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日常护理_第1页
糖尿病日常护理_第2页
糖尿病日常护理_第3页
糖尿病日常护理_第4页
糖尿病日常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糖尿病日常护理作者: 日期:关于糖尿病的日常护理【摘要】 糖尿病是目前一种很严重病并很普遍的病 , 如果发展到并发症就 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而细致完善的日常护理工作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起到 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降低生命风险 , 还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 护理工作对糖尿病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护理工作不但要注重医疗性服务, 同时也要增强护理性服务, 医疗工作者要面向个人、 家庭, 将老年人患者的护理 工作做好。我们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高专业素质、 高道德水平的护理工作者, 让其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笔者对糖尿病日常护理中的要点 与注意事项的研究 , 目

2、的是通过交流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增强信心 , 早日战胜疾 病, 从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关键词】 糖尿病;日常护理;注意事项目录1 我国糖尿病现状 02 造成糖尿病病发的影响因素 03 糖尿病的护理手段 14 关于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分析 25 避免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 46 总结 5参考文献 7致 谢 71 我国糖尿病现状糖尿病是一种由都种并发症引起的综合病症, 主要就是因为身体分泌的胰岛 素不足或者比较不足,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分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所称的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就是, 遍及全身的各个器官, 例如心血管病变、 肾脏 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等。在 201

3、0 年我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等机构联合调 查了糖尿病的相关数据, 其中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18 岁以上的人有 9.7%的糖尿病 发病率,大于 60 岁的老年人已达 19.6%的发病率,而全国有高达 9700 万人患有 糖尿病。糖尿病现在已经属于我国主要慢性病的一部分。 以目前我国对糖尿病的 护理现状而言, 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不要只注重医疗性服务, 同时也要增强护理 性服务,医疗工作者要面向个人、家庭,将老年人患者的护理工作做好。同时, 糖尿病日常护理工作也决定了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本论文对糖尿 病的护理的研究对患者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2 造成糖尿病病发的影响因素2.1 肾功能影响随着

4、人体年龄的增加,其肾功能也随之减退,肾糖阈值上升,血糖在 15.6mmol/ L (280mg/ dl) 以上时,就会有尿糖出现的可能性,而当时的尿糖测 定对血糖水平的反映已经不那么准确了。 肾功能的减退对药物很好的吸收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 因为其可以让一些药物及其代谢物需要经过肾排泄出来, 但是肾功 能的减退会延长其排泄的时间,从而增加药物吸收的时间。2.2 胃肠功能影响随着年龄增长, 人体其味觉也会发生改变, 而之前爱吃的一些食物也会变得 不好吃, 从而使饮食爱好发生改变。 同时随着唾液的减少, 吞咽失误也变得越来 越困难。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部分人群的牙齿越来越不好使,使得咀嚼能力下降, 在

5、咀嚼蔬菜水果及粗硬食物时就会感觉不舒服, 甚至有疼痛的感觉。 消化功能的 下降,肠运动减少与胃排空的时间延长,造成便秘、腹胀等现象比较常见。2.3 情感和认知障碍据相关数据显示 20%以上的人群常常被严重抑郁影响到自己的病情。 人体随 着年龄的上升, 她们的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与精神上的抗压能力都在减弱, 而被各 种各样事情刺激到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例如疾病、经济困难等, 都会给患者带来 很大的心灵伤害, 感觉到无助、 孤单、寂寞,增加抑郁的程度。 严重抑郁的病人 , 生活不能自理 , 食欲减退 , 常误服或漏服药物 , 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严重问题发生。 大约 10%的人群认知功能障碍 ,症状轻微时

6、常不易辨认 , 患者若长时间得不到适 当管理,导致随意增减药量 ,出现怪癖的饮食习惯。 严重的痴呆患者可无饥饿和口 渴感,易出现脱水 ,进一步损害认知功能 ,导致高渗状态和死亡。3 糖尿病的护理手段3.1 心理护理从整体上来说, 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的居多, 一般他们也都是吃药, 吃药带来 的负作用就是心理会抑郁, 对任何事情都比较消极。 医护工作者应该多理解病人, 多关心病人, 让病人能积极的配合治疗。 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 但是可以告诉病 人和家人通过正常的体育运动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延长生命。3.2 饮食护理有时候亲朋好友之间为了招待彼此会给患者带来好多的大鱼大肉, 高脂肪的 食物,这

7、些都会造成患者出现的心脏病或是冠心病。 医疗工作者应该在糖尿病患 者的饮食上多费心思, 要注重对患者补充维生素和钙食物, 它会增强糖尿病患者 的免疫力。 同时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应该吃糖, 甜点以及胆固醇高的饮食, 应该吃 清淡的食物和粗粮, 这样的食物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消化和促进肠胃的蠕动, 还应 该注意血糖的变化,每天都要测量血糖。3.3 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会促进身体糖分的有氧作用, 增加神经末梢对胰岛的免疫, 慢慢 减低血糖, 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好处。 可以建议病人每天可以在饭后骑半小时 的自行车, 锻炼身体,另外还可以鼓励病人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 增强生活的乐趣的同时也能够缓解病情,利

8、于康复治疗。3.4 皮肤护理患有糖尿病的病人身体里的糖分要比正常人的高很多, 细菌的增殖能力也比 正常人快, 因此病人的皮肤会变得很敏感, 容易引起瘙痒或是感染。 患有糖尿病 的病人应该勤洗澡,常换衣服,保持身体的干净,晚上可以用温水泡泡脚,避免 皮肤感染。定期的检查身体是否有小伤口,每天接受皮肤按摩。3.5 一般护理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应该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 戒烟戒酒, 预防其他疾病的发 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消化道感染。 交给病人家属及病人正确使用血糖测定仪, 让病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病情。4 关于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分析4.1 实证研究4.1.1 调查对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所能搜集到的

9、 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 他们的 年龄在 45-5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8.7 。100 例患者的家属共有 196 例,所有这 些患者及家属, 都排除了心理障碍、 精神疾病等病史。 调查的重点内容是糖尿病 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及隐患。4.1.2 调查注意事项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糖尿病人常伴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 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了解有无代谢紊乱的表现如烦渴多饮饥饿感尿量增 多等。其次, 要对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 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 抑郁等情 绪。最后,要了解患者是否具有并发感染症状

10、。通过以上调查,并将结果详细记 录下来,根据根据所得资料分析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4.1.3 100 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隐患情况本次 100 例患者中,安全隐患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糖尿病病因( 58.0%), 患者自身方面( 28.0%),护理人员方面( 10.0%),环境设备方面( 4.0%)。如表 1 所示表 1 糖尿病不安全影响因素情况分析 (%)影响因素糖尿病病因患者自身护理人员环境设备n=5029(58.0%)14(28.0%)5(10.0%)2(4.0%)4.2 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分析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医生

11、的疏忽、医护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和专业水平不高、 患者的居住环境不够舒适以及 医疗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的。4.2.1 糖尿病病因方面糖尿病基本病变主要与分布于微血管和小静脉周围的基底膜有关, 可引起下 肢动脉硬化, 小动脉官腔狭窄及微血管病变, 造成肢体供血不良, 而小腿神经又 易发生节段性脱髓鞘造成下肢远端感觉迟钝,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热水袋等取暖时 或泡脚,由于血管病变加之反应迟钝,人睡后受热时间较长,易造成局部烫伤, 开始创面出现红斑、水泡,患者往往不重视。4.2.2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高, 很多护理人员往往没有很强的法律意识, 他们认识 不到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会存在风险, 不能认

12、真的在糖尿病护理中执行严格的护 理操作规范, 经常忽视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进度的观察, 注意不到一些患者细微的 改变,这就不利于对患者进行更加贴切的护理。 一些护理人员没有风险意识, 在 糖尿病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 不能及时的告之主治医师, 这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不 满,而且严重者,甚至会耽误患者的医疗,这就极容易引发医患纠纷。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有限, 在当前医疗水平越来越高, 医疗新设备和新技术不 断运用的情况下, 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 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在紧急时刻配合医师的治疗,救病人于危及之中。4.2.

13、3 患者自身方面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的特点, 免疫功能下降, 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 现生理性老化, 再加上患者体质较弱, 常会出现急慢性并发症, 如周围神经病变、 血液循环不良、感觉功能下降、易致下肢麻木、疼痛、间歇性箔行、糖尿病足、 以及低血糖或高血糖昏迷、 视网膜病变、 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肢体功 能障碍、视觉障碍灯、均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烫伤等疾病。相比于其他患者具 有特殊性, 这无疑加大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医疗和护理的难度。 正是由于糖尿病 疾病的特殊性, 有些患者在接受治疗时, 往往会隐瞒过往病史, 以掩饰自己的尴 尬和隐私, 即便是医生再三强调要配合治疗, 患者也并不愿

14、意过多透漏, 这不利 于医生对患者更好的对症下药, 很容易忽视一些被患者刻意隐瞒的小细节, 这就 会对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出现制造隐患。4.2.4 环境设备方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多发生在夜间十点到凌晨四点之间,有一定的时间规 律,况且夜间糖尿病患者缺少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看护, 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部分 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比较迟钝, 如果发现过晚, 患者将面临发生严重低血糖症和 其它并发症。在现在的情况下,医院并没有完全保证治疗条件和护理环境的安全, 这也是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重要原因。5 避免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糖尿病主要原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 但是目前

15、尚无可以根治 的办法,需长期坚持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机体免疫能力低下, 各器官功能退 化,长期接受治疗容易出现各类问题, 也给护理增加的难度, 综合上述研究情况, 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护理工作:5.1 提高设施建设,改善病房环境要保证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就离不开全面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 要建 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 保证医护人员严格执行, 进行科学的轮班制度, 保证每位患者都有专门的护理人员的看护,能够让患者安心。保持病房的干净和舒适, 和设备的及时更新, 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安全是极为重要的。 设备 的更新建设能够保障患者在治疗时的安全, 而病房的干净舒适, 又能让患

16、者在接 受护理时有一个舒适的心情,更好的接受护理,减少因为环境差造成的不安全。5.2 更新护理理念,用心服务患者专业的护理人员必须是有耐心和爱心的人, 她们能够本着“以人为本” 的服 务理念, 真正的为患者考虑, 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 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带给 别人不舒服之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护理工作。 针对本次研究中所显示的 影响糖尿病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可以通过健康教育 的方式, 指导患者掌握预防低血糖、 感染等方面知识。 做到从糖尿病患者疾病监 控、心理、生理、饮食治疗、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护理。根据糖尿病患者 的情景,安排合理运动,指导其选择科

17、学合理的运动时间、方式和强度,改善机 体状况。 做好对新入院患者的风险评估,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确定高危人群对于 病情较严重的患者,细心观察病情变化,敏锐发现患者细微病情变,加强巡视, 要做到重点护理。 对于一些急需帮助的比如说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 要对他们提 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帮他们渡过难关, 避免因这些原因造成的糖尿病护理的 不安全。5.3 开展护理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培训 家属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因为工作繁忙, 不可 能随时陪在患者旁边,而家属的陪伴可以有效的弥补护理人员的护理时间的间 断。可以取得家属的合作,通过对家属的培训,包括详细讲解药物

18、的作用、服药 时间及方法,如何协助患者起床、入厕,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以消除患者的孤独、 顾虑等,防止患者出现跌倒、漏用、错用药、依从性差的情况出现,也可降低糖 尿病患者心理抑郁的发生。6 总结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饮食的选择上更不受限制, 想出什么就吃 什么,而爱吃甜食的人则会过度的使用甜食,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上升。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上, 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 究,可以为我国的老年人常见病护理更好的实施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为一名医疗 工作者应该患者当做是自己的家人一样, 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 这样有利于护 理工作的实施与患者的配合,可以促进老年常见病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1 王芸 , 徐丽 . 浅谈如何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日常护理 J. 中国卫生产 业 .2015(24)55 :78-82.2 郑艳安, 张丽梅,于作芳, 金秀平.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对控制糖尿病前期进展的 作用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04) :54-57.3 何丽梅 . 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