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_环境保护-论文网_第1页
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_环境保护-论文网_第2页
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_环境保护-论文网_第3页
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_环境保护-论文网_第4页
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_环境保护-论文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_环境保护-论文网论文摘要:文章利用2000-2007年的浙、粤、苏三省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高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高出口品结构层次会降低碳排放量,高加工贸易比重、高外资企业出口比重会增加碳排放量。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出口和引资政策,提升出口品的科技水平,促进产业链高效整合。论文关键词:贸易模式,碳排放,环境保护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18%左右,出口依存度也大大增加。在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比重,如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6751.1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6.7%,而在加工贸易中,充斥着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

2、。同时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东部招商引资中有四成是污染企业,其中外资占九成。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度增加。目前,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也很高,2002年为605吨/百万美元,为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据美国能源署预测,2020年我国碳排放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给中国带来了非常现实的、严峻的挑战。因此,控制和减少中国的碳排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对于贸易与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不多,主要从结构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三个方面来

3、分析。李秀香等(2004)以CO排放量为污染指标,分析了1981-1999年期间我国出口增长的环境效应,所得结论是: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大、贸易自由化及环境规制的实施,我国CO排放量的增幅下降,贸易的规模、结构及技术效应均为正。兰天设立了1个双对数回归模型,采用了1995-200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的CO排放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3个方面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规模效应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环境污染,结构和技术效应将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贸易模式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还比较少。由于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的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极为迅速,

4、贸易额约占到了全国总额的50%,并且这三省的贸易模式各具特色,故本文以这三省为例,来分析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以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政策建议。二、浙、粤、苏三省贸易模式分析学术界对于贸易模式没有统一的界定,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本文采用张小蒂(2004)对于贸易模式的分析,从贸易方式、贸易品结构和出口企业类型三个角度来分析浙、粤、苏三省的贸易模式。表1浙、粤、苏三省贸易方式及外资出口情况(2000-2007年平均值) 省份 浙江 广东 江苏 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20.60% 72.80% 63.60% 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39.20% 66.00% 65.90% 外资企业出

5、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34.90% 62.30% 73.6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相关各期。(一)“市场导向型”贸易模式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外资经济发展较快,但规模不大,由表1可知,2000-2007年外资企业出口比重平均为20.6%,为三省最低。与另外两省相比,浙江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最低,以一般贸易为主要形式、出口产品结构层次最低,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为主体。由于市场导向的民营企业的出口占主导地位,故称浙江“三低”模式为“市场导向型”贸易模式。(二)“外资导向型”贸易模式广东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是我国吸收外资最多的省份,但由

6、于出口规模庞大,2000-2007年,广东外资企业出口平均只占到出口总额的62.3%,处于江苏和浙江中间。加工贸易出口占比和出口产品结构层次均处于最高位。本文将广东省“两高”模式称为“外资导向型”贸易模式。(三)“政府主导型”贸易模式江苏省以强势政府和高效率政府为基础,90年代末改变乡镇企业主导出口的局面,由政府主导牵头大力吸引外资,使得江苏吸收的外资增长迅速,2000-2007年,外资企业出口占比平均值在三省中最高。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相对较高,但均低于广东省。本文将江苏省“一高”模式称为“政府主导型”贸易模式。三、碳排放的测算及分析碳排放可以分为人工排放和自然排放,人工排放主

7、要包括化石燃料消耗、生物质燃烧等,其中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占到95%以上。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故化石燃料为主要碳源,碳排放的计算公式为:碳排放量=能源i的消费量能源i的排放系数(i为能源种类)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确定化石燃料和排放系数,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如表2。表2能源消耗碳排放系数t(c)/t 能源种类 碳排放系数 能源种类 碳排放系数 原煤 0.7559 柴油 0.5921 焦炭 0.8550 燃料油 0.6185 原油 0.5857 液化石油气 0.5042 汽油 0.5538 天然气 0.4483 煤油 0.5714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8)上的能源消耗数据测算浙、粤、苏三省的碳排放量,具体测算结果见表3。表3浙、粤、苏三省碳排放情况(万吨) 省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浙江 4396 4860 5547 6380 7253 8061 8859 9737 广东 6330 6820 7608 8777 10191 11906 13243 14681 江苏 5770 6104 6438 7411 9147 11320 12557 13805 由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碳排放量规模上,广东最大,其次是江苏和浙江,2000-2007年三省平均碳排放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