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法律适用规则浅析【摘要】受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差异的影响,国际私法上继承的法律适用制度在各国国内的法律规定与实践做法迥然各异。本文首先阐释了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基本原理,然后主要论述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的法律适用规则的特点及其优势与不足,认识到确定继承准据法的“同一制”和“区别制”各有利弊、应当尽量协调二者的冲突,在冲突规范的连结点选择上应从多方面因素考虑,适当体现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等。最后,文章通过取公约之精华、补公约之缺陷,对我国立法关于涉外法定继承、涉外遗嘱继承和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之法律适用制度分别提出了完善意见。【关键词】涉外继承;涉外
2、法定继承;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Abstract:Keywords:Foreign Inheritance;Foreign Legal Succession;Foreign Testamentary Succession;The Applicable Law;The Hague Conv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w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Deceased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国公民的足迹可以遍布世界各地,使得跨国民商事交流空前频繁,这导致公民死亡后可能在一个或多个国家留下财产,但由于被继承人住所地
3、和财产所在地分别属于不同国家,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国籍又不一致,就会产生涉外继承纠纷。各国公民进行民事交往活动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涉外继承关系,又因为各国规定了不同的继承法律制度,在涉外继承方面就会产生法律冲突。国际私法对涉外继承问题缺乏统一的实体法进行规制,主要是利用国际公约或国内法中的冲突规范援引某部关于继承的实体法律来解决。各国为维护本国公民利益,在这一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对于涉外继承案件的管辖权也主张由本国法院行使专属管辖权。另外,特别注意的是,法院审理案件必须解决的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即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解决继承权争议的问题,是各国关于涉外继承问题的核心矛盾。1、 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
4、基本理论阐释继承,是指继承人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或者接受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的指定,继承死者的财产以及与继承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制度或法律程序的总称。章尚锦:国际私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继承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制度。各国对涉外继承的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规定中存在着各种法律冲突,这意味着各国关于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也存在矛盾。(1) 涉外继承的含义和类型涉外继承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在继承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有一个或几个涉及国外的继承,即有涉外因素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主体涉外、客体涉外和继承有关的法律事实涉外三方面。其中主体是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双方,客体是遗
5、产,继承有关的法律事实是指被继承人的死亡或遗嘱的设立等。涉外继承可依照财产继承方式的不同分为涉外法定继承和涉外遗嘱继承。1.涉外法定继承首先,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继承事项,前提是被继承人生前没有设立遗嘱,或者其设立的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法律规定无效的部分。法定继承规定的内容包括遗产的内容和分配、继承人的资格、继承规则等事项。涉外法定继承就是有涉外因素的法定继承,在法律规定的继承事项中,继承人或被继承人、遗产和继承有关的法律事实三要素中至少有一个因素涉及国外。此外,法定继承还考虑到了继承人不愿意继承遗产的情况,规定该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由法律确定。英美法系国家将法定继承称为无遗嘱继承,对
6、其进行规定是为了适当限制被继承人的遗产处分权以保护家庭成员的利益。2. 涉外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基于本人真实意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所有的财产及权利义务内容进行处置和分配,对继承人范围、继承内容、制定标准等事项提前作出安排,这种无相对人的单方要式法律行为在立遗嘱人死亡时生效,此时由继承人根据该遗嘱取得被继承人的财产并承继其权利义务。那么,涉外遗嘱继承就是指在合法的遗嘱继承内容里,继承人或被继承人、遗产和继承法律事实三要素中,至少有一个是涉外因素的继承制度。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德国、法国、日本等以法定继承为主要继承方式的国家也开始在立法上加强对遗嘱继承和涉
7、外遗嘱继承制度的重视。(2)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1. 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各国国内立法在涉外法定继承领域的规定矛盾重重,由于国际社会缺乏一部调整涉外法定继承关系的统一实体规范,各国只能援引国际条约或本国国内立法中的相关规定解决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世界上关于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制度存在“区别制”和“同一制”的划分。(1) “区别制”“区别制”将遗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再分别确定各自适用的法律,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徐开墅、郭思永: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载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私法论文集,1984年,第119页。适用“区别制”的国家普遍做法是,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
8、属人法,不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所在区域的法律,主要有英国、美国、法国等国。但这些国家对属人法的含义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在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方面又做了不同的规定:第一,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不动产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由于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了人的身份能力适用人的本国法,而动产与人常具有依附关系,所以涉外动产的继承也应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对于不动产,适用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有利于提高判决的执行效率、节省司法资源。卢森堡、保加利亚等国主张这种做法。第二,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住所地法,不动产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主张这种做法的英、美、法等国认为,确定涉外动产继承适用的法律时
9、,应将连接点规定为被继承人的住所尤其是死亡时的住所。(2)“同一制”“同一制”是指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不做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统一适用一种法律即死者的属人法。采用“同一制”的国家又在确定法定继承的准据法时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第1, 动产或不动产,都可以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目前,日本和德国等国认可这种规定。参见巫昌桢:婚姻与继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第二,无论动产或不动产,都可以适用被继承人的住所地法。瑞士、阿根廷和挪威等国承认这种做法。以上两种类型均是主张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第三,遗产一律适用遗产所在地法。目前只有巴拉圭等极少数国家采用这种做法。高宏贵:国际私法(
10、冲突法篇)基本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51页。2.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1)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规则,存在“同一制”和“区别制”的区分。第一,“同一制”。采用“同一制”的国家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遗嘱规定的内容之一是有效的,或者遗嘱的形式得到了被继承人所在地法的承认,遗嘱方式方为有效;其二,遗嘱方式的准据法是立遗嘱人的属人法,如果该法认为遗嘱方式无效,但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的住所地法认为该遗嘱方式有效的,该遗嘱方式有效。第二,“区别制”。将遗嘱划分为动产遗嘱和不动产遗嘱。前者可适用的法律有被继承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国籍国法、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不动产继承一
11、律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目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对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规则采用“区别制”。(2)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遗嘱能力是一个人是否具有通过设立遗嘱并依其处分其遗产的能力,是遗嘱能否有效成立的关键因素。但遗嘱能力不包括处分财产的能力。就遗嘱能力而言,很多国家基本上都是通过属人法进行规定的。高宏贵:国际私法(冲突法篇)基本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09页。 采用属人法对被继承人的遗嘱进行法律判断的国家存在着法律规定上的激烈冲突:第一,日本、波兰和土耳其等国主张适用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的本国法。第二,阿根廷等国承认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被继承人所住区域的法律。第三,奥地利等国为了尽可能使遗
12、嘱有效成立,认为对于遗嘱能力可选择适用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的属人法。第四,瑞士联邦国际私法规范规定可以选择适用被继承人的住所地法、惯常居所地法或者其本国法。第五,英美法等国采用“区别制”的方法将遗嘱分割为两类,其中,动产遗嘱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不动产遗嘱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3)遗嘱内容的法律适用遗嘱内容作为遗嘱继承的关键内容,为了使遗嘱本质上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明确。各国为了限制被继承人根据遗嘱内容处分其财产的自由程度,严格规定了遗嘱内容及其法律适用,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适用立遗嘱人的国籍国法。具体又包括:适用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的国籍国法,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国
13、籍国法,选择适用被继承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的国籍国法。第二,适用立遗嘱人的住所地法。具体包括三种情况:适用被继承人所处区域的法律,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所处区域的法律,适用遗嘱所适用的区域法律。第三,适用遗产所在地法,极少数国家如巴拉圭和一些国际公约采用此主张。第四,英美法等国主张采用“区别制”来确定遗嘱内容的准据法。处分动产遗嘱内容,要根据立遗嘱人当地的法律规定确定准据法,但不同国家在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的住所地和死亡时的住所地不同的情况下又有不同的法律规定。而不动产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规定处理。第五,适当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立遗嘱人可在特定情形自主选择适用的法律。(4)遗嘱变更和撤销的法律适用遗嘱
14、的变更和撤销涉及遗嘱方式和遗嘱能力的内容,对此各国可以做以下区分:前提是将变更或撤销遗嘱的相关法律规定与遗嘱的适用性及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相比较,出现了二者相一致、二者相区别和二者部分相一致三种情形。(5)遗嘱解释的法律适用规定遗嘱解释法律适用规则的国家极少。大部分国家都是通过遗嘱能力适用的法律对其进行调整,并未单独立法。二、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的法律适用规则涉外遗产继承领域的问题层出不穷,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为了解决问题、缓解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助力国际私法的统一运动,耗时数年详尽地研究各国关于继承的国际私法制度,对整个涉外继承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漫长的钻研,最终于1988年10月制定
15、了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下文简称公约),这部凝结了会议各成员国近20年心血的国际公约充分反映了不同法律制度国家在继承国际私法规则上的协调。公约共有5章31条。第一章“公约的适用范围”,规定公约是关于自然人死后遗产继承法律适用的公约;第二章“适用的法律”,规定继承准据法的确定和继承准据法的具体适用对象;第三章“继承协议”,规定继承的实质有效性、撤销和效力;第四章“一般条款”,规定公共秩序原则、信托法律适用的例外、多法域国家的法律适用等问题;第五章“最后条款”,规定公约的加入、生效等附属问题。(一)公约中继承适用的法律公约第二章“适用的法律”规定了继承适用的法律:第1, 被继承人死亡时具有其死
16、亡时惯常居所地所在国国籍的,继承适用该国法律。第2, 被继承人在惯常居所地所在国居住至死不少于五年的,继承适用该国法律,但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与其本国法具有更密切的联系,适用该被继承人的本国法。第3, 其他情况下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与另一国有更密切联系,适用另一国法律。此外,缔约国认为属于继承法支配的其他事项也可以用公约调整。公约第7条第3款规定,第2款的规定不妨碍在缔约国境内就该国认为属于继承法支配的其他事项适用根据公约所确定的法律。(2) 公约法律适用规则的特点1.明确规定继承准据法的适用范围公约规定继承准据法应该适用于:(1)继承人的资格、继承份额、死者赋予继承人的义务
17、和其他继承权的确定;(2)继承权的剥夺和丧失;(3)有关赠与物、特留份或遗物的返还或说明;(4)遗嘱的实质有效性;(5)对遗嘱处分的限制。公约还另外规定,前款内容不妨碍缔约国认为属于继承法调整的其他事项适用根据公约所确定的法律。2.将被继承人惯常居所地和国籍两个连结因素并用公约第3条第1款规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惯常居所地所在国的法律。这是法定继承的首位法律适用原则,表明公约采用惯常居所地和国籍并用的连结因素。当被继承人更换住所时,尚未到达新的住所或者惯常居所便死亡,利用公约可以很好地解决连结点的确定问题;当被继承人死亡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惯常居所时,利用公约可以确定与被继承人有最密切
18、联系的惯常居所。金宁:从看涉外继承准据法,载政治与法律1990年5月1日。3.采用“同一制”继承制度公约规定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动产和不动产统一适用某一国法律,并且不将遗产所在地法列入适用范围。公约第7条第1款规定,应适用的法律支配被继承人的全部遗产,不考虑这些财产所处的地区。公约第3条规定,对继承的规定可以是被继承人死亡时所在地法的规定,前提是被继承人必须在该地居住最少5年;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与其他国家联系更为密切,适用该其他国家的法律。4.采用有限制的意思自治原则,并同时体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公约采用了意思自治原则,允许被继承人在生前指定其遗产继承适用的法律,但同时又将选择的法律限定于被继承
19、人的本国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旨在防止当事人随意选择法律而意图规避法律;其次,将确定准据法的时间灵活规定为指定时和死亡时的时间,可以避免被继承人选择与被继承人死亡时有关的法律时,又因为被继承人变更了国籍或住所而使被继承人的选择失去法律效力。公约第5条第1款规定,被继承人指定的法律必须是其指定时或死亡时的国籍国法或该国的惯常居所地法。 再次,被继承人选择法律的意思表示必须符合遗嘱的形式要件,必须是明示的方式。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第1款的指定应在符合遗产处分方式要求的声明中明示,由所指定的法律确定指定行为是否具有实质有效性。以上限制也体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被继承人选择的法律是与继承人、被继承人和遗
20、产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最后,选择的法律必须适用于被继承人的所有财产,即选择一部法律针对全部财产。5.采用有限制的转致,但排除反致公约仅允许针对非缔约国的法律适用转致,对反致则持否定态度。第4条规定,如果应适用的法律是某一非缔约国的法律,而该国的法律适用规则就全部或部分财产的继承指示适用另一非缔约国的法律,且该另一国也适用自己的法律时,则该另一非缔约国的法律应予适用。第17条规定,公约中除第四条外,“法律”一词系指一国的现行法律,但不包含其冲突法规则。6.无人继承遗产归属的法律适用公约第16条规定,如果依照公约所确定的准据法,遗产是无人继承的财产,上述法律的适用不妨碍一国或该国所指定的实体占有在
21、该国领域内的遗产。这表明,确定无人继承遗产归属的法律适用时,可以选择适用依公约所确定的继承关系的准据法或者财产所在地法。三、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法律适用规则的优势与不足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是目前世界上有关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各种既存制度折中和协调的产物。公约在“同一制”继承制度的总方针下,采用了多种连结因素,均衡了不同法系在该问题上的利益,增强了各国的接受程度。公约进一步完善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建立的国际继承制度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4页。,对会议在涉外继承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规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将大大影响全球范围内关于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规则,影响国际私
22、法的发展。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第381页。但是,公约所涉足的议题过于注重各个制度国家的实体法。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该公约成为缔约国,扩大其影响范围。但坏处在于,这种试图调和不同种制度的结果使其丧失了统一的立场。(1) 公约法律适用规则的优势1.公约明确规定继承准据法适用的范围,能够避免适用法律规则时发生矛盾,为法院审理案件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方便当事人清楚地知道法律纠纷由何地的法律解决、会发生何种法律后果,有助于提升司法部门办案质量和办事效率,有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的财产权益,同时也体现出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立法技术水平的相对成熟。2.公约第3条法
23、律选择规则只有在被继承人没有指定第5条所允许的准据法时才得以适用,这反映出被继承人应该能够支配其遗产的分配,以此减少国籍和住所之间的冲突。公约对惯常居所地的连结因素的内涵作了具体明确的阐释,规定惯常居所地包含国籍因素或者居住年限的限制因素,这与一些国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惯常居所的通常含义有较大区别。协调了本国法主义和住所地主义之间长久的对立和冲突,同时在实践中更加明确了对惯常居所地这一连结因素的适用。3.“同一制”的继承制度简单易行、便于适用,它秉承着继承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应受同一部法律支配的理念,保证了法律适用的完整性赵云:中国应尽早加入死亡人遗产继承准据法公约,载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武
24、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可以避免国家间因采用“区别制”而出现的困难。基于对被继承人和继承人的财产权益的保护而考虑,通过“同一制”原则确定一部法律来支配遗嘱中待分配的财产,有利于明确遗产权属。况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还是采用“同一制”原则。4.公约采取意思自治原则,使死者能够在生前依据其选择的法律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安排财产和后事,增强了预见性。各国相互允许立遗嘱人选择法律是协调各国法律适用实现统一的一种方法。对立遗嘱人意思自治所作的限制可以防止死者在本国法、住所地法、惯常居所地法之外滥用意思自治原则,以损害继承人或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有助于
25、发挥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5.公约采用的是“一次性转致”,可以在确定涉外继承适用的法律时尽快得出结果,避免无限循环指定的弊端,从而提高法院办事效率,节省司法资源。尽管由于各国冲突规范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同而产生了反致制度,但国际私法公约的宗旨是统一各缔约国的冲突规范,所以应当排除适用反制制度。(2) 公约法律适用规则的不足世界各国有关跨国继承的冲突法规则存在很大差别,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对于连结点的选择、“同一制”或“区别制”的取舍、对惯常居所的态度等方面也有着激烈的冲突。公约的签署及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英美法系国家抛弃以物之所在法来支配不动产的继承的理念,并以“同一制”取代“区别制”,
26、但这能否为各国接受,还有待考察,尤其是国内法采用“区别制”的国家。在确定遗产准据法需要考虑的连结因素方面,需要那些崇尚当事人本国法的国家不要再沉浸于国籍这唯一的连结点,也需要英美法系国家抛弃将未取得一致含义的住所作为连结点的理念。赵军伟:死亡人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与中国相应立法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第15页。但放弃物之所在地法的建议引起了强烈的批评,这些持批评意见的国家将矛盾根源归咎于决定准据法的规则。惯常居所在继承以外的领域的发挥了良好的效用,但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继承领域,它的确存在萌生不确定性隐患的可能性,另外,在解决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考虑是否具有适当性
27、,也存在争议。最重要的是,建议的规则十分复杂,但从没有改变现状的迫切需要的观点来看,使公约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广泛的接受是不太可能的。四、我国有关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我国立法在法律适用上采用“分割制”,将涉外继承区分为涉外法定继承和涉外遗嘱继承,再分别确定各自适用的法律。法律适用法综合了民法通则和继承法关于涉外继承的规定,在涉外法定继承、涉外遗嘱继承、涉外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问题上做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定,显示出各方面的立法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够明确、有待完善之处。(一)我国有关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我国法律适用法基于民法通则和继承法关于涉外法定继承的规定,并借鉴国际立法关于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经验,
28、在第四章对这方面内容做了专门的规定,关键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涉外法定继承案件一律适用被继承人死亡前经常居住地法,其中不动产法定继承除外,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第二,适用于遗嘱方式的法律,包括立遗嘱人死亡时或立遗嘱时的经常居所地法、立遗嘱人的国籍国法、遗嘱行为地法。第三,适用于遗嘱效力的法律,包括立遗嘱人死亡时或立遗嘱时的经常居所地法、立遗嘱人的国籍国法。第四,遗产管理等事项的法律适用问题,适用遗产所在地法。第五,确定无人继承遗产归属的法律,是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所在地法。1.涉外法定继承法律适用的特点(1)采用“区别制”将遗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各自确定适用的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动产适用
29、被继承人的属人法,后者坚持了涉外法定继承中的“动产随人”原则,但对传统的属人法进行了改良,将属人法的连结点确定为经常居所地,经常居所地与被继承人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顺应了国际上采用惯常居所地的潮流,但经常居所地法的提法更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有利于提高现代汉语的国际影响力。(2)改进了法定继承内涵的界定民法通则将法定继承的含义限制为“遗产的法定继承”,但继承人对被继承人不仅继承其财产,还继承其债务,这两者不可分割。法律适用法摒弃了民法通则的不足,直接表述为“法定继承”。2.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特点遗嘱继承主要规定在法律适用法第32条和第33条。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法律适用上采用“两分制”将
30、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分为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和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两个方面,其中前者选择适用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经常居所地法、国籍国法、遗嘱行为地法,后者选择适用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经常居所地法、国籍国法。(2)大量采用任意性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对遗嘱方式和遗嘱效力适用法律的选择具有任意性,首先在冲突规范中任意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根据这些分支确定适用的法律,然后由遗嘱当事人或受案法院最终确定一部法律。这种宽松而灵活的处理方式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自主选择权,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3)灵活处理冲突规范的连结点我国法律适用法为了使涉外遗嘱继承关系有效成立,在确定涉外遗嘱继
31、承的法律适用时,同时采用了三种灵活处理连结点的方法:第一,考虑多重连结点的运用,使当事人确定适用的法律方法时能有多重选择。第二,对法律关系进行分割,然后针对分割后的不同部分规定各自的连结点。第三,摒弃传统的过于僵硬和封闭的连结点和准据法,采用更加灵活和开放的连结点和准据法,如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等。(4)大量适用经常居所地法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涉外法定继承和涉外遗嘱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但各国对属人法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为了缓解这种差异导致的属人法问题上的法律冲突,国际上出现了以被继承人的惯常居所地法部分替代其国籍国法和住所地法的趋势。我国法律也顺应了这种趋势,同时考虑到经常居所地法的
32、提法比惯常居所地法更符合我国的语言特色,规定遗嘱方式和遗嘱效力均主要适用立遗嘱人的经常居所地法。(5) 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继承领域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优先于法律的规定。杜江涌:论意思自治原则在继承中的贯彻,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的,适用遗嘱继承;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无效或被撤销,适用法定继承。我国法律适用法第3条规定涉外案件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合适的涉外民事法律,以一般条款的形式将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方法包含在内。3.涉外无人继承遗产归属法律适用的特点法律适用法第四章第35条规定了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问题,具有以下特点:(1)
33、采用“无主物先占说”该学说主张,无人继承的财产,为了防止个人先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遗产所在地国家应根据领土主权先占取得该财产。(2)运用双边冲突规范规定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法在冲突规范的系属中规定了被继承人死亡时的遗产所在地这一系属,用以确定无人继承遗产归属的准据法。被继承人死亡时的遗产所在地在内国的适用内国法,在外国的适用外国法。(二)我国有关涉外继承法律适用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1.涉外法定继承的立法表述不够完善民法通则首先表明了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采用“分割制”,并规定了动产继承和不动产继承各自应该遵循的法律适用规则,该法在立法表述上十分严谨和通顺,不会产生一些含义模糊不清的情况,而法律适用法关于
34、法定继承的立法表述还不够科学,有待完善。2.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单一确定涉外法定继承的准据法,法律适用法只规定了经常居所地这一个连结点,采用单一传统的客观连结点会给涉外法定继承的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难。3.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两分制”不科学我国立法对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仅规定了遗嘱方式和和遗嘱效力两方面的准据法,没有单独规定遗嘱能力、遗嘱变更或撤销和遗嘱解释的内容,将遗嘱能力和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相混同,而缺乏这些规定会导致司法实践中无法可依,所以是不科学不合理的。4.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完全无视遗产所在地法我国立法对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忽视了对遗产所在地法尤其是不动产所在地法
35、的适用,这会影响遗产所在地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也不利于涉外遗嘱继承案件判决的承认和执行。5.涉外无人继承遗产归属的法律适用原则单一我国立法规定,无人继承财产的归属,一律适用遗产所在地法,完全无视被继承人的属人法,这种单一、僵硬的传统连结点不符合国际上关于无人继承遗产的规定,也不利于保护被继承人本国的合法权益。五、我国有关涉外继承法律适用规定的完善我国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成为会员国后,参加了制定1988年公约的全部过程。公约大体上结合了各国关于涉外遗产继承问题的长处,因此和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相比,有些规定和做法是一致或相似的。但针对以上我国有关涉外继承法律适用规定和司法实践中存在
36、的问题,我国有必要为完善尚未规定的或规定得不充实的内容而与公约进行比较并借鉴公约的优势及法律特色。(一)明确继承准据法的适用范围我国立法应该参照公约的相关思想理念,明确规定继承准据法应适用于:继承的开始和开始的理由、继承人的资格和顺序、代位继承、继承的接受与放弃、遗产的管理、遗产的分割、特留份、债务清偿、遗嘱处分的实质有效性等。赵军伟:与中国相应立法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第29页。 (二)限制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是维护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基本政策、道德观念的最后手段,但不应该成为无限扩大法院地法适用范围的工具。法院应当经过充分考量之后,本着尽量承认遗嘱有
37、效的态度对公共秩序保留原则进行适用。公约规定,公约所确定适用的任何法律中,适用将会明显违反公共秩序的法律,可以拒绝适用。在处理涉外继承法律适用问题的司法程序中,对公共秩序保留原则进行适用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在立法中做出具体规定,显示出国家对该原则限制适用的态度,司法部门从而在具体操作中贯彻这种思想理念,有助于最终实现涉外继承法律适用制度的实质正义。熊汀:我国涉外继承法律适用制度的完善以实现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实质正义为视角,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44页。(三)涉外法定继承法律适用的完善1.立法表述的完善法律适用法规定涉外法定继承的准据法时,应这样表述: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经常居所地法,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这种立法表述显得科学而严谨,不会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产生歧义。2.引入最密切联系原则法律适用的“同一制”和“区别制”各有利弊。采用“同一制”面临被继承人的属人法和遗产所在地法不一致的情况时,遗产的分配会出现冲突。李双元主编: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eview Module 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Unit 8 What's his job Part 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接力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2012
- 《任务二 餐具我来摆》(教案)-2024-2025学年劳动一年级上册浙教版
- 2025年初中生物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叉车证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主题 重现滕王阁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华东师大版2020选择性必修5 三维设计与创意-华东师大版2020
- 3.4 光的折射规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沪粤版2024
- 蒸馏萃取课件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等式不等式(试卷+解析)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玉溪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南京大学课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 2025年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胃癌疼痛的个案护理
- 八大联考练习试卷附答案
- GA 1010-2012看守所床具
-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定稿)
-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下载(全册)合集(含整理与复习)课件
- 《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