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1页
宋史(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2页
宋史(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3页
宋史(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史(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文言文,回答 6-96-9 题。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后 入翰林为学士。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 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 “但道臣沆以为 不可。”其议遂寝。 帝以沆无密奏, 谓之曰:“人皆有密启, 卿独无, 何也 ? ?”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 ? ?夫人臣有密 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 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 ? ?”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 他日四方宁谧, 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

2、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 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 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 “人主少年,当 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 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 ,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 “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而 往,临哭之恸。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 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 及之

3、,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 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 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 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蒐:同“搜”。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6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A A 其议遂寝 寝:停止,搁置B B 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C C 趣驾而 往趣:趋向,奔赴D D 身食厚禄,时有横赐 横:出乎意料7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A A 李沆从

4、不上呈秘密奏章,他认为既然办公事,有想法有看法就应该公开地表 达,没有必要呈现密奏。B B 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 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C C 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应验。他担任宰 相时,同僚对他赞叹不已,称其为“圣相”。D D 李沆认同佛教关于世界本来就不完美的理念, 认为人也不可能求得圆满如意,还是应该知足常乐。9 9 请简要概括李沆得到宋真宗信任、同僚赞誉的原因。(4 4 分)8.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8 8 分)(1 1)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 朝廷未必无事。 ( 4 4分)答:2 2)居位慎密,不求声誉,

5、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4 4 分)答:答: 答案:6.D6.D 匆忙、催促。7.7.C C 不是他担任宰相时,而是死后。8.8.(1 1)()( 4 4分)心中稍微为国事而忧虑劳苦,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少,稍微; 忧勤,忧愁劳苦;足为警戒,起到警戒的作用。宁谧,安定、安宁。 每点 1 1 分)3( 4 4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 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居位, 任职时;慎密,谨慎细致; 条制,规章制度;干以私, 求他办私事。每点 1 1 分)9.9.( 4 4 分)有治理才能,为人正直,富有远见,生活简朴。 (每

6、点 1 1 分)参考译文: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沆考中甲科进士。后来担任翰林学士。“李文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 京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 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 “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取消了。宋真 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对他说:“别人都有密奏,只有你没 有,为什么呢?”李沆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 奏?那些有密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的小人,我非常讨厌他 们,怎么能效仿他们?”李沆担

7、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 半夜才吃饭。王旦感叹说:“我们怎么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 李沆说:“心中稍微忧虑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 下安宁了,朝廷也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后来契丹要求和亲,王旦问 怎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怕 皇上渐渐的产生奢侈的做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 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 李沆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治理国家的艰难。否则,他血 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 起。”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 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造宫殿,搜寻一些已废亡的典章制度,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 靖真是圣人啊。”就称李沆为“圣相”。景德(宋真宗年号)元年七月,李沆突然疾病发作去世了,终 年五十八岁。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催促御驾前往,对着遗体痛哭, 停朝五天,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李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 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住宅,他未曾回答。他弟 弟李维于是说起该事,李沆说:“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 的赏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