施均可保留子宫,保留生

9、育机能。(9 9)子宫切除 是控制产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 各种止血措施无明显 效果,出血未能控制,为挽救生命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即行子宫 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2.2. 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在充分暴露软产道的情况下,查明裂伤部位,注意有无多处裂伤。缝 5 / 8下载文档可编辑合时尽量恢复原解剖关系, 也应当进行缝合。 血肿应切开,清除积血, 缝扎止血或碘纺纱条填塞血肿压迫止血,24244848小时后取出。小血肿可密切观察,采用冷敷、压迫等保守治疗。对完全性子宫破裂或不全性子宫破裂立即开腹行手术修补术或行子 宫切除术。3.3. 胎盘因素所致出血(1 1)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 (2 2

10、)胎盘植入或胎盘穿 透 已明确胎盘植入者,不要强行钳夹或刮宫以免引起致命行产后大 出血。可以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大小及所在医院条件选择宫腔填塞纱布 压迫止血、水囊压迫止血、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止血,如 果出血过多且经上述方法止血无效, 为挽救产妇生命应及时选择子宫 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4.4.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应在积极救治原发病基础上确诊应迅速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 5.5. 防治 休克(1 1)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在止血的同时,酌情输液、输血,注意保 温,给予适量镇静剂等,以防休克发生。(2 2)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3 3)有效的监测可以对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

11、反应做出正 确、及时的评估和判断,以利于指导和调整治疗计划,改善休克患者 的预后。(4 4)在紧急容量复苏时必须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液体复苏治 疗时可以选择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由于 5%5%葡萄糖溶液很快分布到 6 / 8下载文档可编辑细胞内间隙,因此不推荐用于液体复苏治疗。6.6. 输血治疗 输血及输注血制品在低血容量休克中应用广泛。产后出血预防1.1. 加强产前检查2.2. 产程中识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3.3.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4.4. 其他 产后 2 2 小时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 密切观察子宫收 缩情况和出血量,应及时排空膀胱。产后 2424 小时之内,应嘱产妇注 意出血情况。产

12、后有出血量增多趋势的患者,应认真测量出血量,以免对失血量估计不足。 33(一)护理评估1.1. 评估孕产史及健康史,了解分娩全过程;评估产后出血的诱因。2.2. 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 情况。3.3.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二)护理措施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膀胱充盈情况,观察阴道流血的 颜色及量,寻找出血原因。2.2. 产后出血多者,应立即输液、输血,给予保暖。尿潴留者给予导 尿。大出血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3.3. 子宫收缩乏力者,遵医嘱使用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 7 / 8下载文档可编辑阴道流血为鲜红者,应行产道检查,如有裂伤行伤口缝合,并给予平 卧或头低脚高位预防休克。4.4. 凡多胎、双胎、晚期妊娠出血的患者,易发生产后出血,应遵医 嘱给予宫缩剂。 2424 小时内密切注意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