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春《马说》教案_第1页
孙建春《马说》教案_第2页
孙建春《马说》教案_第3页
孙建春《马说》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如皋市实验初中孙建春教学内容马说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 了解本文的内容、 主旨及托物寓意的写法; 理解课文中所表露的怀才不遇的 思想感情。4.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重点难点1.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 了解本文的内容、 主旨及托物寓意的写法; 理解课文中所表露的怀才不遇的 思想感情。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个性设计课前预习:1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能尝试口译全文。2 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课堂活动:第1课时一导入1.导语:世人常常感叹机遇不至,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却

2、难遇 上一个欣赏自己的伯乐! 于是,古之文人常抒发出不平之鸣,从屈原的离骚到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直到韩俞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幕时常相似的画片: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能不令后人为之扼腕长叹!在唐风的天空里,值得后人称赞的还不只是韩愈的“伯乐”“千里马”给人带来的震撼,更在于他这种“以文为诗”,诗文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他的倡导下,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风,而代以先秦两汉散文的特色, 为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了震撼千年的影响,于是,一代大儒就在“古文运动” 中诞生了;于是,在唐风宋韵中,又站立起了八个顶天立地的散文大豪! 而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豕之首。今天,我们就来学

3、习他的马说。2 .文体知识:A,关于韩愈及作品。B,关于“说”这种文体。(是古代 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学过的还有爱莲说, 以后还会学师说、捕蛇者说见课件二.活动一:朗读课文。过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我们语文学习中 的重要性,现在冋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活动内容: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活动方式:个人朗读,画出难读子词句f小组交流,分段轮读f组间朗读大比拼一其他组点评,并记录易读错的句子一集体齐读三活动二:再读课文,译出智慧。过渡:请大家借助注释自通文意,将你认为应该注意的重点字词圈点 起来。不清楚的地方请

4、打上?号。小组讨论预习中各自的疑难,仍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出来;每人口译一遍课文,互相订正。活动内容:1. 细读课文,对照书下面的注释,疏通课文大意。2. 请互相交流,提出重点、难解的字、词、句。友情提示:注意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注意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注意通假字注意了解词类活用;注意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活动方式:组内释疑解惑f 1+1或1+2互译f确立翻译方式f合作 试译f全班展示) 四、活动三:课堂检测。见课件。(1)找出文中字形相冋但意义不冋的词语,可以两个人一块 儿找,比如“食”。明确:食(食不饱,力不足,吃;一食,吃一顿;食马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能(虽有千里之能,本领才能

5、;不能 通其意,能够)策(执策而临之,鞭子;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2)找出有几个通假字:食通饲,见通现,邪通耶,祗通只,材通才。(3 )说说这三个之字的用法:策之、食之、鸣之(鸣叫它,对吗)(4 )说说两个其字的用法: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其1表反问语气,其2表感叹语气。)第2课时活动一:回顾旧知。(活动方式:小组展示课文朗读f上黑板默写本课重要字词的解释f学生交流纠错f老师口头抽测课文部分句子的翻译)过渡:“世界上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没有伯乐, 千里马将会一一怎样?活动二:品读课文(1)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 没?其根本原因是

6、什么?(2)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活动方式:独立思考,在书上做批注f组内交流f 1+1或1+2全班展示)明确:(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 活动二:探究主旨。(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2)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3)本文中“伯乐” “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全文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活动方式:独立思考f组内交流,完善答案f组内模拟展示f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示

7、,其他组认真倾听,做记录,并适当补充)强调:人的故事:马说大约作于贞元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 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 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明确:(1)第一段中的也”,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中 也”,流露出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愤怒谴责的感情; 第三段中也”,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平庸浅薄的深刻嘲讽。(3)千里马一 伯乐一 食马者一(2)其真不知马也。比喻一有才能的人比喻一识得人

8、才的人比喻一埋没、扼杀人才的人托物言志(或)一言“埋没人才”的道理。总结: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和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揭露和控诉。活动四:感情朗读。(活动方式:组内分工,小组内1+1检查朗读情况f确定展示的方式f全班展示)活动五:拓展延伸那么,假如你将来也遭遇到怀才不遇的情况,那么你会认同以下哪一 种情况呢?也可以谈谈这几种情况以外的认识。1 毛遂自荐,锥在囊中,脱颖而出2 苏秦,悬梁刺股,发奋再学3 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4 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5.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小组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 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后作业(任选一题):1 结合现今社会的状况和自己身边的情况,试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 人才发展”的看法。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赋予一些动物以比喻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