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习题—单选、填空_第1页
教师招考习题—单选、填空_第2页
教师招考习题—单选、填空_第3页
教师招考习题—单选、填空_第4页
教师招考习题—单选、填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试卷 1.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 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 3.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班、课、时。 5. 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功能性。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理解性。 7. 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 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 8.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

2、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0. 学习英语单词“ 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精加工策略。 11.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情绪记忆。 12.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 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自我提高内驱力。 14. 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 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属于不作为侵权。 15.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 需经费由人民政府

3、予以保障。 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巴甫洛夫。 2.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 3.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问答法。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建构主义。 5.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强化。 6.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7.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标准参照性测验。 8.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自变量。 9. 程序教学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0. 布鲁纳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1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12.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13. 除数是小数

4、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宁3 =4(人),12-2=6(人),12-仁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 14. 教育体制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 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 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15.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反映。 16.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17.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18. 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

5、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气质 的表现。 19. 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20. 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继时对比 感觉规律。 21. 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无意 想象。 22.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心境。 23.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 需要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 24. 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智力正常儿童。 25.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 26. 学习者通过观察

6、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替 代强化。 28.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道德认识。 33.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34.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 35.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 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和涂尔干。 36. 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 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归因,而对他人 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内外归因。 37.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 附属内驱力。 1本次课程改

7、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 周平均3课时。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必修课程。 6“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 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7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经常撰写教

8、育教学论文。 1、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综合课程的 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 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 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 挥。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15、 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

10、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充分认识 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1 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自然形态的教育。 2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论语。 4 “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学记。 5 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理想国。 6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9 教育史

11、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一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10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重要主张。 11 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陶行知。 12 .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凯洛 夫。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 联教育家是赞可夫。 14. 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 15 . 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 个主

12、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布鲁姆。 16 . 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 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17. 1919年,著名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1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论语。 20 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21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亚 里士多德。 22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3 首次在科学分

13、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 24. 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5.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康德。 26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27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2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蔡元培。 30 .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 31 .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根舍因。 32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33 .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

14、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34 .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梅依曼。 35 .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勒温。 36 .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 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行动研究法 D .文献法 37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 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 法属于行动研究法。 38.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

15、是发展性教学理论。 1.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种。 3. 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4 .现代社会教育包括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校外成人文化教育机构两大类。 5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 的矛盾或关系。 6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7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8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

16、 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乐正克所著的 学记。 10. 亚里斯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 想家。 1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2. 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13. 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所著的大 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4.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康德。 15.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著的普通教育学在西方被视为“科

17、学教育学” 形成的标志,他的教育思想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16.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 教育方法论。 17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其主要代表著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19 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被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观 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20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的教育思想。 21 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18、现代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2 .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倡导发现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其代表作是教育过程。 23.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教学论”。 24. 德国教育家根舍因倡导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和 范例性。 2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26. 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认知领域、二是情感领域、 三是动作技能领域。 27. 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28.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

19、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是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样。 29 .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 30 在教育原理的有关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中,可供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实验法和统计法、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 31 .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抽样观察法 和应用观察法 32. 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一名称的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 33. 实验法一般可以分为单组法、等组法和循环法三种。 1、 本次课改中提出的“课程”是指“设置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过程”。 2、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

20、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 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知识经济时代,“文盲”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有人也把知识 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6、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 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 校本三级课程管理。 How

21、 many loved your mome 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 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 n beside the glow 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22、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 n life and death But whe n I sta 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 n I sta 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 n un doubtedly know

23、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 n I pla 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 ning Yet prete nding you have n ever bee 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 ng aga inst the tides But

24、using on es in differe nt heart To dig an un 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Whe 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 ddi ng by the fire, take dow 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 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 ng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