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_第1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_第2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_第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_第4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题 使用教材:电类专业通用试题范围:全册 版次:第二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校名称:白河农中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电阻的之和;各电阻的电 ;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流与其阻值成 ;而各电阻的电压。 、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逐渐 2,而两端电压逐 ,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逐渐渐,两端电压 逐渐。 -8,则 U=2VC,两极板间的电压 Q=3103、一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量 ;如果将两板的带电量各减少一半,则两板电它的电容为 F 势差为;若将两板的带电量减 FV,电容器电容为 为零,则它的电容将为。F 是闭合 有稳恒电流,B,其中 4、在两根相互平行的长

2、直导线A、B A 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B 电路的一部分,当它们互相靠近时, 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 A 中电流的方向 B ,互相远离时, 中的电流方向 。向与 A 引起感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感应电流的磁场5_ 的变化,叫做楞次定律。即若线圈中磁通增加应电流的_ ;若线圈中的 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_ 。_磁通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6、三相四线制的线电压是相电压的_倍,线电压的相位超前相 应的相电压_。 总阻_,阻抗最_,电流 7、在串联谐振正弦交流电路中, 。=_抗 Z 的物理叫电流,电流是表示带电粒子 8、电荷的_ 量。 功率的单位是乏尔, 、功率的单

3、位是瓦特,9 功率的单位是伏安。 0.6H,_。若线圈的电感为 10、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 。=_ 把线圈接在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路中,X L 分)分) 二、选择题(每题二、选择题(每题 2 的电路中,通过灯丝的实际电流是(6V12V、6W 的灯泡接入 、将 ) 1A0.5AD、C、0.25A、A2AB、 ,串 R=250、额定功率为 10W 的三个电阻,R=10,R=40, 312 )联接于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33mA、A200mAB、0.5AC、 、D40mA 、运动导体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最大电动势时,导体与磁力线间的 )夹角应为( 、0D、90B、45C、18

4、0A 、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方向(4) 、与原电流方向相同 B、与原电流方向相反 A 、无法确定 DC、是阻止原电流的变化 5、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总是企图( )原有磁通的变化。 A、影响 、增强 、阻止 、阻碍 6、纯电感电路中, 没有能量消耗, 只有能量( ) A、 变化 B、 增强 C、 交换 D、 补充 7、RLC 三个理想元件串联,若 XLXC,则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是 () 。 A、u 超前 iB、i 超前 uC 、同相 D、反相 8、电路如图 1 所示,已知 RLC 三个元件端电压的有效值均为 30V,则,电源电压 U 的有效值均为() 。 s 图 _ A、 90VB、 60VC

5、 、30VD 、 0V 9、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为对称且星型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 压的相位关系() 。 0030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线电压滞后相电压 30A、B C、D、 线电压与相电压反相 线电压与相电压同相 10、()是有功功率 P 和视在功率 S 的比值。 cosA、 C、sinD、tancotB、 三、判断题(每题分)三、判断题(每题分) 、电路分析中描述的电路都是实际中的应用电路。 ) ( 2) 、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 3、直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 ) 4、将一根条形磁铁截去一段仍为条形磁铁,它仍然具有两个磁极。( ) 、电容 C

6、 是由电容器的电压大小决定的。 ( ) 、一个线圈电流变化而在另一个线圈产生电磁感应的现象,叫做 自感现象 ( ) 、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 。 () )8、在直流回路中串入一个电感线圈,回路中的灯就会变暗。( 9、阻抗由容性变为感性的过程中,必然经过谐振点。 () 10、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力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 定为零。 () 11、某同学做荧光灯电路实验时,测得灯管两端电压为 110V,镇流 器两端电压为 190V,两电压之和大于电源电压 220V,说明该同学 测量数据错误。 () )12、220V 的直流电与有效值 220V 的交流电作用是一样的。 ( XX时,总电压滞

7、后电流(填超前或)当 RLC 串联电路中,,13、在 c L 电路呈现容性( ) 14、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最高。 () (15、电路中两点的电位都很高,这两点间的电压也一定很大。 ) 四、简述题四、简述题 1、将一个内阻为 0.5,量程为 1A 的安培表误认为成伏特表,接 到电压源为 10V,内阻为 0.5 的电源上,试问此时安培表中通过 的电流有多大?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能说说使用安培表应注意哪些 问题吗? 2、有“110V、100W”和“110V、40W”两盏白炽灯,能否将它们串 联后接在 220 伏的工频交流电源上使用?为什么? 3、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四、计算

8、题四、计算题 1、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 I=10mA,I1=6mA,R1=3K,R2=1K,R3=2K。求电流表 A4 和 A5 的读数是多少? RII b141 A4 Ia R3 R II 225A 5 c 2、三个电容元件串联,C=20pF,C=40pF,C=60pF,外施电压 321 U=220V,求:等效电容 C;极板电荷 Q;各电容元件上的电压 U,U,U. 312 3、已知电路如图 1.3.1 所示,其中 EERRR和 R、R=5,=10。试用支路电流法求, ,=15V=65V 2231211 R三个电阻上的电压。 3 4、一个负载的工频电压为 220V,功率为 10kW,功

9、率因数为 0.6, 欲将功率因数提高到 0.9,试求所需并联的电容。 5、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 UL=380V,对称三相感性负载作三角形连 接,若测得线电流 IL=17.3A,三相功率 P=9.12KW,求每相负载的电 阻和感抗。 答案 一、填空题 、变小、升高、变小、降 21、电流、反比、反比、相等 低 -8-8-8、相反、相同 4 F3、1.510、1.510 F、1V、1.510F 、 、3065、阻碍、磁通、相同、相反3 7、小、大、Z=R8、定向运动、定向运动的强弱 10、感抗、188.49、有功、无功、视在 二、选择题 15C、 A、 C、 C、 C610C 、A、 C、 A、 D

10、 三、判断题 15 、610 、 1115 、 四、简述题四、简述题 1、答:安培表中通过的电流为:10(0.5+0.5)=10A 是其额定 电流的 10 倍,安培表会因过流而烧毁。使用安培表时一定要注意应 串接在被测电路中。 2、答:不能。因为把它们串联后接在 220V 的交流电源上时,由于 瓦数大的灯丝电阻小,瓦数小的灯丝电阻大,因此瓦数小的分压多, 由于过电压易烧;瓦数大的分压少,由于低于额定电压不能正常工 作。3、答: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是:一是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 二是可以减少线路上的功率损失。方法有自然补偿法和人工补偿法 两种:自然补偿法就是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和尽量减少其轻载;人

11、工补偿法就是在感性线路两端并联适当电容(欠补偿) 。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 IIII=4mA=0-KCL1、解:对 a 列方程:得- 212 I41=0KVL:63+2 对左回路列 3 I=-7mAA=13mAA=得 3mA 534 -9 C(3)U1=110V2、 (2)Q=CU=2.410(1)C=10.91pF U2=73.33VU3=36.67V 3、解:在电路图上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选取绕 行方向。应用 KCL 和 KVL 列方程如下 III0 3 1 2 IRIRE 11 313 IRIRE 2322 3 III0代入已知数据得 3 12 5I10I15 31 10I10I65 3 2 III=-7/4(A A) ) () (,解方程可得 33/8A A,19/8A A。 123 三个电阻上的电压电流方向选取一至,则三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为: 7 5 RIU) (V V=-35/4=-=4 111 33 10 RUI)V V=165/4(=8 222 19 10 )V V=38/4(RUI= 8 333 时53.1cos0.6、当 4 11 时cos0.925.8 2 2 3 10P10 C tantan559 0.481.33 2 1 (F)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