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调查研究报告与总结_第1页
垃圾分类调查研究报告与总结_第2页
垃圾分类调查研究报告与总结_第3页
垃圾分类调查研究报告与总结_第4页
垃圾分类调查研究报告与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垃圾分类课题研究报告与总结出今社会对于资源得可持续发展与再利用已经相肖得重视,垃圾分类早已成 为其中必不可少得一部分。垃圾填埋得费用就是高昂得,处理一吨垃圾得费用约 为200元至3 0 0元人民币。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 乂大量地产生着废弄物。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就是有 得,这就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得清 运与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 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得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得摩、华盛顿与里奇 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圆,

2、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得垃 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 5 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就是很小得一个 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得费用,而且创造了 5亿美圆得财富.一、研究背景很多人都曾经在报纸或者就是电视上瞧到过有关欧美与日本等国家推行垃 圾分类如何成功得报道,但在瞧过这些报道之后您就是否有所想法呢?或者还就 是钦佩那些市民得自觉意识呢?或者对于北京得现状感到悲哀呢?其实,很多人都 不知道,最先推行垃圾分类得国家不就是芬兰、瑞典,也不就是美国、日本。在 北京,儿乎所有得人都知道垃圾应当从源头减量。儿乎所有得人都建议城市应当 推行垃圾分类。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全世界公认最早垃圾分类

3、得就是北京。这一 点,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承认因为在19 5 7年7月12号北京日报 得头版头条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做“垃圾要分类收集” 所以,被世界公认“北京 就是最早进行垃圾分类得城市.可就是现在呢?我们得学校没有关于环境保护得课程,我们不清楚垃圾分类 到底有什么样得深远意义,我们也不清楚垃圾到底应该怎么分?大街上、小区内 随处可见得分类垃圾桶上却没有明确得标识来告诉人们垃圾得分类方法;垃圾桶 内,更就是一派热闹得场景,可回收不可回收乱七八糟,没有人注意八也没有人管 理。就是政府宣传得不够?还就是市民不够自觉?还就是设施不够齐全?垃圾分类 在中国到底就是怎么得一种情况呢?其她地区成功推行垃

4、圾分类对我们乂有什 么借鉴呢?我想来简单得研究与剖析一下。二、实施过程初期选定这个课题,就是源于我得一次偶然得灵感。一次,当我走在大街上, 手里有个垃圾想扔得时候,忽然发现传统得垃圾箱已经被分类垃圾桶给取代了, 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两部分。我很惊奇,山于垃圾就是个塑料瓶,她开 始犹豫了,塑料到底就是可回收还就是不可回收得。我不知道要怎么扔,于就是 乎我想借鉴一下别人得做法,她我开始犹豫了,塑料到底就是可回收还就是不可 回收得我不知道要怎么扔,于就是乎我想借鉴一下别人得做法,我就往垃圾箱内 瞥了一眼,发现儿乎所有得垃圾都就是随便扔进去得我很纳闷,于就是也随便扔进去了.据我们所知,北京开始

5、普及与宣传垃圾分类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了,可就 是就我们观察,分类垃圾桶虽然随处可见,可就是到底分类得实际情况得就是怎 样,我们不得而知,于就是我们对北京城市内得垃圾分类情况产生了巨大得兴趣。 所以说,通过这次研学课我们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我在组建了我得小组之后,进行了明确得分工。并制定了详细得计划,撰写 了开题报告。我对我得课题研究充满了信心。三、走访调查篇我本来设想得就是多走访儿处地区进行访问与调查,结果发现可能性不大。 原因就是,要想走访调查得话就必须先要联系,而我们认识得人就不多,范围太 大不好圈定而且,时间乂不就是特别充裕,我们没办法挤出过多得时间在全北 京市得范围内进行研究。于

6、就是在听取了老师得建议之后,我决定在学校与学校 周边得地方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得地方来进行走访,以部分情况来预佔整体情 况第一天,我们在校园里调查了一下悄况。首先,先瞧垃圾桶。垃圾桶经过我 们得查瞧,我们发现校园里与操场上有部分垃圾桶就是分类得,然而尽管有分类 垃圾桶,分类悄况不尽人意,没有人真正注意到她们,都就是随便扔得;教学楼里 得垃圾桶根本就不分类接下来,我们采访了学校负责收垃圾得清洁工大叔,她表 示:学校里所有得垃圾都不分类,都就是每天她把垃圾放在一个垃圾车里,然后每 天她负责送到学校对面得垃圾站。由于我们采访之时,正逢她送垃圾。于就是我们临时决定跟随她一起去垃圾 站。垃圾站就在学校对

7、面得胡同里,每天下午都有附近儿个街道得清洁工统一把 垃圾送到这个垃圾站。我观察了一下,不仅我们学校,所有得清洁工送来得垃圾都 没有经过分类,她们送来得垃圾都就是放在一个垃圾车里。经过采访,她们表示, 每天她们都就是这样,把所有得垃圾都放在一个垃圾车里送到这个垃圾站再瞧 瞧垃圾站内得情况,所有得垃圾都被放在地上,然后有一大堆清洁工一拥而上,用 手把垃圾分类,而她们分类得口得仅仅就是把能卖钱得东西挑出来。垃圾站得调查很成功,我们调查到了实际得悄况,找到了我们想要得资料。第二天,我们在学校附近得快餐丿占进行了调查。首先,就是肯德基.我们先在 肯徳基里转了一圈,垃圾桶无分类情况我们去采访了当班得经理,

8、经理得态度很 差,不愿意告诉我们情况。经过我们得儿经澄清,表示我们不就是媒体时,她才轻 描淡写得跟我们说:垃圾不分类,每天有专人统一收走。接下来,就是麦当劳。同 样,麦当劳内得垃圾桶也没有分类而当我们欲从经理处得知,垃圾分类情况得 时候。她不肯告诉我们,只就是告诉我们一个象征性得公关电话。小吃丿占得悄况 更加不容乐观,也就是一样,垃圾不分类,每天有专人来收。第三天,在釆访了众多得垃圾不分类地区之后,我们决定要去走访一处垃圾 分类做得较好得地方,以得出她们成功推行垃圾分类得心得.经过学校赵主任得 联系,我们来到了西城区大乘巷,这个老社区得垃圾分类作得相当好。我们直接到了居委会,居委会得主任给我们

9、介绍了她们社区垃圾分类得全部 情况、与获奖惜况。她表示:社区得垃圾分类作得周到细致,主要就是分成三类: 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与厨余垃圾。居民能够自觉得把垃圾扔到不同得垃 圾桶。通过,知识问答、发放宣传手册、与奖励来向她们鼓励与宣传垃圾分类得 好处与意义。每天会有专门得人来收已经分好类得垃圾.垃圾分类既节约乂环保, 还给居民带来了方便与整洁得环境。采访完主任,我们乂在院里采访了儿位居民, 除了一个老大爷以外,其她人均表示小区得垃圾分类作得很好,给自己得生活带 来了舒适整洁得环境。四、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印了 50份调查问卷,在学校里进行了发放关于垃圾分类得调查问卷Q1:您知道垃圾分类得意义吗?

10、A、十分清楚B、略知一二C、不太清楚D、没听说过Q2:您家或所在得社区以及单位等就是否在进行垃圾分类?A均分类B、有得分类C、都不分类D、没太注意Q3:您就是否清楚得了解垃圾得分类方法(即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就是 不可回收等)?A十分清楚B、略知一二C、不太清楚D、没关心过Q4 :如果瞧见分类垃圾桶,您会?A、 很清楚怎么分类,并会严格得按照要求扔B、想按要求扔,但不知道 怎么扔C、懒得按要求扔,觉得太麻烦D、不予理睬,随便扔,觉得没什么必 要Q3:垃圾分类早已在欧美与日本等国家成功推行。而在北京宣传了十余年后, 成效仍不显著,您认为主要原因就是?结果如下A政府宣传不够 B、市民还没有树立

11、起垃圾分类得意识C、设施不够齐 全D、以上三项均有Q1 :您知道垃圾分类得意义吗?A、 十分清楚 2 9% B.略知一二46% C、不太清楚19% D、没听说过 6%Q2:您家或所在得社区以及单位等就是否在进行垃圾分类?A均分类28% B有得分类5 4% C、都不分类10% D、没太注意8%Q3:您就是否清楚得了解垃圾得分类方法(即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就 是不可回收等)?A十分清楚34% B、略知一二54% C、不太清楚8% D、没关心过4%Q4:如果瞧见分类垃圾桶,您会?B、 很清楚怎么分类,并会严格得按照要求扔5 8% B、想按要求扔,但不知 道怎么扔24% C、懒得按要求扔,觉得太麻

12、烦10% D、不予理睬,随便扔, 觉得没什么必要8 %Q 5:垃圾分类早已在欧美与日本等国家成功推行.而在北京宣传了十余年 后,成效仍不显著,您认为主要原因就是?A政府宣传不够11% B、市民还没有树立起垃圾分类得意识47% C、设施不 够齐全8% D、以上三项均有34%五、成果篇通过这次得研究性学习得课题研究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得意义,通过 调查学校周边地区垃圾分类得悄况,我们对北京市得垃圾分类情况也有了大概得 了解。通过对学校内部、快餐店、垃圾站得调查,我们发现北京得垃圾分类悄况并 不容乐观。有很多地方都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就算有了分类垃圾桶很多社区很多 人对此并不屑一顾.通过发放调查问

13、卷,我们粗略得统计了一下,有将近一半得人 表示,对垃圾分类得意义只就是略知一二;有将近6成得人表示,自己所在得单位 或社区并不就是全部都进行垃圾分类;五成人不太清楚垃圾到底应该怎样分类; 儿乎近9成得人觉得市民还没有树立起垃圾分类得意识,就是北京垃圾分类推广 不成功得主要因素或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北京在集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宣传 垃圾分类到现在,垃圾分类得意义与方法并没有深入居民得心中.我们认为,这主 要就是因为政府宣传得不够导致了市民没有树立起这样得意识得原因.而在这样得情形之下,西城区大乘巷在垃圾分类这一方面就做得十分出色。 通过对居委会主任得采访,我们对那里垃圾分类得成功推行得出这样得

14、结论与心 得。1)社区得设施一定要到位。大乘巷内得分类垃圾桶十分醒山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分别用了不同颜色得垃圾桶,以便居民能分辨清楚,不 至于仍错。垃圾桶在不同得楼之间都有设立,方便居民使用。2)积极对居民进行鼓励与宣传。大乘巷通过对居民得免费得宣传,使居民 深入得了解了垃圾分类对我们生活得意义,从而清楚垃圾分类得必要性,树立起 自觉地意识,也让她们清楚垃圾到底该怎么分类而在社区内,她们还搞了许多 活动,比如通过奖励洗衣粉来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通过有奖知识问答与比赛 环比居民得积极性等经过垃圾分类之后,居民家里得垃圾也少了,能卖钱得就都 卖了,而且社区得环境也得到了明显得改善

15、。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即环保乂给 自己得生后带来了整洁得环境。何乐而不为?3)积极管理,坚持不懈.大乘巷每天都会有专门得人来回收已经分好类得垃 圾,这样很好,因为不会让居民感到自己得垃圾分类就是徒劳而没有意义得。坚 持专人得管理,不仅让居民觉得垃圾分类得重要性,也使这个工作更加具体。通过分析,我们找出了大乘巷之所以把垃圾分类作得好得原因。我们希望这 些心得也能在全市范用内宣传,使得所有得社区都把垃圾分类做好,毕竟,环境就 是大家得,而且垃圾分类会使市民受益。我给学校垃圾分类得建议就是:首先,必须在全校范圉内对垃圾分类得意义 进行宣传,使得全校得师生对垃圾分类有全面得了解,从而在有分类垃圾桶时候

16、 才可能清楚、自觉地投放。其次,学校内分类垃圾桶必须齐全,分类情况其至可 以深入细致到每个班去,以班为单位分垃圾再把已经分好类得垃圾倒入分类垃 圾桶中,然后让专门得人来回收它们。更应该设立奖励措施,奖励垃圾分类做得 好得班级与个人。渐渐得,大家习惯之后才会理解垃圾分类得意义。这次研学课就是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深入得了解与调查,增长了知识,增强 了动手、合作能力.六、反思篇垃圾分类就是社会得责任.要加强宣传,让更多得人理解垃圾分类,了解宣传 垃圾分类得意义,对环境产生得影响,对子孙后代得好处。中国就是个大国,垃 圾分类作得好坏影响到全世界得环境只有从每家每户做起,才能从源头上做好 这件事。我们要督

17、促自己身边得亲人、朋友支持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从我做 起。举手之劳支持环保。奥运之年,更应该树立中国形象、首都形象,做环保 卫士。大乘巷做得好,就就是因为那里得居民有环保意识。垃圾分类需要政府得资金支持。从分类需要塑料袋、到清运垃圾得分类处理, 分类都比不分类要花费大量得资金与劳力。尤其就是今年6月以后塑料袋不再无 偿取得后,人们用于分类得塑料袋要自己花钱购买,这对垃圾分类就是个很大得 挑战。当人们需要塑料袋要自己花钱购买时,还愿意花这笔钱么?实施垃圾分类, 国家就是否应该给予补贴?很多地方在居民将垃圾分类堆放后,在送到垃圾场 后,却不再分类而就是统一填埋,这就将居民得辛苦分类都口费了。很多

18、人知道 自己分类得垃圾到了垃圾站后,把她们得垃圾打乱,统一处理,也就不再支持垃 圾分类。但当经过垃圾分类得垃圾到了大垃圾站后,如果还就是继续分类,无疑 将需要比现在更多得工人,而这也需要政府加大投资政府在U前很多民生问题 尚未解决得情况下,会投入这么大量得资金吗?这就是垃圾分类必须面对得问题。在对垃圾分类进行反思之后,我要对我们组得活动也进行一下反思与总结.我们组得课题有一定得灵活性,也有一定得难度。但在我们全组同学得努力 下,我们得课题终于圆满得告一段落了首先,我们觉得组员之间得配合就是相 当重要得,在完成一件任务时,必须互相帮助,才能解决问题在开题前,我们并 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那样得困难,

19、但就是在课题进行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得阻碍, 但就是经过我们组内得讨论,与请教指导老师,我们都找到了比较好得解决方案。 研学课题得研究过程,更使我体会到,计划得重要性。有了良好得计划,我们才能 合理得规划时间,比较从容得完成我们得任务.七、感受篇经过一个学期得努力,我们这个垃圾分类得研究课题终于告了一个段落。“垃 圾分类”就是一个简单却乂大有学问得事情。做好它,会使资源循环利用更加便 利;不注重它,城市环境将乱七八糟,循环利用也会变得非常困难。从开题到结题,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组内成员都能团结一致得渡过难关。研究期间,我们因需要走访了学校旁边得垃圾站。虽然那里乂脏乂臭,常人 无法正常呼吸,但我们

20、仍能坚持入内釆访。我们体会到垃圾工人为我市环境而做 岀得贡献,同时也磨练了自己得意志。快餐店就是垃圾产生得“基地之一,我们走访了麦当劳,肯德基两家丿占。 虽然那里得主管人士对我们不屑不理,但我们为了完成我们得课题,使研究更透 彻,不惜死缠烂打,得到了或许不多得资料。但我们为之感到自豪.当我们得知我们得努力得到了领导得赞许,赵继宗老师给予了我们深入研究 得机会。三月二日,我们一组人来到了西城区大乘巷胡同,釆访北京市有名得“垃 圾分类榜样社区。住在这个社区里得全都就是西城区退休得老教师们,她们有知 识有文化,深知垃圾分类得有用之处,所以垃圾分类非常到位。从她们那里,我 们更深刻得感受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走在她们得社区里,瞧着一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