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5.0 分)1.以下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不契合的一项是()A. 年会上,徐主任赞扬各位员工的出色表现后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希望大家各展所长,创造公司蓬勃发展的春天。”B. 同学聚会,回忆往日趣事,畅谈今朝抱负,其乐融融。老班长感慨地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 张师傅祝贺刚刚在全国技能比赛中摘得桂冠的徒弟说:“丹山万里桐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为你的成绩感到骄傲!希望你再接再厉!”D. 小林是名牌大学高材生, 但是工作两年, 始终未遇伯乐。 朋友安慰他说: “试玉要烧三日满,
2、辨材须待七年期。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2.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体育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也并非现代或西方的特点。对统治阶级来说,体育可能一直是一种狡猾的压迫和规训方式,既可以,也可以。但同时,体育在本质上仍是给大众带来愉悦的游戏,。对于体育权力的批判审视,并不妨碍日常对于运动的热爱。普通民众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发挥潜能像罗马皇帝一样通过娱乐麻痹大众如射礼一般用来训练人们的纪律和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的自由A. B. C. D. 二、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 5.0 分)3.按要求填空。( 1) _,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 _)( 2)吾尝终日而思矣, _。(荀子劝学)
3、( 3)唐诗中多有从广阔的时空观照现世人生的佳篇佳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代表,杜甫登楼一诗中“ _, _”也是。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 小题,共8.0 分)4. 阅读这首元曲小令,完成下列各题。【中吕】普天乐元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州。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 半竿 落日,一声 过雁,几处 危楼。( 1)填入诗中空格处最正确的一项是_A春B夏C秋D 冬( 2)与这首小令语言风格最接近的一项是_A登高(杜甫)B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C登快阁(黄庭坚)D双调?寿阳曲 ?远浦归帆(马致远)( 3)本支小令写景抒情时,数量词的运用颇具韵味。请就这一
4、点进行赏析。第1页,共 25页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30.0 分)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朋友圈: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 博客引领风骚三两年就被微博替代, “你微博了吗”一度变成问候语,微博号不仅像电话号码一样在朋友、熟人间流通,还兼容粉丝和陌生人。微信后来居上,成为一个集社交沟通、检索阅读、消费支付于一体的新平台, 它以加友确认的方式与抢占先机的微博群雄割据。微信不仅方便联系,还是有效的公共空间,制造了“熟人社会”共舞的幻象。微信吻合消费时代的需要,它只要举手之劳下载一个软件,快捷、廉价,兼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它的“利”是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它
5、的“害”却是隐蔽无形的,需要批判意识才能察觉。越方便越快捷的事物对我们的奴役越深,因为这种奴役越发不可觉察。 对闲暇无情的剥夺和对自由温柔的谋杀,这一切恰是以闲暇和自由的名义进行的; 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控制我们对于这个时代和世界的想象,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的来源。就像烟瘾者的香烟不能离手一样, 手机像掌纹 一样镶嵌在现代人的手掌中,成为泄露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秘密的重要“试金石”。 不信,你试试看自己能否随意将手机给旁人(包括家人和朋友)看,尤其是自己到底能够忍受手机不在身边的时间长度。这两个小小的实验就会暴露出手机对于个体的宰制力量。 和其他家电不一样,手机以其体积优势与我们的身体、手构成对应,它每时
6、每刻地伴随我们,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控制我们,尤其是男性,没有手机就会惶恐、焦虑、心神不宁,仿佛正在与钟爱的女郎失之交臂。 没有工作的瞬间就要将手机握在手里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性动作,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没带手机出门则会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今天典型的手机交往焦虑症。现代都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但“朋友圈”以一种隐匿的方式悄悄地将“熟人”接回来了。我们足不出户却能知晓“你事、我事、天下事”,而且不仅知道对方的行踪,还貌似知道对方的表情、思想和趣味。从各人贴在朋友圈的图片,我们知道朋友的生活:有的在会议中,提供座位名、出席人员合影;有的在去会议的路上,传上如诗风景画;有的在旅行,上传历史信物
7、供大家凭吊;有的在演讲,传来标题和横幅。微信让生活“零距离”,随时处于主动或被动的“写真”之中。即便你没加入微信,也完全可能被你的朋友关照而暴露行踪。你不能掩饰说你不能喝酒,因为你喝茅台的壮举被拍摄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你不能撒谎说你不在广州,因为你刚刚上传了“小蛮腰”前的留影。 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社交冲动, 更深层地迎合了人类这种动物本能的窥私癖、 炫耀癖及自恋动机。 人的表现欲和窥视欲共同制造了“朋友圈”的虚假繁荣。将自己的生活照上传“朋友圈”公布自己的生活,朋友的回复制造了某种虚拟的明星感受。微信将人群进行新的划分, 并以数字化的特有方式将朋友进行再定义。 “朋友圈”改写了朋友的定义
8、, 成为新的缘分的代名词。 “朋友圈”的选择的确经过你的确认,但这种确认是一键认证的,是本能式的,就是一两秒钟内的事情,远远不如“桃园三结义”来得复杂。 你仅仅是“认识”他或她而已, 这个“认识”的程度则深浅不一。在城市里,要认识一个新人太容易了,一个朋友约去的饭局、酒会你可能会认识十个陌生人, 而一个朋友邀去的会议你可能会认识三五十个人, 一个在街上邂逅的朋友随手拉去的 Party 你可能会认识上百人。 参加一次家长会、 一次出游、一个会议、兴趣爱好小组、民间团体或组织你都可能会认识几十上百人。我们能说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吗?因为免费,所以在加“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几乎不再用传统的情感去
9、衡量这种情感的深度。 不同性质的“群”瓜分我们的时间和生活,也在内部给我们提供多样化的身份认同。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呈平面的、浅表的、碎片化趋势。几十年未曾联系的小学同学可能通过蛛丝马迹要求加你微信, 从未见面的粉丝、 陌生人也可能不屈不挠地要求加你为好友。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聚会、聚餐,甚至恋爱、求婚这样神圣的第2页,共 25页时刻,如今都被手机的屏幕所笼罩。只有你意想不到的角落,没有手机无法光顾的角落。手机使一切时间意义平等:随时打声招呼,随地传一张图,举手交换彼此的“生活照”,以此作为活着的证据。生活不在别处,在手机里!(节选自申霞艳“微时代”:消逝的闲暇与自由)(1)第段中加点词“掌纹
10、”在文中的含义是_( 2)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_( 3)第段说微信“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朋友进行再定义”,再定义的“朋友”有何特征? _( 4)下列对文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_A微信能控制我们对于这个时代和世界的想象,是因为它剥夺了闲暇,谋杀了自由。B现代都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为朋友圈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提供了可能。C朋友圈中不同性质的群在内部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身份认同。D手机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交往呈平面、浅表、碎片化趋势。( 5)请指出本文语言上的两个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_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初夏鲍尔吉 ?原野初夏羞怯地来到世间,像小孩子。 小孩子见到生人会不好意思。尽管是在
11、自己的家,他还是要羞怯,会脸红,尽管没有让他脸红的事情发生。小孩子在羞怯和脸红中欢迎客人, 他的眼睛热切地望着你, 用牙咬着衣衫或咬着自己的手指肚。你越看他,他越羞怯,直至跑掉。但过一会儿他还要转回来。这就是初夏。 初夏悄悄地来到世间,踮着脚尖小跑,但他跑不远,他要蓬蓬勃勃地跑回来。春天在前些时候开了那么多的花,相当于吹喇叭,招揽人来观看。人们想知道这么多鲜花带来了什么,有怎样的新鲜、丰润与壮硕。鲜花只带来了一样东西,他是春天的儿子,叫初夏。初夏初长成,但很快要生产更多的儿子与女儿,人们称之为夏天。夏天不止于草长莺飞,草占领了所有的土地,莺下了许多蛋。夏天是一个昏暗的绿世界, 草木恨不能长出八
12、只手来抢夺阳光。此时创造了许多阴凉,昆虫在树荫下昏昏欲睡。然而初夏胆子有点小, 他像小孩子一样睁着天真的眼睛望向四外。作为春天的后代,他为自己的朴素而羞怯。初夏没有花朵的鲜艳。春天开花是春天的事,春天总是有点言过其实。春天谢幕轮到初夏登场时,他手里只带了很少的鲜花。但他手里有树叶和庄稼,树的果实和庄稼的种子是夏天的礼物,此谓生。生生不息是夏天之道。初夏是第一次来到世间, 换句话说, 每一年的初夏都不是同一个夏天,往年的夏天早已变为秋天与冬天,他没有经验可以利用。夏天的少年时光叫初夏,他不知道怎样变成夏天。 每当初夏看一眼身边的葱茏草木都会吓一跳,无边的草木都是奔着夏天来的,找他成长壮大。一想到
13、这个,初夏的脑袋就大了,压力也不小。初夏常常蹲在河边躲一躲草木的目光,他想说他不想干了,但季候节气没有退路,不像坐火车可以去又可以回来。 初夏只好豁出去, 率领草木庄稼云朵河流昆虫一起闯天下,打一打夏天的江山。初夏肌肤新鲜, 像小孩胳膊腿儿上的肉, 没一寸老皮。 初夏带着新鲜的带白霜的高粱的秸秆,新鲜的融化才几个月的河流,新鲜的带锯齿的树叶走向盛夏。他喜欢虫鸣,蛐蛐儿试声胆怯,小鸟儿试声胆怯,青蛙还没开始鼓腹大叫。初夏喜欢看到和他一样年轻幼稚的生命体,他们一同扭捏地、 热烈地、好奇地走向盛大的夏天。人早已经历过夏天, 但初夏第一次度夏。 他不知道什么是夏天, 就像姑娘不知道什么叫妇人。这不是无
14、知,是财富。就像白纸在白里藏的财富,清水在清里藏的财富,这是空与无的财富。 人带着一肚子见识去了哪里?去见谁?这事不说人人都知道,人带着见识与皱纹以及僵硬的关节去见死神,不如无知好。如果一个人已经第3页,共 25页老了,仍然很无知,同时抱有好奇心与幼稚的举止,这个人该有多么幸福。只可惜人知道的太多,所知大多无用,不能帮他们好好生活。初夏走进湿漉漉的雨林, 有人问他天空为什么下雨, 初夏又扭捏一下, 他也是第一次见到雨。 这些清凉的雨滴从天空降落, 他是从喷壶还是筛子里降落到地面的?天上是不是也有一条河?初夏由于回答不出这些问题而脸红了,比苹果早红两个月。初夏跑过山冈, 撞碎了灌木的露水。 他在
15、草地上留下硕大的脚印, 草叶被踩得歪斜。初夏的云像初夏一样幼稚,有事没事上天空飘几圈儿。其实,云飘一圈儿就可以了,但初夏的云鼓着白白的腮帮子在天空转个没完,还是年轻啊。你看冬天那些老云窝在山坳里不动弹,动也是为了晒一晒太阳。初夏的云朵比河水汹涌。大地上的草花要等到夏天才绽放。开在枝上的春花像高明人凭空绣上去的,尤其梅花,没有叶子的帮衬。 而草花像雨水一样洒满大地, 他们在绿草的胸襟上别上一朵又一朵花,就像小姑娘喜欢把花朵插在母亲的发簪上。初夏坐在河流上,坐在长出嫩叶的树桩上。初夏目测大地与星空之间的距离。他寻找春天剩下的花瓣, 把他们埋在土里或丢在河里漂走。 初夏藏在花朵的叶子下面,等待蜜蜂来
16、临。初夏把行囊塞了一遍又一遍,还有挺多草木塞不进去。要装下这么多东西,除非是一列火车。( 1)分析第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_( 2)请依据本文写一份“初夏”简介。_( 3)第段写“人的见识”有何用意?_( 4)鲍尔吉 ?原野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他认同罗素的美学观:“简单而深远,是美的真理。”但有人评说本文比较做作,并未体现这种美学观。你认为呢?_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32.0 分)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王志,字次道,琅邪临沂人。祖昙首,父僧虔,并有重名。志年九岁,居所生母忧,哀容毁瘠,为中表所异。褚渊为司徒,引志为主簿。渊谓僧虔曰:“朝廷之恩,本为殊特,所可光荣,在屈贤子。
17、”寻除宣城内史,清谨有恩惠。郡民张倪、吴庆争田,经年不决。志到官,父老乃相谓曰:“王府君有德政,吾曹乡里乃有此争。”倪、庆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为闲田。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人,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返,惟一人失期,狱司以为言。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自诣狱,辞以妇孕,吏民益叹服之。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署名送其首。志闻而叹曰: “冠虽弊, 可加足乎?”因取庭中树叶挪服之,伪闷,不署名。高祖览笺无志署,心嘉之,弗以让也。志愍其义,以俸钱偿焉。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口。志为中书令,及居京尹,便怀止足。常谓诸子侄曰:“谢庄在宋孝武世,位止中书令,吾
18、自视岂可以过之。”因多谢病,简通宾客。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志家世居建康禁中里马蕃巷,父僧虔以来,门风多宽恕,志尤惇厚。所历职,不以罪咎劾人。 门下客尝盗脱志车 ?之, 志知而不问, 待之如初。 宾客游其门者,专覆其过而称其善。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时人号马蕃诸王为长者。(梁书 ?列传第十五有删节)【注】高祖:指梁武帝萧衍。齐末东昏侯萧宝卷昏庸,萧衍起兵取而代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引志为主簿 _辞 以妇孕 _第4页,共 25页(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姑 亡 _A丈夫的姐妹B父亲的姐妹C丈夫的母亲D姑且,暂且及居
19、 京尹 _A居住B处于C积储D 停止( 3)对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义师至 /城内害东昏 /百僚署名送其首B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 /署名送其首C义师至城 / 内害东昏百僚 /署名送其首D义师至城内/害东昏 /百僚署名送其首(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口。_( 5)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A第段和第段都是从侧面突出了王志的才能。B第段通过对比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王志的忠诚。C第段语言描写突出了王志谦逊与知足的心态。D第段王家子侄被号为“长者”用了衬托手法。( 6)请具体说明王志的“德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_。8. 阅读下文,完成下
20、列各题辕马说清 方苞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古之车,独辀加衡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轭,背乘乎韅,靳前而靽后。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 ?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 其或所服之不称,则虽善御者不能调也。驽蹇者力不能胜,狡愤者易惧而变,有行坦途惊蹶而偾其车者矣。其登也若跛,其下也若崩,泞旋淖陷,常自顿于辕中,而众马皆为所掣。呜呼!将车者其慎哉。【注】阤:古同“陀”,
21、山坡。( 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_A也B乎C欤D耳( 2)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_( 3)对第段中“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A而且众多马匹或在前引导,或在旁边副驾,并不助辕马工作。B而且在前面引导和在旁边副驾的众多马匹,都没有跟随辕马。C然而众多马匹或在前引导,或在旁边副驾,都没有跟随辕马。D然而在前面引导和在旁边副驾的众多马匹,并不助辕马工作。( 4)对第段理解错误的是 _A段首承接上段,重申了驾辕之艰难。B能否驾辕是辨别马好坏的重要标准。C善驾的人也调教不了不合要求的马D劣马虽差,但更糟的是坏脾气的马。( 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六、作文(本大题共1
22、小题,共70.0 分)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网络流行词“佛系”,最早来源于2014 年日本某杂志,指一种怎么都行、无须第5页,共 25页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一切随缘。该词一出迅速流行,更有不少人自称佛系,有佛系追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员工、佛系学生等种种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要求:(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 字。第6页,共 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B【解析】A “万紫千 红总是春 ”指百花开放到 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正确。B“可惜 ”一句是感慨 时光易逝,功业未就,感情压抑伤感,不适合用在回忆往日趣事,畅谈今朝抱负,其乐融融的欢乐语境。C“丹山
23、万里桐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意思是在那万里 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指弟子超过老师,正确。D“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要知道是不是真玉,要 烧三天才知道;要分辨是不是人才,需要七年的 时间。”的意思。这句话主要是要告 诉我们,分辨人才,是个长时间的事情,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 应用的格式的 规定,语体得体注意 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要准确理解句子含 义,结合语境仔细辨析。2.【答案】 A【解析】本语段大意是:体育是给大众带来愉悦的
24、游 戏,政治权力的影响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热爱。“既可以也可以 ”表并列,是对前面 “体育可能一直是一种狡猾的压迫和规训方式 ”的说明, 同为比喻句且能构成并列句,故 与上文内容对应,应放在一起,故排除 BD ;“体育在本 质上仍是给大众带来愉悦的游 戏 ” 句有关键词 “大众 ”与之相照 应的应是 “普通民众 ”, 中 “这 ”则代指 第7页,共 25页中的 “潜能 ”,且 与 为承接关系。故选:A。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能力 层级外表达运用 E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 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 联词等关键
25、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排列题注意事项:1注意话题的统一,陈述对象的一致;2上下文的文意合理,语句合乎逻辑,尤其是要注意语句间的关系,如,是否有先后顺序,关联词的搭配,看是否有总分、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3 如有比喻,要看本体喻体应一致;4注意前后句式 应相同,前后语序要一致;5注意语句的前后照 应,感情色彩要一致;6注意前后音节和谐,语句结构要完整;7一般来说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要在后。3.【答案】 朱弦已为佳人绝;登快阁;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解析】故答案为:(1)朱弦已为佳人绝;登快阁。(重点字:聊)(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重点字:臾)(3)锦江春色来
26、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重点字:垒)本题考查了默写常 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 “名言 ”,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 “名篇 ”,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 为教材中要求背 诵的篇目 “常见的 ”是为第8页,共 25页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 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 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 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 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劝学中的名句辑录:(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君子生非异也,
27、善假于物也。(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答案】 C; D【解析】(1)此题问是什么季 节,考查季节,一般找具有季节关键性的意象。从“从稻粱肥、蒹葭开花、黄添篱落、木叶空”等可知是秋天。(2)此题虽然问的是语言风格,但实际上在考查感情,因此,此题应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 础上,感受此小令表达了什么感情。通 过稻谷和高粱 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芦苇也已秀穗等内容可知, 这首小令表 现的是清朗明静的秋景,这与 D 项相同。A 沉郁顿挫;B浑厚悲凉; C典雅新颖。(3)从题干可知 “写景抒情 ”,“数量词 ”,故此题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可先找出数词“万顷”“半竿 ”“一声
28、 ”“几处 ”,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中的情和景 详细分析。答案:(1)C(2)D(3)“万顷 ”写出了秋日江面水烟弥漫,广 阔无垠的特征,将作者的 视线从眼前移动到了远处,也将景物由前期的明朗,转为了迷茫。“半竿 ”则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尽,也可能正是江上水烟涌起的原因。“一声 ”写出了雁之孤 单,使景物平添了孤寂之感, “几处 ”则牵连起读者对于危楼中 远望者的想象,整体营造秋江暮景的迷离凄凉的氛围,使得诗歌从开始的秋日明朗喜悦转而向秋思的第9页,共 25页一点哀愁,使作品的情感更 为丰富,含蓄。译文:“稻谷和高粱 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芦苇也已开花吐穗。院墙篱笆,已逐渐被收获庄稼的黄色所装 饰,江
29、中小洲,也淡去了绿色。树叶飘零,植被稀薄,山容显瘦。沙鸥在水面翻 飞,似乎在报知潮涨潮落,江上烟雾迷蒙,秋色更显深沉。一声过路的雁鸣,打破了秋野的寂静,夕阳西下,四周的几 栋楼阁,在渐次浓重的暮色 衬托下,却显得更加高 耸。赏析:在这支小令中,作者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清朗明 丽的秋景图:稻谷和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芦苇也已秀穗。院墙篱笆,已逐渐被收获庄稼的黄色所装饰;江中小洲,也淡去了绿色。树叶 飘零,植被稀薄,山容显瘦,沙鸥在水面翻飞,似乎在报知潮涨潮落,烟雾迷蒙,秋色更显深沉。一声过路的雁鸣,打破了秋野的寂静,夕阳西下,四周的几 栋楼阁,在渐次浓重的暮色 衬托下,却显得更加高 耸。鉴赏景物的
30、角度: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 赏 析。不同诗 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 间顺 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 绘,有的则从人物感 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 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 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从 题目、作者、意象、关键字词等入手。(2)本题考查鉴赏诗 歌的语言风格。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其实是看整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情感,通 过什么情感 传递了什么语言风格。(3)本题考查鉴赏诗 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从情感、风格、关键词等入手。第10 页,共 25页(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
31、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 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 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 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 ”“绿”两种色彩在 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
32、作用, 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3)感觉器官角度 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 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 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 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 觉是又一个 鉴赏角度。5.【答案】 手掌的一部分,比喻手机是现代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也泄露着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的秘密。;该段论述了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或手机控制了现代人的生活),为下文论述微信朋友圈能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作铺垫。;刹那的决定(一键认证,本能式的
33、),免费的,没有情感深度上的需求与考验(不需要用传统的情感去衡量情感的深度)。; C;第二人称以及“我们”的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说理的说服效果。多用排比罗列生活常见现象,增强了说理的可信度与力度。运用类比、比喻,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语言活泼略带调侃,也使得作者的说理容易在会心一笑中得到接受。【解析】第11 页,共 25页(1)理解“掌纹”在文中的含 义,要准确解释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手机像掌 纹一样镶嵌在现代人的手掌中 ”,把手机比作掌 纹,是手掌的一部分,写出了手机是 现代人的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成为泄露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秘密的重要 试 金石 ”,指手机承载了
34、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的秘密。(2)分析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要从内容和 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进行概括。内容上概括段意,根据本段中 “暴露出手机 对于个体的宰制力量 ”“它每 时每刻地伴随我 们,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 时控制我们”,可以概括为: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从结构上看,要分析与上下文之 间的关系,本段为下文分析 “但朋友圈 以一种隐匿的方式悄悄地将 熟人 接回来了 ”做铺垫。(3)结合句子分析概括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朋友进行再定义的特征。从“一键认证的,是本能式的 ”看,是刹那的决定;从“因为免 费,所以在加朋友圈 的时候,我们几乎不再用 传统的情感去衡量 这种情感的深度 ”看,是免费的,没有情感深度
35、上的需求与考 验。(4)A “是因为它剥夺了闲暇,谋杀了自由 ”错,原文第一段“对闲 暇无情的剥夺和对自由温柔的 谋杀,这一切恰是以 闲暇和自由的名 义进行的 ”,强加因果。B“为朋友圈重建流 动的熟人社会 提供了可能 ”错,原文第三段“现代都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但 朋友圈 以一种 隐匿的方式悄悄地将熟人 接回来了 ”,选项强加条件。C正确。D“手机使移 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交往呈平面、浅表、碎片化趋势 ”错,原文第五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呈平面的、浅表的、碎片化趋势 ”,偷梁换柱。(5)可以从修辞、采用的人称、语言的 风格入手,分析 语言上的特点,并指出其表达效果。从 “就像烟 瘾者的香
36、烟不能离手一 样”看,采用了类比,从“手机像掌纹一样镶嵌在现代人的手掌中 ”看,采用了比喻,强调了手机的重要性,让说理更加形象生 动;从人称的使用上看,“我们知道朋友的生活 ”“你仅仅是第12 页,共 25页认识 他或她而已 ”看,采用了第一、二人称,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说服力;从语言特点上看,“你不能掩 饰说你不能喝酒,因为你喝茅台的壮举被拍摄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你不能撒谎说你不在广州,因为你刚刚上传了小蛮腰 前的留影 ”,语言活泼略带调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1)手掌的一部分,比喻手机是现代人的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承载也泄露着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的秘密。(2)该段论述了现代人
37、对手机的依 赖(或手机控制了现代人的生活),为下文论述微信朋友圈能重建流 动的“熟人社会 ”作铺垫。(3)刹那的决定(一键认证,本能式的),免费的,没有情感深度上的需求与考验(不需要用传统的情感去衡量情感的深度)。(4)C。(5) 第二人称以及 “我 们”的使用,拉近了与 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说理的说服效果。 多用排比 罗列生活常 见现象,增强了说理的可信度与力度。 运用类比、比喻,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 语言活泼略带调侃,也使得作者的说理容易在会心一笑中得到接受。(1)考查理解比喻的含义,要结合句子具体分析。(2)考查分析段落作用,要从内容和 结构入手分析。(3)考查概括信息,要准确筛选句子。(
38、4)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要仔 细与原文比 对选项内容。(5)考查鉴赏语 言,要从修辞、人称等角度分析。论述类文本、实用类选择题 要用好比 对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 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第13 页,共 25页(1)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 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
39、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 过程中,删去了哪些 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 选项中的下面 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 偷换概念之嫌。 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 ”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 ”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 说法绝对等。(2)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
40、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 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 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 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 强加、倒置不当。6.【答案】 用比拟(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初夏来临时安静,又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样子,还生动写出初夏的来临是必然的,他必将是生机勃勃的。;初夏是春天的儿子,带着很少的鲜花与树叶、庄稼来到世上;初夏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望,他胆子有点小,他
41、没有经验可以利用,只好率领草木庄稼、云朵、河流、昆虫一起打夏天的江山;以人的有见识与初夏的无见识对比,突出初夏初到时扭捏地、热烈地、好奇地走向盛大的夏天的幸福,揭示了幸福源于永葆赤子情怀的生命之理。;)本文可谓“简单而深远”,如最后一段用简洁的口语,很直白地描述了初夏时河流、树桩、找”、“埋”、 “丢”、“藏”、“塞”等一系列动词,展现了初夏活泼的生命力与积极谋划的生命意识,而这第14 页,共 25页也正是作家那种以物为友,体物敬物心境的表现。本文不符合罗素的美学观点,有些地方的表情达意做作不自然,也缺少深意,有故弄玄虚之嫌。第二自然段写初夏的出现,用语看似有趣幽默,而事实上没有什么内涵。比如
42、:“草占领了所有的土地,莺下了许多蛋”;又比如第七自然段“这些清凉的雨滴从天空降落, 他是从喷壶还是筛子里降落到地面的?天上是不是也有一条河?”这种想象平淡无味,但是与初夏的意义关系并不大,显得行文做作不自然。【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涉及的句子,然后回 顾鉴赏的角度,再分析所找到句子有无这方面的特点。最后答 题时要按照如下思路 进行:先指明手法技巧,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选材角度等,然后分析句中 该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 该种技巧的表达效果。首先要 细细品味句子,“初夏悄悄地来到世 间,踮着脚尖小跑,但他跑不 远,他要蓬蓬勃勃地跑回来 ”指出 这句话运用的拟人手法,
43、并分析其表达的效果,生 动地写出了初夏到来 时的样子。(2)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整体构思,包括文章的结构安排和材料组织。其次要注意文章的行文 线索。题目要求给“初夏 ”写简介,就是要抓住初夏的特点,进行概括归纳。答题区间在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对这几段进行概括归纳,尽量运用文章里面的 词句进行作答。(3)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涉及的句子,然后回 顾鉴赏的角度,再分析所找到句子有无这 方面的特点。最后答 题时 要按照如下思路 进行:先指明手法技巧,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选材角度等,然后分析句中 该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 该种技巧的表达效果。首先找到第六段,然后分
44、析其内容,找出具体写人的句子, 进行分析它的作用和意 义。(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 创意的解答。无论答是还是不是都可以,只要能自 圆其说 即可。答题时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 观 点,然后结 合着对 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阐述自己的 观点和理由。如果认同罗素的美学 观:“简单而深远,是美的真理”就要分析最后 认同的原因,可结合“简单而深远”对全文进行概括归纳。如果认为本文比较做作,并未体现这种美学观,也要说清楚理第15 页,共 25页由。比如:“草占领了所有的土地,莺下了许多蛋 ”;又比如第七自然段 “这些清凉的雨滴从天空降落,他是从 喷壶还是筛子里降落到地面的?天上是不是也有一条河? ”
45、这种想象平淡无味,显得行文做作不自然。答案:(1)用比拟(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初夏来 临时安静,又不是那么一帆 风顺的样子,还生动写出初夏的来 临是必然的,他必将是生机勃勃的。(2)初夏是春天的儿子,带着很少的 鲜花与树叶、庄稼来到世上;初夏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望,他胆子有点小,他没有经验可以利用,只好率领草木庄稼、云朵、河流、昆虫一起打夏天的江山。(要求: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即可。)(3)以人的有见识与初夏的无 见识对比,突出初夏初到时扭捏地、热烈地、好奇地走向盛大的夏天的幸福,揭示了幸福源于永葆赤子情怀的生命之理。(4) 本文可谓“简单而深远”,如最后一段用 简洁的口语,很直白地描述了初夏时河流
46、、树桩、找”、“埋 ”、“丢”、“藏”、“塞 ”等一系列 动词,展现了初夏活 泼的生命力与 积极谋划的生命意 识,而这也正是作家那种以物 为友,体物敬物心境的表 现。 本文不符合 罗素的美学 观点,有些地方的表情达意做作不自然,也缺少深意,有故弄玄虚之嫌。第二自然段写初夏的出现,用语看似有趣幽默,而事 实上没有什么内涵。比如:“草占领了所有的土地,莺下了许多蛋 ”;又比如第七自然段 “这 些清凉的雨滴从天空降落,他是从喷壶还 是筛子里降落到地面的?天上是不是也有一条河?”这种想象平淡无味,但是与初夏的意 义关系并不大,显得行文做作不自然。(1)本题考查体会重要 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2)本题
47、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 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第16 页,共 25页(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 创意的解答。体会重要 语句的丰富含 义。此类题目首先要找到涉及的句子,然后回 顾鉴赏的角度,再分析所找到句子有无 这方面的特点。最后答 题时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先指明手法技巧,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选材角度等,然后分析句中该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 该种技巧的表达效果。7.【答案】 推荐,引荐;禀告/报告。; C; B; A ;当时遇上了荒年,王志每天早晨在郡府的门口煮粥,来接济百姓,百姓对他赞不绝口。;B;以德化人,使百姓自觉结束纷争;敢于担当,“
48、此自太守事”;爱护百姓。用自己的俸禄替寡妇还债,饥年施粥。【解析】(1) 引:推荐,引荐。翻译:引荐王志担任主簿。 辞:禀告/报告。翻译:报告说妻子怀孕了。(2) C姑:婆婆。翻译:婆婆死了。 B居:处于。翻译:等他处于京尹的 职务。(3)A 翻译:起义的军队到达,京城之内有人 杀掉了东昏侯,众官员签名将东昏侯的首 级呈送给高祖。“城内 ”指城内的人,不可断开,排除 C“城内 ”是后句的主语,在其前停顿,排除 BD 故选 A 。(4)年饥,荒年;以,来赋;,接济。译为:当时遇上了荒年,王志每天早晨在郡府的门口煮粥,来接济百姓,百姓对他赞不绝口。(5)B此处突出的是王志不落井下石,不盲目从众的品格。(6)从文中找关键句。第三断:郡民张倪、吴庆争田,经年不决。志到官,父老乃相谓曰:“王府君有德政,吾曹 乡里乃有此争。 ”倪、庆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为闲田。第四段: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 忧。”明旦,果自诣狱。第六段:京师有寡妇无子,姑亡,举债以敛葬,既葬而无以还之。志愍其义,以俸钱偿焉。答案:(1) 引:推荐,引荐。 辞:禀告/报告。第17 页,共 25页(2) C B(3)A(4)当时遇上了荒年,王志每天早晨在郡府的 门口煮粥,来接济百姓,百姓对他赞不绝口。(5)B,此处突出的是王志不落井下石,不盲目从众的品格(6) 以德化人,使百姓自 觉结束纷争; 敢于担当,“此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源行业CCS项目经济性研究:国际合作与竞争态势
- 2025年教育领域创新案例研究: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 民兵工作面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模拟卷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带答案详解(研优卷)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市场监督管理局课件
- 《美术与生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冀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设备润滑技术教材
- FDA检查员指导手册
- 职业卫生模拟试题+答案
- 餐厅包场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鸡爪市场调研报告
- 景区廉洁管理制度
- 四川地区病历质量评分规范标准
- 土方开挖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 2022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