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英雄_第1页
被误解的英雄_第2页
被误解的英雄_第3页
被误解的英雄_第4页
被误解的英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被误解的英雄在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位管带。他在黄海大战中的壮烈牺牲举国震动,成为中日甲午海 战中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 1962 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部电影叫甲午风云 。在这部电影当中,邓世昌身材高 大伟岸, 一身正气, 忧国忧民, 誓死报国。 拿今天的话来说, 是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民族英雄。 2012 年,我们国家又上 映了一部新的历史影片,叫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这 部影片的男主角也是邓世昌,虽然这个邓世昌也是按照民族 英雄来塑造的,但却有着与甲午风云的邓世昌完全不同 的性格。这部影片中的邓世昌就不是一个纯粹硬汉的形象 了,他正义、血性、英俊、潇洒,而且富有感情,是

2、一个侠 骨柔情的才子。邓世昌是北洋海军“致远”巡洋舰的管带,他是广东番禺人,19 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从此加入了海军。北洋海军 成军的时候,邓世昌在北洋海军中是一个普通的舰长,他的 名气开始并不大,甚至还超不过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方伯 谦,因为邓世昌没有方伯谦那样有到西方留学的经历。可是 后来,邓世昌却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同时,甲午风云也误解了另一位管带刘步蟾,在很个时期内,刘步蟾成了人人唾弃的民族败类。刘步蟾在北洋海军中担任右翼总兵兼“定远”舰管带, 职位很高,是仅次于提督丁汝昌和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 带林泰曾而排在第三号的人物。他的家乡在福建省福州府闽 侯县, 16 岁加入海军,考

3、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在甲午风云和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这两部电 影中,都有刘步蟾的形象。但是,两个刘步蟾的形象却有着 天壤之别。甲午风云中的刘步蟾是一个反面人物,他阴口号,险狡诈, 贪生怕死, 他最严重的罪责, 是在海战中为了自保, 故意耍诡计, 有意挂错信号, 擅自改变北洋海军的接战队形,海战中导致了北洋海军在作战中的混乱。但在一八九四:甲午大, 刘步蟾却是另一个形象, 他相貌堂堂, 博学多才,意志坚定, 海战中指挥果断, 不怕牺牲, 最后兵败自杀殉国, 完全是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我们不禁要问,两部影片的拍摄时间正好相隔 50 年, 在这 50 年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两部影片塑造的刘步蟾有 如此

4、大的不同呢?真实生活中的刘步蟾又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现在我就来解开这个历史之谜。要解开刘步蟾之谜,我们依然要从档案史料和史家的研 究入手,去梳理刘步蟾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我认为,真 实的刘步蟾身上有三大特点:第一,勤奋。刘步蟾自小勤奋好学,他考入福州船政学堂的时候成绩非常优异,有人评价他“勤勉精进,试迭冠曹偶”。从学堂毕业的时候,他的成绩是整个年级的第一名。由于成绩突出, 被清政府选派出国留学,是前往欧洲的第一批留学生。在英 国留学期间,他认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特别是在英国的地 中海舰队实习期间,学习了英国海军很多好的东西,比如绘 制海图、防守港口、布设水雷等。他管带军舰的水平,已经 与英国

5、舰长不相上下了。英国海军中将斐利曼特曾经评价刘 步蟾:“涉猎西学,功深伏案。”就是说刘步蟾对西方海军的 技术,他的功底已经达到很深的程度。第二,敢为。敢为,就是敢作敢为。首先,刘步蟾敢于仗义执言。这点在北洋海军高级将领当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有一次,刘 步蟾去进见李鸿章,建议李鸿章尽快购买铁甲舰。此时,李 鸿章正为购买铁甲舰耗费太多而苦恼,就对刘步蟾说,你这 个建议很好,但是如果我不采纳你这个建议你会怎么样呢?刘步蟾一听这话就急了,说,您身居其位,怎么能说出这样 的话来?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做好战争准备,一旦战争爆 发,国家遭遇危难,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意思就是说, 你能负起国家危难这个责任吗?

6、这话说完之后,让在场的人 都是大吃一惊。刘步蟾仅仅是一个舰长,而李鸿章却是直隶 总督兼北洋大臣。刘步蟾用这样的口吻说话,这可有点冒犯 的意思。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然而李鸿章也感到刘步蟾 说得有道理,听完了这话之后,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被刘步 蟾的勇气所感动。其次,刘步蟾敢于坚持原则。李鸿章聘请了很多外国人担任北洋海军的教习,这些外国人中,有些来北洋海军是别 有用心的。英国人泰莱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北洋海军中的职 位是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的顾问兼秘书,他总想寻找机会 掌握北洋海军的控制权。有一次,他给提督丁汝昌提了一个 建议,他说,现在智利这个国家生产的舰艇质量非常好,中 国能不能从智利买八艘军舰

7、,然后组成一个舰队,这个舰队 与北洋舰队相互配合,其战斗力会大大增强。为保障这个由 八艘军舰组成的舰队的管理和训练,我来担任舰队的提督。这就暴露了他控制这支舰队的野心。刘步蟾看到了这一点, 就坚决反对,使得泰莱企图没有得逞。还有一件事,泰莱是汉纳根的秘书,与汉纳根关系很好。眼看汉纳根的总教习职位就要到期,至y期之后由谁来接替 他,丁汝昌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犹豫不决。汉纳根就悄 悄地告诉泰莱,他说我这个总教习职位到期后,我就推荐你 来接替总教习职务,这正是泰莱期待已久的。关于这一点, 又被刘步蟾发现了。刘步蟾赶紧找到丁汝昌,说泰莱这个人 不可用,他有野心,将来总教习的职务可千万不能交给他。丁汝

8、昌听了这话,下定决心,坚决不用泰莱。这样一来,泰莱更加对刘步蟾耿耿于怀了。这件事说明,刘步蟾在事关国 家利益的问题上,是毫不让步的,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原则 性。第三,忠勇。刘步蟾在几十年的海军生涯中,始终忠诚于国家,他无论是赴欧洲督造舰船,还是率舰执行重大任务,均以维护国 家利益为己任。在黄海海战中,他督率“定远”舰,誓死抗 敌;在威海保卫战中,他协助丁汝昌,坚守威海基地,在目 睹败局无可挽回的时候,毅然仰药自杀。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刘步蟾。既然刘步蟾是一个勤奋、敢为、忠勇之人,那么为什么电影甲午风云把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塑造呢?这其中 到底有什么隐情呢?这件事情与刚才我提到的那个英国人泰莱有直接

9、关系。泰莱是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的亲历者。战争结束以后,他回到中国海关,继续供职,一直到1920 年才回到英国。就在他回英国的前后,泰莱开始撰写回忆录,回忆录的名字叫在中国前线 。在他这部回忆录中,泰莱详细地描述了他在北洋海军中的经历,特别是他描述的一些战争的细节,颇引人关注。我在研究泰莱回忆录的时候发现了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回忆录中,泰莱丝毫不提“定远”舰的战功。 “定远”舰在海战中立下的战功,是有目共睹的,在很多史料中都有大篇幅的记载。而泰莱却只 字不提,显然他是有意的。第二个问题,泰莱在叙述海战的经过时,给刘步蟾编织口号,制了一顶大“帽子” ,说刘步蟾在战争中贪生怕死,在北洋

10、 海军接敌的过程中故意挂错信号,故意改变战斗队形,导致 了黄海海战的失败,把战败的责任直接推给了刘步蟾。那么,泰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泰莱这样做,是对 30 多年以前刘步蟾阻挠他控制北洋海军权力的报复。泰莱的回忆录于 1929 年在英国出版,并在欧洲广泛发行。后来又流传到了世界各地,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931年,中国有一个历史学家叫张荫麟,到美国学习,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泰莱的回忆录,当他看到与甲午战争有关的若干 细节时,感到作为战争亲历者的叙述,这些资料有很大的史 料价值,应该把它翻译到中国来,供历史学家研究甲午战争 时加以参考。于是在回国以后,张荫麟就把泰莱回忆录中有 关甲午战争部分

11、翻译成中文,在国内一家非常有名的杂志上 发表了,这个杂志就是东方杂志 。泰莱回忆录在国内的发表,在历史学界产生很大的反响。为什么?因为当时在国内有关甲午战争、甲午海战的史 料非常缺乏,不像今天这样丰富。而泰莱呢,又是战争的亲 历者。所以,人们对泰莱的叙述是非常相信的,甚至把它作 为信史在国内广泛传播,就这样,刘步蟾的反面形象就在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形成了,所以也就有了电影甲午风云对 于刘步蟾反面人物的塑造。可是,改革开放以后,历史学界的思想空前解放。随着大量史料的不断出现,很多历史学家开始对历史上的遗留问 题重新进行研究,刘步蟾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史学家 的视野。一些史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泰莱在回忆录中对刘步 蟾的描述和评价,是不真实的,是别有用心的。比如黄海海 战中故意挂错旗帜,故意改变战斗队形,都是不存在的。无 论是升旗发令,还是选择战斗队形,都是丁汝昌做出的慎重 决策,绝不是刘步蟾的擅自所为。再比如,说刘步蟾在黄海 海战中贪生怕死,也是不实之词,相反,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