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概论1、伦琴发现 X 线的日期是A1895年 11月 8日 B 1895年8月11日 C 1901年 11月 8日D1901年 8月 11日 E1985年11月8日2、发明计算机体层摄影( CT)装置的是AForssmannB SeldingerC Hounsfild D SodderEMarconi3、下列哪项属于数字 X 线检查技术A计算机 X 线摄影B普通透视 C 普通 X线摄影D体层摄影 E放大摄影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英文缩写为AMRIB CT CDSAD USGEDR第十三章 医学影像照片冲洗技术第一节暗室设计及常用设备1、增感屏的相对感度指的是 A无屏与有屏所需曝光时间之
2、比B增感屏之间增感率的比较C增感屏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荧光发光强度D增感因素 E 荧光体的光扩散2、下列哪项不是增感屏的结构A基层 B感光乳剂层 C 保护层 D 反射层 E 防反射层3、关于增感屏对影像效果影响的正确解释是A降低影像对比度B降低影像清晰度 C 使影像层次增加D显示微小结构E 减少量子斑点产生几率4、增感屏的增感率是指A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 05 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B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 05 时,有屏与无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C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 10 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D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 10 时,有屏与无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E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
3、 20 时,有屏与无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5保管使用增感屏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防高温防潮湿B 防阳光曝晒 C 防止水或药液溅入D现灰尘即用口吹清除 E 暗盒应直立放置,避免重压变形 6、用 t0和 t 1分别表示产生 10密度值的无屏和有屏照射量,则增感率的表达 式是A f= t 0 / t 1 B f = t 1 / t 0 C f = t 0- t 1 D f = t 1- t 0 E f = t 1+t 0第二节胶片结构及感光特性1、X线胶片特性曲线组成不包括A趾部 B 直线部 C 肩部D顶部 E 反转部2、CT胶片在分类中属于A双面药膜感蓝片B单面药膜分色片 C 单面药膜色盲片 D 双面药
4、膜感绿片 E 单面药膜感蓝片3、普通蓝敏 X 线片的盲色是A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蓝色 E 紫色4、X线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是指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 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 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D密度与照射量没联系的部分 E 也称为肩部5、胶片特性曲线不能反映胶片的A感光度 B 本底灰雾 C感色性 D最大密度 E 反差系数6、胶片按比例记录被照体密度范围的能力称为A密度 B 感光度 C 感色性 D MTF E宽容度7、X 线摄影尽量利用的是 X 线胶片 H-D(特性曲线)曲线中的 A足部B直线部 C 肩部 D 反转部 E 全部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照片
5、对比度与胶片的 值有关 B一般说 值大的胶片,其宽容度小 C特性曲线的直线部的斜率为 值D特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值是定值E 特性曲线因胶片不同而不同9、关于胶片本底灰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照射量等于零时照片所具有的密度值B 位于特性曲线的起始点C是胶片曝光后产生的最小密度值D片基密度和乳剂灰雾组成 E与乳剂感光中心的大小和数目有关10、关于胶片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值大的胶片宽容度小 B 高感光度的胶片解象力低 C把吸收入射光 90%的二张照片重合的密度值为 20 D给胶片过度曝光可产生反转现象E医用 X线胶片的 值通常小于 111、X线胶片结构中最重要成部分是 A结合膜层 B 保护膜层
6、C 防光晕层D片基层E 乳剂层12、照片产生反转的原因是 A显影液 PH值太高 B 显影液温度太低 C 定影液衰老 DX 线胶片过期 E由于潜影溴化的结果13、 值大于 1 的胶片可以 A放大物体对比 B 缩小物体对比 C 增加影像模糊 D减少影像模糊 E 减少影像失真C溴化钾 第三节胶片处理技术单项选择题1、在 X 线摄影中的光化学反应是A光合作用B光氧化 -还原反应 C 光合成反应D水解反应 E 光热反应2、潜影的组成物质是A感光中心 B 卤化银 AgX C 银离子集团 nAg+ D离子 Ag+ E银集团 nAg3、手洗中下列哪个不会影响水洗速率A定影液的类型 B 水洗时间 C 水洗流量D
7、 摄影条件 E 水洗温度4、在下列化学药品中,那种是显影液和定影液的公用药品 ANa2S2O3 B KBrC Na2SO3DNa2CO3 E K2SO4Al 2(SO4) 324H2O5、水洗程度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从照片上流下来的水中有无 A定影剂 B 保护剂 C 中和剂 D 坚膜剂 E 抑制剂6、显影的作用是A将未感光的卤化银还原 B将已感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C将未感光的卤化银溶去 D 将已感光的卤化银溶去E将卤化银合成为金属银7、M-Q型显影液组合是A米吐尔与菲尼酮的组合 B 对苯二酚和菲尼酮的组合 C米吐尔与对苯二酚的组合D米吐尔与菲尼酮对苯二酚的组合 E二氨基苯酚与菲尼酮的组合8、下
8、列组合错误的是A米得或对苯二酚 显影剂 B 硫代硫酸铵 定影剂 保护剂D冰醋酸 中和剂 E 氢氧化钠 促进剂9、X 线摄影中的光化学反应是( )A光合作用B光氧化 -还原反应 C 光合成反应D光水解反应 E 光热反应10、形成潜影的先决条件是 ( )A晶体位错 B 晶体点阵缺陷C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D自发还原 E 晶体结构的物理不完整性11、显影的作用是A形成潜影 B 形成感光中心C形成光密度影像D形成显影中心 E 形成灰雾中心第四节 照片自动冲洗技术单项选择题1、用作快速定影的物质是A硫代硫酸钠 B 亚硫酸钠 C 氢氧化钾D硫代硫酸铵 E 碳酸氢钠2、一般自动洗片机理想的显影温度是A1820B
9、25 30 C 3335D3640 E 45左右3、下列哪项不是自动冲洗机冲洗胶片的程序A显影 B 定影 C中间处理 D 水洗 E 干燥第二章 X 线成像基础理论 补充: X 线成像原理 单项选择题1、透视和摄影都要利用的 X 线特性是( )。A.穿透性 B. 荧光作用 C. 感光作用 D. 电离作用 E. 生物效应 五、多项选择题1、X 线与医学相关的特性正确的是:A穿透性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E生物效应2、X 线产生的条件为。A自由电子云B真空条件 C特殊靶面阻挡物D高 mAE以上都不正确3、X 线透视利用了 X 线那些特性。A穿透性 B荧光性 C感光性 D电离作用 E生物效应4、
10、X 线摄影利用了 X 线的那些特性。A穿透性B荧光性C感光性D电离作用E生物效应5、诊断范围 X 线与物质的主要作用形式包括A.光电效应B. 康普顿效应 C. 相干散射D. 电子对效应 E. 光核作用第一节 X 线管焦点及 X 线量分布单项选择题X线透视1、有关中心线、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束入射于被照体的曝光面的大小称照射野 B摄影时照射野应缩小到能容下被检部位的标度 C照射野的大小大多用遮线器控制 D来自中心部分的 X 线为中心线 E中心线必须垂直于被照体中心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肢体厚度大的组织置于阳极端 B肢体厚度大的组织置于阴极端C x 线管短轴方向上有效焦点大小对称
11、相等 D x 线管长轴方向上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 E x 线管长轴方向上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 3、影响影像清晰度的最根本因素是( )A焦点的尺寸B 管电压C管电流D焦点的极限分辨率表E曝光时间4、焦点面上的哪种线量分布成象性能好 ?( ) A. 矩形分布 B. 双峰分布 C. 单峰分布 D. 多峰分布 E. 波形分布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 线束中, 中心线以外的线都统称为斜射线B.焦点尺寸越小 , 成像性能差C. X线管焦点小 ,其分辨率大D.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中 , 多峰分布的成像性能最差E.焦点的极限分辨率越大越好6、关于 X线管有效焦点的表达公式正确的是 ( ) A.S=abs
12、in B.S=abcos C.S=abtan D.S=absin cos E. S=abarctan 第二节 X 线照片影像单项选择题1、关于 X 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管射出的 X 线强度分布是均匀的BX 线透过被照体后就形成了 X 线信息影像 C被照体是信息源DX 线是信息源E可见光透过照片后在视网膜形成视觉影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线透视所得的影像为“正像” BX线透视所得的影像为“负像” CX线摄影所得的影像为“正像” DX线摄影不能显示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所以诊断疾病用EX线透视能显示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五、多项选择题1、关于 X 线影像重叠的叙述,正确
13、的是 A用前后和左右几个方向的摄影表现人体结构 B胸片中看不到胸骨影像,是大物体 ( 纵隔) 密度大于小物体 C膝关节正位照片中骨影像,是大小物体组织密度相等 D肺野中的肋骨阴影很明显,是大小物体组织密度相差很大 E放大摄影可使重叠的影像分开第三节 X 线照片影像的密度单项选择题1、X线照片密度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 n 次方成正比例 B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增感屏与胶片组合使用,影像密度大 D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增大而增高 E密度与显影加工条件有关 2、人眼最舒适的照片密度值在 ( ) A0.15-0.3B 0.25-2.0C 0.3-2.0D 0.25-0
14、.3 E 0.15-2.0五、多项选择题1、影响 X 线照片密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像密度的大小取决于照射量因素 B密度决定于胶片对其照射量的反应特性 C低电压技术摄影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小 D高电压摄影时,摄影条件选择的通融性小 E低电压摄影时,宽容度大第四节 X 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单项选择题1、S=D1-D2/H=K/H S 为锐利度; K 为对比度; H是 A高度 B 密度 C 厚度 D模糊值 E 灰雾值2、被照体本身, 影响照片影像对比度因素: 原子序数 形状 密度 厚度 颜色A B C D E 3、照片对比度与层次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照片反映出的各组织影像的密度等级为层次
15、 B密度等级越多,层次就越丰富 C 层次表示信息量D照片上相邻两组织的密度差为照片对比度E照片对比度与层次是同一概念4、下列对照片对比度无影响的是( )A胶片 r 值 B 被照体本身C水洗温度Dx 线的质 E. x 线的量5、软 x 线摄影用 2540kv x 线;普通摄影用 40100kv x 线,高千伏摄影用 ( ) x 线A.120-200kv B.35-40kv C.25-50kvD.40-100kvE. 以上均不对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体吸收 x 线主要形式是光电吸收和康普顿效应B.低kv 摄影,光电吸收与物质原子序数三次方成正比C.原子序数高,光电吸收多,照片对比度高
16、D.高kv 摄影, x线穿透力强,照片信息丰富,对比度高E.高kv 摄影, x线穿透力强,照片信息丰富,对比度下降五、多项选择题1、被照体本身的哪些因素影响照片对比度:A原子序数 B密度 C 高矮 D 男女E厚度第五节散射线及其消除单项选择题1、关于散射线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射线是离开原射线线束的折射光子 B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多 C增感屏感度越高,散射线越少 D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 E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重要因素之一2、减少与抑制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降低管电压B减小被照体 - 胶片距离 C 缩小照射野D使用后盖贴有金属膜的暗盒E 窗口上安装多层遮线器3、
17、“散射线含有率”的正确定义是A作用在胶片上的 X 线量 B 作用在胶片上的散射线量 C原射线与散射线之比 D 原发射线中含有散射线的量 E散射线作用在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比率4、关于滤线栅的叙述,错误的是A栅密度的单位是线 / 厘米 B栅比值小的滤线栅,吸收散射线能力越强 C散射线透过率越小,吸收散射线能力越强 D选择能越大,滤线栅质量越好E对比度改善系数值越大越好5、在使用调速滤线栅时,要调好与爆光时间相适应的运动速度,一般运动时间 应长于爆光时间的( )A.1/4 B.1/5 C.1/3 D.1/2 E.1/6第六节 X 线照片影像的模糊单项选择题1、心脏搏动引起的影像模糊属于A设备移
18、动B生理移动C 意外移动D胶片移动 E X线管移动2、关于屏 / 片系统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因之一是荧光体的光扩散 B 屏/ 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 C荧光交迭效应也是模糊的原因 DX线倾斜摄影不会使照片产生模糊E影像最大模糊是移动模糊3、x 线照片的模糊影响最大的是()A运动性模糊B 焦点的几何性模糊C屏片组合产生的模糊 D 散射线性模糊 E 都不是4、模糊阈值为()A0.2 mm B 0.4mm C 0.6mm D0.8mm E 1.0mm 多项选择题1、减小运动性模糊错误的是()A固定人体 B 选择肢体运动幅度小或静止的机会曝光C延长曝光时间 D肢体远离胶片E尽可能增加焦点至胶片的距
19、离2、影像模糊的表达方式分定性和定量两类,其中定性包括()A模糊度 B 分辨率C清晰度D锐利度 E 调制传递函数3、为了控制和减小运动性模糊, X 线摄影过程中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 A需要固定人体 B 用高速增感屏 C尽量缩短曝光时间D把肢体尽量靠近胶片E尽可能增加焦点至胶片的距离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学的锐利度与人眼感觉的影像锐利度不变 B锐利度的计算值不变,人眼感觉的影像锐利度不变 C高密度下对比度小的物体影像难辨认D密度是对比度锐利度的基础 E观片灯亮度不影响照片对比度第七节 X 线照片影像的失真度单项选择题1、构成照片影像的要素中,属于几何因素的是A密度 B 对比度 C
20、锐利度 D 颗粒度E失真度2、影像的放大率 M=S/G=1+b/a中,表述错误的是:AS- 肢体在胶片上的影像大小 B G- 被照体大小 CM-放大率 D a-焦-肢距 Eb- 焦-片距3、照片影像失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标准的优秀照片影像不应有任何失真度 B影像的变形是被照体不等量放大的结果 C失真度与焦点被照体及胶片三者间位置无关 D位置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 E放大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多项选择题1、关于控制 X 线影像变形的方法,正确的是: A影像的失真受 X 线投影中几何条件的控制 B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C被照体接近中心线,影像的位置变形最小 DX线通过被检部位,垂直胶片时,形
21、状变形最小 E使用倾斜中心线摄影,不会产生影像失真2、减小几何模糊,正确的措施是:A被照体远离胶片B被照体贴近胶片C使用小焦点D使用小的焦 - 片距 E使用大的焦 - 片距3、影像失真包括( ABC)A歪斜失真B放大失真C重叠失真D对比失真 E 散射失真第八节 X 线照片影像的颗粒度单项选择题1、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AX线管焦点尺寸 B 被照体的移动 CX 线的光子数 D增感屏 E 显影温度2、控制照片斑点的方法,不包括A控制增感率 B 选用均一性强的增感屏C适当提高 mA值相应降低 kV 值 D选用超高感的增感屏E控制摄影条件3、影响照片颗粒性的因素,不包括A噪声( 斑点) B焦- 片
22、距 C 胶片对比度D增感屏荧光体尺寸和分布 E 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4、关于照片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斑点多可使影像模糊 B. 卤化银可形成胶片斑点 C. 有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 D. 量子越少,量子斑点越多 E.照片斑点可经定影消除5、关于 X 线照片颗粒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照片图像粗糙或砂砾状效果称为颗粒性 B物理测定值为颗粒度 C照片上一定区域内大量集中的不规则的颗粒为斑点 D量子斑点是 X 线量子的统计涨落的记录E以上全是6、与影响照片颗粒度的因素,无关的是AX 线量子斑点 B 增感屏萤光体的颗粒大小与分布 C胶片乳剂颗粒的大小与分布D被照体本身的因素E胶片对比度五、多项选
23、择题1、正确的选择项( )A增感屏斑点由屏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组成 B照片斑点由胶片斑点和增感屏斑点形成 C量子越少量子斑点越大 D斑点较多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像模糊 E量子越少量子斑点越小第九节 优质 X 线照片影像的质量标准单项选择题1、S(D1D2)/H K/H 中,关于 H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称为模糊值 B 亦称不锐利度 C 以 mm为单位 D或称密度移行距离E其值越小,边缘越模糊2、关于照片锐利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锐利的照片有漏掉病灶的可能 B不锐利的照片影像边界不清C不锐利的照易出现误诊 D 锐利度是模糊度的反义词 E被照体越靠近胶片,影像越不锐利3、关于照片影像锐利度的叙述,错
24、误的是 A锐利度的计算值不变,人眼感觉的影像锐利度不变 B照片的锐利度与对比度呈正比 C照片的锐利度与模糊值成反比D物理学的锐利度,与人眼的感觉并不始终一致 E以模糊度的概念分析影像锐利度的因素4、影响锐利度的因素有A对比剂的流动性 B 胶片乳剂厚度 C 增感屏种类 D半影大小E以上全是5、优质 X 线照片不能显示的是A. 被照体的大小 B. 被照体的形态 C. 被照体的内部结构D.被照体的密度E. 被照体的宽容度6、关于优质 X 线照片质量标准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尽量多的照片斑点 B. 适当的密度 C. 良好的对比度D. 较高的分辨率E 微小的失真度、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技术性缺陷的是( )
25、 A污染 B 折痕C生理运动性模糊D静电现象E损伤五、多项选择题 1、关于照片锐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 S 表示BH称为模糊值CSH/(Dl-D2) DK=DlD2 为相邻组织密度差 E指照片上两相邻组织影像界限的清晰明了程度2、照片影像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密度是对比度锐利度的基础B照片对比度不随密度为改变而改变 C锐利度与对比度无直接关系D观片灯亮度不影响照片对比度 E高密度下对比度小的物体影像难辨认3、影响照片锐利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比度与锐利度无关 B 散射线会影响锐利度 C钡的流动性大,锐利度好 D 胶片感度高,锐利度差 E荧光体的颗粒性对锐利度有影响第十
26、节 X 线摄影条件一、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1、X线摄影条件选择的基本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本因素之一是管电压的选择B要尽量减少移动造成的影像模糊 C须考虑管电压与 X 线照片形成的关系 D管电压升高,摄影条件的宽容度减少 E高电压摄影,信息量和细节可见度增大2、某部位 FFD=200cm、80kV、40mAs获密度适当照片。管电压不变,照射量改为 10mAs,摄影距离应为A50cm B 75cm C 100cm D 125cm E 150cm3、变动管电压法计算管电压的公式为( )。A. V 2d+c B. V=d+c C. V=3d+cD. V=2d-c E. 以上都不是4、管电压是对感光
27、效应起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由实验课得出: E=kvnQ 当不用 增感屏时, n 值在:)D B-C轴线C乳突轴位C脐上 3cm水平A23B34C2 以下D 4 5E 6 75、管电流量 Q与摄影距离 r 的关系( ) A成正比 B 成反比C与摄影距离 r 的平方成正比D与摄影距离 r 的平方成反比 E 无关五、多项选择题1、管电压在摄影条件选择中的意义,正确的是A电压代表着 X 线的穿透力B管电压控制着影像对比度C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小于照射量D低电压技术,照片对比度大 E高电压技术,照片对比度大、对 E=Ke-dVnitsfz/r 2BD影响感光效应的其他因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
28、 摄影距离Bs- 胶片的感光度CD-照射野的面积照射野的大小E-被检身体部位组织的 x 线吸收系数第三章 普通 X 线摄影检查技术第一节 X 线摄影基本知识单项选择题1、中心线以外的线称A平行线B垂直线D斜射线E 中心线2、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A胸部正位B副鼻窦瓦氏位D腕关节正位 E心脏左侧位3、第三腰椎约相当于A脐上 7cm水平 B 脐上 5cm水平 D脐上 1cm水平 E 与脐同一水平4、肚脐上 3cm平面,相当于A第 1腰椎 B 第 2腰椎C第 3腰椎D第4腰椎 E 第 5腰椎5、滤线栅使用原则中,被照体厚度应超过A15cm B 12cm C 10cm D 8cm E 5
29、cm6、滤线栅使用原则中, X 线管管电压须超过A55kVB60kV C 65kV D 70kV E 75kV7、所谓近距离摄影,是指焦 - 片距为A1520cm B 2530cm C 3550cm D5560cm E 6570cm8、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为A矢状面B冠状面 C 水平面D正中矢状面 E 横切面BC听眦线一与听眶线约呈 听鼻线一与听眦线约呈D听口线一与听眦线约呈角角角E听眉线一与听眦线约呈19、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的连线是A听眦线B听眶线 C 听鼻线D听口线 E 正中线20、有关摄影体位错误的叙述是A右前斜位也称第一斜位 B 左前斜位也称第二斜位C左侧位摄影 X线由右侧投
30、射到左侧D顶颌位又称下上轴位9、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 A水平面 B 横切面 C 冠状面 D额状面E矢状面10、中心线与地面垂直为A水平投射B垂直投射 C 向上投射D向下投射 E 倾射投射11、中心线与被照体局部边缘相切为A前后方向 B 后前方向C切线方向D冠状方向 E 轴方向12、第一斜位又称为A右后斜位 B 左后斜位 C 左侧位 D右前斜位 E 左前斜位13、X线自左前经右后达胶片称A右前斜位 B 左前斜位 C 左后斜位 D右后斜位 E 侧位14、经过锁骨中点并与身体正中线平行的直线为 A腋前线B 腋中线 C 腋后线D锁骨中线E 正中线15、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的连线称为 A听眦线
31、 B 听眶线C听鼻线D听口线 E 瞳间线16、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称为 A听眦线 B 听眶线 C 听鼻线 D听口线 E 瞳间线17、听眶线与同侧听眦线的夹角约为 A15 B 20 C 25D30E12 18、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听眶线一与听眦线约呈 200 角E右前斜位与左后斜位效果相似 21、颌顶位又称为A顶颌位B下上轴位 C 上下轴位D额鼻位 E 后前位22、与上腭同一平面的椎体是A第一颈椎 B 第二颈椎 C 第三颈椎D第四颈椎E 第五颈椎23、与胸骨角同一平面的是 A第 12 胸椎间 B 第 23 胸椎间 C 第 34 胸椎间D第 45 胸椎间 E 第 56 胸椎间24、与剑突末端至
32、肚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的是A第 12 胸椎B第 1 腰椎 C 第 2 腰椎D第 3腰椎 E 第 4腰椎25、与脐同一平面的椎体是A第 1腰椎 B 第 2腰椎 C 第 3腰椎D第 4腰椎 E 第 5腰椎26、关于骨盆解剖及体表定位,错误的是A髋骨是由髂坐耻骨组成B 髂嵴约与第 4 腰椎棘突同一平面C耻骨联合约与骶骨中点同一平面D 髂前上棘为前上方最突出的骨点E于臀部下方可扪及坐骨结节27、有关听眶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B 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C外耳孔与鼻前棘的连线 D 外耳孔与眉弓的连线 E 外耳孔与鼻尖的 的连线28、有关解剖学姿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 B 两下肢并拢 C双上肢下垂置躯干两侧D掌心向前E足尖呈外展29、有关水平面界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眼眶下缘连线为水平面 B 水平面与矢状面相互垂直C乳突尖端位于水平面上方 D 蝶鞍位于水平面下方 E 视神经孔位于 水平面上方30、前后向的英文缩写是AAP B DV C VD D RAO E RPO31、下列人体体表定中,错误的是A喉头隆起第四颈椎高度B剑突相当第七胸椎高度C两侧髂嵴连线第四腰椎水平 D 胸骨柄上缘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房产分割协议范本:房产分割的执行时效规定
- 网络游戏公司股东股权分割与运营权转让合同
- 咨询薪酬设计方案
- 抖音公司营销方案目录
- 装配式结构工程概述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类-土木建筑大类
- 2.2《地图》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Unit 1 You should tidy your toys.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外研版(一起)
- 卡特对线教学讲解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共七章节)
- 补漏协议书范本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我的自画像册1-岭南版
- Be-Safe-on-the-Way课件(省一等奖)
- 现代设计方法(修改)课件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册
- 儿童口腔保健及不良习惯课件
- 软件系统运维方案
- TDTG提升机说明书
- 管线打开作业工作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 污水处理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标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