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艺术_第1页
指尖上的艺术_第2页
指尖上的艺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指尖上的艺术【摘 要】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西南部,是春秋时 期古晋国的腹地, 自隋唐设州府至明清, 千余年来一直为晋南政 治、经济、文化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21 年,新绛县 剪纸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新绛剪纸内容丰富多 彩,草虫花鸟、走兽人物、民俗风情、福禄寿禧应有尽有,尤以 人物见长, 戏曲题材作品更为突出。 本文从材料工具、 题材内容、 构图及表现形式、 艺术特征四个方面对新绛戏曲人物剪纸进行探 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新绛戏曲人物剪纸。【关键词】新绛;戏曲人物;剪纸 中图分类号: J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 202108-0

2、171-01一、新绛戏曲人物剪纸的材料、工具及剪制原那么一材料、工具。一把剪刀、一张纸就构成了新绛剪纸的 全部。新绛戏曲人物剪纸为单色剪纸,即大红纸。红系吉色,象 征着喜悦、桔祥,因此,但凡庆贺年节、婚嫁、晋升、荣归、金 榜题名时所用之剪纸,均为大红纸。有经验的剪纸艺人一般不画稿, 拿起剪刀就剪, 根据直觉和 印象对物体进行大胆的捕捉和创造, 一气呵成。 初学者一般先用 铅笔在纸上画一个大致的轮廓, 剪掉轮廓外多余的纸, 然后再按 照勾画好的图案进行剪制即成。二剪制原那么。剪制时遵循“三先三后的根本原那么,即 先易后难,先里后外,先小后大。另外,剪人物时先剪眼睛,再 剪衣服上的花纹,最后剪轮廓

3、。人物和其他景物、动物组合在一 起的剪纸,一般先剪人物,再剪景物、动物。二、新绛戏曲人物剪纸的题材内容新绛戏曲人物剪纸创作多以历史、神话故事、戏曲为内容, 以蒲剧、眉户、豫剧、皮影等剧中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根据题材 内容划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神话传说类戏曲人物剪纸。神话传说普及新绛民间, 大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这一类的剪纸有“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西游记 “劈山救母等。第二类,历史故事类戏曲人物剪纸。 新绛戏曲剪纸作品中的 内容,有些来源于传统的小说和戏曲上的历史典故、片段等。这 一类的剪纸有“铡美案 “苏三起解等。第三类,蒲剧传统剧目类戏曲人物剪纸。 蒲剧传统剧目是新 绛

4、戏曲人物剪纸最主要的创作来源。 在农耕社会里,蒲剧是人们 最主要的娱乐形式,新绛的剪纸高手无不是戏迷,他们既爱看戏, 又懂戏,甚至还会唱戏,“孟姜女哭长城 “教子“打金枝 “苏 三起解等都是蒲剧传统剧目。三、新绛戏曲人物剪纸的构图及表现形式首先,从构图上看,新绛戏曲人物剪纸的构图形式多为组合 型构图。组合型构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 其中有两人的组合构图, 如“蜜蜂计“合凤群“送女 等;一人一畜的组合构图,如“武松打虎 ;有带场景的两组人 物的组合构图, 如“铡美案;还有多个人物的组合构图, 如“三 娘甩翠“教子“孟姜女哭长城等。其次,从内容上看, 新绛戏曲人物剪纸的表

5、现形式主要分为 两类,一类是戏曲人物角色,只包含人物,不构成故事;另一类 是戏文故事, 包含戏曲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剪纸艺人多项选择择戏曲 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场面和人物动作,按照戏曲的情 节顺序和场次表现戏曲故事。比方一套名为?教子?的剪纸,按 照情节开展,包含了“背书 “家法“动怒“和好四个片段, 形象地描述了继母教子的过程。四、新绛戏曲人物剪纸的艺术特征 一以意造型,大胆夸张。在农耕社会里,皮影戏是人们 欣赏得最多的戏曲形式。 受皮影戏的影响, 老艺人们的戏曲剪纸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极尽概括、大胆夸张,但又能准确地抓住 主题,如苏兰花的?空城计? ,摄取了戏中城楼退兵的情节,以

6、 丁字形的结构作为支撑, 表现城墙上面的诸葛亮、 下面扫地的二 老军这两个人物, 简单明了地勾勒出空城的情景, 使人一目了然。二深厚的文化底蕴。新绛是一座绵延 1400 余年的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城, 是全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先进县、 中国鼓乐之乡 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戏曲之乡。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地 缘优势,造就了古绛州“水旱码头的地位和繁华的工商业。农 业、手工业、商业兴旺,开放的胸襟营造出和谐的文化气氛,为 新绛剪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教化作用。新绛戏曲人物剪纸不仅讲究外在的形态美, 而且由于它以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和伦理道德的戏曲 作为创作来源, 因此还被注入了深厚的伦理道德观念。 新绛戏曲 人物剪纸的寓意以忠孝节义、 驱除邪恶居多, 重在加强伦理道德、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教化作用。如?鞭打芦花? 强调了“爱人和“忠恕的儒家思想; ?三结义?表现了“忠 义的主题思想。新绛戏曲人物剪纸传承着技艺和民俗风情, 历经两千六百年 的沧桑岁月, 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语 言,以一把剪刀和一张纸诉说着岁月变迁。参考文献:1 新绛县文化馆编 .新绛剪纸 M.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2 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 M. 北京:北京工艺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