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2010 年 1 月6目录前 言 .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定义 .15 变压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46 套管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57 电流互感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68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89 避雷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910 gis 本体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1011 开关柜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1212 敞开式 sf 断路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1213 高压电缆带电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13附录 a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标准 .17附录 b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 .18附录 c gis 超高
2、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21附录 d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典型图谱 .29附录 e编制说明 .30前言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运行隐患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规范和有效开展电力设备带电检测工作,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规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庆时、张国强、丁屹峰、韩晓昆、黄鹤鸣
3、、杨清华、赵颖、闫春雨、毛光 辉、彭江、牛进仓、孙白、王承玉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66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主要电力设备带电检测的项目、周期和判断标准,用以判断在运设备是否 存在缺陷,从而预防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本规范适用于 10kv 及以上交流电力设备的带电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7354 局部放电测量gb/t725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标准gb7674 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gb/t8905
4、 六氟化硫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验导则gb/t 5654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dl/t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66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 419 电力用油名词术语dl 429.9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q/gdw 16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 169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q/gdw 170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检修导则q/gdw 171 sf 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导则q/gdw 172 sf 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导则3 定义3.1 带电检测一般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
5、,其检测方式 为带电短时间内检测,有别于长期连续的在线监测。3.2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指对频率介于 3mhz-30mhz 区间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 分析、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662 26663.3 红外热像检测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对电力系统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带电设备 进行检测和诊断。3.4 超声波信号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是指对频率介于 20khz-200khz 区间的声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的 一种检测方法。3.5 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高频检测技术是指对频率介于 300mhz-3000mhz 区间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分 析、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3
6、.6 暂态地电压检测局部放电发生时,在接地的金属表面将产生瞬时地电压,这个地电压将沿金属的表面向 各个方向传播。通过检测地电压实现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判别和定位。3.7 接地电流测量通过电流互感器或钳形电流表对设备接地回路的接地电流进行检测。3.8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两个电容型设备在并联情况下或异相相同电压下在电容末端测得两个电流矢量差,对该 差值进行正切换算,换算所得数值叫做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3.9 sf 气体分解物检测在电弧、局部放电或其他不正常工作条件作用下,sf 气体将生成so 、h s等分解产物。 通过对sf 气体分解物的检测,达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的目的。3.10 sf 气体泄
7、漏成像法检测通过利用成像法技术(如:激光成像法、红外成像法),可实现 sf 设备的带电检漏和 泄漏点的精确定位。3.11 金属护套接地系统为限制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将电缆金属护套通过不同方式与地电位连接构成的完整 系统。4 总则4.1 对电力设备的带电检测是判断运行设备是否存在缺陷,预防设备损坏并保证安全 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4.2 带电检测实施原则带电检测的实施,应以保证人员、设备安全、电网可靠性为前提,安排设备的带电检测 工作。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电磁环境、检测仪器设备等), 依据本规范,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4.2.1 带电局部放电检测判定带
8、电局部放电检测中缺陷的判定应排除干扰,综合考虑信号的幅值、大小、波形等因素, 确定是否具备局部放电特征。4.2.2 缺陷定位电力设备互相关联,在某设备上检测到缺陷时,应当对相邻设备进行检测,正确定位缺 陷。同时,采用多种检测技术进行联合分析定位。4.2.3 与设备状态评价相结合状态检测是开展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为消隐除患、更新改造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 状态评价为较差的设备、家族缺陷设备等是下一周期状态检测的重点对象。最终目的都是尽 最大可能控制设备故障停电风险、减少事故损失。4.2.4 与电网运行方式结合同一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存在不同的关键风险点,阶段性的带电检测工作应围绕电网 运行方式来
9、展开,对关键设备适度加强测试能有效防范停电、电网事故。4.2.5 与停电检测结合带电检测是对常规停电检测的弥补,同时也是对停电检测的指导。但是带电检测也不能 解决全部问题,必要时、部分常规项目还是需要停电检测。所以应以带电检测为主,辅以停 电检测。4.2.6 横向与纵向比较同样运行条件、同型号的电力设备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同一设备历次检测进行纵向比较, 是有效的发现潜在问题的方法。4.2.7 新技术应用带电检测已被证实为有效的检测手段,新技术不断涌现。在保证电网、设备安全的前提 下,积极探索使用新技术,积累经验,保证电网安全运行。4.3 在进行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各种检测时(如红外热像检测等),应
10、同时测量环境温度 与湿度。4.4 进行检测时,环境温度一般应高于+5;室外检测应在良好天气进行,且空气相 对湿度一般不高于 80%。4.5 室外进行红外热像检测宜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或阴天进行。4.6 室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宜采取临时闭灯、关闭无线通讯器材等措施,以减少干扰 信号。4.7 进行设备检测时,应结合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检测数据的变化规律与趋势,进行全 面地、系统地综合分析和比较,做出综合判断。4.8 对可能立即造成事故或扩大损伤的缺陷类型(如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性严重缺陷、 产气速率超过标准注意值等),应尽快停电进行针对性诊断试验,或采取其它较稳妥的监测 方案。4.9 在进行带电检测时,带
11、电检测接线应不影响被检测设备的安全可靠性。4.10 当采用一种检测方法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时,要采用其它可行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联 合检测,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信号,应注意组合技术的应用进行关联分析。4.11 当设备存在问题时,信号应具有可重复观测性,对于偶发信号应加强跟踪,并尽 量查找偶发信号原因。4.12 老旧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带电高频局部放电检测需从末屏引下线抽取信号,很多老旧设备没有末屏引下线,不能 有效进行带电检测,可以在工作中结合停电安装末屏端子箱和引下线,为带电检测创造条件。 从末屏抽取信号时,尽量采用开口抽取信号,不影响被检测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4.13 带电检测信号表现出的家族性特征
12、应重视带电检测发现家族性缺陷的分析统计工作,查找缺陷发生的本质原因,着重从设 备的设计、材质、工艺等方面查找,总结同型、同厂、同工艺的设备是否存在同样缺陷隐患, 并分析这些缺陷在带电状态下表征出来的信号是否具有家族性特征。5 变压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 )半年至 11红外热像检 测年 2)投运后按 dl/t664 要求执行。新设备投运后 1 周内完成。3)必要时1 ) 330kv 及 以上:3 月;1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 期。2油中溶解气 体分析220kv :半年; 110kv 及 66kv:1 年;按 q/gdw 168 要求执行。2)已安装成熟在线监测的设 备,可
13、根据情况适当缩短在 线检测周期,延长人工取样2)投运后 3)必要时周期。1)正常:无典型放电图谱。 2)异常:在同等条件下同类设备1)与标准图谱(附录)比较。 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 1 周3高频局部放 电检测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检测的图谱有明显区别。 3)缺陷: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 测图谱。内完成。3)适用于铁芯、夹件及电容 末屏接地线,其它结构参照 执行。4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 期。4铁芯接地电 流测量必要时100ma当 怀 疑有 铁 芯多 点 接 地 时 进行该项测量5.1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变压器箱体、储油柜、套管、引线接头及电缆终端,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
14、升、 温差和/或相对温差。检测和分析方法参考 dl/t664。5.2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对于 66kv 及以上设备,除例行试验外,新投运、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后 重新投运的变压器,在投运后的第 1、4、10、30 天各进行一次本项试验。若有增长趋势, 即使小于注意值,也应缩短试验周期。烃类气体含量较高时,应计算总烃的产气速率。取样 及测量程序参考 gb/t7252,同时注意设备技术文件的特别提示。当怀疑有内部缺陷(如听到异常声响)、气体继电器有信号、经历了过负荷运行以及发 生了出口或近区短路故障时,应进行额外的取样分析。5.3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从套管末屏接地线、高压电缆接地线(变压
15、器为电缆出线结构)、铁芯和夹件接地 线上取信号。正常时应无典型放电图谱(见附录 b)。当怀疑有局部放电时,比较其它检测方法,如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该设备进行综合分析。6 套管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 )半年至 11红外热像检 测年 2)投运后按 dl/t664 要求执行。新设备投运后 1 周内完成。3)必要时2高频局部放 电检测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正常:无典型放电图谱。 2)异常:在同等条件下同类设备 检测的图谱有明显区别。 3)缺陷: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 测图谱。1)与标准图谱(附录)比较。 2)新设备投运、
16、大修后 1 周 内完成。3)适用于电容末屏接地线, 其它结构参照执行。 4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 采用相对值比较法,单 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 15 米以内。3相对介质介 质损耗因数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 正常:初值差10%。2) 异常:初值差10%且30% 3)缺陷:初值差30%2) 初值宜选取:设备停电 状态下的介质损耗因数 为合格,带电后立即检 测的数值作为初值。3) 相对设备宜选择同相异 类设备,如果因距离原 因 可 选 择 同 类 异 相 设 备,但一经确定就不可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更改。1) 采用相对值比较法,单 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 15 米以内
17、。2) 初 值 宜 按 下 述 方 法 选4相对电容量 比值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 正常:初值差5%。2) 异常:初值差5%且20% 3)缺陷:初值差20%取:设备停电状态下的 电容量合格,带电后立 即 检 测 的 数 值 作 为 初 值。3) 相对设备宜选择同相异 类设备,如果因距离原 因 可 选 择 同 类 异 相 设 备,但一经确定就不可 更改。6.1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高压引线连接处、套管本体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 /或相对温 差。检测和分析方法参考 dl/t664。6.2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从套管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正常时应无典型放电图谱。当
18、怀疑有局部放电时,应比较其它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6.3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检测从套管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如取同相的电流互感器末屏电流与本身末屏电流差值 的正切值。当达到缺陷标准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6.4 相对电容量比值检测从套管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如取同相的电流互感器电容与本身电容的比值。 当达到缺陷标准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7 电流互感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 )半年至 11红外热像检 测年 2)投运后按 dl/t664 要求执行。新设备投运后 1 周内完成。3)必要时1)正常:无典型放电图谱。1)与标准图谱(附录)比较。2高频局部放 电检测1)1 年至 2 年
19、 2)投运后 3)必要时2)异常:在同等条件下同类设备 检测的图谱有明显区别。 3)缺陷: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2) 新设备投运、大修后 1 周 内完成。3) 适用于电容末屏接地线,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测图谱。1)正常:初值差10%。其它结构参照执行。 4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 期。1) 采用相对值比较法,单 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 15 米以内。2) 初值宜选取设备停电状 态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合3相对介质介 质损耗因数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2)异常:初值差10%且30% 3)缺陷:初值差30%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 数值作为初值。3) 相对设备宜选择同相异类设备,如果因距离原
20、 因 可 选 择 同 类 异 相 设 备,但一经确定就不可 更改。1) 采用相对值比较法,单 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 15 米以内。2) 初 值 宜 按 下 述 方 法 选4相对电容量 比值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 正常:初值差5%。2) 异常:初值差5%且20% 3)缺陷:初值差20%取:设备停电状态下的 电容量合格,带电后立 即 检 测 的 数 值 作 为 初 值。3) 相对设备宜选择同相异 类设备,如果因距离原 因 可 选 择 同 类 异 相 设 备,但一经确定就不可 更改。7.1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高压引线连接处、电流互感器本体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
21、 /或 相对温差。检测和分析方法参考 dl/t664。7.2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从套管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正常时应无典型放电图谱。当怀疑有局部放电时,应比较其它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7.3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检测从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如取异相电流互感器或同相的套管末屏电流换算与自身末 屏电流差值的正切值。当达到缺陷标准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7.4 相对电容量比值检测从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如取异相电流互感器或同相的套管末屏电流换算电容值与 本身电容的比值。当达到缺陷标准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8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 )半年至 11红外热像检 测
22、年 2)投运后按 dl/t664 要求执行。新设备投运后 1 周内完成。3)必要时2高频局部放 电检测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正常:无典型放电图谱。 2)异常:在同等条件下同类设备 检测的图谱有明显区别。 3)缺陷: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 测图谱。1)与标准图谱(附录)比较。 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 1 周 内完成。3)适用于从电容末端抽取信 号,其它结构参照执行。 4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 采用相对值比较法,单 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 15 米以内。2) 初值宜选取设备停电状3相对介质介 质损耗因数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 正常:初值差1
23、0%。2) 异常:初值差10%且30% 3)缺陷:初值差30态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合 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 数值作为初值。3) 相对设备宜选择同相异类设备,如果因距离原 因 可 选 择 同 类 异 相 设 备,但一经确定就不可 更改。1) 采用相对值比较法,单 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 15 米以内。2) 初 值 宜 按 下 述 方 法 选4相对电容量 比值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 正常:初值差5%。2) 异常:初值差5%且20% 3)缺陷:初值差20%取:设备停电状态下的 电容量合格,带电后立 即 检 测 的 数 值 作 为 初 值。3) 相对设备宜选择同相异 类设备,如果因
24、距离原 因 可 选 择 同 类 异 相 设 备,但一经确定就不可 更改。8.1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高压引线连接处、耦合电容器本体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 /或 相对温差。检测和分析方法参考 dl/t664。8.2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从电容末端抽取信号。正常时应无典型放电图谱。当怀疑有局部放电时,应比较其它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8.3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检测从电容末端接地线上取信号。如取临近同相的电流互感器末屏电流与本身电流差值 的正切值。当达到缺陷标准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8.4 相对电容量比值检测从电容末端接地线上取信号。如取临近同相的电流互感器末屏电流换算电容值与本 身电
25、容的比值。当达到缺陷标准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9 避雷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 )半年至 11红外热像检 测年 2)投运后按 dl/t664 要求执行。新设备投运后 1 周内完成。3)必要时2高频局部放 电检测1)1 年至 2 年 2)投运后 3)必要时1)正常:无典型放电图谱。 2)异常:在同等条件下同类设备 检测的图谱有明显区别。 3)缺陷: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 测图谱。1)与标准图谱(附录)比较。 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 1 周 内完成。3)适用于从避雷器末端抽取 信号,其它结构参照执行。 4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35kv 及以 上 金 属 氧 化1)测量
26、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阻3运行中持续 电流检测物避雷器:投 运 后 半 年 内 测量 1 次,运 行 1 年后每年 雷 雨 季 前 测性电流或功率损耗,测量值与初 始值比较,不应有明显变化,当 阻性电流增加一倍时,必须停电 检查。2)当阻性电流初值差达到 +50%测量时应记录环境温度,相 对湿度,和运行电压,应注 意瓷套表面状况的影响及相 间干扰影响。量 1 次 2)必要时9.1 红外热像检测时,适当缩短监测周期。6662222用红外热像仪检测避雷器本体及电气连接部位,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 /或相对温差。检测和分析方法参考 dl/t664。9.2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从避雷器末端抽
27、取信号。正常时信号谱图应不具备局部放电特征。当怀疑有局部放电时,应比较其它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与同组间其它避雷器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做出判断,应无显著差异。本项目宜在每年 雷雨季节前进行。10 gis 本体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半年至 11红外热像检 测年 2)投运后 3)大修后参考 dl/t664见 10.1 条4)必要时1)半年至 11)正常:无典型放电图谱。2超高频局部 放电检测年 2)投运后 3)大修后2)异常:在同等条件下同类设 备检测的图谱有明显区别。 3)缺陷: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见 10.2 条4)必要时检测图谱。34超声波局部 放电检测sf 气 体湿 度
28、 20(l/l)1) 半年至 1 年2) 投运后 3)大修后 4)必要时 1)投运后 1 年 , 以 后 3 年 1 次 2)补气 24h 后 3)大修后 4)必要时1) 正常:无典型放电波形或音 响,且5db。2) 异常:数值5db。3) 缺陷:数值10 db。新安装、大修后:1)断路器灭弧室气室:150 2)其他气室:250运行中:1)断路器灭弧室气室:300 2)其他气室:500见 10.3 条见 10.4 条5sf气体纯度1)投运后 1 年内 2)必要时1)正常:纯度97%。见 10.5 条6sf 气体分解物 20(l/l)1)投运后 1 年 , 以 后 3 年 1 次 2)必要时1)
29、正常:so 2 且 h s2 2)缺陷: so 5 或 h s5见 10.5 条6666666序号7项目sf气体泄 漏成像法检测周期 1)补气间隔 小于 2 年时 2)必要时标准sf 设备各部位无泄漏迹象说明10.1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各单元及进、出线电气连接处,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 温差。注意与同等运行条件下其他相同单元进行比较。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3 小时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1) 检测和分析方法可参考dl/t664。2) 新设备投运、a 类检修后周内完成。3) 对电压互感器隔室、避雷器隔室、电缆仓隔室重点检测。4)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0.2
30、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gis 中局部放电波形有很陡的上升前沿,脉冲的持续时间只有几个纳秒,但在气室中的 谐振时间达到毫秒数量级,使得在气室中多次谐振的频率最高可达 1.5ghz 以上;gis 的同 轴结构相当于一个良好的波导,信号在其内部传播时衰减很小。超高频放电脉冲的特征参数 主要有信号的幅值、放电起始点和脉冲间隔,都可用于缺陷的识别。超高频放电信号频谱范 围一般为 500-2000mhz,通过检测超高频电磁波信号可实现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类型的判 别和定位。在检测前应尽量排除环境的干扰信号。检测中对干扰信号的判别可综合利用超高频法典 型干扰图谱、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和手段进行。进行局部放电定
31、位时,可采用示波器 (采样精度至少1ghz以上)等进行精确定位,必要时也可通过改变电气设备一次运行方式 进行。1) 新设备投运、a 类检修后周内完成。2) 适用于非金属法兰绝缘盆子,带有金属屏蔽的绝缘盆子可利用浇注开口进行检测; 其它结构参照执行。3)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0.3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一般检测频率在20100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 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利用超高频检测法、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手段进行综合判断。1) 新设备投运、a 类检修后周内完成。2)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0.4 sf 气体湿度检测sf 气体可以从补气口处取样,
32、测量方法可参考dl/t506、dl/t914和dl/t915。测量完 成之后,按要求恢复补气口,注意按力矩要求紧固并检漏。10.5 sf 气体纯度和 sf 气体分解物检测可选择性地进行测量 sf 气体分解物。测量方法参考 dl/t917 、dl/t918 、dl/t919 、 dl/t920、dl/t921。611 开关柜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半年至 11)正常:柜体表面温度与环境1红外热像检 测年 2)投运后温差 20k 。2)缺陷:柜体表面温度与环境见 11.1 条3)必要时1)半年至 1温差 20k 。1)正常:无典型放电波形或音2超声波局部 放电检测年 2)投运后
33、响,且数值8db 。2)异常:数值8db 且15db。见 11.2 条3)必要时1)半年至 13)缺陷:数值15db。3暂态地电压 检测年 2)投运后1)正常:相对值20db。 2)异常:相对值20db。见 11.3 条3)必要时11.1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开关柜及进、出线电气连接处,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 温差。注意与同等运行条件下相同开关柜进行比较。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3小 时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1) 检测和分析方法按dl/t664规定。2) 新设备投运后周内应开展一次测温。3) 对大电流柜酌情考虑。11.2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一般检测频率在20100
34、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 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利用超高频检测法、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和手段进行综合判断。1) 新设备投运、大修后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2)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1.3 暂态地电压检测每个站所有开关柜检测时应使用同一设备进行。有异常情况时可开展长时间在线监测, 采集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1) 新设备投运后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2) 相对值:被测设备数值与环境数值(金属)差。3) 异常情况可开展长时间在线监测。12 敞开式 sf 断路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666222266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半年至 1 年1)正常:热
35、像图本体相间同类1红外热像检 测2)投运后 3)大修后部位热点温差3k2)异常:热像图本体相间同类见 12.1 条4)必要时1 ) 投运 后 1 年,以后 3 年部位热点温差3k2sf 气体湿度 20 (l/l)1 次2)补气 24h 后新安装、大修后:150 运行中:300见 10.4 条3)大修后 4)必要时1)投运后 1 年3 sf 气体纯度内1)正常:纯度97%见 10.5 条2)必要时45sf 气体分解物 20(l/l)sf 气体泄漏 成像法检测1) 投运 后 1 年,以后 3 年 1 次1) 必要时1)补气间隔小 于 2 年时 2)必要时1)正常:so 2 且 h s2 2)缺陷:
36、so 5 或 h s5sf 设备各部位无泄漏迹象见 10.5 条12.1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断路器本体及电气连接处,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温差。 注意与同等运行条件下其他断路器进行比较。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3小时内的 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1) 检测和分析方法按dl/t664规定。2) 新设备投运、a类检修后周内应开展一次检测。3)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13 高压电缆带电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1项目红 外 热 像 检 测周期 1 )大修后带 负 荷 一 周 内 ( 但 应 超 过 24h); 2)其他 3 个标准1) 对于外部金属连接部位,相间温 差超过
37、6应加强监测,超过 10 应申请停电检查;2) 终端本体相间超过 2应加强监 测,超过 4应停电检查。说明电力电缆终端和非直埋 式电缆中间接头、交叉互 联箱、外护套屏蔽接地点 等部位必要时:当电缆线路负荷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月 1 次; 3)必要时较重(超过 50%)时,应 适当缩短红外热像检测 周期,建议一个月测量一 次。注意:需要对电缆线路 各处分别进行测量,避免 遗漏测量部位;被检电 缆带电运行,带电运行时 间应该在 24 小时以上, 并尽量移开或避开电缆 与测温仪之间的遮挡物, 如玻璃窗、门或盖板等; 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 状态下进行,一般不低于 额定负荷 30%。正常: 满足下表全部条
38、件时; 接地电流100a绝对值接地电流与负荷20比值单相接地电流最1db 且3db。3) 缺陷:数值3db 。1) 与标准图谱(附录) 比较。2) 新设备投运、大修后 1 周内完成。3) 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 周期。13.1 红外热像检测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对电力电缆终端和非直埋式电缆中间接头、交叉互联箱、外护套屏 蔽接地点等部位进行检测和诊断。检测时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状态下进行,尽量移开或避开 电缆与测温仪之间的遮挡物,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 3 小时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 考。1) 检测和分析方法可参考 dl/t 664;2) 新设备投运、大修后周内完成;3) 当电缆线路负荷较重(超过 5
39、0%)时,应适当缩短红外热像检测周期,建议一个月 测量一次;4) 对电缆线路各处分别进行测量。13.2 外护层接地电流对电缆金属护套的环流和接地电流进行测量,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 测和分析。1) 新建、扩改建电气设备在投运初期一周内应进行一次接地电流检测;2) 在每年大负荷来临之前以及大负荷过后,或者度夏高峰前后,应加强对外护层接地 电流的检测;3) 对于运行环境差、设备陈旧及缺陷设备,应增加检测次数;4) 对接地电流测量数据的分析,要结合电缆线路的负荷情况,综合分析接地电流异常 的发展变化趋势。13.3 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从电缆终端接地线上取信号,在电缆本体
40、取同步信号。正常时应无典型放电图谱。 当怀疑有局部放电时,应比较其它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13.4 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从电缆中间接头或交叉互联箱接地线上取信号,在电缆本体取同步信号。正常时应 无典型放电图谱。当怀疑有局部放电时,应比较其它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13.5 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一般检测频率在20100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 若db值显示为0,或无显示,但通过检测仪器可以听到疑似放电声音,也应引起注意。附录 a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标准(规范性附录)高频局部放电测试结果 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 测图谱且放电幅值较大
41、图谱特征 放电相位图谱具有明 显 180 度特征,且幅放电幅值大于 500mv , 并 参 考 放 电 频说明 缺 陷 应 密 切 监 视,观察其发展缺陷值正负分明率。情况,必要时停 电检修。通常频率越低,缺陷越 严重。异常具有局部放电特征且放 电幅值较小放电相位图谱 180 度 分布特征不明显,幅小于 500mv 大于 100mv ,并异 常 情 况 缩 短 检测周期。值正负模糊参考放电频率。正常无典型放电图谱没有放电特征没有放电波形按 正 常 周 期 进 行放电类型图谱类型附录 b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资料性附录)图谱特征相位图谱电晕放电分类图谱单个脉冲时 域波形单个脉冲频 域波形相位图谱内部放电分类图谱单个脉冲时 域波形单个脉冲频 域波形相位图谱沿面放电分类图谱附录 c gis 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资料性附录)定义:1、单周期检测数据:检测一个50hz周期局部放电的峰值与相位角。2、峰值检测数据:检测50hz周期的相位角与局部放电信号的峰值和放电速率的关系。3、prpd检测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安全保密规定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年度总结与预算制定框架
- 本人的能力持续提升承诺函(9篇)
- 企业级文档管理模板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银行从业和AFP考试一起准备及答案解析
- 南通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赣州护理事业编刷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人工智能在零售业中的应用案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烤烟烘烤培训试题及答案
- GB/T 16895.38-2025低压电气装置第5-57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固定型蓄电池组的安装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腹膜透析液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家政服务员(整 理收纳师)初级技能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专业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解析模拟试卷,通关
- 班风学风校风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管理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考笔试试题及答案
- 《痛风抗炎症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 教育学原理 第二版 课件 马工程 第6-10章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科学研究
- 肱骨骨折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