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气自动化专升本电子技术复习模拟电路专升本辅导..._第1页
山东电气自动化专升本电子技术复习模拟电路专升本辅导..._第2页
山东电气自动化专升本电子技术复习模拟电路专升本辅导..._第3页
山东电气自动化专升本电子技术复习模拟电路专升本辅导..._第4页
山东电气自动化专升本电子技术复习模拟电路专升本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心内容:小信号放大中心内容:小信号放大二二三三极极管管集成集成运放运放和功和功放放放放大大电电路路反馈反馈放大放大电路电路提供直提供直流电压流电压小信号放小信号放大的元件大的元件信号产生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提供交流提供交流小信号小信号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 辅辅 导导 材材 料料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总体要求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总体要求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 1.简单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非线性电路。 3.基本放大

2、器、多级放大器及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 4.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电路的分析。 5.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6.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应用。二、各部分内容要求:二、各部分内容要求: (一)半导体管(一)半导体管 1.掌握二极管的结构、符号、伏安特性及其单向导电性,注意其开关特性的分析。 2.掌握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特性曲线和等效电路。熟悉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3、熟练掌握二、三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二)基本(单级)放大器(二)基本(单级)放大器1.熟悉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指标。2.熟练掌握三种基本组态(共发、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和性能指标特点。静态

3、工作点是直流量,必须由直流通道求取;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是交流量,必须由交流通道求取。3. 熟练掌握用等效电路分析法分析计算基本放大电路和分压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等参数。(三)多级放大器(三)多级放大器1.熟悉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指标。2.掌握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及优缺点。 2.掌握直流放大器及差动放大器的特点。 3.熟悉多级放大器的增益的计算。(四)反馈放大器(四)反馈放大器 1.熟悉四种反馈组态的判断。 2.掌握四种反馈组态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3.熟悉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并能近似估算电压放大倍数。 4.能根据输入及输出要求引

4、相应的负反馈。(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运用(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运用 1.熟悉差动放大电路、恒流源式差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2.掌握差动放大电路、恒流源式差动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输入、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3.掌握线性集成运放的特点。 4.熟悉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1)掌握以下放大器的构成 同相比例运放、反相比例运放、加法器、减法器、跟随器。 (2)熟练计算上述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或电压放大倍数。 5.熟悉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器的构成,并能画出输入与输出波形。(六)功率放大器(六)功率放大器1、掌握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及分类。2、掌握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

5、原理。3、熟悉 otl、ocl 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4、熟悉什么是交越失真,如何消除交越失真。(七)正弦波振荡电路(七)正弦波振荡电路 1.重点掌握自激振荡的振荡条件以及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2.掌握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结构、选频特性及起振条件。 3.熟悉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及石英晶体振荡器典型电路,根据起振的相位条件,判断是否能起振。(八)直流稳压电源(八)直流稳压电源1、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及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一讲第一讲 半导体二、三极管半导体二、三极管一、半导体一、半导体二极管二极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理解:理解:pn

6、pn 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熟悉: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熟悉: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熟练掌握: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半导体的概念、分类(按是否纯净)(一)本征半导体和(一)本征半导体和杂质杂质半半导导体体1 1本征半导体概念: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结构:半导体材料为四价元素,组成共价键结构。本征激发形成电子空穴对,在外电场作用下,做漂移运动形成电流。由于载流子浓度很低,所以本征半导体导电能力很弱。2 2杂质半导体概念: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的杂质。型-掺入五价元素型-掺入三价元素两种载流子浓度

7、不等,多子-由掺杂形成,少子-由热激发产生。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p 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子,自由电子为少子。由于多子浓度就会远大于室温条件下本征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浓度,所以杂志半导体导电能力较强。 3 3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方式漂移运动-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扩散运动-因浓度梯度引起载流子的定向运动。(二)(二)pnpn 结的形成及特性结的形成及特性1pn 结的形成当型半导体和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的时侯,交界面处-pn 结。由于交界面处存在载流子浓度的差异载流子扩散产生空间电荷区和内电场,区一侧呈现负电荷,区一侧呈现正电荷,因此空间电荷区出现了方向由区指向区的内电场内

8、电场阻碍多子扩散,有利少子漂移。当扩散和漂移达到动态平衡时,交界面形成稳定的空间电荷区,即 pn结。图(a)浓度差使载流子发生扩散运动 图(b)内电场形成2pn 结的特性(1)单向导电性pn 正偏时多子向 pn 结移动,空间电荷区变窄,内电场减弱扩散运动大于漂移运动形成以多子为主体的正向(扩散)电流。外加电压一定值后,正向电流显著增加导通。pn 反偏时多子背离 pn 结移动,空间电荷区变宽,内电场增强漂移运动大于扩散运动形成以少子为主体的反向(漂移)电流。当温度一定时,少子浓度一定,反向电流几乎不随外加电压而变化,故称为反向饱和电流,为 ua 级,此时,pn 结截止。 (2)伏安特性 它可划分

9、为三个部分:正向特性(外加正向电压)当正向电压超过th 后,二极管才有明显的正向电流,th 称为门坎电压。硅管的th 约为 0.5v,锗管的th 约为 0.1v。当流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大时,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几乎维持恒定,称为导通电压 ud(on)。硅管通常取 0.7,锗管约为通常取 0.2。反向特性(外加反向电压)ud 0 反向电压时,且 br,反向电流很小,而且与 ud的大小无关。由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看出: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反向击穿特性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br 时,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现象叫做二极管的反向击穿。二极管的符号如右图。3主要参数(1)正向-最大整流电

10、流f(2)反向-反向击穿工作电压rm=1/2br(三)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分析方法(三)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分析方法 (1 1)伏安特性的折线近似()伏安特性的折线近似(模型分析法模型分析法)理想二极管模型-正向导通时,ud = 0;反向截止时,id=0。恒压降模型-当二极管工作电流较大时,其两端电压为常数,硅管 ud = 0.7v。(2 2)图解分析的步骤(电路中只有直流电源):)图解分析的步骤(电路中只有直流电源):联立方程,一个线性,一个非线性;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非线性部分的伏安特性和线性部分的特性曲线;由两条特性曲线的交点求电路的和。(3 3)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电路中除有直流电源外,

11、还有交流小信号)分析的步)分析的步骤骤:静态分析-假定ui=0,用直流图解分析法,找到 q 点(iq,uq),动态分析-对电路交流状态进行分析,在 q 点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近似为直线,二极管可等效为交流电阻 rd=ut/ iq = 26mv/idq , 交流电流idm = uim/ rd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id = iq + id(四)特殊二极管(四)特殊二极管1稳压二极管(1)工作原理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电路中起稳压作用。它的符号 。 (2)主要参数:稳定电压z = br、稳定电流z=工作电压为 vz时对应的电流、最大工作电流zm 和最大耗散功率zm,最大耗散功率zm =izm*vz2发

12、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简写成了,它的特性曲线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正向导通电压一般为 12,正向工作电流一般为几几十毫安。它的符号 。(五)题型(五)题型1 1 根据二极管的开关条件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求输出信号及波形。2 2 根据稳压管的特点,分析稳压管电路,求输出信号及波形。3 3 利用图解分析、模型分析、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分析二极管直流、交直流电路 。例例 1 1求图所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和电流。解:(1)图解分析法 联立方程 1 id =f(ud)将相应的负载线画在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如图所示,其交点便是所求的(q,q)。 (2)模型分析法 理想二极管模型0,1恒

13、压降模型设为硅管,0.7v,(1) 例 2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 ao 两端电压a0。设二极管为理想的。 解: 分析方法 :(1)将 d1、d2 从电路中断开,分别出 d1、d2 两端的电压;(2)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则导通,反之则截止。若两管都承受正向电压,则正向电压大的管子优先导通,然后再按以上方法分析其它管子的工作情况。本题中: d2 优先导通,此时, d1 管子截止。a0 = -4v。例 3两个稳压管的稳压值z1=5v,z2=7v,它们的正向导通压降均为0.6v,电路在以下二种接法时,输出电压o 为多少?若电路输入为正弦信号i=20sint(v),

14、画出图(a)输出电压的波形。解:图(a)中若输入正弦信号i=20sint(v):在输入信号正半周, 若 i -1.2v,稳压管截止,o=i;若 i -1.2v,稳压管正向导通,o=-1.2v。图(b)中:在输入信号正半周, 若 i -5.6v,稳压管截止,o=i;若 i -5.6v,稳压管正向导通,o=-5.6v。单单 元元 检检 测(一)测(一)1、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_漂移电流,耗尽层_。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源 v=5v 时,测得i=1ma。若把电源电压调整到 v=10v,则电流的大小将是_。 a a.i=2mab b.i2ma 3、图中 d1-d3 为理想二极管,a,b

15、,c 灯都相同,试问哪个灯最亮?4、设硅稳压管 dz1 和 dz2 的稳定电压分别为 5v 和 10v,求图中电路的输出电压 uo。已知稳压管的正向压降为 0.7v。 5、图所示的电路中,dz1 和 dz2 为稳压二极管,其稳定工作电压分别为 6v 和 7v,且具有理想的特性。由此可知输出电压 uo 为_。 6、图所示电路,设 ui=sint(v),v=2v,二极管具有理想特性,则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应为图示_图。 7、判断右图所示电路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a,b 两端的电压值。设二极管正向压降为 0.7v。 8、二极管最主要的特性是_,它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反映正向特性的_和反映反向特性的_

16、。单元检测答案单元检测答案1. 大于、变窄 2.c 3.b 灯 4.0.7v 5.1v 6. a 7. d2 导通,d1 截止 v=-5.3v 8. 单向导电性、最大整流电流、反相击穿电压二、半导体三极管二、半导体三极管按载流子的种类。分为按载流子的种类。分为(一)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晶体管、三极管)(一)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晶体管、三极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理解:理解:三极管的结构、放大的原理、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掌握:掌握: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主要参数、特性曲线和等效电路熟练掌握:熟练掌握:三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了解: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熟悉增强型绝缘栅场效

17、应管子的伏安特性曲线,共源、共漏组态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 1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1)概念:通过一定的工艺将两个 pn 结结合在一起。(2)结构:同一硅片上掺杂三个区-e 区、b 区和 c 区。两个背靠背的 pn结-发射结和集电结。引出的三个电极-发射极 e e、基极 b b、集电极 c c。(3)分类:分为 npn 型和 pnp 型两大类。(2)结构特点: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最高;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最低。集电区面积大,掺杂浓度较发射区低。(4)三个区作用:发射区发射载流子、基区传输和控制载流子、集电区收集载流子。(5)三极管的符号:2 2三极管放大的原理三极管放大的

18、原理电流放大:以小的基极电流控制产生大的集电极电流(1 1)放大的条件)放大的条件 内部条件:基区很薄,发射区的重掺杂,集电区面积大。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2 2)放大的原理)放大的原理vee、re、发射结构成输入回路。由于发射结正偏,且发射区的重掺杂,发射区中的多子-自由电子向基区扩散,并不断由 vee得到补充,形成电流en,基区很薄,基区中的多子空穴扩散形成的空穴电流ep很小,忽略。流过发射极的电流een半导体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载流子在基区内的扩散与复合发射区电子扩散到基区后,由于基区薄且掺杂浓度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与基区中的多子(空穴)相复合,形成基极电流 ib

19、(cbo 忽略),大部分将到达集电结。集电区收集载流子vcc、rc、集电结构成输出回路。由于集电结反偏,电子几乎全部漂移过集电结,形成集电极的电流cn1。基区中的少子电子通过集电结形成的电子电流cn2 和集电区中的少子空穴通过集电结形成的空穴电流cp所组成的反向饱和电流cbo很小,忽略。因此c cn1结论:在外加电压作用下,e 区向 b 区注入的载流子大部分进入 c 区,形成 ic,小部分在 b 区复合,形成 ib,所以 icib且ecib放大作用:放大作用:v veeee变化时,变化时,ib变化,变化,e e 也变,也变,c c 也变,由于也变,由于 ibc c,所以,所以,ib很小的变化会

20、引起很小的变化会引起c c 较大的变化较大的变化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3)两个参数 共基接法 参数 ,称为共基极电流传输系数,表示e 对c 的 控制能力。直流共基极电流传输系数: ce交流共基极电流传输系数:共射接法 参数 (hfe),称为共射极电流放大(传输)系数,表示 ib对c 的 控制能力。 直流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cib交流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通常认为:且(+)3 3电流分配关系电流分配关系 e ec ci ib b4 4共射极电路的特性曲线共射极电路的特性曲线( (以以 npnnpn 型管为例型管为例) )(1)输入特性曲线 概念:输入特性曲线是指ce一定时,ib和be

21、之间的关系。即b=f(be)| ce=常数特点:ce=0,c、e 并连,输入特性曲线等效于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随着ce 增大,输入特性曲线右移;增大ce,ib下降。 导通电压 ube(on) = 0.7v(硅管)(2)输出特性曲线概念:输出特性曲线是指b 一定时,c 和管压降ce 之间的关系. 即 c=f(ce )| b =常数对不同的b,都有一条曲线与之对应。当ce 由 0时,c 由0,当ce到一定值后,c 不随增加,恒流特性。可分为三个区:截止区:发射结反偏或 0 偏,集电结反偏,b0,ube0,c=b,且cebe。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ubeuon,cebe,ucb=ce

22、-be0 或0 时,由于 s 极与衬底 b 相连,在 g 、b 电场作用下,使靠近i2 一侧 p 型硅中的多子(空穴)受到排斥而向体内运动,从而在表面留下不能移动的负离子,形成耗尽层。正向电压gs 增大,耗尽层也随着加宽。p 型半导体中的少子(电子),受电场力的吸引,当gs 增大到某一值时,这些电子被吸引到 p 型半导体表面,使耗尽层与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个 n 型薄层,鉴于 n 型薄层是由 p 型半导体转换而来,故称它为反型层反型层。反型层与漏源间的两个 n 型区相连,成为漏源间的导电沟道。如果在漏源间加上电压,就会有漏极电流产生。因为载流子是电子,因此称为 n型导电沟道。开始形成 n 型导电沟

23、道所需的gs 值称为开启电压开启电压,用gs(th)表示。gsgs(th)时,形成导电沟道,产生d。gs 越大,电场越强,被吸引到反型层中的电子愈多,沟道愈厚,沟道电阻就愈小,d 越大。4 4、特性曲线特性曲线(1)输出特性曲线 概念: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当gs 一定时,d 随ds 变化的曲线。从输出特性曲线上很明显的得出: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栅源间电压gs 控制漏极电流d。(2)转移特性曲线概念: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当ds 一定时,d 随gs 变化的曲线。5 5、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与晶体管放大电路类比关系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与晶体管放大电路类比关系不同点:场效应管为压控放大元件,晶体管为流控放大元件

24、。雷同点:两种器件之间存在电极对应关系,即栅极 g-基极 b,源极 s-发射极 e,漏极 d-集电极 c。在分析放大电路时,均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法。需注意场效应管受电压控制,晶体三极管受电流控制。场效应管输入电阻很高,分析时,可认为输入端开路。( (三三) ) 三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三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三极管工作时,常有直流和交流,三极管电路分析步骤 直流(静态)分析:确定直流工作点。 交流(动态)分析:确定叠加在静态工作点上的各交流量。1 1、直流分析、直流分析(1 1)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在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上用作图的方法,求电路中各直流电流、电压的方法。先分析输入回路首先把电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

25、两部分,分别列出它们的方程。在线性部分,其方程为bebbb*b将相应的负载线画在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上,其交点便是所求的(bq,bq)。再分析输出回路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到输出回路的负载线方程(直流负载方程)为ceccc*c将相应的负载线(直流负载线,斜率为 1/rc)画在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上,找到与b=bq 相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其交点便是所求的(cq,ceq)。(2 2)工程近似法)工程近似法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直流信号的通路。放大电路中各电容开路即可得到。2 2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放大电路输入端接入交流信号 ui 后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动态分析时,各极的电流和各极间的电压都在

26、静态值的基础上叠加一个随输入信号vi 作相应变化的交流分量。(1 1)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在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上用作图的方法,求电路中各交流电流、电压的方法。1)根据 vi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求ib的波形2)画出直流负载线 3)根据ib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ic和uce的波形(2 2)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 (小信号模型小信号模型) )分析分析法法用三极管的小信号模型进行交流分析,适用于小信号。1)三极管的 h 参数小信号模型前提:输入交流信号很小时,输入电压ube 及产生的电流ib 呈线性,ube/ib=常数,令rbe =ube/ib,rbe-三极管输入电阻,这里rbe=rbb1+(1+)re

27、rbb1基区体电阻 re发射结电阻re=26mv/ieqma 所以rbe=rbb1+(1+) 26mv/ieqma 三极管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p502)三极管电路的 h 参数小信号模型交流分析步骤:直流分析:确定直流工作点画出 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方法:先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电容及电源交流短接),然后将三极管用 h 参数小信号模型代替。所谓交流通路是指交流电流流经的路径。注意,在交流通路中的电流、电压都是交流量。叠加( (四四) ) 题型题型1根据三极管的外部条件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和工作状态。2求交直流电流传输系数 和电流放大系数 . p33 例题3三极管电路的交直流电流、电压的分析计算

28、例例 1 1电路如图所示,设半导体三极管的 =80,试分析当开关 k 分别接通a、b、c 三位置时,三级管各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的哪个区域,并求出相应的集电极电流 ic。 解:(1)当开关置 a,在输入回路bb+be=vcc,可得b=vcc/b=0.3ma假设工作在放大区,则c=b=24ma,ce=vcc-ce通频带,输出信号会失真放大电路频率失真。不产生新的频率,是频率分量大小和相位发生变化。要求通频带 bw信号频带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最大输出功率:指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能够向夫在提供的最大功率,用 pom 表示。放大电路的效率 =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 po/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 pdc二、三

29、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二、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按输入、输出回路所用的公共端,晶体管可构成三种组态放大电路1 1共射极电路共射极电路 组成: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发射极公用特点:电压增益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又称反相放大器,ri、ro 适中,适做放大电路的中间级。2 2共集电极电路共集电极电路组成: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集电极公用特点:又称射极输出器、电压跟随器,电压增益小于 1 而又近似等于 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3 3共基极电路共基极电路组成: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基极公用特点: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输入电阻底,

30、输出电阻高,常用于高频或宽频带电路。4 4、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画出 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2)求电压放大倍数(3)求输入电阻(4)求输出电阻5 5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1)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管子工作进入饱和区(npn 管,输出波形削底;pnp 管,输出波形削顶) (2)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管子工作进入截止区(npn 管,输出波形削顶;pnp 管,输出波形削底)(3)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vom以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时的最大输出电压。6 6题型题型1)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类型判断2)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

31、主要要参数(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分析计算例 1p112 3.4例 2. p113 3.7例 3 p113 3.8例 4.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三极管的 =100,vbe=-0.7v,vcc=-12v,rbb1=200(1)试计算该电路的 q 点;(2)画出简化的 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3)求该电路的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 ri,输出电阻ro。(4)若 vo 中的交流成分出现如图所示的失真现象,问是截止失真还是饱和失真?为消除此失真,应调节电路中的哪个元件,如何调整?解:(1)b=cc/b=40a ce=-cc+c*c=-4v (2)步骤: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三极管用小信号模型替代

32、,得到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注意受控电流源的方向) (3)be=200+(1+)26ma/eq =857 v=-(c/l)/be=-155.6ri=b/bero=c (4)因为eb =-i+eb 输出波形对应s 正半周出现失真,即对应eb 减小部分出现失真,即为截止失真。减小b,提高发射结的电压,可消除此失真。说明:说明: 分析这类问题时,要抓住两点:(1)发生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与发射结的电压有关,发射结电压过大,发生饱和失真;过小,发生截止失真。(2)利用放大电路交、直流共存的特点,找出发射结电压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 例例 5. 图示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组态是()(1)共漏;(2)共源

33、;(3)共栅;(4)差动放大解:共源组态。因为输入信号加在 t1 管的栅极,输出信号取自 t1 管的漏极,所以为共源组态。t2 为有源负载,作为 t1 管的漏极电阻。三、差分放大电路三、差分放大电路概念: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差成正比,又称差动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1电路特点:v1、v2 参数对称,构成共射电路。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p792分类:按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分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3工作原理 静态分析静态是指无外输入信号时电路所处的状态。分析时,输入信号置零,即输入端短路。共用电阻 re 在半电路中应等

34、效为 2re。双端输出时,uo=0。动态分析1)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共模信号是由一对幅值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组成,即ui1=ui2。差模信号是由一对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组成,即ui1=-ui2。差模输入电压uid=ui1-ui2=2ui1共模输入电压uic=ui1-ui2=02)差模输入与差模特性差模增益 aud:指差分放大电路差模输出电压uod 对差模输入电压uid 的比值,双端输出时 aud=uod/uid=2uo1/2ui1=aud1=-c/be ,单端输出时差模增益为双端输出时的一半。差模输入电阻 rid:指差分放大电路从两输入端看进去所呈现的电阻,其值为两共射放大电路输入电

35、阻之和,即 rid=2be。差模输出电阻 rod:单端输出时,任一端的差模输出电阻即为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双端输出时,差模输出电阻为两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阻之和,即 rod=2c。 3)共模输入与共模参数 共模增益 auc:双端输出时,共模电压增益为 0,因此,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有良好的放大能力,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共模抑制比kcmr: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的绝对值,即kcmr=aud/auc,kcmr越大,抑制共模信号的性能越好。 4)作用: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抑制零点漂移。零点漂移:当温度、电源发生变化时,各级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产生工作点漂移。 5)抑

36、制零点漂移的原理利用电路的对称性和发射级电阻 re 或恒流源形成的共模负反馈。4 4、题型、题型差分放大电路的参数计算(差模增益 aud、差模输入电阻 rid、差模输出电阻 rod)例例 5 5差分式放大器如图,已知 vcc=6v,rb=6k,rc=6k,re=5.1k,be=0.7v,bb=700,=100。计算:(1)电路静态工作点( cq、ceq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差模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解:1.静态分析:静态工作点时i1=i2=0 ,即b=0 。发射极电位e=-be =-0.7v射极电阻 re 上电流e=(e+ee)/re =1.04ma 因为 t1、t2 对称性,

37、所以 cq1=cq2 =1/2e =0.52maceq1 =ceq2 =c -e =(6-rc.cq )-(-0.7)=3.58v2.动态分析: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思路:首先画出差模信号工作时电路交流通路,re 电阻交流短接。avd =vo/vi= -rc/(rb+be)be= bb+(1+)26/eq =100+(1+100)26/0.52 =5.15k 所以,avd=-843.求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由交流通路可直接求得 rid=2(rb +be )=14.3k rod=2rc =1.2k例例 6 6若上题输出电压o 从 c2 取出,即o =c2 ,其它不变求:(1)差模电压放大倍 avd 数

38、。 (2)rid 及 rod 解:(1)avd =1/2rc/(rb+be)= 42 (2) rid=2(rb+be )=14.3k rod=rc=6k 有源负载(带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有源负载(带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1 1电流源电路电流源电路 p83p83电路组成: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的共射极电路-电流源电路。符号: p83p83工作原理前提:三级管工作在放大区。i1ib 时,ubq=rb2vcc/rb1+rb2ieq=(ubq-ubeq)/re电路参数一定,ic一定,不受 rl影响,恒流。放大区时,ib 一定,ic不变,ic=0,动态电阻很大改进的恒流源电路二极管补偿电路比例型电流

39、源多路输出比例电流源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2 2、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小而交流电阻大的特点,因此作为有源负载,用来代替 re,提高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3 3、问题、问题(1)在差分式放大电路的射极电阻 re 上是否要加旁路电容 ce? 答:不能加。因为 re 电阻对输入信号的差模分量,其上电流的变化量为 0,所以不必加旁路电容 ce。再者 re 对输入信号的共模分量,形成较强的负反馈来抑制零漂,所以不能加旁路电容 ce。(2)在差分放大电路分析中,为什么要考虑信号源内阻 rs? 答:差分式放大电路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输入端无耦合电容,rs 的不

40、同会影响管子的静态工作点,rs 不同影响也不同。一般经常在信号源和输入管基极间接较大的电阻 rs。四、功率放大电路四、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1概念:能够向负载提供足够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简称功放。2与放大电路的关系无本质区别,只是功放不是单纯追求高输出电压、电流,而是追求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输出尽可能大的功率。3、分类 p90甲类放大:整个信号周期内,管子导通,导通角 3600 ,icq较大乙类放大:只有半个信号周期内,管子导通,导通角 1800 ,icq=0 甲乙类放大:大半个信号周期内,管子导通,3600导通角1800 ,icq较小4、特点甲类放大:输出波形失真小,管耗大,效率低,用

41、于小功率放大乙类放大:功耗小,效率高,输出波形失真严重。甲乙类放大:功耗小,效率高,减小失真,广泛用于功率放大。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ocl)1、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p91两个参数对称的异型管(一 npn 型,一 pnp 型),都工作在乙类放大状态,一个在输入信号正半周期工作,另一个在负半周期工作,两电路输出加到同一负载上,从而在负载上得到一个稳定完整波形。2、输出信号 ueq=o,不用电容耦合ocl 电路。因为是两个射极输出器,所以 uo=ui,且 ro 小,负载能力强,可提供较大输出功率。3、主要性能指标1)性能指标的计算输出功率和最大不失

42、真输出功率输出功率:是指输出端变化的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即o=oo=(omom)/2=(om)2/(2l)其中om 和om 分别表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交流峰值,rl为负载电阻。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当输入信号达到允许的最大值时,输出功率将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即om=(cemcm)/2=(cem)2/(2l) (cc)2/(2l)其中cem 和cm 为相应量的峰值最大值。直流电源供给功率 :是指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功率。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一部分转换为负载所需的交流功率,还有一部分被功率管消耗。集电极平均电流 ic1=ic2=1/2icmsinwtd(wt)= icm/两个电源提供的总

43、功率dc= ic1cc+ic2ee=2cc icm /om 时,dc= 2cc2 /l转换效率=o/dc=om/(4cc)在理想情况下,当om=cc 时,效率为 78.5%。管耗t=t1 +t2=dc -o=2(ccom/-omom/4)l4、功率管的选择最大管耗与最大输出功率关系每一功率管集电极最大允许管耗cm 0.2 o(max)。管子的(br)ceo 2cc。导通的最大电流om(max)=cc/l,所以管子的集电极允许电流cmcc/l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交越失真 p94由于三极管输入特性有门槛电压,在输入信号的一个周期内,互补的两管轮流导通时,基极

44、电流=0 的附近区域内出现失真,使输出电压、电流出现同样的失真“交越失真”。2、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电路组成及电路工作原理:给两管的发射结加一个合适的偏压,使它们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轮流导通,电路工作在甲乙类,减小交越失真。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otlotl)1.电路组成及分析:它与 ocl 电路的根本区别在于输出端接有大电容 c。就直流而言,只要两管特性相同,点的电位k=vcc/2,而大电容 c 被充电到c=k=vcc/2 。就交流而言,只要时间常数;rlc 比输入信号的最大周期大得多,电容上电压可看作固定不变,而 c 对交流可视为短路。这样,用单

45、电源和 c 就可代替 ocl 电路的双电源。t1 管上的电压是 vcc 与 vk 之 差,等于 vcc/2 ,而 t2 管的电源电压就是 0 与k 之差,等于 vcc/2 。otl 电路的工作情况同 ocl 电路。但在用公式估算性能指标时,要用 vcc/2 代替 。2.选管原则:(同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原公式中 vcc 用 vcc/2 替代。复合管互补对称功放复合管互补对称功放1、复合管1)概念:两只或两只以上的三极管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一只等效的三极管。2)类型:同第一只三极管。输出电流、饱和压降:由最后的三极管决定。2、复合管互补对称放大电路举例(略)题型题型1、失真的判断2、输出功率和

46、效率的估算3、复合管的判断 例例 7 7设电路如图所示,管子在输入信号 vi 作用下,在一周期内 t1 和 t2 轮流导电约 180,电源电压 vcc=20v,负载 rl=8,试计算: (1)在输入信号 vi=10v(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功率和效率。 (2)当输入信号 vi 的幅值为 vim=vcc=20v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功率和效率。解:(1) i=10v 时 im=14v ,om=14v o=omom/2l=142/(28)=12.25w t1=(ccom/-omom/4) /l =5.02w =o/v=12.25/22.29100%=54.

47、96% (2) im=cc=20v om=20v o=2020/(28)=25w t1=6.85w v=31.85w =78.5%例例 8 8.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如图所示,设 t1,t2 的特性完全对称,vi 为正弦波,试回答下列问题:(1)静态时,电容两端电压应是多少?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个要求?(2)动态时,若输出电压出现交越失真,应调哪个电阻?如何调整?解:(1)vc2=vcc/2=6v,调 r1 或 r3 可以满足。(2)交越失真,可以增大 r2。 五、多级放大电路五、多级放大电路概念: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基本单元电路连接起来概念: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基本单元电路连接起来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

48、能指标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指标1 1、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p98p981)输入级:与信号源相连接的第一级放大电路2)中间级:输入与输出级之间的放大电路输入级和中间级构成前置级,进行小信号放大3)输出级:与负载相相连接的末级放大电路,进行大信号放大2 2、级间耦合方式、级间耦合方式1)直接耦合:前级输出直接接后级输入易产生零点漂移: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时,产生工作点漂移。前级的漂移被传至后级,并被逐级放大,即使输入信号为零,输出电压也会偏离原来初始值而上下波动-零点漂移。2)电容耦合:级间通过耦合电容连接3 3、性能指标、性能指标1)电压放大倍数 auau =uo/ui=u

49、o1/ui*uo2/uo1*uo3/uo2*uo/uon-1 =au1*au2*au3aun即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2)输入电阻 ri:由第一级求得的考虑到后级放大电路影响的输入电阻。即 ri= ri13)输出电阻 ro:由末级求得的输出电阻。即 ro = ron4 4、题型、题型求多级放大电路的参数电压放大倍数 au、输入电阻 ri、输出电阻 ro例例 9 9.电路如图所示为一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已知两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均为 ,输入电阻为be,电路参数如图,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解:本放大电路为一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两级都是共集电

50、极组态。(1)求电压放大倍数 v=o/i画出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v1=o1/i=(1+)(re1/rl1)/be+(1+)(re1/rl1)v2=o/o1=(1+)(re2/rl)/be+(1+)(re2/rl)v=o/i=v1*v2其中:rl1 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rl1=be+(1+)(re2/rl)(2)输入电阻 riri=i/i ii=rb1/be+(1+)(re1/rl1)(3)输出电阻 roro=re2/(be+ro1)/(1+)其中:ro1 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1=re1/(be+(rb1/rs)/(1+)六、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集成运放)六、集成电路运算

51、放大器(集成运放)集成运放集成运放1、概念:是一种高差模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是一种模拟集成电路。2、组成:通常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及偏置电路组成。p1011 1)输入级:采用双输入差分放大电路构成,提高共模抑制比 kcmr,提高输入电阻。2 2)中间级:电压放大级,采用恒流源负载和复合管的差放和共射电路,提高电压增益。3 3)输出级:功放级,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功放,提高带负载能力。4)偏置电路:给各级提供静态偏置电流,由各种电流源电路组成。3、分类: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及理想化条件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及理想化条件 p1021、电路符号

52、2、集成运放特性的理想化1)等效电路2)理想化条件: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aud,rid,ro, kcmr集成运放线性工作时,若uo 为有限值,则uid=u-u+=uo/aud0即u-u+-“虚短”而 rid,则i-i+0-“虚断”3、题型:构成各种运算电路 单单 元元 检检 测测 (三)(三)1、为保证共发射极放大器不产生削波失真,并要求在 2k 得负载上有不小于 2v 得信号电压幅度,在选择静态工作点时,就应保证|cq|_,|ceq|_。2、某同学为验证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与静态工作点的关系,在线性放大条件下对同一个电路测了四组数据。找出其中错误的一组。a a. ic=0.5ma,ui

53、=10mv,uo=0.37v b b.ic=1.0ma,ui=10mv,uo=0.62v c c. ic=1.5ma,ui=10mv,uo=0.96v d d.ic=2ma,ui=10mv,uo=0.45v 3、在由 pnp 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 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_。a.饱和失真b b.截止失真c c.交越失真d d.频率失真4、在如图所示的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 rl,输入端加有正弦信号电压。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底部削平的饱和失真,在不改变输入信号的条件下,减小 rl的值,将出现什么现象? a.可能使

54、失真消失b.失真更加严重c c. 可能出现波形两头都削平的失真。5、为了使一个电压信号能得到有效的放大,而且能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电流,应在这个信号源后面接入什么电路?a.共射电路b b.共基电路c c.共集电路6、在如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设vcc=10v,rb1=4k, rb2=6k,rc=2k,re=3.3k,rl=2k。电容 c1,c2 和 ce 都足够大。若更换晶体管使 由 50 改为100,bb约为 0,则此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_。 a. 约为原来的 2 倍b. 约为原来的 0.5 倍c.基本不变d.约为原来的 4 倍7、对于如上图所示电路,问关于放大倍数的计算,以下式子哪个正确?

55、a.-(rc|rl)/(rbe+re)b.-(rc|rl)/rbec.-(rc|rl)/(rb1|rb2|rbe) 8、设图所示的的放大电路处于正常放大状态,各电容都足够大。则该电路的输入电阻为_。 a. ri=re|rbe+(rb1+ rb2) b. ri=re|rbec. ri=re|rbe+(rb1+ rb2) /(1+)d.ri=re|rbe/(1+)9、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中频放大倍数|avm|=_, l 为_,h 为_,当信号频率为l 或h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_. 10、场效应管(fet)的输入电阻比双极型晶体管(bjt)的输入电阻_。1111、场效应管

56、属于_控制型器件。单元检测单元检测 ( (三三) )答案答案1.1. 1ma1ma,2v2v 2.2. d d 错错 3.3. 饱和失真饱和失真 4.4. 可能使失真消失可能使失真消失 5.5. 共射电路共射电路 6.c6.c 7 7b b 8.8. d d 9. =100 =0.1mhz, =100hz ,70.7 vmahflf10大 11电压 单单 元元 检检 测(四)测(四)1.判断对错:(1)功率的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功率信号。()(2)功率的放大电路有功率放大作用,电压放大电路只有电压放大作用而没有功率放大作用。()(3)功放中,输出功率最大时,功放管的损耗也最大

57、。()(4)由于功率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大信号工作状态,所以微变等效电路已不再适用。()(5)在输入电平为零时,甲乙类功放电路中电源所消耗功率是两个管子静态电流与电源电压的乘积。()(6)在 otl 功放电路中,若在负载 8 的扬声器两端并接一个同样的 8扬声器,则总的输出功率不变,只是每个扬声器得到的功率比原来少一半。()2.图所示电路工作在_乙_类,静态损耗为_ 0_;电路可能产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_ vcc2/2_。lr3. 乙类放大器中每个晶体管的导通角是_ 180 ,该放大器的理想效率为_78.5%_,每个管子所承受的最大电压为_ 2vcc _。4 ocl 电路如图所示:(1)调整电

58、路静态工作点应调整电路中的哪个元件?如何确定静态工作点是否调好?(2)动态时,若输出o 出现正负半周衔接不上的现象,为何失真?应调哪个元件,怎样调才能消除失真?(3)当cc=15v,rl=8,ces=2v,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om?5. otl 功放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es=1v,vcc=20v,rl=8(1)静态时,电容 c3 两端电压是多少?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个要求?(2)求电路最大不失真功率?(3)若电路输出电压为最大值 vom,对应输入信号 vi有效值约为多少? 单元检测(四)答案单元检测(四)答案1. . 2. 乙; 0; (vccvcc)/2; lr3. 180; 78.5%

59、; 2 vcc.4(1).调 r1 和 r3 ; 直流 vo 是否为 0. (2). 交越失真; 增加 r2. (3)pom=10.6w. (4).pcm=2.12w vceo=30v icm=1.6ma.5. (1).vc3=10v ; 调 r1 和 r3 . (2). pom=5w. (3).vi=6.4v.单单 元元 检检 测(五)测(五)1、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_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最常见的问题是_,限于集成工艺的限制,在内部组成上,对高阻值电阻通常采用由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_来替代。2、在差动放大电路中,若 vs1=18mv,vs2=10mv,则输入差模电压 vsd =_8_m

60、v,共模输入电压 vsc=_14_mv;若差模电压增益 avd= - 10,共模电压增益 avc= - 0.2,则差动放大电路输出电压 vo=_-82.8_mv。3、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功能是对差模信号的_作用和对共模信号的_作用。4、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是_。5、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_ c _。a.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b.可使温漂小;c.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2)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_ b _。a.高频信号;b.低频信号;c.任何频率信号(3)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_ a _。a.减小温漂;b.增大放大倍数;c.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