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_第1页
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_第2页
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_第3页
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_第4页
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权衡与取舍在人们的社会或经济生活中,要经常面临各种各样不同 的权衡取舍,可能会有许多种选择。出于人的本能,人们总 是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身最大利益方面的选择。但是更多的 时候,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或限制,我们需要在各个选择之 间做出权衡。经济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意为“掌管整个家庭的那个 人”。现在看经济学和掌管家庭的人之间似乎风牛马不相及。 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之间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家中的很多看似浅显的取舍中,其实常常包含有很深刻的经济 学原理。一个家庭经常要面

2、临很多的选择。例如,夫妻双方是不 是都要出去做工;孩子是要自己抚养,还是要请个保姆,或 是托付给父母;谁洗衣,谁做饭,谁掌握经济权;甚至是今 天吃什么晚饭等等。每个家庭都需要在这之间做出权衡取 舍,努力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努力平衡各个方面的关系。一个社会,亦或是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考虑 如何兼顾平衡各个阶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以及他们因 i此所应得到的收入水平,谁能入住花园洋房,谁只能挤在窝 棚里,谁能开得起法拉第,谁只能挤公交。对于国家,在权衡取舍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大 炮和黄油”之间的选择。当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 卫我们的国土免受外国(大炮)入侵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

3、 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而对于我们当今 的世界,获取高利益与舒适的生活和保持清洁适宜的生存环 境之间也存在着权衡取舍,而且可以说是很急迫,很重要的 取舍。哥本哈根协议是2009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达成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在 2020年之前,建立一个每年 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基金, 以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希望能在2050年之前把全球升温控制在两度以内。但该协议对各国是没有 法律约束力的。2010年3月9号,中国致信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表示 批准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成为最新一个批准该协议的重要经济体

4、。印度在同一天稍早些时候表示 加入该协议。中国的批准,标志着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和主要 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除俄罗斯外都批准了哥本哈根协 议。这本是一个早该签署并且应有更详细明确减排计划及目标的协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环境性灾难日益频发的星 球,也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和我们的未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 留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实属十分急迫。但是对于不久前刚 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我们一定还记忆犹新。做为全 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美国在这次谈判上的表现并不令人满 意,或者说是很让人失望。 “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是最主要 的阻力。在这此会议中举行的领导人演讲中,奥巴马说了一 些很动听的话,但没有带来真金白银,也没

5、有提出所应实现 的减排目标。人们原本希望奥巴马能彰显美国的决心,但他 的演讲让很多人失望了” , FT 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李虎军这 么说。甚至于在谈判桌上,美国一直攻击中国温室气体减缓 行动不够透明,试图将战火引向中国。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 根会议的演讲中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中国将“改进减排信 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 作”。这一次, 有 “童话之都 ”美誉的哥本哈根没有创造新的童 话。 “惊动”了全球 110 多位领导人并经过了一天 “加时”的联 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还是未能发布人们企盼中的全球减 排协议。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这 次为期 13 天的

6、会议宣告闭幕。这次气象大会的尴尬收场,也可以说是人们在面临权衡 取舍时的一个典型例证。 一方面是舒适的生活, 有车, 有房, 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必然需要大量的化石燃料的燃烧 和消耗,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是出于对环境的保 护,必须减小碳的排放,但那也必然意味着放弃现在拥有或 享受的很多东西。很显然,在面对这次取舍时,每个国家都 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每个国家都希望别的国家减少碳的排 放,而自己能够保持自已的既得利益,因此气象大会华丽的 开场,而尴尬的收场也是可以预料的结局。“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 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 另一个目标

7、之间权衡取舍” 。如果各个国家不能达成一个统 一的协议,我们要面对的可能就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全球 变暖了。两极的冰山会融化,亚马逊雨林会消失,南非和大 洋洲部分国家国土及沿海珊瑚礁群会遭到海水浸没, “而这, 还仅仅是个开始 ”。卫报更是认为,一旦部分经济体无法 完全履行减排承诺,导致 2050 年时全球气温较工业化之前 上升 3 至 4 摄氏度,则全球每年将有数亿人口遭遇因海平面 升高引发的洪涝灾害。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是事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 下攘攘皆为利往,害怕影响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不敢或不 愿签署协议,当然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应当作出一个更 加有远见和负责任的权衡和取舍。相比

8、于放弃一部分利益而 得到的适宜的生存环境,我们牺牲环境而换来的利益是多么 的不值得。科学家说,人们再不阻止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大 灾难就要来临。灾难快来了,还挣什么钱?大概是为买棺材 存钱吧。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近日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近百 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广泛 关注。这件事曾被报道说是因为高温暴露疫苗而导致疫苗变 质,但事实却让人心惊。山西省疾控中心在全省建成了成熟 而完整的疫苗系统网络之时,却发生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人事 变动,许多业务骨干被陆续免职。在许多业务骨干被免职的 时候,来自北京的山西人田建国,于12月28日被任命为当天成立的生物制品配送中心主任。与此同

9、时,原来负责疫苗 配送的生物制品供应站被撤销。 在这以后,在暴利的驱使下, 他竟打起了疫苗的主意,疫苗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武器, 对于这么重要的东西,真的是经不起哪怕是一点点的疏忽, 它的背后联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健康和生命。但田建国在山西 推出了全国独创的标签疫苗,而且让山西卫生厅为其进行行 政推销,从此垄断了疫苗的市场,造成了近百名儿童注射疫 苗后或死或残的悲剧。疫苗事件看似偶然,实贝U必然,这也只不过是各地医疗 卫生没有保证,暗箱操作,垄断市场的一个极端案例。在这起事件里,面临千千万万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以及个人良心道德修养和经济利益方面的权衡取舍,田建国 仍然选择了个人的利益。诚然,这

10、件事中田建国得到了很多。田建国接手之前,生物制品供应站拥有债权:2960. 07536万元;库存:二类疫苗库存374 . 4098万元(其中包括过期疫苗 & 4317万元);债务:省疾控中心欠二类疫苗生产、批发企 业2003 . 7935万元。债权+库存债务=1330. 69166万元, 也就是说,田建国接手省生物制品配送中心时,实际接手了 133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而且,接种疫苗后,全省应急接种 共消费疫苗500余万人份,以每人份赚取7元计算,可净赚3500万元,乙脑疫苗在春季采购价是 9元/人份,但到了秋 季生产厂家要销毁即将失效的疫苗,810月采购乙脑疫苗价格极低,一人份不到一元钱,如此

11、计算,每人份赚取12元,可净赚6000余万元。这还是保守估计,乙肝疫苗每针 次收费不超过3元。但是,大同市天镇县南河堡顾家湾村的 燕燕2008年5月29日接种乙肝疫苗,一针次收费就达82元。这真的是暴利,面对一堆堆的钞票,虚幻的良心有时真 的不值一钱。田建国权衡利弊后做出了欺骗消费者,垄断市场,出卖 良心的决定。短期看,他是赢得了暴利和名誉,但是最终, 他还是失去了这些,他还能用什么去弥补那些失去了的,残 缺了的生命。他最终得到了什么,法律的制裁,社会舆论的 斥责,彻底的失败和身败名裂,这些在他多年前权衡得失的 时候他是否想过?再做一次选择,他是否不会再这么做?从 长远看,他当初的选择难道不是

12、一个彻底的失败吗?其实这当然也不可能只是田建国一己之力,山西省疾控 中心,山西省卫生厅都为其撑起了“保护伞”。同样的,相同的选择因为共同的利益驱使。山西省疾控中心本该做的是 构建一个完整健全的疫苗系统网络,一个本该是有着深刻的 公益性质的机构, 却在改革过程中, 把把商品市场中的利润最 大化原则奉为圭臬,盲目的追求高收入,置职业道德于不顾,最 终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是造成了或死或残的悲剧。上面所谈都是国家和个人在面对选择时做出的权衡取 舍,对于社会,这同样是一个问题。社会面临的权衡取舍是 在效率与平等之间。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 多的东西。平等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

13、给社会成 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 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各项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 往是相互矛盾但必须要合理兼顾的。不能因为只追求效率而 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当然也不能因为追求绝对的公正而 严重影响效率。同时,对于我们学生,这个问题可以讲得更加简单浅显。 如果有一个假期,我可以用来当志愿者,那我就不能用来看 学习,或是旅游。换句话说,为了做公益事业,我就放弃了 学习,或是旅游的机会。这也就是我面临这一假期时所作出 的权衡取舍。上述实例充分说明,无论是国家,社会或个人,在面对 各种选择的时候,在没有限制约束的条件下,其选择结果不 同程度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利己特征

14、的本位性。因之在人们的 经济及社会生活中,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来对人们的 取舍产生限制性和约束性,比如制订各种国际公约和法规, 各种法律和条例,各种规定等等。如此,方可有效引导和规 范人们的取舍,使其选择结果更理性,更公平,更合理。也 就是在做出最终的选择时,能综合权衡各个方面的因素,选 出在各个方面都能兼顾得到的选项,而不仅仅只是追求某一 方面利益的最大化,更不能越过法律乃至道德良心的底线。9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to员bkogA.nrogeHKO TOpMenob3ymm0ai6yHeHuac egoB u HHue肉go 员冶hbiucno 员 B3O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