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显示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_第1页
2020显示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_第2页
2020显示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_第3页
2020显示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_第4页
2020显示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显示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21. 显示面板行业面临技术路径和区域产能的双重转移 41.1 LCD 及OLED 技术路径介绍OLED 有效降低质量、减薄厚度且利用柔性技术 41.2 面板价格下行,销量稳步攀升 51.3 行业变化趋势一:OLED 面板渗透提速 81.4 变化趋势二:韩国厂商减产,行业面临洗牌 121.5 制造商竞争格局:大尺寸面板京东方迎头赶上 132. 显示面板产业链分析 182.1 显示面板产业链上中下游概述 183. 显示面板生产工艺分析 223.1 前段制程投入占比大;中段制程TFT-LCD 与OLED 差异大;后段制程国产品牌实现突破 224. 中国显示

2、面板设备企业异军突起,尤其在检测、组装等中后段设备 254.1 检测、激光加工设备重点关注企业 254.2 组装设备重点关注企业 274.3 前中段其他生产设备 294.3.1 蒸镀设备 294.3.2 面板减薄设备 295、风险提示 31图表目录图表 1 OLED 与LCD 性能对比 4图表 2 大尺寸面板代线和尺寸 5图表 3 全球面板销售面积增量(万平方米) 5图表 4 显示面板代表型号价格走势 7图表 5 2020 年 2 月下旬 TV 面板价格 7图表 6 LCD、OLED 电视平均价格 8图表 7 智能手机触控面板市占率 9图表 10 大尺寸 LCD 产能增速(百万平米) 10图表

3、 11 OLED 产能增长情况(百万平米) 10图表 12 全球 AMOLED 生产线布局 10图表 13 全球大尺寸 LCD 面板生产线布局 11图表 14 2019 各国家/地区LCD 产能占比 12图表 15 2019 各国家/地区OLED 产能占比 12图表 16 2019 韩国减产情况 12图表 17 LCD 分地区产能面积 13图表 18 全球主要厂商TFT 液晶面板营收(百万美元) 14图表 19 大尺寸面板主要企业营收(百万美元) 14图表 20 中小尺寸面板主要企业营收(百万美元) 14图表 21 2019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百万台) 15图表 22 2019 全球液晶

4、电视面板出货面积(百万平方米) 15图表 23 2019 年全球 OLED 显示屏出货量市场份额 15图表 24 2019 年中国 OLED 显示屏出货量市场份额 15图表 26 三星手机平板全球市场份额 16图表 27 三星显示面板产能和产量(单位 1000 块) 16图表 25 京东方事业群及产线布局 17图表 28 面板制造商营业数据(亿元) 17图表 29 显示面板产业链 19图表 30 显示模组主要生产企业 19图表 31 TFT-LCD 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分类及国内外企业 20图表 32 OLED 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分类及国内外企业 21图表 33 2019 年 TFT-LCD 下游主

5、要应用领域占比 22图表 342019 年 OLED 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占比 22图表 35 TFT-LCD 成本结构 23图表 36 OLED 成本结构 23图表 37 面板制程各阶段和主要步骤 23图表 29 前中后段制程设备投资占比 23图表 40 面板工艺流程和设备 24图表 38 TFT-LCD 和OLED 的 Array 段设备 24图表 39 TFT-LCD 和OLED 的 Cell 段设备 25图表 41 激光/检测设备国内上市企业 26图表 42 激光设备在面板制程中的应用 27图表 43 华为 5G 手机成本占比及企业构成 28图表 44 组装设备国内上市企业 28图表 45

6、 面板薄化目的 30图表 46 玻璃减薄技术发展 301. 显示面板行业面临技术路径和区域产能的双重转移1.1 LCD 及 OLED 技术路径介绍OLED 有效降低质量、减薄厚度且利用柔性技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主流技术是 TFT-LCD,由上下两片平行玻璃基板和极板之间的液晶盒构成,LCD 的上基板设置有彩色滤光片,下基板上设有薄膜晶体管(TFT),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改变 TFT 上的信号与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由于 LCD 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借助背光源即背光模组,来实现饱满的色彩显

7、示效果。 LCD 的背光光源包括 CCFL(阴冷极荧光灯管)和 LED(发光二极管)两类。尽管 LED 相较于 CCFL 色彩表现稍差,但其体积小、功耗低,因此智能手机通常选用 LED 背光型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显示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主动式(AMOLED)和被动式(PMOLED),其应用于显示屏幕的主要类型为 AMOLED,即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 与 LCD 的不同在于 AMOLED 可以实现自发光,因此无需额外配备背光模组,仅需非常薄的有机涂层和玻璃盖板或柔性有机基板即可成像,因此可以让手

8、机更轻薄、质感更好、反应速度更快,此外,基于 AMOLED 自发光的特性,可以使屏幕的视角更广、分辨率更高。同时相较于 LCD 屏幕,AMOLED在非白光状态下的耗电量仅为 LCD 的 6 成。因此自 2017 年 LG 首次推出采用 OLED 显示屏的智能手机后,OLED 便受到了各大品牌的广泛关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曲面屏手机采用的都是 AMOLED 显示屏。但目前 OLED 技术在智能手机方面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成本较高,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届时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项目OLEDLCD最小厚度小于 0.1mm约 1mm最小质量小于 1g约 9g柔性可绕折无柔

9、性抗震能力较好较差发光方式自发光背光源对比度100000:1150:1可视角度170 度120 度NTSC 色域110%以上70-90%图表 1 OLED 与 LCD 性能对比响应时间微秒级毫秒级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证恒生去除了背光源有效降低质量、减薄厚度;而且现在的技术可以将电路板涂布在柔性薄膜上,将整个 OLED 显示屏柔性化,这是 LCD 所不能做到的。这些性能上面的优势可以满足许多新兴出现的消费需求,使得OLED 成为发展迅猛的新一代显示技术。LCD 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大尺寸。大于 6 代线是高世代产线,一般来说 7 代线以上面板制造可切割尺寸为大尺寸,在 40 英寸以上。常用的最

10、大尺寸液晶面板目前是 70-80 寸左右,也是市场的临界点。图表 2 大尺寸面板代线和尺寸面板线世代可切割尺寸第 6 代面板线六代线最适合切割的尺寸是 32 英寸,玻璃基板的利用率比较高,一块玻璃基板可以切割成八片 32 英寸面板,也可以切割成四片 65 英寸面板。第 7 代面板线玻璃基板可切割八片 40 英寸或 42 英寸面板、六片 46 英寸或 47 英寸面板。第 8 代面板线玻璃基板可切割成八片 46 英寸、六片 52 英寸面板。第 8.5 代面板线玻璃基板可切割六片 55 英寸面板,玻璃基板可切割成 32 英寸-55 英寸面板,这是目前电视采用的主流液晶面板尺寸。第 10 代面板线玻璃

11、基板切割六片 65 英寸、八片 55 或 57 英寸面板,以及十五片 40 英寸的面板,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第 11 代面板线玻璃基板可以切割出 70、75、80 寸液晶面板。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广证恒生1.2 面板价格下行,销量稳步攀升近十年来,显示面板行业产生了从 2010 年时期的快速扩张到目前的平稳态势的一个发展过程。全球移动销售面板每月销售面积大致稳定在 25 万平方米的体量,液晶电视面板也呈显出相同的趋势和数额。最近一段时间有下行趋势,受疫情影响 2020 年全球移动平板及液晶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负增长。图表 3 全球面板销售面积增量(万平方米)35160%30140%120%2

12、5100%2080%60%1540%1020%0%5-20%1/1/105/1/109/1/101/1/115/1/119/1/111/1/125/1/129/1/121/1/135/1/139/1/131/1/145/1/149/1/141/1/155/1/159/1/151/1/165/1/169/1/161/1/175/1/179/1/171/1/185/1/189/1/181/1/195/1/199/1/191/1/200-40%出货量:移动PC面板:当月值出货量:移动PC面板:当月同比(右)30160%140%25120%20100%80%1560%40%1020%50%-20%1/

13、1/095/1/099/1/091/1/105/1/109/1/101/1/115/1/119/1/111/1/125/1/129/1/121/1/135/1/139/1/131/1/145/1/149/1/141/1/155/1/159/1/151/1/165/1/169/1/161/1/175/1/179/1/171/1/185/1/189/1/181/1/195/1/199/1/191/1/200-40%出货量:液晶电视面板:当月值出货量:液晶电视面板:当月同比(右)资料来源:wind、广证恒生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的迭代,面板价格也经历了小幅波动整体下行的趋势。关于“技术创新”的影响,京

14、东方前董事长王东升提出:“每三年,液晶显示面板价格会下降 50%,若要生存下去,产品性能和有效技术保有量必须提升一倍以上”,上述论断被业内称为“王氏定律”。目前行业主要存在两个显著特征:半导体显示行业在近期处于下行周期;市场压力加剧技术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图表 4 显示面板代表型号价格走势120100806040202016-082016-092016-102016-112016-12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2017-112017-122018-012018-022018-03

15、2018-042018-052018-062018-072018-082018-092018-102018-112018-122019-012019-02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2019-102019-112019-122020-012020-022020-030手机面板6.3寸2340*1080LTPS 美元/片平板电脑面板7寸1280*800IPS/FFS 美元/片平板电脑面板10.1寸1280*800IPS/FFS 美元/片液晶显示器面板18.5寸LEDHD(169) 美元/片液晶显示器面板27寸WVA LEDFH

16、D(169)资料来源:wind、广证恒生为应对当期供过于求的行业环境,半导体显示器件厂商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如京东方等厂商减少 32英寸等中小尺寸面板产量,同时增加 55 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面板的产量;另一方面厂商谋求开发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例如用于电视的 8K 分辨率、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QD-OLED)和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可折叠显示器,以便刺激消费者需求。2020 年 2 月下旬由于行业下行、供给减少,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回暖。32 寸面板单价为 37 美元,增幅最大达到 5.71%,其他尺寸均有约 4%的增幅,75 寸面板单价仍为 291 美元,价格未变。图表 5 2020 年 2

17、月下旬 TV 面板价格尺寸大大小3239.54350556575价格(美元/块)37667189112178291环比变化5.71%4.76%4.41%3.49%4.67%2.89%0数据来源:群智咨询、广证恒生1.3 行业变化趋势一:OLED 面板渗透提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 年全球显示产业产值为 1081 亿美元,与 2018 年基本持平,较前几年来下降,主要原因是:2019 年 AMOLED 两大阵营的产值渗透率持续提升,但是提升的速度不及液晶面板产值的下降速度。所以,全球显示产业产值未来两年将在低位徘徊。在电视面板方面,OLED 已俨然成为高端电视产品的代名词。根据 IH

18、S 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售价逾 2000 美元以上的电视,在日本 OLED 渗透率高达 59%,北美及欧洲也有约 45%左右(IHS)。OLED 的电视平均价格也在下降,相比于 2019 年 2 月的价格 2020 年降幅为 1000 美元。由于 OLED 电视在影像质量方面优于 LCD 电视,在价格差距逐渐缩小的情况下,OLED 将加速取代 LCD 在电视显示器市场占有率。 OLED 电视价格下降 28.65%,LCD 电视价格反而提高 6.59%。图表 6 LCD、OLED 电视平均价格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19.22020.2OLED电视价格(

19、美元)LCD电视价格(美元)资料来源:HEA.CN、广证恒生2019 年 OLED 面板出货量 300 万台,据 IHS Markit 预测,2020 年 OLED 面板出货量将增长 50,达到 450 万片,到 2021 年将达到 670 万片,到 2022 年将达到 935 万片,到 2023 年将达到 1150 万片。因此,预计 2023 年 OLED 电视在整个电视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 10。OLED 生产成本逐渐向 LCD 靠近,助力 OLED 面板渗透提速。IHS Markit 表示,目前 55 寸 UHD OLED 以 60%良率设算,制造成本是 LCD 面板的 2.5 倍;若

20、良率提升至 90%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缩小至1.8 倍。这意味着,LCD 面板在大尺寸 TV 应用中,仍具更高的成本竞争优势。而对于 5.5 英寸高解析度全高清智慧手机显示荧幕,AMOLED 和 LCD 面板之间大约存在 30%的成本差距。随着近年智能手机发展,OLED 红利明显,OLED 在智能手机触控面板上市占率预计在 2020 年达到 37.7%。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OLED 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其应用市场主要是替代 LCD,OLED 的渗透率与其成本直接相关,而其成本又直接与生产良率相关。如果组件和材料价格合理,生产良率超过 80%时, OLED 成本将低于LCD。一旦成本低于 LCD,O

21、LED 将凭借其性能优势大规模替代 LCD。2019 年韩国媒体 thelec 报道,在智能手机面板市场,OLED 面板出货量在第三季度首次超过LTPS LCD,达到 1.44 亿片。图表 7 智能手机触控面板市占率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TFT LCD(In-cell&On-cell)On-cell AMOLED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广证恒生根据 CINNO Research 月度 LCD TV 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报告显示,2020 年 2 月

22、,全球 LCD TV 面板出货量 1,964 万片,较 2020 年 1 月环比下降 5.1%,较 2019 年 2 月同比下降 5.6%。由 COVID-19 新冠疫情导致的物流资源紧张、供应链运行不畅等问题是 2 月LCD TV 出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可以印证的是根据 IHS 数据 2019 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 2.89 亿片,因为电视面板占 LCD 面板的 67%(后文产业链中提及),所以大致计算出 LCD 电视面板出货量为 4.31 亿片。根据 IHS Markit,2019 年 11 月全球 OLED 面板发货量达 4370 万片,11 月的 OLED 面板出货量数据较之前的

23、 10 月份下降了 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大幅上升了 38%。中国产业信息网显示 2019 年AM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 4.7 亿片, 同比增长约 8%,根据下游手机应用占比 69%,大致推算 OLED 出货量 6.8亿片。从产能来看,TFT-LCD 面板远高于OLED,2019 年增速达到 9.04%。OLED 手机产能较高,OLED 电视占比逐步提高,预计 2022 年 OLED 手机面板产能 3190 万平米;电视面板 1820 万平方米,达到手机面板产能的 57%。图表 8 大尺寸 LCD 产能增速(百万平米)图表 9 OLED 产能增长情况(百万平米)350300250200

24、1501005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大尺寸LCD面板产能产能增长率10%9%8%7%6%5%4%3%2%1%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OLED电视面板OLED手机面板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广证恒生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广证恒生截至 2020 年 2 月,全球已建成AMOLED 生产线 25 条,在建生产线 3 条,计划 2 条。在 TFT-LCD 方面,京东方正逐渐代替三星和 LG 的产能实现进一步的领先地位;而在 OLED 制造上还和韩国企业有一定的距离。除了三星以外,京东方在全球OLED 产

25、线布局上还是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企业地点世代月产能种类状态京东方鄂尔多斯5.52K刚性量产成都648K柔性量产绵阳648K柔性爬坡重庆648K柔性在建福清648K柔性计划华星光电武汉645K柔性爬坡深天马上海5.52K刚性量产武汉648K刚性/柔性量产厦门648K柔性计划维信诺昆山5.54K刚性量产固安630K刚性/柔性量产合肥630K柔性在建和辉光电上海4.515K刚性量产上海630K刚性/柔性爬坡信利惠州4.530K刚性量产仁寿630K柔性计划柔宇科技深圳5.530K柔性爬坡富士康/群创高雄64K刚性/柔性量产贵州640K刚性/柔性量产郑州630K刚性/柔性量产图表 10 全球 AMOLED

26、 生产线布局友达新加坡4.58K刚性/柔性量产昆山68K刚性/柔性量产LGD广州8.560K刚性/柔性爬坡韩国(E5)615K柔性量产韩国(E6)630K柔性量产韩国(P10)6-柔性计划三星韩国(A1)4.555K刚性量产韩国(A2)5.5201K刚性/柔性量产韩国(A3)630K刚性/柔性量产韩国(A4)630K柔性量产资料来源:赛迪智库、广证恒生相对于 Samsung Display 在中小尺寸 OLED 面板的领先优势,LG Display 则是把重心全放在大尺寸的 OLED 电视面板上,LG Display 未来两年内将在韩国坡州设 10.5 代 OLED 生产线及 6 代可挠式 O

27、LED 生产线;若再加上广州的 8.5 代 OLED 生产线,2020 年时 LG Display 的 OLED 总投资金额将高达 135 亿美元。而在大尺寸TFT-LCD 产线布局方面,国内的京东方、华星、惠科等处于领先地位;韩国、日本和台湾厂商的扩产步伐明显放缓。图表 11 全球大尺寸 LCD 面板生产线布局企业地点世代月产能时间京东方北京8.5140K2019重庆8.5150K2019福州8.5150K2019合肥8.5/10.5105K/120K2019武汉10.5120K2020华星光电深圳8.5160K2019深圳8.5150K2019深圳1190K2019深圳11105K2021

28、惠科股份重庆8.670K2019滁州8.6120K2019绵阳8.6120K2020长沙8.6138K2021群创光电台南7.5140K2019高雄8.580K2019新竹8.645K2019富士康广州10.590K2020夏普龟尾880K2019堺市1078K2019广州10.590K2019三星汤井7/8.5160/180K2019苏州8.5110K2019LGD广州8.5180K2019坡州7.5/8.5215/180K2019松下姬路8.540K2019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广证恒生1.4 变化趋势二:韩国厂商减产,行业面临洗牌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液晶显示屏的产能主要分布在东亚地

29、区,韩国产能最高,其次是大陆和台湾。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 OLED 技术及其产能主要掌握在韩国 LG、三星等企业手中,我国京东方、深天马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 OLED 显示器的研发和量产,日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 OLED 产能占比将有所提升。图表 12 2019 各国家/地区LCD 产能占比图表 13 2019 各国家/地区OLED 产能占比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广证恒生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广证恒生从产业发展历史来看,LCD 过往由投资驱动,周期性的带动产能过剩,韩国厂商逐步退出。三星显示器决定到 2020 年 12 月底为止、将终止所有 LCD 产品供应,以加快转向 QD d

30、isplay 事业(量子点 OLED)。根据供应链采购调研,三星及 LG 旗下的电视厂商面板采购逐步转向了国内面板厂,其中三星主要转向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LGD 主要转向了京东方和惠科。韩国产能减少的主要是 8.5 代线,8.5 代线主要切割的尺寸是在 32和 55,65“和 75的切割主要在 10.5 代线,京东方武汉产能持续开出,供给端继续增加。图表 14 2019 韩国减产情况厂商产线名称世代启动关停时间关闭产能(K/季度)关闭产能面积(万平方米/季度)三星SECL8-1Tangjong82019Q3240132LGLGP Paju P772020Q1690273LGLGP Paju P

31、882020.1300165合计1230570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广证恒生根据CINNO Rearch 研究表明,全球LCD 面板产线中,中国面板厂的产能面积占比将从2019 年的54%,进一步提高至 2020 年 63%、韩国面板厂市占率滑落到 2 成以下。随着韩国面板厂逐步关厂,到 2021 年,南韩面板厂 LCD 产能市占率预计将只有约 6%,中国市占率将跃升至 75%,2022 年市占率更将突破 8 成。台湾面板厂市占率相对平稳,未来几年将维持在 13%15%。在 OLED 方面,随着中国面板厂持续投入建设新产线,中国 AMOLED 产能占比快速提升。图表 15 LCD 分地区产

32、能面积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7201820192020F2021F中国大陆韩国其他资料来源:CINNORearch、广证恒生大陆显示平板产能持续扩张的主要原因有:(1)显示面板行业新应用不断迭代、新产品需求旺盛,(2)大陆电子制造产业集群优势明显,(3)FPD 行业有一定后发优势属性,并且大陆技术高速发展,(4)大陆地方政府在资金实力和支持力度上有较大优势。1.5 制造商竞争格局:大尺寸面板京东方迎头赶上对于国外竞争者,日本企业松下和夏普表现并不突出,国内厂商的主要竞争者为韩国企业三星和 LGD。而三星和 LGD 正在逐步退出 LCD 产能,液

33、晶面板营收也在 2019 年下滑。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深天马的 TFT-LCD 营业收入保持上涨趋势。图表 16 全球主要厂商 TFT 液晶面板营收(百万美元)3,0002,5002,0001,5001,0005002014-012014-032014-052014-072014-092014-112015-012015-032015-052015-072015-092015-112016-012016-032016-052016-072016-092016-11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012018-032018-052018

34、-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0松下夏普三星LGD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资料来源:wind、广证恒生大尺寸面板整体营收超过中小尺寸面板,其中大尺寸面板营收目前京东方和 LGD 持平,逐渐超过三星。中小尺寸面板方面,LGD 仍有规模优势。图表 17 大尺寸面板主要企业营收(百万美元)图表 18 中小尺寸面板主要企业营收(百万美元)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2001,0008006004002002015-012015-052015-092016-

35、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0LGD三星京东方华星光电 LGD三星京东方天马资料来源:群智咨询、广证恒生资料来源:群智咨询、广证恒生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的 2019 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及出货面积排名,BO

36、E(京东方)以 5330 万片出货量和 2910 万平方米出货面积,双双位列全球第一。2019 年受供需失衡、面板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大部分面板价格跌幅均超过 20%,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2020 年伊始,全球液晶电视价格逐步企稳回升,面板供需趋于平衡偏紧。这将进一步带动京东方等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图表 19 2019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百万台)图表 20 2019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百万平方米)BOEInnolux LGD CSOTSamsungAUO HKCCEC-PandaCHOTSharp0102030405060BOE LGDSamsungCSOTInnolux A

37、UOCEC-PandaCHOT HKCSharp051015202530资料来源:群智咨询、广证恒生资料来源:群智咨询、广证恒生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的 2019 年全球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排名,三星显示、BOE(京东方)、和辉光电显示屏出货量位列全球前三甲,三星以 85.4%的市占率雄踞榜首。国内厂商除京东方外,和辉光电、维信诺和深天马表现也比较亮眼。图表 21 2019 年全球 OLED 显示屏出货量市场份额图表 22 2019 年中国 OLED 显示屏出货量市场份额90%85.40%35%80%70%30%30.20%28.60%60%25%22.90%

38、50%20%18.30%40%15%30%20%10%10%3.60%3.40%2.80%4.80%5%0%0%三星显示 京东方 和辉光电 LGD其他京东方和辉光电维信诺深天马资料来源:群智咨询、广证恒生资料来源:群智咨询、广证恒生三星电子是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2017 年,三星手机平板全球市场份额高达 44.8%,2018 年上升至 47.60%,2019 年前三季度下降至 43.80%。三星作为全球手机第二大生产商,自给自足的面板供应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图表 23 三星手机平板全球市场份额48%47%46%45%44%43%42%41%47.60%2

39、01720182019前三季度三星手机平板全球市场份额资料来源:三星电子年报、广证恒生三星年报显示,2019 年前三季度三星显示屏幕产能利用率为 100%,产能和产量也在近三年稳步攀升。三星宣布将扩大销售,提高利用率,扩大客户群并增强产品竞争力。专注于通过扩大超大型和 8K 电视面板和高级显示器面板等增值产品的销售来确保盈利。2019 年第四季度 QLED 电视的销量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两倍。对于大型 LCD 面板,预计超高清,超大型电视以及曲面和游戏显示器的高端市场将稳定增长。同时,由于行业产能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供求可能仍将保持不平衡,此次产能转移给中国企业带来机会。图表 24 三星显示面板产能

40、和产量(单位 1000 块)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201720182019前三季度产能产量资料来源:三星电子年报、广证恒生京东方出货量及产能亮眼:2019 年,京东方共出货 3910 万块 OLED 面板。其中刚性显示器达 2210万台,柔性显示器为 1700 万台。与 2018 年相比,该公司刚性面板出货量增长了 12 倍,柔性面板出货量的增长则超过了 4 倍。在智能手机面板方面,京东方共出货 1700 万块 OLED 面板;智能手表面板上,京东方出货量为 2210 万

41、台。在新产线方面,京东方在武汉设立的 10.5 代生产线,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疫情期间,整体生产进度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按计划京东方武汉工厂的 10.5 代生产线将在 2020 年底至2021 年一季度实现满载生产,主要生产 65 英寸以上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的高端智能液晶面板。京东方积极布局高世代产线,在全国多地先后自主规划建设 15 条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产品覆盖TFT-LCD 全尺寸、以及 AMOLED 和 Micro OLED 等技术类型:中国大陆首条第 5 代 TFT-LCD 生产线、首条第 6 代 TFT-LCD 生产线、首条第 8.5 代 TFT-LCD 生产线、首条第 6 代

42、柔性 AMOLED 生产线,以及全球首条第 10.5 代 TFT-LCD 生产线。京东方在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群也积极建设新产。图表 25 京东方事业群及产线布局合肥京东方第 6 代 TFT-LCD 生产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类占比超过 90%重庆京东方第 8.5 代 TFT-LCD 生产线MBL 综合可出货率超 94%福州京东方第 8.5 代 TFT-LCD 生产线单月产能达 165Ksh,刷新公司内部第 8.5 代TFT-LCD生产线单月产能最高纪录,良率稳定在 97%以上合肥京东方全球首条 TFT-LCD 最高世代生产线合肥京东方显示第 10.5 代生产线于2018 年 3 月实

43、现量产,2019 年上半年实现满产,良率已提升至 90%以上武汉京东方第 10.5 代 TFT-LCD 生产线已完成设备搬入成都京东方第 6 代 AMOLED(柔性)生产线良品率达到业内较高水平,2019 年上半年出货量超千万片,出货量同比增加超 300%绵阳京东方第 6 代柔性AMOLED 生产线已实现量产出货,柔性 OLED 智能手机市占率有较大提升。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广证恒生京东方的国内主要竞争企业是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和和辉光电。其中维信诺和和辉光电主要专注于OLED 和AMOLED 的研发和生产。图表 26 面板制造商营业数据(亿元)1,6001,4001,2001,00080

44、06004002000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TCL最新市值营业收入TTM归母净利润TTM资料来源:wind、广证恒生TCL 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t6 G11 产线提前达产,t7 G11 产线建设顺利,t3 G6 LTPS 产线突破设计产能扩产至 50K/月,成为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 LTPS 工厂,t4 G6 柔性 OLED 产线一期量产并实现折叠屏产品出货,惠州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至 2023 年,TCL 华星出货面积 5 年复合增速(CAGR)达到 18%,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长。通过 2 条 8.5 代线、2 条 11 代线、2 条 6 代线的投资建设,TCL 华星已形成大、中、小尺寸

45、齐备的产线格局,满足市场主流产品需求。华星光电公司在 LCD 显示领域,重点开发 4K/8K 及 Touch 产品,全球首发 MiniLEDon Glass 星曜屏,将建立家庭大屏和商用显示领域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开启技术领先之路。在 AMOLED 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可实现外折及内折形态切换的叠层技术,多折及卷曲等新型技术取得良好进展,t4 产线折叠屏已量产出货。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线组合完善并不断加大对全球先进技术和高端产线的布局,现经营管理 4.5代 a-Si、5 代a-Si、5.5 代 LTPS、5.5 代 AM-OLED、6 代 LTPS、6 代AMOLED 等多条产线。其中,厦门

46、 5.5代LTPS 产线为中国第一条,并率先实现满产满销。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保持 LTPS 手机面板出货全球第一,高阶打孔屏出货第一,车载 TFT 全球第二,多个细分市场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目前 LTPS 依然是主流中端机型显示方案,整体产能稳定,技术持续进化。相较 a-Si TFT-LCD 和 LTPS TFT-LCD 产线,AMOLED产线投资大、技术难度高、技术变化快、产品复杂度高,并且,AMOLED 新产线从投建到稳定量产仍需要一定的时间。LTPS TFT-LCD 在窄边框、高刷新率等技术参数上不断优化,加上打孔全面屏的进一步渗透和屏下/屏内指纹方案的突破,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LTPS

47、TFT-LCD 在中高端显示产品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维信诺是新型显示整体解决方案创新型供应商。公司成立于 2001 年,前身是 1996 年成立的清华大学 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项目组。公司专注 OLED 事业 20 余年,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球OLED 产业领军企业。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中小尺寸高解析 AMOLED 显示屏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首期项目斥资 70.5 亿,建成国内首条第 4.5 代低温多晶硅 (LTPS) AMOLED 量产线。为了形成量产规模,和辉光电正在建设

48、一条 6 代 AMOLED 生产线。公司专注于 AMOLED 领先技术、专注中小尺寸显示屏。2. 显示面板产业链分析2.1 显示面板产业链上中下游概述液晶面板显示利用液晶的电光特性,通过场效应管来控制液晶偏转的显示技术,其核心技术在于场效应管的半导体阵列(Array)技术。液晶面板主要分为 LCD 和OLED 两种。液晶面板的产业链分为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彩色滤光、驱动 IC、偏光片、液晶等;中游组装则是电源管理、控制集成电路、液晶面板(阵列、成盒、模组);下游则是电视、智能手机、笔记本等面向用户的终端产品。图表 27 显示面板产业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证恒生上游装备和材料的市占率不足

49、,成长空间大:根据群智咨询研究显示,我国显示器件上游材料本地化配套率为 55%,上游装备本地化配套率保持在 15%左右。2019 年,全球显示行业产值约为 1972 亿美元,其中,我国显示器件(面板)产值的全球占比约为 37%,而上游材料的全球占比只有 15%,上游装备的全球占比则只有 6%。中游制造商是显示面板产线生产的主力军,目前面板生产厂商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除了传统势力强劲的日韩企业以及早前兴起的中国台湾企业分羹外,中国企业也迎头赶上。两个行业趋势非常显著:其一是各厂商均在逐步提升大尺寸 TFT-LCD 的产能,已然过剩的中小尺寸产能逐渐削减;其二随着 OLED 显示技术在手机和高端电视中的渗透率日益提升,各主要厂商均在积极扩张 OLED 面板产能,其中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等中国大陆厂商扩产尤为显著,。据 IHS Markit 估计,到 2022 年,韩国面板制造商在全球 AMOLED 产能中所占的比重将从 2017 年的 93%下降至 71%;中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则将从 2017 年的 5%增至 2022 年的 26%。所属国家/地区生产企业中国大陆国显光电、和辉光电、京东方、柔宇科技、深天马、四川虹视、维信诺中国台湾联咏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