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试卷2013 2014学年第 二 学期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 (A 卷.闭卷) 适用年级或专业)考试时间 120分钟班级学号姓名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成绩满分152015152015100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3、控制系统的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4、两
2、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 (s)与 G2 (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G (s) ,则 G(s) 为(用 G1(s) 与 G2(s) 表示)。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其中 P 是指Z 是指,R 指。6、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g(t)10e 0.2t5e 0.5t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G(s) 为。7、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 ( s1)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s2 (Ts1).为,相频特性为。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 20 分)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
3、函数也有影响;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2、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50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2 s1)(s5)增益为 ()。A、 50B、25C、10D、5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A、增加开环极点;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2 23s6 0,则系统5 、 系 统 特 征 方 程
4、为 D s ss()A、稳定;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临界稳定;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Z2 。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c1 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A 、 10s1B、 10s1C 、 2s1D 、 0.1s1s10.1s10.5s110s1.7 、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1 所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系统系统系统图 1A、系统B 、系统C、系统D、都不稳定8、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 ,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 H(S) ,当输入信号为R(S) ,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 为 ()A 、E(S)R( S) G(S)B 、R(S)G(S
5、) H ( S)E(S)C 、 E(S)R(S) G(S) H (S)D、 E(S)R(S)G(S)H (S)9、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A、超调% B、稳态误差 e ssC、调整时间 t sD、峰值时间 t p10、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K*(2s)B 、K *A 、1)1)( s 5)s( ss( sC 、K *D、 K *(1s)s( s23s 1)s(2s)三、(15 分)试建立如下图所示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四、(15 分)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求系统的超调量% 和调节时间 ts 。.五、(20 分)设控制系
6、统如下图所示,试用劳斯判据确定使系统稳定的 K 值。R(s)12+C(s)SS (S+3)+_K六、 (15 分 )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C (s) / R(s) 。R(s)-C(s)G3G4G1G2-.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稳定性 ,准确性2、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3、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12,G(s)nG(s)22Ts 1s 2 n sn或: G( s)12 s2)。T2T s 14、 G1(s)+G2 (s)5、开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 S 平面的开环极点个数);闭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
7、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 S 平面的闭环极点个数,不稳定的根的数);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1, j0 ) 整圈数。6、105s0.2ss0.5s7、K221,arctan180 arctanT( 或:2T 221180arT)a nc2t1T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 20 分)1、B2、D3、C4、A5、C6、B7、B8、D9、.A10、A三、(10 分)解: 1 、建立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u i ( t)u0(t )du i ( t) u0 (t)u0 (t )根据 KCL 有R1CR2dtdu 0 (t)( R1du i (t )即 R1 R2CR2 )u 0 ( t) R1 R2 CR
8、2 u i (t)dtdt2 、求传递函数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得R1 R2 CsU 0 (s)(R1R2 )U 0 (s)R1R2 CsU i ( s)R2 U i (s)U 0 (s)R1 R2 CsR2得传递函数 G ( s)U i (s)R1R2CsR1R22552(s)G ( s)s( s5)25G ( s)25s(s5)25s25s 52115)s( s2与二阶系统的标准形式( s)n比较,有s22n s2n2n5252n解得0.55n%e/ 12e 0.5 / 10.5216.3%所以ts331.2s0.55n或ts441.6s,ts3.53.51.4s ,0.50.5n5n5ts4.54.51.8s ( 2 分)四、解:由图可得系统的开环传函为:G (s)25n0.55s( s5)因为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则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五、.2解 :令 G1(s)=s(s 3)=2=221s( s3)2Ks23sK3)s( s1 G1(s)12C ( s)ss23s2K=s=则1=123R( s)11sG1(s)2sss3s2K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 33s 22K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科新护士岗前培训
- 2025标准短期合同工的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求购车辆买卖合同范本
- 血管通路导管护理
- 2025年医疗信息化政策支持与技术挑战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农村村道路照明设施维护服务合同
- 2025标准农村户口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与智能家居行业创新模式探索报告
- 2025年金融业数据治理与数据资产化驱动业务创新深度分析报告
- 生活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商业计划书
- 2025至2030中国市政公用工程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安全用电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麻精药品培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仓储超市加盟协议书
- 2025年消防安全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药审批流程解析》课件
- 学校类物业管理投标文件技术部分完整规范方案
- 抖音蓝v合同协议
- 202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DB11-T 2398-2025 水利工程巡视检查作业规范
- 宫颈癌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