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学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她应该洋溢着围炉夜话般的和谐与随意,弥漫着“侍坐” 式的平等和宽容;应该流动着人性的魅力与诗意的光彩,展示着温馨的情怀;更应该迸发出 灵感的火花,飞跃着瑰丽的想象。而这种教学的理想境界之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教师的人格魅力。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 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放眼我国语文教学领域,几乎没有一个著名的特级教师不重视自身人格力量在语文教学 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凭借着崇高的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同时也使他们的语 文教学具有了特殊的感染力量,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回顾自己
2、的教学历程,我也 深深体会到,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原因也在于此。爱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被乌申斯基誉为阳光的教师人格力量的灵魂就是爱。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挚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会有奉献的动力,才能迸发出热情,用整个身心去拥抱事业。倘使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那么,它实在很清贫:若靠它来博取功名,那么,机遇确实微乎其微。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大背景下,教师跳槽的不少。但是,于漪老师多次谢绝改行劝说,坚守杏坛四十余年,钱梦龙先生蒙冤十余载, 但“春蚕不死丝犹吐”他们甘于淡泊,乐为人梯,敬业、乐业,才干出了一番大业。我想,教师应该像蓬勃的芦苇,在远离世俗的寂寞中,独守一方瘠
3、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乐于奉献,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爱的意义,除了敬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爱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 层次的圣洁的爱,她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 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 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 罗森塔尔把他的“权威性谎言” 实验产生的效应定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因为皮格马利翁用他真诚的爱才使石雕变 成了活生生的少女,也正是告诉我们:发自内心的爱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后进的学生 得到爱的滋润,智慧能够逐渐得到开发;鲁莽的学生得到爱的陶冶,举止可以变得文雅
4、;自 卑的学生得到爱的鼓励,信心能够逐渐恢复。我热爱所有的学生,既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分 取人,更不以势 (家庭背景 ) 取人。我爱学生,但既不偏爱,也不溺爱,更不迁就,做到严之 有道,严之有度,严慈相济。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真心 实意地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有着和谐的情感交流,学生有事喜欢找我商量,有苦恼 也喜欢找我谈心。这使我能够真实地了解他们的个性,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我深深体会到, 一个教师只有深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使学生亲近你,“亲其师,信其 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他们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具有一颗真诚的透明的爱心,把学
5、生当作“我的孩子”去关心。他的女儿介绍说:“祖母曾用一句话概括了父亲教育思想的精髓,这 就是:亲爱的人啊,你们都学会做一个爱人的人吧 ! ” 我想,这句话不仅是对老师的要求, 更是对学生的呼唤。目前,我国的在校学生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习惯了接受别人 的关心和帮助,却很少懂得付出自己的爱心。于是,我常常巧妙地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对学 生进行爱的教育。譬如,上一碗阳春面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面对这素不相识 的贫困的一家人,面馆的老板为什么要暗暗地给他们多加一些面条 ?然后,我发动他们寻找 有关爱与善的名言和传说,目的是要学生懂得同情,懂得爱与善。墨子“兼爱,非攻”,孔 子“仁者爱人”孔
6、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经过交流,学生懂得,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是人类最美好的品格。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大家:当你面对弱者,捐出口袋中仅有的一枚硬 币时,爱是同情;当你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耐心讲解习题时,爱是关怀;当你帮助学习委员 分发书籍时,爱是支持;当你在操场练习接力跑时,爱是合作;当你被别人碰疼说声“没关 系”时,爱是宽容;当你不看同学摊在课桌上的日记时,爱是尊重;当你面对同学无缘无故 发脾气而能不予计较时,爱是理解;当你经常帮助父母作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时,爱是孝顺。 既然爱是人生的雨露甘霖,而要拥有她又非高不可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坚守这个美丽的 信念呢 ?人生的道路难免荆棘丛生,坎坷曲折,倘若我
7、们每个人一手是爱,一手是善,在前 行的道路上播撒爱和善的种子,让我们的身边遍开爱和善的花朵,那么,纵然不能使后来者 少些坎坷,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前行在荆棘丛中时,多些慰藉,多些希望,多些温暖。当我们 义无反顾地这样做时,我们便拥有了金子一般的心。这样,学生不但从自身感受到的师爱中陶冶良好的情感,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怎 样用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等良好的品质,并在这基础上,培养起 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因此,我认为,没有真正的爱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德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古人云:“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 的偶像。” 教师的一言一
8、行,莫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人作过 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 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 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一形象的比喻,向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 为人师表,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古今 中外,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威信的教师,莫不具有高尚的师德。孔子是道冠古今的“万世师 表”,陶行知先生是“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他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学习的榜样。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教师为人师表的内涵较之古代更为丰富
9、。它不仅需要传统的诲人不 倦的奉献精神,有教无类的平易宽厚气度,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还要有尊重学生、理解学 生的民主精神和崇尚真知、 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 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记得一个春天的早上,正上语文 课,一个女生迟到了,瞧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门外,我顺口问了一句:“怎么迟到了?”众目睽睽当中,这个女学生居然说:“春眠不觉晓。”轰的一声,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教学 秩序被打乱。我微笑着,依旧柔柔地对她说:“冲着你诗意的回答,我原谅你的迟到。”上 课继续。事后我想:倘使教师缺乏教学民主思想,缺乏宽容之心和幽默感,缺乏随机应
10、变的 教育机智,不能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关怀爱护学生的热情,真诚坦率的气质,化险为夷的方 法,妥善处理偶发事件,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可能就在一次次小小的师生冲突中丧失殆 尽。另外,教师要善于忤物自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加以反省总结,包括容纳学生 的批评,并主动修正缺点,改正错误。还记得有一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带他们去 苗圃参观。 临回时, 苗圃的领导 ( 班上学生的家长 ) 送给我两只水仙头, 我想也没想就收下了。 路上,一个男孩子同我开玩笑说:“张老师,当老师不错,人家领导从头到脚陪我们参观, 菊花任我们采 (菊展已过 ) ,末了还要送你两只水仙头。”我的心里一咯噔,扪心自问,
11、我平 时十分注意小节,从不接受家长的任何礼物。今天怎么了,是水仙头太“雅”了,还是水仙 头太“小”了 ?晚上我想得很多。第二天语文课,我向全班同学讲述了那位男同学和我讲的 话,并向全班同学作了反思,最后,我告诉学生,抵制不正之风,要从自身做起。我把那天 的作文题目改为正标题自拟,副标题为“从张老师的两只水仙头谈起”。虽然有许多学生为 我“伸张正义”,但我知道,我的教育目的完全达到了。人无完人,教师也不可能是完人, 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公开检查自己的过失,决不会有损尊严。反之,为了维护师道尊严, 压服学生,失去的恰恰是学生的尊敬。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更负有
12、特殊任务。 语文教师要既为经师,又为人师。因为中国文化以“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义”为 特征,劝人修身为本,注重道德感化,强调文以载道。所以,选入课本的文章中,或洋溢着 质朴坚强的爱国情怀,展示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或有如画的江山,古老 的文明;或是对光明的礼赞,对黑暗的鞭挞。多少人情世态,多少悲欢离合,多少英雄豪杰 的壮举,多少芸芸众生的悲剧,都活现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中。读一篇课文,就是品味 一段历史, 就是体验一份哲理, 就是感受一种人格。 读苏东坡, 学生就向往那份豁达与乐观; 读鲁迅,学生就敬仰那份刚正与坚毅;读冰心,学生就感念那份博大的爱心与真诚这些 作品凝聚
13、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对生活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著名作家陈建 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 己的狭窄。”他说的就是在阅读中认识自我,优化人生的真切感受。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就 要“缘文释道”、“因道解文”,用课文所包含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 让学生懂得崇高,懂得信念,并能为之作无私的牺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饱含真切的情 感,动人先动己,常能寻找到情感的爆发点。或有义愤,或有忧伤,爱作者之所爱
14、,憎作者 之所憎,教师才能在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去评判社会,品味人生。教师的爱憎愈明,情感愈 深,蓄积愈厚,才能发之愈烈,感之愈切。由此可见,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语文 课读写活动的质量。所以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教材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努力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制的理 性精神, 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自由创造、自我完善的主体精神,展现生存意 义、崇高价值的理想精神。学涉江,我要学生牢记“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 身”,记住了屈原,记住了他的志向,就懂得了什么是爱国;学伶官传序,我要学生明 确“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
15、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防微杜渐,终生为鉴;学谭嗣同, 我要学生理解“天下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义,读懂他甘愿用热血唤起民众改革之心的牺牲精神,从中悟出什么是崇高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扬善弃恶,明确为人之道,加 强修养,培养美德,增强爱国激情。才教师人格魅力的保证语文教师的才华首先体现在知识上。知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渊博的知识积累不 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还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影响力的 源泉。教师的知识愈深湛,视野愈宽广,科学素养愈全面,教学的效果就愈好。语文教师一 定要多读书,书读得越多,读得越杂,文化背景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一个人 语文能力的大
16、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的多少,教师广闻博览,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立体型、多元型、信息型的人才,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为指 导学生横向涉猎、纵向求索提供知识保证。古人说,勤于读书,逸于作文。同样道理,教师 勤于读书,就逸于教书。所以,有才华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博学者,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 学者型的教师,多一点书卷气,很难,但很可贵。一个有事业心的教师,一定要弃浮华,远 交游,潜心学问,潜心教学,努力使自己的学识修养处在时代前列,不负时代重托。语文教师的才华还体现在创造精神上。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面临的教育 情境千姿百态, 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 它表明:
17、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 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语文教师要在娴熟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灵活演绎出丰富多 彩、各具个性特色的教学蓝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既是读写的组织者,更是创造 的示范者。语文教学涉及的每一个文本,都存在着多种读解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些可能性 和必然性无一不蕴含着创造的曙光。只有缺乏创造性的教师才依赖教参上课,照本宣读,千 篇一律的课文分析把鲜活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教条,本该是各具灵性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他 们的手下变成了一个概念化、标签式、毫无生气的哈姆雷特。这样的教学,不但消融了学生 的灵性,也消融了教师的灵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
18、识;要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创造型教师。 21 世纪最受欢迎的,将是富有 创造活力的高素质教师。当然,语文教师的创造精神还应该体现在面对学生迸发出来的思想 火花, 能够容忍学生的不同看法,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让他们勇于质疑、 追问和探索; 让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情感的潮水;让他们在沐浴人类文明之光的 同时,内心充溢着超越前人的渴盼和激情。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富有创造才气的高品位的教 师。语文教师的才华还体现在写作能力上。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能力的重要 体现。有的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教写作,市场上写作书也多如牛毛,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 高不快。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缺乏内发性的写作冲动和主动表达的心理机制,还有自己不 会写作的语文教师在指导时的隔靴搔痒。叶圣陶先生认为:“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 学生善读善写。”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写作,自己应该具有较高的写作素质。语文教师不仅 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能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112:2025 EN-FR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of and the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
- 河南省职业学校数学试卷
- 河南禹州中招数学试卷
- 济南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 健康管理师课件下载
- 2025年中国刮泥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中国木材保护工业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1,4二氧六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健康知识课件下载
- 2021-2026年中国面粉加工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股权质押合同违约处理协议
- 初中德育教育家长会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老人门面分割协议书范本
- 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管理英语1》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 2025至2030中国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行业行情监测与发展动向追踪报告
- 软式内镜消毒技术规范
- 人民调解文书规范制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