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论文精致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摘要】:语文课堂是色彩缤纷的想象园地,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语文教学追求诗意美,带领学生走向对文化的膜拜, 对生活的思考,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每个细节都要以此为标准原则。课堂教学细节由教师、文本、学生、板书构成,其中文本细读与板书精制是构成诗意语文教学课堂的关键。【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细致文本微观分析板书设计精致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成功上好语文课的关键,不容忽视, 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研究。精致的课堂教学,能闪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环;精致的课堂教学,能透射出世间人性的光辉。这就要求教师用“慧眼”捕捉教学活动的精致,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机智和文化底蕴透过细节折射出来,
2、让课堂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才能让课堂呈现出亮丽的风景线,我认为假若能对文本解读、板书设计这两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研究与设计的话,定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精致追求。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精致,教师需学会文本微观分析。孙绍振曾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中学语文教学的作品解读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少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的确,有多少教师不是从“教参”到“课堂”呢?有多少教师考虑到教材、教师与教学、以及学生之间多重的复杂关系呢?如果文本缺乏新解读与新思维,那就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精致。当前社会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精致追求并不局限于
3、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中生人文素养缺失问题严重,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结合,使学生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就显得格外的急迫。这就要求教师如何来细化文本,将教学任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营造精致的语文教学课堂,文本微观分析方法即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本的微观分析已经被大多数教师逐渐开始认识,但可惜的是微观分析大多数停留在文本中语言、情感、情节等方面,更多细节还未被察觉研究,以至无法实现与传统文化相融。以文本中的色彩词为例。色彩其实早与文学作品联姻,无论是中外还是古今的作品,一部成功的作品对色彩词的运
4、用是非常严格,尤其是在传统文学中,由此形成了色彩文化。假若教师能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微观分析这些色彩词,一方面增加学生对文学、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更能实现语文教学课堂的精致。色彩词的言语义不是指色彩词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属性,而是指其社会文化属性,是其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特定含义,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便回归其物理属性了。以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黄” “青”为例。1、黄色“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5、,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词中“黄花”“黄昏”是色彩词,另外“乍暖还寒”暗示着秋冬交替之时,虽未着一色,但已经给1我们呈现出一片黄色的天地,加之“梧桐”一到秋天,叶子逐渐由绿转黄,李清照完全将自己沉寂于一片黄色的世界之中,因为黄色正是李清照心中的思念、孤独、以对青春已逝和家国已亡的愁怅的写照。李清照之所以喜欢用黄色作为她作品的主色调,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具有权力、衰败和长寿三种审美意义。(一)黄色是权力的象征,这与人们对土地的崇拜有关。说文:“黄,地之色也。 ”而对于土地,先民们自古以来就怀有一种信仰和眷恋。帝王的权力就是对土地的权力,只要有黄土地的地方,就都是帝王的势
6、力范围。故自古以来,黄色被视为“居中之正色”而备受帝王及贵族青睐,名门望族要穿黄衣,乘黄马,黄色也就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黄叶的凋零,国家的破碎,归属感没了,李清照陷入了迷茫之中。(二)黄色是衰败的象征,这与自然界相联系,秋天落叶发黄,物体陈旧变黄的自然现象引发人们对于自身的联想,这里流露出的是年华易逝的哀伤情绪。正如诗经卫风写一位女子的不幸遭遇,诗人自述因华落色衰而遭遗弃:“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毛诗以为,桑之落矣之时,其色黄而陨坠,以兴妇人年之老矣之时,其色衰而凋落。回想当日诗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时,其与爱人“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是何等欢愉,而今尽管她努力持家、品性无差,也再不能唤
7、回爱人的心了。“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她的爱、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充分表示了她对这个负心男子的怨怒,而怨怒之下我们也看到了她对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无奈慨叹与无尽忧伤。除此黄色还带有由曾经显赫辉煌、强盛一时走向没落的悲凉,小雅苕之华是周大夫忧时之作,其诗有云:“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黄”,将落而黄,华落国亡,悲怆之感油然而生。李清照国破家亡、丈夫早逝、北漂至南方,此时的她心中国仇家恨、孤独思夫、漂泊无聊、兴衰荣辱、青春感慨万般悲情交织在一起,怎一个情字了得?(三) “黄色”还是长寿的象征。 小雅南山有台 :“乐只
8、君子,遐不黄耇” 。大雅行苇 :“曾孙维主, 酒醴维醽。 酌以大斗, 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 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 以介景福。 ”鲁颂 閟宫:“黄发台背, 寿胥与试”,“既多受祉, 黄发儿齿”。商颂 烈祖:“绥我眉寿, 黄耇无疆。”黄者,老人发白复黄也。 正义引第二章孙炎曰: “黄发,发落更生。耉,面冻梨色以浮垢也。”故而黄色也就成了长寿、吉祥的象征一直流传至今,直至现在,民间无论是做寿还是殡丧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习惯,寄希望今生来世能够长寿。如此意义在清照词中同样存在,李清照是个坚强的女子,当赵明诚去逝后,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继续完成丈夫的遗愿金石录,她更是期待能与丈夫来世再续前缘。2、青色“
9、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荷塘月色朱自清)叶子、碧天、凝碧的波痕,属于青色系,因此给我们呈现一派灵动、清新、自由的景象,这就与朱自清所处的阴沉压抑的现实世界形成了对比,朱自清在这个
10、青色的世界中聆听自然靡靡之音,畅游古典诗歌。 可是朱自清为什么要以青色作为他作品的背景色?因为喜青是中国文人的传统。释名 释采帛:“青,生也, 象物之生时色也。 ”因为青色让人想到春回大地,阳光熙和, 草木葱茏, 一派生机。古人总喜欢由事物联想到人事, 于是将人生中最美好、最富生机的年龄阶段也以 “青”代称。郑风 子衿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孔疏亦曰: “青青之2色者,是彼学子之衣襟也。 ”“青青子衿”正是对穿着青领学士之服的古代年青的读书人的称呼。“曲曲折折”“渺茫”“零星” 这些词的运用总是让人有着淡淡的忧伤,这其它也与 “青色” 有关。在古代,文化
11、为贵族所垄断,读书人多为贵族子女,普通平民读书人不多,所以青衿当为贵族服装之一,青色服饰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 “青衿”“青领”后来也就成了“士”的代称。但是随着汉代以后由服色来决定社会等级地位的观念越来越重,皇帝服黄,富贵之人服朱,学士及下级官员多服青渐渐成为惯例,青色也就日渐成为贫贱之色。尤其隋唐科举制代替了举荐制以后,其制度明确规定八品、九品小官着青,青领、青衫之士只是踏入了仕途的门槛,明制亦规定五品至七品着青袍,因此“青衫”“青袍”就成了官卑职小、地位低微的读书人的代称,成了古代中下层官吏服饰的标志。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无疑是封建时代青衫之士苦闷和怨恨的
12、写照,诚然此时的朱自清不也如此吗?留洋归来的他听着人民的哭声,看着鲜血流淌成河,他能做什么?此时的朱自清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彷徨徘徊。作家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形象化地寓于色彩词的运用之中,同时又通过色彩词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人生面貌, 更是隐约地表达自我复杂情感, “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墙上的斑点 伍尔芙),在红与黑的冷暖色调中,我们读出伍尔芙内心自由与压抑、热烈与死寂的矛盾挣扎,从而深化小说的主题,揭示小说的深刻思想。通过以上对“青
13、” “黄”色的文本微观解读,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如此细微解读不仅丰富的文章内容,更能激活学生的文化阅读认知。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精致,除了文本微观细读可以实现外,板书的精致同样是教师需重视的。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优秀的课堂板书,体现着一堂课的思路、理念和灵魂,不仅能反映课堂教学的重点及核心,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可以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单调刻板” “随心所欲”的板书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因此,如何设计精致的板书,是一个教师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精致的关键之一。(一)结构系统型板书。语文课堂板书属于语文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设计
14、既要重视知识系统化,也要重视认识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充满生气的完美的整体艺术世界。结构系统性板书要求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保证板书的简洁明了,有条不紊。例一:听雨蒋祠旧式古屋伞下现代都市看雨美国1、乡愁雨台湾2、文化大陆嗅雨这是余光中文化散文听听那冷雨的板书设计。“我” 21 岁离开内地,故土的热爱,文化的濡3染早已深入作者的灵魂,正如他自己说:“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本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通过听雨、看雨、嗅雨,将乡愁和对文化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人生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例二:景泰蓝的制作是一件繁复的工作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详细)(详细)详略得
15、当,主次分明,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本文是议论文,强调明白简洁,条理清晰,板书与课堂教学思路相一致:强调学习重点;研读、讨论课文、综合归纳、评价。板书的内容以说明的顺序、方法以及材料的取舍为主,让学生能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重板书设计的概括性,板书要传达丰富的信息,并不是将那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不分巨细的写下;并不是要在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形若蛛网,这样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二)精巧美观型板书。 语文板书设计是建构在视觉心理基础上的,因此,它既要符合规范、科学的实效性,又要追求美的视觉和美的感受。它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精华的提炼而
16、精心设计并画出的直观图形,它既要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要有利于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此,在设计板书时,要充分考虑到板书的布局美、语言美、字体美、色彩美、符号美,使板书结构成为美观艺术的有机组合体,成为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心灵桥梁。因此精巧美观型板书要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的板书:例三 :革命家思想家巨人科学家该板书用粗线条勾勒出一个“恒”字,马克思之所以永垂不朽,因为他是一个巨人,他是一个科学家、4思想家、革命家,形式新颖,富有印象美,使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认识。例四: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反复长蛇猛虎,杀人如麻寥无人烟, 阴森
17、恐怖一语双关崇山峻岭,高不可攀细节描写渲染气氛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典故夸张神话拟人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夸张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反复咏叹蜀道之难,但蜀道之难也象征李白自身人生道路之难:无人赏识、党派排挤,给他的人生之路布下了阴霾的色彩,这首诗中我们隐约感受到李白的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没有了,归隐山林成为他强烈的愿望。朱绍禹先生指出: “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精湛的板书讲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为精心地备好每一课板书,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 “编路”,课文的“文路” ,自己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来综合而全面地考虑。通过板书,将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复杂、抽象、潜隐的问题,清晰、明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记忆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质部主管工作总结
- 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护理
- 山东省淄博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数学教师培训交流
- 代理记账工作总结
- 2026届重庆市荣昌区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数学建模博弈论析
- 2026届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建筑行业个人工作总结
- 2026届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专用车产品规模设计手册
- 储能技术-氢储能
- 西方国家的宪法制度课件
- 网站对历史发布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的说明
-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
- 近代中国交通交通运输业变迁课件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ppt课件
- 非油气探矿权变更延续申请登记书
- 鱼塘补偿协议书范文
- 印度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学习笔记
- 卢春房副部长讲话《树立质量意识,强化风险控制,持续纵深推进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