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及世界百科全书在线阅读范文_第1页
世界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及世界百科全书在线阅读范文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及世界百科全书在线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相信大家都看过。可是你们知道世界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也是世界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政权,炫耀文治,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令太子少保姚广孝和翰林院学士解缙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用以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以便于查考。解缙等奉旨于南京文渊阁开馆,参与者共有2169人,以皇家图书馆文渊阁所收宋、元御府藏书为基础,并派员至全国征集经史子集释藏道经等,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七八千种。这部大型类书于

2、永乐六年(公元142022年)告竣,初名文献大成,后由朱棣正式更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为该书作序。 永乐大典当时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工技、农艺、医学等达七、八千种,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共22937卷,装订成112022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它辑入宋元以来的佚文秘典搜集颇多,尤其是其所征引的材料,或整部、或整篇、或整段辑入,均照录各书原文,一字不易,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赖以保存其原貌,难怪人们称其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譬如清人就从中辑出佚书数百种,而收入到四库全书的就达388种,4926卷。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搜罗广泛,而且缮

3、写工整(全部用毛笔工楷书写),装潢精湛,被中外专家学者誉称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永乐大典是怎样散出的? 永乐大典自问世以来,就屡遭厄难。当它成书后,由于卷帙浩繁,难以刊刻,所以仅缮写一部藏于南京文渊阁。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7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的抄本也随之运到了北京,以后长期贮藏在宫城内文楼之中。到了明世宗朱厚做皇帝时,为防火灾等不测之虞,命阁臣首辅徐阶监督儒臣12022人根据原抄本摹写了副本,全部重录工作用了六年时间。从此永乐大典便有了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明末文渊阁焚于战火,永乐大典正本从此下落不

4、明,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谜案,而副本随后也屡遭磨难。清代雍正时,副本移藏于翰林院,翰林学士当时还可以借阅,但到了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时,副本已散佚一千余卷。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清理永乐大典,发现仅存5000余册。而到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永乐大典则仅仅剩下800余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与东交民巷比邻的翰林院成为战场,玉石俱焚,藏书四散。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用它代替砖块构筑工事,抑或作为骑兵的临时上马石。经过这次浩劫,永乐大典几乎丧失殆尽,余下的多被掠走他乡,或沦落民间,或运往英、美、法、日等国。经查实,现散见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图书馆里共有400多册、约800余卷,不到原书的4%!而国内至清末民初也仅存64册、128卷。几十年来,经过海内外仁人学者不辞艰辛,多方探寻大典散失的遗踪,广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