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基础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2n控制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控制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n控制系统的典型试验信号控制系统的典型试验信号n基于传递函数的输出响应基于传递函数的输出响应n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n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n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n高阶系统的低阶近似分析高阶系统的低阶近似分析n基本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n小结小结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3n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法和频域法两种。控制系
2、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法和频域法两种。n时域法直接在时域内计算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时域法直接在时域内计算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讨论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讨论系统的稳定性。n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为两部分: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为两部分:暂态响应暂态响应(自由分量)和(自由分量)和稳态稳态响应响应(强迫分量):(强迫分量):n典型试验信号应能典型试验信号应能: : 1 1)反映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反映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包括可能遇到(包括可能遇到的更为恶劣的工作条件),同时的更为恶劣的工作条件),同时 ,2 2)具有数学模型简单)具有数学模型简单和和 3 3
3、)易)易于通过实验产生于通过实验产生的特点。的特点。n常用的典型试验信号包括:常用的典型试验信号包括:阶跃输入;斜坡输入;抛物线输入;阶跃输入;斜坡输入;抛物线输入;脉冲函数输入。脉冲函数输入。)()()(tytytysst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n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G(s)G(s),输入,输入r(t)r(t),求解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求解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q零初始条件:零初始条件:1 1)求输入)求输入r(t)r(t)的拉氏变换的拉氏变换R(s)R(s);2 2)根据传递函)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求输出的拉氏变换数的定义求输出的拉氏变换Y(s)
4、Y(s)。q非零初始条件:非零初始条件:1 1)将传递函数转换为相应的高阶微分方程;)将传递函数转换为相应的高阶微分方程;2 2)取高阶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并考虑初始条件不为零;取高阶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并考虑初始条件不为零;3 3)由拉)由拉氏变换得到的关于氏变换得到的关于s s的代数方程,求解输出响应的拉氏变换的代数方程,求解输出响应的拉氏变换Y(s)Y(s)。q对对Y(s)Y(s)进行部分分式展开,求拉氏反变换得到进行部分分式展开,求拉氏反变换得到y(t)y(t)。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n传递函数的极点即系统的特征根决定了系统固有的传递函数的极点即系统的特
5、征根决定了系统固有的运动模态运动模态。n极点类型和对应的模态如下:极点类型和对应的模态如下: 极点类型极点类型 模态模态q单重实数极点单重实数极点p pq单重共轭复数极点单重共轭复数极点jjqr r重实数极点重实数极点p pqr r重共轭复数极点重共轭复数极点jjn当输入不为零时,传递函数极点所决定的系统运动模态将被当输入不为零时,传递函数极点所决定的系统运动模态将被“激发激发”而在系统而在系统响应中表现出来。响应中表现出来。q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可看作输入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可看作输入R(s)R(s)的极点对应的模态和系统传递函数极点对的极点对应的模态和系统传递函数极点对应的固有模态的线性组合。应的
6、固有模态的线性组合。tettetttetteteteetteeteteetrtrttttptrptptttptsin,cos,.,sin,cos,sin,cos,.,sin,cos111极点在极点在s s平面上的位置和模态平面上的位置和模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之间的对应关系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6n传递函数的传递函数的零点零点影响整个模态在系统响应中的影响整个模态在系统响应中的“比重比重”。q当传递函数当传递函数G(s)G(s)的一个零点与输入信号的一个零点与输入信号R(s)R(s)的某一个极点相等时,的某一个极点相等时,G(s)R(s)G(s)R(s)中将发生零极点对
7、消,此时系统输出响应中将不再出现与中将发生零极点对消,此时系统输出响应中将不再出现与被消去的极点对应的运动模态。即零点被消去的极点对应的运动模态。即零点“阻断阻断”了这一模态,使其了这一模态,使其不能不能“传递传递”到系统的输出端。到系统的输出端。q在应用留数法对在应用留数法对G(s)R(s)G(s)R(s)进行部分分式展开时,如果某一极点附近进行部分分式展开时,如果某一极点附近存在一个零点,则该极点的留数必然很小,即它对应的运动模态在存在一个零点,则该极点的留数必然很小,即它对应的运动模态在整个响应中的整个响应中的“比重比重”很小。很小。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7
8、n系统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系统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即闭环极点)全部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即闭环极点)全部具有负实部,或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全部位于具有负实部,或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全部位于s s平面的左半平面。平面的左半平面。n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方程: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方程:n特征根与系数的关系:特征根与系数的关系:n如果全部特征根实部均为负,则必有:如果全部特征根实部均为负,则必有:q特征多项式所有的系数符号相同特征多项式所有的系数符号相同q特征多项式所有系数都不为零特征多项式所有系数都不为零0.0111asasasannnn0).()(21nnsssaniinnkjnkj
9、ikjiinnjnjijiinnniinnaaaaaaaa101,31,211) 1(.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8劳斯阵列劳斯阵列 012143214321432175311642012432.asfseesddddsccccsbbbbsaaaasaaaasnnnnnnnnnnnnn1541213211nnnnnnnnnnaaaaabaaaaabn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劳斯阵列中第一列所有元素符号相同。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劳斯阵列中第一列所有元素符号相同。n第一列元素符号改变的次数等于实部为正的特征根的个数。第一列元素符号改变的次数等于实部为正的特征根的个数。
10、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9n第一列出现零元素,第一列出现零元素,但该零元素所在行其它元素不全为零:但该零元素所在行其它元素不全为零:q用任意小的正数用任意小的正数代替第一列中的零元素,继续完成劳斯阵列。代替第一列中的零元素,继续完成劳斯阵列。q系统有正实部的根或虚根系统有正实部的根或虚根. .q系统不稳定系统不稳定( (有正实部的根有正实部的根) )或临界稳定或临界稳定( (有虚根有虚根).).n全行元素为零:全行元素为零:q利用前一行的元素作为系数构造辅助方程利用前一行的元素作为系数构造辅助方程A(s)=0A(s)=0。辅助方程中只会出现。辅助方程中只会出现s s
11、的的偶次幂(必然),它的根是一部分特征根。偶次幂(必然),它的根是一部分特征根。q将辅助方程对将辅助方程对s s求导,然后用求导,然后用dA(s)/dsdA(s)/ds的系数替换元素全为零的行,继续构的系数替换元素全为零的行,继续构造劳斯阵列。造劳斯阵列。q特征方程有对称于复数平面特征方程有对称于复数平面s s原点的根。可能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一对实原点的根。可能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一对实根,或一对共轭虚根,或两对实部相反的共轭复根。根,或一对共轭虚根,或两对实部相反的共轭复根。q系统必然不稳定系统必然不稳定( (有正实部的根有正实部的根) )或或临界稳定临界稳定( (有虚根有虚根) )。20
12、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0n误差可定义为参考输入信号与主反馈信号之差误差可定义为参考输入信号与主反馈信号之差e(t)e(t)。n当暂态过程结束后,系统进入稳态后的当暂态过程结束后,系统进入稳态后的e(t)e(t)即稳态误差即稳态误差e ess ss。)()()(tbtrte)()(limtetretss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1n误差:误差:n稳态误差:稳态误差:n稳态误差与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输入信号和和开环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有关。有关。)()()(11)()()()(sRsHsGsYsHsRsE)()(1)(lim)(lim00sHs
13、GssRssEessss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2n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n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按v v分类:分类:qv=0v=00 0型系统型系统qv=1v=1I I型系统型系统qv=2v=2IIII型系统型系统sKsHsGsTsTsTssTsTsTKsHsGssnm002121lim)()(lim)1).(1)(1 ()1).(1)(1 ()()(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3位置误差系数位置误差系数n单位阶跃输入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单位阶跃输入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nK Kp p位置误差系数。位置误差系数。n不同类
14、型系统的位置误差系数不同类型系统的位置误差系数K Kp p和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和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vsspsssssKlim)s(H)s(GlimK)s(H)s(Glim)s(H)s(G)s(sRlime0000111 pssKe110 型系统 KpK I型系统 Kp ess=0II型系统 Kp ess=0Kess11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4速度误差系数速度误差系数n单位斜坡输入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单位斜坡输入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nK Kv v速度误差系数。速度误差系数。n不同类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不同类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K Kv
15、v和单位斜坡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和单位斜坡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vssKe11000200111 vssvssssssKlim)s(H)s(sGlimK)s(H)s(sGlims)s(H)s(Gslim)s(sElime0 型系统 Kv0 ess= I型系统 KvKII型系统 Kv ess=0Kess1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5加速度误差系数加速度误差系数n单位抛物线函数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单位抛物线函数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nK Ka a加速度误差系数。加速度误差系数。n不同类型系统的加速度误差系数不同类型系统的加速度误差系数K Ka a和单位抛物线
16、函数输入下的稳态误差。和单位抛物线函数输入下的稳态误差。assKe1202020011 vssasssssKlim)s(H)s(GslimK)s(H)s(Gslim)s(R)s(H)s(Gslime0 型系统 Ka0 I型系统 Ka0 II型系统 KaKsseKess1sse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6复合控制复合控制n为减小稳态误差,可增加前向通道积分环节个数或提高开环增益。为减小稳态误差,可增加前向通道积分环节个数或提高开环增益。但系统中积分环节一般不超过两个,开环增益也不能随意增大,否但系统中积分环节一般不超过两个,开环增益也不能随意增大,否则会引起系统动态性
17、能恶化,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则会引起系统动态性能恶化,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n当增加前向通道积分环节个数或提高开环增益不能进一步提高系统当增加前向通道积分环节个数或提高开环增益不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精度时,通常采用复合控制来减少误差。的精度时,通常采用复合控制来减少误差。n跟踪输入的复合控制(跟踪输入的复合控制(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复合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复合)n抗扰动的复合控制抗扰动的复合控制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7n系统输出:系统输出:n误差:误差:n取:取:n则则)()()(1)()()()()(1)()()(2122121sRsGsGsGsGsRsGsGsGsG
18、sYr)()()(1)()(1)()()(212sRsGsGsGsGsYsRsEr)(1)(2sGsGr0)(sE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8 )(1)(1sGsGD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19n控制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控制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n控制系统的典型试验信号控制系统的典型试验信号n基于传递函数的输出响应基于传递函数的输出响应n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n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n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n高阶系统的低阶近似分析高阶系统的低阶近似分析n基本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
19、律n小结小结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20n控制系统除满足稳态性能要求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控制系统除满足稳态性能要求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从而使系统能迅速跟踪参考输入信号,并且不产生剧烈的振荡。从而使系统能迅速跟踪参考输入信号,并且不产生剧烈的振荡。n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n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n典型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典型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n误差积分指标误差积分指标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21n为衡量系统的动态性能,同为衡量系统的动态性能,同时便于对不同系统的性能进时便
20、于对不同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行比较,通常采用单位阶跃通常采用单位阶跃函数作为测试信号。函数作为测试信号。n超调量超调量:n延迟时间延迟时间t td d:n上升时间上升时间t tr r:n调节时间调节时间t ts s (2 2或或5 5):):n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反映了对系统动态性能最重要的要求: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反映了对系统动态性能最重要的要求:相对稳定性和响应快相对稳定性和响应快速性速性;而上升时间和延迟时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系统响应的快慢程度。;而上升时间和延迟时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系统响应的快慢程度。ssssyyymaxssyty )(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22
21、n典型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典型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222)()()(nnnsssRsYsW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23n系统闭环极点:系统闭环极点:110011222, 1nnnnnjjs2222)()()(nnnsssRsYsW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24n系统有双重极点,单位阶跃响应为:系统有双重极点,单位阶跃响应为:ny(t)y(t)单调上升,无超调量。单调上升,无超调量。n系统系统临界阻尼临界阻尼。222111)s(sss)s()s(Ynnnnn tnnetty)1 (1)(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
22、程基础2511n系统有两个负实数极点,单位阶跃响应为:系统有两个负实数极点,单位阶跃响应为:ny(t)y(t)单调上升但不会超过稳态值,响应是非振荡的,系统单调上升但不会超过稳态值,响应是非振荡的,系统过阻尼过阻尼。ttnneety)1(22)1(22221211211)(1121112111)1)(1()(222222222nnnnnnnnnsssssssY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260101n010mnm,因此,因此A Ak k较小;同时较小;同时-p-pk k具有很大的负实部,该模具有很大的负实部,该模态衰减很快,从而态衰减很快,从而-p-pk k的影响可忽略
23、。的影响可忽略。)Re(5)Re()Re()Re()Re(5)Re()Re()Re(jkjkikikzpzpppppnkmknkiiikmjjkkkppKppzppKA)()()()(11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1n系统降阶时,保持稳态增益不变系统降阶时,保持稳态增益不变: :n按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剩下的极点称为系统的主导极点。按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剩下的极点称为系统的主导极点。n若主导极点只是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就可利用欠阻尼典型二阶若主导极点只是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就可利用欠阻尼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系统的阻尼比和无阻尼自然频率和无阻尼自然频率n n来表示主导极点的位置,
24、来表示主导极点的位置,对原来的高阶系统进行二阶近似处理。对原来的高阶系统进行二阶近似处理。nkijikmjjpspzsKsW112)()()(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2实例实例 2222211021 . 2048.19)()22)(10(121 . 2048.19)()22)(10)(2() 1 . 2(048.19)()()(222212sssssWssssWssssssRsYsW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3n实际控制系统的阶次一般都比较高,要得到它们的时域响应相当困难。实际控制系统的阶次一般都比较高,要得到它们的时域响应相当困难。n
25、暂态响应是系统闭环极点模态的线性组合,如果忽略那些暂态响应是系统闭环极点模态的线性组合,如果忽略那些幅值相对很幅值相对很小小、持续时间相对很短持续时间相对很短的模态,只保留在暂态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模的模态,只保留在暂态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模态,原来的高阶系统可以近似成为低阶系统。态,原来的高阶系统可以近似成为低阶系统。n有些情况下,起主导作用的只是一对共轭复数极点,此时,可以将二有些情况下,起主导作用的只是一对共轭复数极点,此时,可以将二阶系统的分析方法推广到高阶系统。阶系统的分析方法推广到高阶系统。n在系统设计时,通常有意识地利用主导极点来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在系统设计时,通常有意识地利用主导
26、极点来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而将那些不重要的极点作为实现控制器传递函数的辅助手段。而将那些不重要的极点作为实现控制器传递函数的辅助手段。n高阶系统降阶近似高阶系统降阶近似高阶系统的主导极点高阶系统的主导极点n传递函数零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传递函数零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4附加闭环零点(附加闭环零点(1 1)n在典型二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零点在典型二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零点z z-1/-1/构成的二阶系统构成的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22) 1()(nnnssssW22222222)(nnnnnnssssssW2
27、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5附加闭环零点(附加闭环零点(2 2) n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 :22222222)(nnnnnnssssssW)()()(11tydtdtyty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6 附加闭环零点(附加闭环零点(3 3) 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7附加闭环零点(附加闭环零点(4 4)n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n 越大,附加零点越大,附加零点z z-1/-1/越靠近越靠近s s平面原点,平面原点,y y1 1(t)(t)的变化率的变化率在响应在响应y(t)y(t)中的作用就越大。中的作
28、用就越大。q给典型二阶系统增加一个闭环零点,给典型二阶系统增加一个闭环零点,将使系统超调量增大,上升将使系统超调量增大,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减小。时间、峰值时间减小。q随着附加零点沿实轴向原点靠近,上述影响越来越显著。当零点随着附加零点沿实轴向原点靠近,上述影响越来越显著。当零点逼近原点时,超调量趋于无穷大,但系统仍然稳定。逼近原点时,超调量趋于无穷大,但系统仍然稳定。q如果附加零点与原点距离很大(如果附加零点与原点距离很大( 1/51/5n n),则它的影响可),则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以忽略。)()()(11tydtdtyty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8附加开环零点(
29、附加开环零点(1 1)n附加开环零点附加开环零点z z-1/-1/的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n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q分子中的(分子中的(1 1 s s)项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项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q分母中(分母中(2 26 6 )s s项的系数使系统的阻尼增加,起减小超调量项的系数使系统的阻尼增加,起减小超调量的作用。的作用。)2)(1()1 (6)(0sssssG6)62(3)1 (6)()()(23sssssRsYsW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49附加开环零点(附加开环零点(2 2)n根据劳斯判据:根据劳
30、斯判据: 00时,时,系统稳定。系统稳定。n当当 0.20.2和和0.50.5时,由于时,由于系统阻尼的改善,超调系统阻尼的改善,超调量减小。量减小。n随着随着 增加并大于增加并大于2 2时,尽时,尽管阻尼进一步得到改善,管阻尼进一步得到改善,但分子中(但分子中(1/ 1/ )项的作)项的作用越来越占支配地位,用越来越占支配地位,超调量随超调量随 的增加而增大。的增加而增大。66636210123ssss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0解答(解答(2 2)n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秒98. 04%5 .1551. 086416. 864/ )065. 01 ()
31、/1(/)()(1)()(21/2nsntessTsKTssTKsHsGsGsW速度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自速度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自然频率,但使系统的阻尼然频率,但使系统的阻尼比增大,起到降低超调量比增大,起到降低超调量和减小调节时间的作用。和减小调节时间的作用。K K16(1/16(1/秒秒) ),T T0.25(0.25(秒秒) )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1n控制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控制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n控制系统的典型试验信号控制系统的典型试验信号n基于传递函数的输出响应基于传递函数的输出响应n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n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线性控
32、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n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n高阶系统的低阶近似分析高阶系统的低阶近似分析n基本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n小结小结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2n校正校正装置串联校正校正校正装置串联校正(补偿器)(补偿器)n控制规律校正装置所进行控制规律校正装置所进行的运算的运算n比例控制器(比例控制器(P P)n比例加积分控制器(比例加积分控制器(PIPI)n比例加微分控制器(比例加微分控制器(PDPD)n比例加积分加微分控制器(比例加积分加微分控制器(PIDPID)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3n比例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比
33、例控制器的传递函数:n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系统闭环传递函数:n时间常数和阻尼比:时间常数和阻尼比:pcKsG)(1212)()(2222sKTsKTKTssTKsRsYppppppnpKTKKTT/,/,/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4n比例加微分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比例加微分控制器的传递函数:n输入输出:输入输出:sKKsGDPc)(dttdeKteKtuDP)()()(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5n引入比例加微分控制器前后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引入比例加微分控制器前后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q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点;改善系统阻尼;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
34、点;改善系统阻尼;qK KD D不宜过大不宜过大,否则系统超调量增加;,否则系统超调量增加;q稳态误差恒定或变化缓慢时,微分控制很弱;不能单独使用。稳态误差恒定或变化缓慢时,微分控制很弱;不能单独使用。q微分控制放大高频噪声。微分控制放大高频噪声。222222)2(2)1 (2nnnDDnnnnsKssKss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6n比例加积分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比例加积分控制器的传递函数:n输入输出:输入输出:sKKsGIPc)(dtteKteKtuIP)()()(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7n开环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q系统增加一
35、个零点和一个开环极点;系统无差度加系统增加一个零点和一个开环极点;系统无差度加1 1;q系统阶次升高,稳定性变差;系统阶次升高,稳定性变差;K KP P和和K KI I选择不当,系统甚至不稳定选择不当,系统甚至不稳定;q开环极点相当于引入一时间常数极大的惯性环节。系统响应趋缓。开环极点相当于引入一时间常数极大的惯性环节。系统响应趋缓。)2()()()()(22nIPnPCOssKsKsGsGsG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8nPID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控制器的传递函数:nPDPD控制器改善系统阻尼,但对稳态响应作用甚微;控制器改善系统阻尼,但对稳态响应作用甚微;nPIPI控制器增加系统阻尼,同时提高系统无差度,但上控制器增加系统阻尼,同时提高系统无差度,但上升和调节时间增大。升和调节时间增大。nPIDPID控制器综合了上述几种控制器的优点。控制器综合了上述几种控制器的优点。sKsKKsGIDPC/)(2021-10-17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控制工程基础59n讨论了基于传递函数的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的稳定性;讨论了基于传递函数的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的稳定性;n研究了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特点和动态、稳态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学科研推动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 2025版全新数据中心托管服务供应商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产品研发与全国供货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施工环境保护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版跨境电商抵押担保合同范本
- 2025版区块链技术应用投资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教育平台软件销售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5版智能钻孔施工合同标准范本
- 2025版健康医疗服务试用与健康管理合同
- 2025版石材幕墙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附答案
-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
- 电视节目编导与策划
- 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文献检索方法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Chapter 4 Vibrations of Disc and Shells (盘和壳体的振动)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复习-引号的作用 课件37张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