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技术路线综述_第1页
煤制油技术路线综述_第2页
煤制油技术路线综述_第3页
煤制油技术路线综述_第4页
煤制油技术路线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制油技术路线综述转发评论2008-05-17 20:59、煤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又称煤加氢液化,是将煤制成煤浆,在高压下,通过催化加氢裂 化,同时包括热裂解、溶剂萃取、非催化液化,将煤降解、加氢转化为液体烃类, 然后再通过加氢精制等过程,脱除煤中氮、氧、硫等杂原子并提高油的品质。煤 直接液化过程包括煤浆制备、反应、分离和加氢提质等单元。(一)煤直接液化的经济性分析目前,煤直接液化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经济上与石油的 竞争能力。随着石油勘探与开采成本的日益提高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直接液化技术在特定地区实现商业化应用在经济上已经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权威机构曾预测当石油价格

2、达到25美元/桶,煤炭直接液化在经济上就有了竞争 力。美国能源部通过对几个起步工厂的初步经济分析后指出,如果煤炭直接液化厂与现有的工厂建在一起,可节约投资,降低液化成本,使生产的液体燃料价格可 以达到相当于石油价格1923美元/桶。煤直接液化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一次 投资大、煤炭价格高。但是煤直接液化技术仍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潜力,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美国能源部计划在2010年后开始建设独立的煤炭直接液化生产 厂。从能源战略上考虑,煤直接液化技术受到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煤炭直接液化工艺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将煤炭液化工艺和液化油提质加工工艺联合起来,将直接

3、液化工艺分离出的高气 态烃、中质液化油直接引入二次加氢反应器,大大提高了热效率,也改善了二次加 氢条件,降低氢耗量,有效地简化了液化厂的工艺流程;应用胶体化学新技术,制备 纳米级分散催化剂,使催化剂用量由3wt %(干煤)左右降低至千分之一左右,既 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固液的分离能力和油收率;研究终端产品的利用,例如生产 芳烃类化工原料,其效率高于传统的焦油工艺路线,有利于提高液化工艺产品的市 场价值。我国于1980年开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通过多年来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对多联产技术发展趋向的认识以及示范厂的前期研究,最终选择神华集团在神府东胜矿区筹建中国第一座煤矿直接液化示范厂。 针对直

4、接液化的联产可考 虑:配合示范工程,从增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运行灵活性出发,首先从油灰渣气 化制甲醇起步,扩展为煤化工多联产或者电力化学品多联产。(二)煤直接液化的煤种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要求较高,对煤种有严格要求(1) 煤中的灰分要低,一般小于5 %,因此原煤要进行洗选,以得到精煤进行液 化。煤的灰分组成对液化过程也有影响,灰中的Fe、Co、Mo等元素对液化有 催化作用,而Si、Ca、Mg等元素则不利于液化,且容易引起设备结垢。(2) 煤的可磨性好。直接液化过程要求先把煤磨成200目左右的煤粉,并干燥 到水分小于2 % o如果可磨性不好,生产过程能耗会很高,设备磨损严重,配件、材 料消耗大,

5、增加生产成本。水分高将不利于磨矿和制煤浆。(3) 煤中氢、氧含量差别越小越好,可以减少加氢量,同时减少生成的废水。(4) 煤中的硫分和氮等杂质含量越少越好,以降低油品加工提质的费用。(5) 煤岩的组成也是液化的一项主要指标。丝质组成越高,煤的液化性能越好;镜质组成量高,则液化活性差。因此用于直接液化的煤一般是褐煤、 长焰煤等年轻煤种。神华的不粘煤、长焰煤和云南先锋的褐煤都是较好的直接液化煤种二、煤间接液化所谓煤间接液化,是区别于煤直接液化而言的,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气化 成有效成分为H2和CO的合成气,然后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经F- T合成 反应生产有机烃类。而直接液化是将年轻煤褐煤烟煤等

6、在高高压下直接加氢,转 化成有机烃等化合物。煤间接液化技术是先将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完全破坏煤原 有的化学结构撚后以合成气为原料通过费托合成(Fischer Trop sch Sy nt he sis)生产出馏程不同的液态烃。煤间接液化包括煤气化单元、气体净化单元、FT合成单元、分离单元、后加工提质单元等。与直接液化技术相比,间接液化技术对煤质基本没有要求。当前,煤间接液化最重要的3个产品为烃类燃料、甲醇(C H3 OH)和二甲醚(CH3OCH3 )。(一)煤间接液化技术目前,典型的工业化煤间接液化技术有南非的 SASOL的FT合成技术、荷 兰Shell公司的SMDS技术和Mobil公司的MTG

7、合成技术等。此外还有一些 先进的合成技术但都未商业化,如丹麦Top se公司的TIGAS,美国Mobil公 司的 STG,Exxon 公司的 AGC-21 , Syntroleum 公司的 Syntroleum,中科院的 MFT/SMFT技术等。1、SASOL公司。采用德国鲁奇加压气化技术。全公司有97台鲁奇气化炉,其设备利用率达94 %。鲁奇气化炉采取固定床加压气化,使用575 mm的块 煤,操作压力为2. 83. 5 MPa,利用水蒸气和氧气作为气化剂,所得粗煤气中 含有CO2 ,N H3 , H2 S和焦油等杂质,必须将其除去。净化装置采用水洗脱除 灰尘和焦油;采用低甲醇洗脱除煤气中的H

8、2 S ,CO2和烃类;采用SASOL公司 开发的Sulp holin硫化氢液相氧化法回收硫磺;采用鲁奇公司的Phenol solva n技术净化污水,最后得到纯净的合成气(CO + H2 )和工业副产品。2、中科院MFT/ SMFT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 所开始了合成油的研究开发工作,在分析了国外FT合成和MTG工艺的基础上, 提出了将传统的FT合成与沸石分子筛择形作用相结合的固定床两段法合成工 艺(简称MFT)和浆态床固定床两段合成工艺(简称SMFT),并先后完成了 MFT 工艺的小试、模拟、中试,取得了油收率较高,油品性能较好的结果。90年代完 成了 2 000

9、 t/ a规模的煤基合成汽油中间实验和 SMF T工艺的模拟试验,并对 自主开发的两类催化剂分别进行了 3 000 h的长周期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 结果。近年来,该所针对新型浆态床合成反应器、共沉淀铁系催化剂制备等进行 了放大开发试验,于2002年建成合成油品1 000 t/ a装置,其后进行了多次运行 实验,取得了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阶段性成果。(二)影响煤间接液化技术经济性能的因素主要有:(1)装置的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2)整个煤液化工艺流程的集成优 化程度;(3) F T合成反应器生产效率及廉价高效工业铁催化剂的研制,或长寿命高活性工业钻催化剂的研制;(4)建厂地理位置,原料煤的价

10、格和品质,原油、成 品油价格等。(三)煤间接液化装置的大型工业化煤制油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性的大型综合性产业,要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煤 制油装置规模应在1000kt/a以上,装置规模越大,吨油投资越少,物料和能量利用 率越高,其综合效益越好。按照Shell气化炉配浆态床反应器和廉价铁催化剂工艺, 规模为1000kt/a合成油商业装置估算,总耗煤4506kt/a ,折合成油品1020 kt/a 1t油品耗煤4.5t ,吨油成本可以达到240美元左右。目前百万吨级的合成油装置在国内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根本问题是设计基础数 据不够,实质上是科研的投入不足而造成工业化研究不够完善,因此在建立百万吨级合成油装

11、置前,建立工业示范厂是十分必要的。示范厂是百万吨级工业基地的 前期试验性生产装置,其主要目的是在中试后,进行流程的工业性运转,考察系统 的物料和能量转化行为及大型煤气炉和气体净化等成熟技术与浆态床F T合成过程的匹配情况,获取数据、优化流程,以便实施大型化装置。煤间接液化技术产 业化带动性强,技术覆盖面广,与未来的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等先进洁净煤技术可以 实现有机的结合,因此以煤制油技术为主导的大型综合性煤化工产业将是中国具 有蓬勃生机的革命性的新兴产业。(四)煤间接液化装置的集团化:最佳联产方案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投资额非常大,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按每年吨产品能力 计算的工程投资,大约为8000

12、10000元/ (t a)。降低投资的一个可能途径是装 置的集团化,即煤炭液化和炼油厂有机结合,如共享一些产品混合和输出设备。即 使最低程度的设备联合使用也可大大降低投资成本。研究表明,一座日产15万桶油的炼油厂可以接受一座日产 5万桶燃料的液化厂的全部产品,而炼油厂的最 终产品质量几乎没有变化,因此,炼油厂可以很容易达到日产20万桶油的生产能 力。煤制油生产装置是由多个工艺单元组成的,工艺流程的好坏决定了投资的多 少和能耗的高低,通过煤制油工艺模拟软件的应用,对煤制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集 成优化和合理配置,使物料和能量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完全有可能使吨油能耗降 低10%15%。通过工艺和操作条

13、件的优化,调整煤制油生产装置的产品结构也 是提高煤制油技术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措施。20世纪90年代,中科院通过对MFT合成油气、油硬蜡煤气联产方案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在经济效益上有较大差别, 前者的投资利润率为3.10%,而后者达9.68%。(五)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前景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煤占31%,20世纪70年代 后发生的2次石油危机以及近期原油价格暴涨,使各国普遍认识到未来能源中煤 炭的战略地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地区资 源条件和国家安全考虑,都必须重视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发展相对成熟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可以满足国内对液体燃料日益

14、增长的需求,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是解决清洁二次能源的途径;同时对于我国合理、有效利用 能源,对于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 ,尽快研究和开发出煤 炭能源就地转化的高效洁净利用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两种技术路线比较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典型的煤直接液化技术是 在450 C、150- 300大气压(氢压)左右将合适的年轻煤(褐煤等)催化加氢液化, 工艺过程对设备要求高,设备维修费用大,产出的油品芳烃含量高,硫、氮等杂 质需要经过后续深度加氢精制才能达到目前石油产品的等级。煤间接液化几乎不 依赖于煤种,并且间接液化过程的操作条件和,典型的间接

15、液化的合成过程在2 50 C、15- 40大气压下操作。间接液化的合成技术可用于天然气以及其它含碳 有机物的转化。合成产品不含硫、氮等污染物,合成汽油的辛烷值不低于90号, 合成柴油的十六烷值高达75,且不含芳烃,质量高于第四代洁净油品。另外, 煤间接液化在南非已形成大规模的、盈利的产业。国内技术开发已产业化,而且包括反应器在内的所有设备和控制系统均可在国内制造,其催化剂开发已达到 了国际先进水平。从技术的发展来看,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在我国将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煤间接液化合成油品在南非已经形成了百万吨级的盈利产业;并且国内已开发出工业化生产高效催化剂的技术,在浆态床反应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

16、突 破。目前国内五大煤炭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潞安集团、徐州矿务集团、 神华集团及连顺能源集团等五家企业已联手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建立数十万吨级的煤间接液化示范厂,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液化技术产业化。煤炭液化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煤炭成本,并且将煤炭运到液化厂的 运费比较低。由于煤炭运输比石油困难,因此,从原则上讲,煤炭液化厂最好选 在煤矿上。但是,如果煤矿所处位置比较偏僻,则液化厂的建设费用比较高,或 者矿区铁路设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液化厂建在煤矿附近。同时优化 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原、辅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从柴油馏分产物的性质看,煤直接液化法直链烃

17、少,环烷烃及芳烃含量高, 十六烷值低,凝点较低,硫、氮等杂质含量较高煤低间接液化法则以链烷烃组分为 高,十六烷值过剩,不含硫、氮等杂质,但凝点较高。两者的柴油馏分均须经过 较苛刻的加氢提质工艺,花费较大的代价才可生产出合格的柴油产品。因此 ,若 将煤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结合起来,建立联合装置,将二套装置的柴油馏分调合 地一起,即可直接生产出满足世界燃料规范类以上要求的柴油,这样可省去复杂的后加工提质工艺系统,显著降低煤液化装置的投资和加工成本,大大提高 其市场竞争能力。若在现有柴油质量较差的炼油厂建设一套煤低间接液化装置,也可极大地提升炼油厂生产符合世界燃料规范类标准要求的柴油以及产品综 合利用

18、的能力。侏自网友zhangfeibin)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 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 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I克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