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综述_第1页
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综述_第2页
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综述_第3页
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综述_第4页
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一、项目要求(K-Ka双频圆极化器) 2二、技术调研 4三、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 81. 圆波导模式 82. 极化(模式)控制 83. 极化旋转器模式 9一、项目要求(K-Ka双频圆极化器)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K-Ka双频圆极化器、要求1. 基本要求(1) 频段 A: 19.6GHz21.2GHz;(2) 频段 B: 29.4GHz31.0GHz;(3) 带内驻波:w 1.2;(4) 频段A左旋圆极化,频段B右旋圆极化;(5) 轴比:w 1.5 dB;(6) 输入输出法兰:见下图噴48_ 3均布 10.63L-自选图一圆极化器外形2. 发挥部分(1) 圆极化器整体长度

2、 w 35 mm;(2) 轴比:w 1.2 dB;(3) 扩展带宽:频段 A : 19.2GHz21.6GHz;(4) 扩展带宽:频段 B: 29GHz31.4GHz;(5) 设计性能优良的测试配件。备注:扩展频段,要求同时满足基本要求项中的第(3)、(4)、(5)项三、说明1. 图一种所标注尺寸必须满足,器件整体长度根据需要自行确定;2. 轴比包含的细节指标(如分量插损和相位差)不做详细要求;3. 器件加工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不限;4. 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指标分析,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机加文件,测 试数据。四、评分标准设计报 告项目主要内容满分理论仿真与设计指标分析结构选择结构与电气性能综合

3、设计 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机加文件(可以附件形式)15测试方案与测试结 果调试方法与仪器 测试数据完整性 测试结果分析3设计报告结构及规范性摘要;设计报告正文的结构 图表的规范性2总分20基本要 求完成第(3)项10完成第(4)项15完成第(5)项20完成第(6)项5总分50发挥部 分完成第(1)项5完成第(2)项15完成第(3)项10完成第(4)项10完成第(5)项10总分501、技术调研ITI 14馈源廉统设计方案示意图该馈源系统中的天线需工作在双频,其中高端频带为发射频带,低端频带为接收频带。 并在两个频带内均实现圆极化。这就要求反射面馈电网络完成以下三个功能:(1)收发分频:即把收发两频

4、段信号分离开来,互不干扰。这主要通过分波器或截止波导 或滤波器或其组合来实现。(2)极化转换:即把线极化的信号转换为圆极化信号或圆极化信号转换为线极化信号,这可以通过90移相网络或圆极化器来实现。国外也有采用3dB波导缝隙电桥来实现极化转换,这种方法具有更宽的带宽。(3)分极化:即把两个正交的线极化信号分离开来,这主要是通过正交模耦合器来实现, 国外也有采用高性能的魔 T的组合来实现极化分离。H10模。方波导中H10可以可以分解为相互正交的两个 H10波形成90相差来(b)为圆极化器的纵向1金属膜片圆极化器金属膜片式圆极化器工作在主模H10波,这种圆极化器就是利用金属膜片使波导中的两个相互正交

5、的 实现圆极化波的。下图表示了金属膜片式圆极化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剖面图,金属膜片关于方波导对称分布。V77777777777:,7)E八&E图3金属膜片式圆概化器的工作原理在(a)中,当线极化波EL以如图所示的方向输入到圆极化器时, 的两个分量Ex和Ey,其中Ex垂直于膜片,Ey平行于膜片。当EL与x和y轴的夹角均为45度时,EL可以分解为幅度和相位相等的两个分量 当Ex和Ey通过圆极化器的膜片时,金属膜片组对Ex呈现并联电容特性,而对EL可以分解为x和y方向Ex 和 Ey,Ey呈现并联电感特性,这样使 Ex分量相位相对滞后,使Ey分量相位相对超前,选择合适的波导边长,膜片的数量,深度值,即

6、可在输出端实现Ex和Ey两个分量90的相位差,如果 Ey分量相位超前Ex分量90,且两个正交分量的幅度相等时,便可形成左旋圆极化波ELHCQ如图(c)所示;同理,当输入线极化波为 (a)图中ER的方向时,Ex分量相位相对超前,Ey分量相位 相对滞后,如果 Ex分量相位超前Ey分量90,就形成了右旋圆极化波 ERHCP为了降低驻波,金属膜片接近圆极化器口面的几组膜片的插入深度分布须采用渐变分布, 通常有升余弦分布以及高斯函数分布两种可选。金属膜片式圆极化器的优点是插入损耗小,通过增加膜片对数能够使驻波变得更小,带宽做的更宽,但是结构比较复杂, 加工精度要求高,可调性差,并且容易在高端频率出现高次

7、 模谐振。加工精度往往要求误差在0.02mm以下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双频带内高低端两正交极化驻波均小于1.07,插入损耗均小于 0.03dB,移相差为90加减3.5【哥33厅波导圈按化器实物照片2介质插片式圆极化器介质插片式圆极化器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调性好,在带宽要求较窄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性能指标。介质插片式圆极化器结构如下图,在一段圆波导中插入无耗介质片,通过适当选择入射波极化方向和介质片的长度和形状以及介质片的介电常数和厚度就可以形成圆极化波输出。曲口 I图4.1介质插片式圆极化器的匚作原理介质插片式圆极化器的结构图如上,介质插片置于圆波导中心,与线极化的入射波E成? =45。夹

8、角。圆波导中的主模为H11模,设为E。当E从左边的端口入射时,可以分解为两个等幅,同相的正交极化分量Ex和Ey,其中Ex垂直于介质片,Ey平行于介质片。Ex和Ey通过圆极化器的介质插片时,介质插片对两个正交极化分量分别产生两个相移常数3x和By。其中3x和3y的值由下式确定。其中;effx与;effy分别为两正交方向上的有效介电常数,它们随介质片的厚度变化而变 化,且随介质插片的相对介电常数;r的增加以不同斜率变化。这两个有效介电常数一般不相等的,并且是与频率相关的,介质插片的相对介电常数;r越高,两正交方向的相移常数3x, %的差值越大。Fcx与fcy分别为两方向上的截止频率。在两正交极化波

9、通过圆极化器时,平行于介质插片的极化波的相位受到的影响比垂直于介质插片的极化波相位受到的影响大,它们的相位差 = (By- Bx)*L。可见,增大介质插片的 ;r,可在相同的路径内增大相位差。反之,在相位差一定的情况 下,增大介质插片的相对介电常数可以有效的缩短路径,这种特性为器件小型化提供了一种方法。4.2常用介就怖片的思歌介质插片的形式有很多种, 由于普通的矩形介质插片无法达到匹配的要求, 而燕尾槽型的介 质插片式双频圆极化器的优点是: 能够减小Ex分量入射波的反射,从而使Ex和Ey两个分 量经过介质插片区后的幅度相差不大, 这样做能进一步减小轴比。 减小反射,介质插片的末 端使用渐变形式

10、。渐变形式有燕尾形渐变与矩形渐变等多种。工作于单频段的介质插片式圆极化器已经获得了广泛研究,但是对于工作于双频的圆极化器却涉及很少。可以通过采用一种改变圆波导腔体结构来使平行和垂直于插片的传播常数之 差(饥-By)在两个频点都相等,从而实现圆极化器的双频工作。在圆波导内壁上开一个槽用来固定介质插片,叫做固定槽。在与固定槽正交的面上开补偿槽来弥补固定槽对整个圆极化 器带来的影响,并且通过调节补偿槽的尺寸来使圆极化器在双频工作。实测结果驻波系数小于 1.26,插入损耗小于0.3dB,相位差为90。正负4 。Itl 4.16介质摑片式圆撮化器实物3.隔板圆极化器隔板圆极化器是一种结构紧凑,易于加工,

11、重量轻,体积小,性能良好的圆极化器。它的特 点在于将正交模耦合器 (OMT)和圆极化器的功能合二为一, 所以不需要外加正交器就能实 现左,右旋双圆极化同时工作。电端|电端IL RHU1*I RHUP瑞口1的 rin*S)电耶I I2LHCP口的码燕图JU陽根闻張化割的耶效电鋼图5.4屬板鬪巴化悼JM5.5隔忙罟開板站抽隔板圆极化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与隔板平行的端口关系较大,尤其是驻波。只有通过改善驻波使驻波尽量减小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圆极化器的性能指标。而改善驻波主要是依靠改变隔板的形状来实现。同时,为了保证相位差为90。的要求,也要对隔板的结构进行调节,直到最后既能满足驻波要求又能满足相位要求。B-

12、屮!-W741J |0 i B 他2【MMI1.圆波导模式双频双圆极化旋转器研究看模式至少选3个模式,HFSS里第一和第二个是正交模式,第三个才是第一高次模;频段 A: 19.6GHz 21.2GHz,频段 B: 29.4GHz 31.0GHz :根据 2.62a(TM01)v 入 s sL51b.DD 20.0022 0024 3t Frcesmifl Dcfwijlts |1: EJw#vt ParrodOOOO-zlBZfl-20000-000-uammaCircle_WG_G3mma 基C Allig.UE-hELfljliAi1立 gp n?4vs=1 Vi I- S-oWdi-ii

13、iit-fV Akle|lki.d凸匕前=1 厂 EtT-ernXY Plot 1 CiFcl*_WG_Polaflzartan 业-37 50-5DMport2isw aobo 2?bo J4 0 26&0 Fri Gkqmbtr of Rh 匪:4j4me*i1 片泌脱 |P亡wlhf | *fa.ulLlHinbar F Hcdax pIhd亡 Idtcpttiioax Ljm Di-cttE*KliAmplitudeioo oo -_Pdaf,i2aflian_phafifr tf3 0i8-port 1 M JliCBL lodtx -H5LH4:inwtion IlmsInlier

14、.ti on LineCliar ictri s20.00Qjnre bioY- 121) 葩哗di Emfciep-Q-冋禺:1工劲 elupl : Sweep200.00Fh 鹘电 Cifd*_WGCurve t-rioY- 口化為轉Sd 1b2:1 54tup1 5w te-9- cir0L * CH 511:1.2:1 S-tupI . Swrrp0的彳刁.小5OiiTtn! InfeSetup 1 . SweepSrlupl : weepSetup15w?cp*?- mGaiiima 1:4)|i Srtutn : SwEiep22.00Z f LTiadDtfLTid 3OM 32wQirve Irrlo曰0 I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