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品味词中之“愁”_第1页
引导学生品味词中之“愁”_第2页
引导学生品味词中之“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导学生品味词中之“愁 引导学生品味词中之“愁 摘要:宋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的美是众所周知的。但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宋词后,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作品中的美的兴趣也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面对这种现象,教师不妨转变教学思路,换一个角度对所学词进行解读,既能缓解学生的审美疲劳,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本文以李清照的?醉花阴?为例,以愁字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鉴赏,让学生可以转换阅读思路,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品读中把握解读李清照词的共性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提升鉴赏能力。 关键词:愁;李清照;醉花阴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05-0007-01 宋词本来就

2、多写愁,而一代情圣李清照,由于其身份、经历、个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她的大局部词作都在抒发其愁情。李清照45首存词,除了用幽怨、伤心、寂寞、凄凉等明显带有愁的感情的词之外,直接写出了愁字的作品就有16首,使其作品形成一种凄婉忧怨的情感基调。 因此从愁字的角度出发,学生不仅可以把握解读李清照词的共性的方法,举一反三,还可以通过品读表达不同愁绪的词,发散思维,提高鉴赏能力。 靖国元年,李清照和赵明诚成婚,婚后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种生活持续了十几年。宣和三年,赵明诚去外地做官,李清照一人在家独守空房。这个时期,李清照写了许多抒发离愁别恨之怨的词,?醉花阴?便是其中的一首。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3、薄雾浓云是说天阴沉沉的,云雾弥漫,给人的心理感觉是压抑的、沉闷的,这种阴沉暗淡的天气,不仅勾勒出了一种沉郁的环境气氛,也衬托出了女词人内心的烦闷愁绪。此时,阴沉暗淡的天气与寂寞感伤的愁绪已交织在一起。永字说明白昼很长。但是,重阳节是在深秋,按自然规律来看,白昼应该是越来越短的,怎会永昼呢?试想,在充满愁绪的气氛中,一个女子独守深闺,备觉无聊,深感度日如年,所以是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使得白天漫长的就像是永昼。 这漫长的白昼,着实令人发愁。因思念丈夫赵明诚,李清照本就心绪不宁,烦闷愁苦,再加上这样的天气,她更是失魂落魄。只好点燃香炉中的香料,来消磨这实在难熬的时间。销字较为形象的表现出了香料那

4、种慢慢燃烧的感觉,烟雾缓缓的升起,说明时间过得很漫长,从侧面写除了词人单独一人时的寂寞无聊。刚刚是说外面的天气暗淡阴沉,现在连家里也是烟雾缭绕,这些烟雾就是李清照的愁苦啊。由室外到室内,由景象到人物内心。时光慢慢消逝,而相思之愁何时才能到尽头。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重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别人也许和家人一起去郊游登高、饮酒赏菊,好不快活,可是她却自己一个人在家,独对这良辰佳景无人共赏,况且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她心里增添了不知多少的伤感与苦闷。又字说明李清照与丈夫离别的日子已久,独过佳节已经不是一回,而是很多回了。可以想象一下,以前丈夫在家与李清照一起欢度佳节时,两人可能一起饮酒

5、赏菊,一起登高作诗,一起秉烛夜谈,好不惬意。但现在的李清照呢? 是如此的寂寞与惆怅,所以说一个又字包含了多少暖人的回忆,但也包含了多少的委屈、多少的无奈。半夜时分,李清照还未安眠,愁思不断,辗转反侧。凉字不但写出了秋夜的凉意透过纱帐,寒气侵骨,更反映出词人此时心境的凄凉。永昼的愁情,到了深夜,变得更浓、更深。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古人在重阳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俗。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阳这天,词人百无聊赖地终于熬到了黄昏,觉得就算是自己一个人也要勉强的过一下重阳节,于是在院子里,喝杯酒,看看花,不久,菊花的幽香竟盛满了衣袖。然而,

6、词人又不禁触景伤情:在重阳佳节,有香醇的佳酿,有芬芳的菊花,可是,唯独少了那个昔日与自己形影相随、一道把酒赏花的心上人。酒再香醇,菊花再美,也没有方法送给远方的心上人。怎奈在黄昏时分饮酒却又平添了几分伤感之情,真可谓举杯消愁愁更愁。再次渲染了词人孤独愁苦的心境。从时间的角度看,白天是无聊,黄昏是无奈,夜晚是无眠,说明她对丈夫的殷切思念,已到达了每时每刻的地步。钱钟书说过这样一句话: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 触绪纷来, 所谓最难消遣。 所以词人没有按白天-黄昏-夜晚的正常时序安排,而是把侧重点放到了黄昏,因为暮色更易惹人生愁、更添闺思。而首句的愁,正是李清照内心感触最简明、最直接的抒

7、发,这愁思贯穿于整首词所展示的全部行为一感受,并且随着词章的演进而愈来愈强烈,它需要升华,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所以,到黄昏这一情感最浓烈的时候,词人在沉重的离愁与积聚的寂寞下喷涌而出了心底积蓄已久的情感,她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销魂,这是对以往那些抚慰的话语作出的断然答复,这是对内心积聚已久的情感潮水的突然喷发。莫道不,以一个双重否认的肯定句式,抒发出强烈的销魂之感。黄花瘦,是说花的颜色枯黄,瘦长凋零,而黄花在西风的摧残下更是破败不堪,四处飘零,散落一地,那李清照比西风吹过的黄花还瘦,一定是憔悴不堪,满面愁容,弱不禁风,比那黄花还要清瘦,这都是因为她饱受相思之苦,被相思折

8、磨得消瘦。菊花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高洁的人格。李清照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中,所以在她的性格里带有孤傲、高洁。菊花与牡丹这些较为雍容华贵的花比,确实是瘦的,用它来传达寂寞憔悴的词人的形貌,十分恰切,所以此时在词人笔下变瘦弱破败的菊花,与憔悴愁苦的妇人已融为一体。大家可以想象,帘外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瘦弱的黄花,帘内是思念丈夫满脸愁容的憔悴的女子,相互映衬,都是那么憔悴不堪;因为花瘦而触及己瘦,物我交融,同命相连;人居然比黄花还瘦,把词人因思念丈夫、因为饱受离愁而日渐消瘦的形象极为生动地表达出来了,也说明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切。花与人彼此映衬,瘦是形与神的统一,精神气质品格相通,情景交融,最终创设出了一种愁苦绝伦的境界。这种愁苦境界,和首句的愁相照应,而且,也归结了全篇的情绪:愁。 因此,不管是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词中处处流露出的情感基调就是:愁。说明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愁苦之情,是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以愁字作为切入点,不仅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