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患者如何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全文)_第1页
肾脏病患者如何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全文)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肾脏病患者如何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根据上述药理特性,本文梳理AKI、TIN和CKD患者或高风险人群是否应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二、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AKI)的定义是肾功能突然下降,即持续6小时少尿(0.5ml/kg/h),血清肌酐增加0.3mg/dl或比基线增加1.5倍。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非甾体抗炎药都可能引起AKI。患者若有以下风险因素则必须高度重视,因为更易使患者出现AKI。这些风险因素如下高龄;肾脏相应并发症;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西咪替丁等药物;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动脉高血压。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对血压正常人群的影响较小,但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并使降

2、压药物的药效减弱。据悉,有报道显示,使用高剂量布洛芬(1200mg/d)老年人的AKI风险高于不使用的老年人。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对于心血管、肝脏、肾脏疾病、其他慢性病或血容量不足的老年人而言,使用正常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会增加他们的AKI风险。此外,产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新生儿发生AKI的风险升高相关。三、慢性肾脏病虽然,没有许多研究表明,非甾体抗炎药对CKD的发展有长期影响。但是,有研究表明,每天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超过1年会增加罹患CKD的风险。若CKD患者继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则会导致他们的肾功能减弱,增加肾脏纤维化的风险。此外,对于老年慢性

3、病人群而言,无论非甾体抗炎药的类别(COX-1或COX-2),CKD发生风险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虽然,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患者容易发生CKD或促使CKD进展,但是短期使用却是能够接受的疼痛管理策略。CKD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最好分期管理CKD1期或2期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策略或与普通人群一致;对CKD3期患者而言,短期(5d)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种可接受的疼痛管理策略,其肾毒性风险较低,但依然建议患者进行副作用监测和实验室检查;CKD4期患者则需要平衡风险与收益,对于合并酸碱失调(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或高容量血症患者,则更应该谨慎。对于稳定的CKD4期患者,使用低剂量、半衰期

4、短的非甾体抗炎药,给药间隔5d,并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对于晚期CKD患者而言,目前暂无数据。四、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间质肾炎(TIN)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的炎症,发生于肾小球外部。非甾体抗炎药是TIN的急性风险因素之一。80%的急性TIN患者有蛋白尿,而使用萘普生、布洛芬的患者表现更为常见。虽然其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但可能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和T淋巴细胞活化相关。有许多关于TIN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报道。如,73岁女性服用塞来昔布1年以上后,发生AKI合并蛋白尿,并需要血药透析,停药2周后,肾脏指标有所改善。1例61岁患者服用双氯芬酸后,几天内出现急性TIN,停药后,肾脏参数在几天内得到改善。有动物性研究发现,非甾体抗炎药对肾脏损伤的主要机制为基底膜损伤。总的来说,布洛芬比塞来昔布可引起更严重的症状,可导致严重坏死性肾孟肾炎。有英国研究发现,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超过14天,可使肾病综合征发病风险显著增高(OR=1.34)。目前证据表明,TIN患者需立即停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而TIN风险人群则最好不使用。五、总结心血管、肾脏、肝脏功能不全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因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AKI;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基底膜损伤从而引起TIN,或因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CKD。因此,医学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