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技术操作要求规范_第1页
X线摄影技术操作要求规范_第2页
X线摄影技术操作要求规范_第3页
X线摄影技术操作要求规范_第4页
X线摄影技术操作要求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档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X线机的使用原则:1. 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熟悉 机器的使用限度。2. 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3. 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 的指示范围。4. 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 以免损坏机器。5.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 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6. 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 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按钮固定。7. 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使用。X线机的

2、一般操作步骤:1. 闭合外电源总开关。2. 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流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 置上。3. 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合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4. 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5. 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mA值和曝光时间,在调 节仟伏值。6. 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7. 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摄影原则: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 小焦点摄影,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2. 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增加

3、焦片距。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 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 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 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 取得相通效果。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5. 虑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 15cm,或管电压超过60仟 伏时,一般需加虑线板、虑线器。6. 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7. 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侧放在胶片同一侧。X线摄影步骤:1. 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2. 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

4、投照, 如遇特殊病例, 可根据患者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轴位等。3. 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有条件者换 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投照下腹部、脊柱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4. 选择胶片尺寸:根据投照方式,要求范围,胶片应放置于适当 位置。5. 安放照片标记:标记应放在暗合的适当部位,不可摆在诊断范围之内。6. 摆位置对中心线:依照部位及检查目的,按标准位置摆好体位, 尽量减少患者痛苦,根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摄部位, 并校对胶 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投照的肢体范围。7. 测量肢体厚度:8. 训练呼吸动作:摆位置前根据要求做好呼吸或屏气动作的训练,要求患者完全合作。9. 选择焦片距

5、:按部位要求选择好球管与胶片的距离。10. 选择曝光条件:根据投照部位、体厚、生理和机器条件,选 择最佳KV, mA及时间。11. 曝光:以上各步骤完成后,再校正控制台各曝光条件,是否 有错,然后曝光。在曝光过程中,密切注意各仪表工作情况。12. 曝光结束后,操作者签名,特殊检查部位应做好记录。1、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 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 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 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在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 并且与胶片平行。在

6、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 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 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 的投影方式。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 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4、 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 70KV以上均需使用 滤过板,滤去软射线。体厚超过 15 cm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 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 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 放置摄影架上。中心线、

7、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 S。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 勿需屏气曝光; 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 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 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 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手掌紧靠暗盒,将第

8、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各手指稍分开。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 但拇指显示斜位像。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 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 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

9、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拇指前后位位置:(1 )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手和前 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2 )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 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 暗盒。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1 )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 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2 )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

10、台正坐,前臂伸直。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 部弯曲。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 防止抖动。中心线:对准拇指,与暗盒垂直。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 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桡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腕骨、尺桡骨下端与掌骨近端的后前位影像。腕关节侧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手和前臂侧放,将第五掌 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尺骨茎突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侧位影像,但都 相互重叠。腕关节骨龄片位置:左手掌面向

11、下,五指自然分开,平放并贴紧暗盒;中指与 前臂成一条直线,拇指和食指约成30度角。X线机球管焦点到 胶片的垂线正对第三掌骨头。焦片距85cm。如左手有伤残应拍摄右手,方法同左手。日期及编号铅字置于小指下方和尺骨外测的暗盒边缘处(以刚好照下为准),字头向外,字符由近侧 向远侧依次排列,最后一个字符为汉字“左”或“右”。显示:一次曝光拍包括左手掌、指骨、腕部至桡尺骨远侧端骨干 3-4cm 的正位X线片。腕关节轴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腕关节掌面放于暗盒 的前1/3处,腕部垫高约3cm左右。然后嘱患者将手掌极度后 倾,并用对侧手扳住被检侧手指,使保持后倾姿势。为了使腕豆 骨和钩骨的影

12、像不致互相重叠,可将手指稍偏向桡侧。中心线:向肘侧倾斜 2530 度,对准第三掌骨底部上约 2cm 处,射入暗盒中心。显示部位:显示大多角骨掌面、舟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三角骨和腕豆骨等轴位影像。舟骨后前位(尺偏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暗盒放于20度角度板 上,或将暗盒前端用沙袋垫高 20度。腕部平放于暗盒上,这样 可使舟骨与胶片平行。然后将手掌尽量偏向尺侧,肘部也向外偏, 使舟骨和它的邻接面分开,舟骨就能清晰显示。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与摄影台垂直,与暗盒成20度角。如不垫高暗盒,而将X线球管向肘侧倾斜20度角, 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

13、腕部的后前位影像, 而舟骨和它的邻接面 影像尤为清晰。尺桡骨前后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手掌向上,背面紧靠暗 盒,前臂长轴须与暗盒长轴平行。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 括腕关节。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尺骨和桡骨的前后位影像。尺桡骨侧位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侧坐,肘部弯曲。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靠暗盒,桡侧向上。肩关节放低,尽量与腕和肘关节相平,这样可避免前臂移动。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尺桡骨下1/3互相重叠,桡骨头与尺骨喙突也有重叠现象。肘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

14、臂伸直,手掌向上。尺骨鹰嘴突 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靠暗盒。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的前后位影 像。肘关节侧位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侧坐,肘部弯曲,约成直角。手掌面对 患者,拇指向上,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肱骨下端、尺桡骨上端的侧位影像。肘关节尺骨喙突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先将肘部放成前后位姿势。 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 靠暗盒。肩部放低,尽 量与肘部相平。然后将手内转,手掌向下,上臂保持不动。中心线:对准肘关节,并与暗盒垂

15、直。显示部位:此位置能将喙突清晰显示,不与其它骨骼重叠。肘关节轴位位置:患者面向摄影台正坐,上臂紧靠暗盒。肘部极度弯曲,使 手指与肩部相接触。将尺骨鹰嘴突放于暗 盒中心上方 2.53CM 处。肩部放低,尽量与肘部相平。中心线:(1 )对准尺骨鹰嘴突上方 2.5CM 处,与暗盒垂直。(2) 向肩部倾斜30度,与前臂垂直,摄入暗 盒中心。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下端的前后位和尺骨上端的后前位重叠影像,鹰嘴突显示尤为清晰。肘关节:骨折或病态时投照位置(正位)遇有肘关节因外伤或疼痛不能伸直的患者者,可用下述位置(或者采用上臂正位或者下臂正位)投照。位置:患者面向摄影台正坐,将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前臂 下

16、部和下臂上部离开暗盒,使前臂和上臂与台面形成的角度相 等。将沙袋垫在前臂和上臂下面,上下臂固定。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前后位影像。 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都稍有失真,但桡骨小头的盆状关节面影像却很清晰。肘关节:骨折或病态时投照位置(侧立位)位置:患者面向摄影架直立,被检查侧肘部的外侧紧靠暗盒,肘关节放于暗盒中心。对侧躯干离开摄影架,成为斜位,使被检侧肘关节易于靠近暗盒。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肱骨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手臂伸直,手掌向上。对侧肩部用沙 袋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容易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包括邻近

17、一侧的关节。 暗盒长轴须与肱骨平 行,前臂处放一沙袋固定。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肱骨前后位位影像。肱骨侧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对侧肩部用沙袋垫高,被检侧上臂紧 靠暗盒。手臂与躯干分开,肘关节弯曲,前臂内转,使肱骨内外上髁相互重叠,成侧位姿势。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 肘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暗盒长轴 须与肱骨平行。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并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侧位影像。肱骨穿胸位位置: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被检侧上臂外缘紧靠暗盒,肩部下 垂。对侧手臂抱头,肩部抬高,使两肩不致重叠。被检侧肱骨外科颈部位对暗盒中心。中心线:通过对侧腋

18、下,对准被检侧上臂的上1/3处,与暗盒垂 直。屏气情况:曝光时应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使胸腔内充有多量气体,借以增加对比度,并可给短曝光时间。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上 2/3的侧位影像。肱骨上部轴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肩部和上臂垫高约10CM上臂外伸与躯干垂直。肘部弯曲,约成直角。手掌放于台面,头部转向对侧。暗盒横立于肩关节上部,内缘尽量靠紧颈部,肱 骨头对暗盒中心。暗盒背面用沙袋支撑固定,不使倾斜或动摇。 中心线:与躯干平行,对准肱骨头,与暗盒垂直向内侧(肩关节 侧)倾斜10度,使肩关节的显示更为清晰。屏气情况:曝光时应嘱患者屏气。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上端和肩关节的轴位影像。肩关节前后立

19、位位置: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前,背靠暗盒。暗盒上缘超出肩部软组 织,肩胛骨喙突对暗盒中线,身体健侧约向前转35度,使肩胛 骨与暗盒平行并紧帖。被检侧手臂与躯干分开,稍向内旋,手部靠腰,肩关节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肩关节中心,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能清晰显示关节广盂与肱骨头间的间隙。锁骨后前位位置: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锁骨中点,对台面或暗盒中线。头部转向对侧,使锁骨与台面靠紧。手臂内转,手掌向上。肩部下垂,使肩部与胸锁关节相平,将锁骨中点对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上角,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锁骨的后前位影像,较前后位摄影更为清晰。肩锁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

20、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二臂下垂,两侧肩锁关节对暗盒中线,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纵的中线。患者两手下垂,肩部下垂,锁骨成水平状。中心线:对准第三胸椎体,与暗盒垂直。屏气情况:曝光时嘱患者屏气。显示部位:显示两侧肩锁关节后前位影像。足前后位位置:患者坐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或弯曲。被检侧膝关节 弯曲,足底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第 二跖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并使暗盒中线与足底部长轴平行。中心线:(1 )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暗盒垂直。(2 )向足侧倾斜15度,对准第三跖骨底部射入暗盒中心。显示部位:经位置显示全部趾骨、跖骨和距骨前面的跗骨(包括 舟骨、骰骨和第一、二、三楔骨)的正位

21、影像。距骨和跟骨因被 胫腓骨下端所重叠而不能显影。足前后内斜位位置:1、卧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 膝部稍弯曲,足底部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第三趾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使暗盒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然后将躯干和下腿向对侧倾斜使足底与暗盒约成 3045度角2、坐位:患者坐于摄影台上,两膝弯曲,被检侧足底部紧靠暗 盒。暗盒上缘包足趾,下缘包足跟。第三跖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使暗盒中线与足长轴平行。然后将被检侧下肢内倾,使足底 与暗盒约成3045度角,并用对侧下肢支撑被检侧膝部。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足骨和各关节的内斜位影像。跟骨轴

22、位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放于暗盒中心。踝部极度弯曲,可用一绷带绕于足部,嘱患者向后拉住。如患者踝部不能弯曲时,可将下肢用沙袋 垫高,使足部长轴与台面形成直角。中心线:向足底倾斜3545度角,对准第三跖骨底部,射入暗 盒中心。显示部位:显示跟骨轴位影像。踝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将踝关节(即胫骨内踝上方 1cm处)放于暗盒中心。足尖 前倾,下腿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联线上方 1cm处,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胫腓骨下端和上部距骨的前后位影像。踝关节外侧位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

23、检侧靠于台面,对侧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部外侧紧靠暗盒。膝部用沙袋垫高, 足跟摆平,使踝关节成侧位。将内踝上方1cm处放于暗盒中心, 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 1cm处,与暗盒平行。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的侧位影像,胫腓骨下端互相重叠。胫腓骨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摆成前后位。暗盒 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者,可公 包括邻近一侧关节,使小腿长轴与片盒中线平行。中心线:对准下腿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胫骨、腓骨和邻近关节的前后位影像。胫腓骨外侧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髋和膝部向 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

24、肢伸直,小腿外缘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者,可仅包括 邻近一侧关节。小腿 长轴与暗盒长轴中线平行,足跟稍垫高。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垂直暗盒。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胫骨和邻近关节的侧位影像。膝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暗盒放于被检侧膝下,髌骨下缘对暗盒中心,小腿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如膝关节不能伸直,可将暗盒用沙袋垫高,使肢体与暗盒靠近。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垂直暗盒。显示部位: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和膝关节的前后位影像。膝关节侧位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一肢向前上 方弯曲,被检侧膝部稍弯曲。膝部外侧缘紧靠暗盒,髌骨

25、下缘放 于暗盒中心,暗盒前缘须超出皮肤1cm。髌骨与暗盒垂直,股骨内外髁相互重叠。中心线:对准胫骨上端,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膝关节、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和髌骨的侧位影像。如位置准确,股骨内外髁应相互重叠。股骨髁间凹后前位位置:患者跪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髌骨下缘放于暗盒中心,小腿 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患者身体前倾,用双手支撑,使股骨长轴 与台面成70度角(与小腿成110度角)。中心线:对准髁间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膝关节间隙和股骨髁间凹的后前位影像。髌骨轴位(俯卧位)位置: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踝部用沙袋垫高。被检侧膝部尽量弯曲,并嘱患者用被检侧的手拉住小腿。

26、暗盒下 缘放于髌骨下方约5CM处,大腿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通过髌骨和股骨间的关节间隙,射入暗盒中心。显示部位:显示髌骨和股骨的关节面和髌骨的轴位影像。股骨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足稍内转,使两足尖相 互接触。暗盒放于被检侧的大腿下面,大腿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 上缘包括髋关节,下缘包括膝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仅包 括一侧关节。中心线:对准大腿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股骨、髋关节或膝关节的前后位影像。股骨侧卧侧位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髋部和膝部 稍弯曲,放于被检侧下肢的前面。被检侧髋部伸直,膝部弯曲, 踝部垫平固定,暗盒放

27、于大腿外侧缘的下方, 大腿应与暗盒平行 踝部止方可放一 沙袋固定。中心线:对准暗盒,并与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股骨下 2/3和膝关节侧位影像。髋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被检侧髋关节放于台面中线。下肢伸 直,足稍内倾,使两侧足尖相接触。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髂前 上棘-耻骨联合上缘联线的中点向下垂直 2.5cm 处)。中心线:对准股骨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髋关节,股骨头、颈、大小粗隆和股骨上段的前后位影像。髋关节侧位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于台面。下肢伸直,大腿 外侧缘紧靠台面,使股骨长轴平行暗盒中线,股骨颈放于暗盒中心。对侧髋部弯曲,与躯干成直角,X线就不致被对侧下肢挡住。中

28、心线:向头侧倾斜25 -30度,通过被检侧大粗隆,摄入暗盒。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股骨头,颈和股骨干上端的侧位影像。股骨颈侧卧跨退侧位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髋部和膝部 稍弯曲,放于被检侧下肢的前面。被检侧髋部伸直,膝部弯曲, 踝部垫平固定,暗盒放于大腿外侧缘的下方, 大腿应与暗盒平行。 踝部下方可放一沙袋固定。中心线:以股骨颈为中心向头侧打 45度角度,对准暗盒。显示部位:显示股骨上 2/3。头颅后前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两手放于胸前或头旁。 踝部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少舒适。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前额及鼻部紧靠台面,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29、暗盒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括下颌骨,或将鼻根放于暗合中心。 中心线:对准枕外隆凸下方 3厘米处,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颅骨的后前位影像。头颅侧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部侧转,被检侧紧靠台面。对侧 前胸用沙袋垫高,肘部屈曲,用前臂支撑身体。头部矢状面与台 面平行,瞳间线于台面垂直,头部摆成完全侧位。暗盒上缘超出 头顶,下缘包括下颌骨,或将枕外隆突与眉间的中点放于暗盒中 心。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方或上方 2厘米处,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颅骨的侧位影像,但靠近胶片侧的颅骨、 蝶骨和鼻副窦较为清晰。视神经孔后前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屈曲,两手放于胸旁。踝部下 放垫以沙

30、袋,将足稍抬高,头部转向对侧,被检侧眼眶放于暗盒中心。听鼻线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中心,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使视神经在眼眶的外下方显影。面骨后前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屈曲,两手放于胸旁。踝部下 放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垂直。前额抬起,鼻部与颏部紧靠台面,使听眦线与台面约成45度角 鼻尖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鼻尖,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眼眶、鼻骨、上颌骨、颧骨、颧弓等的上部面骨的后前位影像。鼻骨侧位位置:患者俯卧摄影台上,头转成侧位,对侧胸部稍抬起,肘部 弯曲,用手支撑下颌或放于面前。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将鼻根

31、下方 2cm处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鼻根下方 2cm处,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鼻骨的侧位影像。骶骨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头部和肩 部用枕头垫高,两膝稍弯曲并垫高。暗盒上缘包髂骨嵴,下缘超 出耻骨联合。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15度,对准耻骨联合上方,与骶骨中心 垂直。如腰椎前突曲度显著者,中心线倾斜度应增加5-10度,这样可减少骶骨失真度。显示部位:显示骶骨前后位影像。骶骨侧位位置:患者侧卧摄影台上,背部与台面垂直,骶骨对台面中线。两侧髋部和膝部稍弯曲, 腰部用棉垫将侧弯腰椎垫平。 暗盒上缘 包髂骨嵴,下缘超出尾骨尖部。中心线:对准髂后下棘前方 8cm处,

32、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腰骶关节、骶骨和尾骨的侧位像。骨盆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两下肢伸直, 或将膝关节稍弯曲。足稍内倾,两足尖相对。骨盆摆事实平,两侧髂前上棘与台面的距离必须相等。两侧髂前上棘联线中点下方3cm处放于暗盒中心,暗盒上缘包髂骨嵴,下缘包耻骨联合。 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垂直。显示部位:显示全部骨盆腔、髂骨、耻骨、坐骨、髋关节和股骨 上端的前后位影像。骨盆入口位:位置:将X线管向头侧倾斜35 ,中心线经耻骨联合中点至胶 片中点;由此位可观察骶髂关节上端双侧关节间隙的对比情况, 由髂骨后方向内、向背侧旋转变化的程度,髂骨侧有无骨折,骶 髂关节间隙有无碎骨片,耻骨支粉碎骨折向骨盆内移位的程度。骨盆出口位:位置:向足侧倾斜35。,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至胶片 中点;显示骨盆前环、侧壁和后环的情况,前环的裂纹骨折、后 环的骶骨骨折和髂骨骨折均可清晰显示。骨盆双斜位:位置:一侧髋部抬高35。中心线自耻骨上支与坐骨下支间连线 中点射入。骶髂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头部和肩部 垫高,两髋和两膝部稍弯曲,并用沙袋固定,使腰椎摆平。暗盒 上缘超出髂骨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