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doc_第1页
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doc_第2页
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doc_第3页
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doc_第4页
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摘要】建筑设计质量关乎建筑物的安全,汶川地震暴露出众多建筑设计问题,为此,建筑设计必须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建筑设计也要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关键词】汶川地震;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 TU2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053-012008 年 5 月份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 级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众所周之,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对建筑抗震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建筑设计不合理造成建筑物抗震水平下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至今仍然存在一种误解:似乎建筑抗震设计只是结构工程师

2、的事, 与建筑师关系不大。 建筑抗震的实践表明:一个地震区建筑物,如果没有良好的建筑总体布置方案,单靠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的构造措施,在较强烈的地震作用下,仍是难以取得建筑抗震的较好效果,甚至减轻不了建筑物的震害程度。因此,只有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筑抗震设计水平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高度。1 建筑设计质量关乎建筑物的安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少数建筑设计师把结构设计摆在从属地位,并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应以建筑为主。许多建筑设计师强调创作的美观、新颖、标新立异,强

3、调创作的最大自由度,然而有些创新的建筑方案却在结构上很不合理甚至无法实现,这无疑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隐患。例如,某市地震设防烈度是8 度,而且场地平面形状规矩开阔,对建筑平面形状的选型未构成任何限制,但建筑师所设计的某大厦(20 多层 ),其平面形状是三角形,虽做了切角处理,但切角很小,迎风面仍较大,在水平风力作用下,它受力的效果,即抗弯曲变形和抗侧移的能力比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十字形、工字形、口字形等平面形式的高层建筑要弱很多。另外,在地震水平力的作用下,由于三角形它沿主轴方向不都是对称的,这样将会产生较强的扭转震动,而会使建筑物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墨西哥城在1985 年 9 月地

4、震中, 不少三角形建筑均遭到严重的破坏。汶川地震中凡刚度不均匀的房屋几乎不能幸免,悬挑建筑、弧形建筑、外长廊建筑、建筑中的飘窗以及一些标新立异的建筑都属倒塌之列。2 汶川地震暴露出的建筑设计问题2.1 建筑平面布置不规则如正门为做店面大开洞加玻璃橱窗。地震时柱子折断,骑楼倒塌带动主体结构前倾,层层跌落。或是底层作车库、商场,也就是正门大开洞,三面有墙,建筑平面刚度不均匀。地震时底层倒塌,带动上部结构层层跨落成“干层饼”破坏形状。2.2 建筑立面布置不规则,竖向刚度突变建筑沿竖向或因层高突然变化;在某层抽掉柱子形成开阔空间;为追求大开间无梁无柱等效果 , 均导致结构竖向不规则,刚度和强度突变。此

5、类建筑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而且破坏多集中在这些薄弱部位。文献【1】对房屋结构震害概况分析时指出,不规则建筑物,尤其是沿竖向不规则的房屋建筑,破坏较严重。典型的有两类:结构底层为空旷结构,下部为薄弱层;突出屋面的小塔楼结构。2.3 抗震构造措施不当“抗震构造措施”是指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一般不需作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所采取的细部构造,抗震构造措施要求是作为抗震验算的一种补充和保证,但在建筑设计时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如箍筋的 135弯钩、柱箍筋的加密区问题、构造柱的马牙槎问题、拉结筋用植筋法锚固问题、构造柱纵向筋与梁、板锚固等,他们在建筑结构中可谓小问题,但在地震时都是小鬼当家。箍筋的

6、设计与施工不规范,在这次地震中造成大量框架柱节点剪切破坏或柱筋压屈破坏,这些都足以证明细部构造的作用。汶川地震中很多框架结构没有倒塌,但填充墙毫无例外地都倒塌了,其根源除了施工质量以外,更主要的是抗震构造措施不到位,例如构造柱及拉结筋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邻近框架柱边的门窗过梁的设置等。3 建筑设计必须与结构设计相结合3.1 成功范例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绵阳九洲体育馆屹立不倒,各系统运转良好, 成为绵阳市及周边灾民的避难场所,成为成功进行建筑与结构安全设计的典范。首先,该项目的建筑师在设计中正确树立了城市公共建筑除满足必要的功能外,安全防灾也是建筑必须考虑的设计理念。另外,由于规划设计了建筑外

7、围的大面积广场,又使公众在面对灾难时有了较广阔的避难疏散空间。其次,在建筑方案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安全的结构设计。该体育馆屋盖为斜置柱面形,平面由圆弧线拟合成树叶状, 其长轴为 165 米,短轴为 105 米,属目前国内最大的拱形体育馆。其主要受力结构为四榀落地的倾斜巨型格构拱架,拱架间由平面桁架联系,平面桁架间设置支撑桁架和支撑杆件,结构形成一个空间体系,在边跨中间结合机电设备竖井增加了节点,从而提高了建筑整体抗震能力。3.2 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建筑设计问题3.2.1 建筑体型设计问题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立体的空间形状的设计。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使平面和空间的形状简洁、规则。在

8、平面形状上,矩形、圆形、方形等对抗震来说,都是较好的体型。尽可能少做外凸和内凹的体型,尽量避免不对称的侧翼和过长的侧翼,在体型布置上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比较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因体型不对称导致质量与刚度不对称而引起建筑物在抗震时发生扭转反应。在建筑设计中,为了建筑立面美观和艺术上的创意,复杂的建筑体型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设计时一定要把建筑艺术、建筑使用功能同结构抗震安全很好地结合起来。3.2.2 建筑平面布置设计问题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同时它与建筑抗震关系很大,因此从概念上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建筑平面设计上要尽可能做到使结构的质

9、量和刚度分布均匀, 对称协调,避免突变,防止产生扭转效应。在墙体布置上要均匀对称;在抗震墙(剪力墙 )布置上尽量与结构抗震要求相结合;对刚度很大的楼、电梯井筒要居中布置,避免偏心扭转地震效应。3.2.3 建筑竖向布置设计问题建筑的竖向布置设计问题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反映在建筑物沿高度(沿楼层 )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设计上。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无论单层和多层都存在此类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使建筑物沿竖向的刚度分布比较接近,应特别重视使剪力墙布置比较均匀并使其能沿竖向贯通到建筑底部,不应中断或不到底;尽量避免某一楼层刚度过小;尽量避免产生地震时的扭转效应。3.2.4 建筑上应满足的设计限值控制

10、问题现行建筑设计抗震规范对房屋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提出了规定。这些规定,在建筑设计中应予以遵守。一是房屋的建筑总高度和层数,二是对房屋抗震横墙间距和局部墙体尺寸的限值控制。如墙体厚度设计问题,过去的设计,追求节省投资,追求使用面积利用率,不少砖混结构的承重墙采用180mm 厚,非承重墙采用120mm ,而这两种墙体在汶川地震中都倒了。? ?3.3 如何促进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结合设计人员要提高质量意识,清楚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设计单位要强化质量管理,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有以下几点: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技术素质。有关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设计单位和有关设

11、计人员按科学规律从事设计工作。加强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关系。从建筑师做建筑方案开始,就应不断地向结构专业征求意见,结构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也应及时地提出各自的要求。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结构是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故结构体系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考虑最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同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还要满足刚度和延性的要求,这样便对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所以建筑师在进行平面和竖向构思时,不可能像设计低层和多层建筑那样自由,要多留些余地供结构工程师能合理的选型和处理某些受力较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上建筑工程设计任务的竞争很激烈,所以,结构工程师也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建筑师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使其设计意图能够实现。4 结语综上所述,影响建筑质量安全的设计因素包括建筑和结构两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和结构设计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满意的建筑。否则,创新的建筑方案再好也无法在结构上得以实现,或者虽然可以实现,也是很不合理,最终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参考文献1 王翠坤,杨沈 .汶川地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 J.震灾防御技术, 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