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与启示_第1页
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与启示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与启示 1984年1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以54的多数对“环球电影制片公司诉索尼公司案”(universal city studios,inc,。v.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做出了判决:为了在家庭中“改变观看时间”使用录像机录制电视节目构成对版权作品的“合理使用”;索尼公司出售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的录像机并不构成“帮助侵权”。这是自1976年美国重新制订版权法以来,最高法院第一次就“合理使用”和“帮助侵权”这两个版权法中的复杂问题做出判决。促进科学和有用技艺的进步”,评论、新闻报道、教学和学术研究等都需要使用先前作品,并都能在先前

2、作品的价值之外创造有利于公众的“额外价值”。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原则,人们就可能因为先前作品的版权人要价太高而放弃创作,导致公众无法获得新的知识。“合理使用”原则以牺牲先前作品版权人的利益为代价对使用者进行“补贴”,允许他们为了社会利益而对先前作品进行有限的免费使用。如果仅仅为了使用作品而使用,却没有给公众带来利益,“合理使用”原则就不能适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以牺牲版权人的利益为代价向使用者提供“补贴”。少数派法官据此认为:录制电视节目供个人欣赏并不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使用”(productive use),只要版权人能够证明这种使用有对其“作品的价值和潜在市场”有损害的“可能性”,就

3、足以认定其不构成“合理使用”。播中播出的音乐录制下来,或者用双卡录音机转录磁带,但这种录制毕竟失真很大,无法满足歌迷对于音质的要求,因此这种录制对于唱片市场的冲击并不大。然而,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数字录音装置可使唱片在复制时保持原有音质,消费者因此倾向于互借唱片进行复制,从而对词曲作者和唱片公司的利益造成了现实威胁。这样,为个人欣赏目的进行复制是否构成版权侵权,以及复制设备生产商和销售商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这两个“索尼案”中的关键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争议。1990年音乐版权人推选作曲家sammy cahn起诉索尼公司,要求其为制造和销售数字录音机承担“帮助侵权责任”。免费数字节目内容的传播,“而

4、不应限制消费者为其个人使用目的录制节目”。这充分说明在“索尼案”之后的20年时间内,消费者为“改变观看时间”的个人使用目的通过录像机复制版权作品构成“合理使用”乃至“法定权利”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包括版权人在内的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尽管录制技术的发展和其对版权人利益的威胁使得“索尼案”确立的“合理使用”规则始终局限于“改变观看时间”这一特定的用途,而没有拓展至一切为个人用途而进行的复制行为(如未经许可录制“付费点播”的节目),但它毕竟为消费者保留了一片自由使用作品的空间,也为分析发生在其他领域的复制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用录像机进行版权侵权的活动承担“帮助侵权责任。”性特征愈加突出。即使版权立法已经遵循了“技术中立”和“利益平衡”原则,最有远见的立法者也难以保证版权法能够充分适应技术的飞速发展。“索尼案”之后的20年时间内,仅在家庭录制这一个方面就有家庭录音法和千禧年数字版权法两部法律以及联邦通讯委员会的两部规章予以规范。这说明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立法者需要通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