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2)教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2)教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2)教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2)教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2)教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2)教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2)教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年级:姓名:- 6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2、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3、作者善于从对方的长信中概括几个基本论点,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而不是在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做到了以少胜多。4、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行文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吧!二、回顾课文各段段意及结构: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

3、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三、研习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方法:先把问题设计出来,以小组为单位研讨,统一思想,也可以保留意见,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可以同组或其他组成员补充、质疑;甚至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明确:“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明确: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

4、”“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4、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5、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明确:“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6、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7、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明确:坚持变法,

5、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8、第2段作何理解? 明确: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9、第3段作何理解? 明确: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

6、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10、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11、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点拨:教学设计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四、拓展延伸:、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明确:王安石推行的心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正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

7、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洲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达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利,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的割据政权的侵犯作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在全中国再一

8、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见之争,但它实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论书,便是这一场斗争中的生动速写,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所以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明确: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

9、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3、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明确: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发挥想像,合理即可。)五、写作特点分析(1)言简意赅,措词委婉而坚决。这篇教学设计文章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2)例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见解新颖,风格峭丽,堪称古代政论文典范。六、教师小结: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这里就举出了有力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