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作业_第1页
跨文化交际作业_第2页
跨文化交际作业_第3页
跨文化交际作业_第4页
跨文化交际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电影情书看高语境文化下的“爱恋”摘要:“高语境文化”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绝大部分信息或者已经存在于传播双方的物质语境中,或者已经内化于个人内心,而极少存在于双方所运用的语言和信息之中,换言之,语言和信息是模糊而不充分的。在高语境文化下,人们对爱恋的表达也有一种独特的方式,本文尝试从电影情书探讨高语境文化下“爱恋”表达的特点,了解这种文化以及特点,对于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关键词:高语境;低语境;跨文化交际引言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赖以存在、被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 将语境定义为“the information that surrounds an

2、event;it is inextricably bound up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event”,并把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 context,简称HC)与低语境(low context,简称LC),用高语境和低语境的不同来分析文化的多样性。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在低语境中,情况正好相反,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这意味着,在低语境交际中,人们更多地要依靠语言使用本身来达到交际目的;而在高语境交际中,语言使用的作用可能就要小多了,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相对较为敏感。高语境文化以中国、日

3、本等亚洲国家为代表,低语境国家以而美国、德国等多数北欧国家为代表。高语境文化中语言表述模糊含蓄,信息更多地存在于文化的内涵之中,大多数信息不必明白地表达出来,语义通常存在于语言之外,人们“听话听音”,交际各方既不要求也不被期待提供详细的语言信息。此外,高语境文化中非言语交际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不必是主要的信息渠道,手势,空间距离,甚至沉默都可以传达思想,沟通感情。在高语境文化下,人们的真实意思并不能直接从语言的内容中推断出来,而要根据语气、表情、动作、氛围等等非言语交际行为综合进行判断。反映在人们的情感方面,在高语境文化下,两个人的恋爱过程中,我们需要来回地印证、反复地确认,若有似无地传达某个

4、信号,努力地捕捉各种微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每一个非言语交际行为都很有可能是一个很强大的隐藏真实信息的方面。高语境文化下的爱恋的表达有着一种独特的特点,对于低语境文化下的人来说,有必要了解这种特点,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造成一些误会。一、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M.W.Lustig和J.Koester曾把HC和LC文化及交际的特点概括为:HCLC内隐,含蓄外显,明了暗码信息明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较多的言语编码反应很少外露反应外露(圈)内(圈)外有别(圈)内(圈)外灵活人际关系紧密人际关系不密切高承诺低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灵活时间高度组织化从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HC和LC文化及交际的特

5、点差异较大: HC文化主要依赖于人们思想预先设定的、先人为主的程序来传达信息,如许多不成文的传统习惯,不言而喻的价值观和社会普遍公认的行为模式。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有时显得秘而不宣/藏头藏尾,在高语境文化里,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行动、交往情绪、速度、交往地点、难以言说的情绪、微妙的手势及其他周围环境细节等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给敏感的交际者以无限的信息与内涵。而LC文化则相反,它强调的是理性和逻辑,也就是在理性的基础上用逻辑的方法推导出结论,通过语言将信息清晰明了地传递,把拐弯抹角当成是思路不清或缺乏诚意。霍尔关于语境的见解与理论拓宽了语境研究的跨文化视野,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语境文化中,

6、语境在意义传递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在意义传递上起重要作用的是语言。二、情书的剧情简介电影讲述一位少女渡边博子在男友攀山意外丧生后,无意中得知他中学时代在故乡的地址,于是寄了一封明知不会有回音的情书到那里,但意外地却收到回信,原来是一位与她已故男友同名同姓的女孩藤井树收到,并回了信。之后两人开始通信,博子因而进一步了解少年时代的男藤井树及女藤井树的故事。而后博子决定到北海道,与现任男友秋叶茂寻找此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两人错过了相遇的机会,但博子却偶然发现藤井树与自己的样貌原来十分相似。回去后,博子渐了解她已故的男友对她一见钟情的原因是因为她和他的中学同学藤井树样子酷似,于是便放开怀

7、抱,往已故男友遇难的山前大声抒发心中郁结,并接受了秋叶茂的一段新恋情。少年时代的男藤井树上学的时候暗恋藤井树但一直没说出来,而且还捉弄了藤井树许多次,比如在图书馆借一大堆书,麻烦女藤井树。男孩喜欢一个女孩就喜欢捉弄她,引起她注意,而女藤井一直也没有发现他暗恋她,而且还觉得男藤井是个淘气包。多年后男藤井树遇到博子的时候,是因为博子勾起他的回忆。女藤井多年后终于在借书卡上发现了她自己的素描,也终于发现这个“秘密”。另一方面,藤井树也渐渐回忆起以往的点点滴滴,最后因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埋藏多年的答案.三、情书折射出的高语境文化影片主要围绕三个人物的情感纠葛展开的,三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高语境文化下爱恋的

8、表达。(一)少年藤井树:默默地爱慕着树,直到生命尽头在影片当中,由于少年时代的男藤井树一直默默地暗恋着女藤井,但却羞于表达内心的爱意,他把懵懂的爱藏在心里,他只有通过一系列看似幼稚无聊的行为去想方设法地接近她,以引起她的注意。在藤井和树共同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藤井总是独自去一旁依着墙壁,纵情于被风吹动的雪白的窗帘,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情,留下树一个人工作,其实他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地关注着树的。他还总是喜欢借那些没人借的书,为的是在那些借书卡上留下树的名字。还一个故事是,有一次藤井和树的卷子发错了,树拿到的27分的卷子是藤井的,藤井明明知道自己拿到的卷子不是自己的,而是树的,却故意装作不知道,他

9、想争取更多的和树接触的机会。树为了拿回自己的卷子到自行车停放处等待藤井,一直到天黑藤井才出现,藤井故意拖着树不让她回家,想让两个人有更长时间的独处。隔壁班的大井希望和藤井交往,想让树帮自己。树来到图书馆专属藤井的角落里告诉他大井喜欢他,藤井很生气,后来总是想方设法地捉弄树。记忆里的最后一个故事,藤井刻意到树家还书的一段,原想表白的他,终归还是没能说出口,欲言又止,欲说还休,他看了看树,沉默地骑着单车离去,这是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这也是他为爱情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二)树(女):朦胧的爱意,埋藏在心里如果说第一次相遇的目光中更多的是友好的话,那么图书馆中藤井树(女)对他的目光则有着朦胧的爱意了。

10、但是含蓄内敛的性格使她不会承认的,所以影片所反映的会与她的书信的立场不一致。她异常生气的拖着大井表白,毋宁说是对别人抢占先机的愤怒和自己拱手相让(大井原先假装要帮她牵线)无可挽回的发泄。可是大井被拒绝后她又十分欣喜。看这种朦胧的情感是存在的。到了体育场上,她又主动的摄下少年到地的情景,却对同学掩饰了这一点。她打碎花瓶也是对这种爱意的否认而刻意为直的掩盖。直到末尾经历过多的悲伤之后(父亲的死)他来看她时,她对他肯定有关怀,信任与接近道欲望的误读,于是露出了真诚的微笑,这才是爱意的外露。可能她也相信了,但是并没有去直接面对它。加上她并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面,所以道别后并无过多留恋的回家了。但是她一

11、直不知道他也喜欢她。直到她看到借书卡背面的对自己的素描她恍然间感动的落泪了,或者感伤的落泪了。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影片的这个结尾是果断有力的,突如其来的结果非常具有震撼力。当她明白当初他还书的真正的用意,她难过的想哭,同时幸福的想哭。当她嘘唏感慨之时,影片仓促的结尾了,令人窒息。观众会停留在影片的气氛中,久久不能罢免。她的爱情被回忆唤醒了,所以导演安排她病倒之后醒来时她不由自主的念叨写给藤井树的信。思念还是爱的开始?爷爷最后才告诉藤井树(女)还有一棵同名的树,于是她兴奋的寻找这棵树。这里雪再次占据画面的大部分。其中隐喻她发现了藤井树,才发现他的爱也发现了自己的爱,发现了这段藏匿压抑的爱

12、情。她幸福的寻找这棵树,代表她由开始的为了应付博子而被动的回忆往事到主动的追溯往事,甚至厮守这段记忆,所以最后一封信没有发出去。(三) 博子:停留在远去的爱情里,默默承受思念的痛楚渡边博子因为缅怀未婚夫,沉浸在这段爱情中不能自拔。诉求爱情的延续。她偷偷的抄下藤井树(男)中学时的地址在手臂上。这个私下的行为说明她自己对自己作了可笑的否定。但她仍一相情愿的写了过去,却意外的收到回信。她甚至天真的认为他没有死。于是在恋人秋叶的怂恿下去那里察探。最终知道原来是相同名字的另一个人,因为对这个童话太过在意不忍打破而提前离去。当她发现藤井树(女)的相貌和自己一样时,怀疑藤井喜欢自己的理由与这个女人有关。她一

13、时间变的脆弱,内敛的性格又决定她选择逃避,没有与叫住她同等的勇气去面对她 ,任由藤井树(女)在人群中张望。她忍不住要探个究竟,写给藤井树(女)信询问藤井树(女)有关树(男)的记忆。她看出最终并认可了那段爱情,认定这些记忆是属于藤井树(女)的,于是返还了所有的信笺。当她在雪山上问候藤井树时,“你好吗?我很好!”期间有着言之不明,道之不出的意韵,这句看似过于简单的话却藏有最复杂的情感,这是高语境文化下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婉转的方法。影片很清晰地折射出了日本的一种高语境文化。霍尔认为,在高语境文化中,由于社会发展缓慢,缺乏变化,其历史传统、风土人情、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和重复性,绝大部分信息都已储

14、存于现成的语境中,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资源,因此社会成员在人际交往上,更擅长借助潜在的“语境”进行交流。在高语境文化下,其成员大多性格内敛,内向羞涩,不擅于自我表现。从传播者角度讲,他们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方面,喜好用含蓄、间接、隐晦的方式,不把信息完全、充分地提供给对方;而从接受者角度看,也善于从提供信息的蛛丝马迹中准确“猜”出对方的意图。因而“高语境文化”特别推崇所谓的“悟性”,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就像中国的古诗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反映的一种境界一样,追求两个人之间的一种默契,无需多说,彼此却能读懂对方。小结高语境文化下的爱恋是很晦涩难懂的,这种爱恋当中包含着一种沉静的、简单的美好,没有所谓的轰轰烈烈,有的只是一种如水的平淡,还时常伴随着一些淡淡的哀愁和凄美,这些在一些低语境文化的人看来是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