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就是人的理性[理性与人性的博弈]_第1页
人性就是人的理性[理性与人性的博弈]_第2页
人性就是人的理性[理性与人性的博弈]_第3页
人性就是人的理性[理性与人性的博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在小说白孔雀中,劳伦斯深刻描写了主人翁在婚姻上不同的选择与结局,否定了传统的讲究门第的婚恋伦理观,同时批判了不顾自我而一味追求名利的错误婚姻态度,进而提出重视个人本性的婚恋伦理观。本文认为,在人类道德观和价值观缺失的今天,重新认识劳伦斯的回归自然的婚恋伦理观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关键词婚恋伦理观 白孔雀 批判 个人本性中图分类号 I104 文献标识码 A从人类男女恋爱结婚的过程来看,从古至今盛行过许多不同的婚恋伦理观。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人类的繁衍注定了男女结合的必然性与必须性。人 类的婚恋伦理观其实是一种社会观,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受到当时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同时又要

2、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一 人类社会婚恋伦理观的起源与发展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也被称为道德学。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 中分离开来,探讨人类道德行为的本质、起源、发展与现实意义。而随着人类两 性的结合及结合的思想及形式,就必定会产生相对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就 是人类的婚恋伦理观, 它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作为伦理学思想的道德 观念,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已经出现了” 。而作为社会伦理学中性道德思想范畴 的婚恋伦理学, 既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中构成隐藏于个体内心的个人 婚恋伦理观,又体现在一定的社会阶层、民族、家族等群体观念中社会婚恋 伦理观。 这两种婚恋观时而统一, 时而

3、矛盾,就在这样的矛盾统一中, 个体恋爱, 结婚的观点无时不在受到个人婚恋观的支配, 同时又受到社会婚恋伦理观的影响。人类的婚恋伦理观既是一种个人意识的表现,又是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婚恋伦理观发展变化的过程。恩格斯指出,正确的婚姻观或者“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 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 经济考虑消除以后, 才能普遍地实现”。到那时, 除了相互爱慕意外, 就再也不会 有别的动机了。二 白孔雀中的婚恋伦理观D H 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也是极富有争议的一位作家。对于

4、劳伦斯这样一个在作品中大量描写婚恋伦理观、性伦理观的作家来 说,研究其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伦理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白孔雀 是劳伦斯初登文 坛之作,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叙述莱蒂与乔治及莱斯利之间的情欲 故事,通过莱蒂在乔治和莱斯利之间的摇摆不定、难以抉择的境况,揭示了传统 婚恋观给人们带来的困惑、痛苦与灾难,反映了现代人在理想与现实、文明与自 然、灵魂与肉体等方面的挣扎,批判了那种“门当户对”的传统婚恋伦理观念。白孔雀 以英格兰中部的农村为背景, 通过主人公莱蒂和乔治的爱情悲剧, 反应了现代人在灵魂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矛盾与困惑。小说的女主人公莱蒂是一个情窦初开,充满浪漫情怀的妙龄女子,“举手

5、投足,沉静和谐之中都透出艺术家气 质的微妙同情心”。她从小生活在内瑟梅尔河谷的山林水色之间, 接受过高等的教 育,也读过不少“涉及现代妇女的东西”,她会弹琴,懂得绘画,是一个聪慧而富 有知识的女性。后来莱蒂继承了父亲的遗产,进入了乡村中产阶层。这样一个聪 明、可爱的女孩,对爱情充满了幸福的渴望。一方面,莱蒂被体魄健壮的农民乔 治所吸引,乔治对于莱蒂来说意味着自然的男性生命力。因此莱蒂对于乔治的爱 是出自人性本能的相互吸引,是超越理性的真情流露。它发自于莱蒂的人性本能, 不受意识的控制,不受文明的约束,它是人性的自然体现,是莱蒂个人婚恋伦理 观的外露。劳伦斯在小说中细腻地描写了莱蒂和乔治之间出于

6、人自然本性的相互 吸引和真情流露。劳伦斯认为,“性必定是某种火,因为它总能传达一种温暖,闪 烁的感觉,而当这闪烁变成一片纯粹的光辉时,我们就获得了美感”。然而,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的“门当户对”的社会婚恋伦理观又时刻制约着 莱蒂的思想和行为。她不得不“爱”上富有的、有权势的煤矿公司少爷莱斯利, 并最终选择了莱斯利。乔治虽然努力想要挽回,但是没有成功,最后走上了毁灭 的道路。莱蒂身上体现出明显的两重性。出于人性本能,她喜欢和乔治在一起, 她迷恋乔治的身材和十足的男性魅力。然而,虚荣心的作祟,又使她告诉自己不 可能嫁给乔治。她对莱斯利有着某种好感,但是那只是出于一种自我物质满足后 的自我陶醉。乔治和

7、莱斯利身份地位的不同,正好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婚恋伦理观 念。莱蒂发自内心的人性的个人婚恋伦理观让她无法真诚地对待莱斯利,但另一 方面,在传统的伦理观的制约下,她又以功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乔治。虽然莱蒂最终还是没有摆脱传统婚恋伦理观的束缚,选择和莱斯利在一起。但是劳伦斯的婚恋伦理观没有止步于此,它继续通过莱蒂婚后的不幸生活得到体 现。莱蒂虽然过着优裕的物质生活,但是却无法忍受经常的精神空虚与寂寞。她 给哥哥的信中痛苦地说道,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内容,完全没有意义”。婚后的 莱蒂对莱斯利的不满足暴露无疑,乔治身上所具有的那些男性魅力在莱斯利身上 是无法找到的,她能看到的只是莱斯利的小心眼、嫉妒、缺乏男

8、子汉气概。这些 都难以激起莱蒂自然本能的震颤。她开始压抑自己的本能对自然的性的渴求。莱 蒂选择的失败是她完全失去自我本性的体现,她在判断人的本能与理性认识的价 值时,肯定了理性的认识,放弃了个人的人性本能。她的悲剧实质上是理性认知 压抑人性本能的悲剧。莱蒂没有摆脱传统的窠臼, 选择了 “门当户对”的莱斯利, 看上去是传统的违反人性本能的社会婚恋伦理观战胜了自然的个人婚恋伦理观, 但是莱蒂婚姻的失败,却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劳伦斯真正的婚恋伦理观一一要想避 免莱蒂这样的错误,必须听从于原始自然本能的人性的“血的呼唤”。在一次次的 理性与人性的博弈中,劳伦斯对传统的婚恋伦理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勇敢地探

9、索合乎人性本能的自然伦理原则,追求天然、和谐的两性婚恋观。小说中三位主要人物都以悲剧形式结尾。悲剧的原因则是由于莱蒂所做出的 选择。莱蒂对莱斯利的选择毫无疑问受到社会婚恋伦理观的制约和影响,这样的 选择为人类思考自己的处境,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通过 对莱蒂选择所造成的悲剧,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一种批判的力量。小说中,劳伦斯 否定了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婚恋伦理观,警告青年男女在婚恋过程中不要受传统婚恋观的制约,要随心而动,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追求人类本性的对爱的渴求。劳伦斯婚恋伦理观的中心内容就是回归自然,回归个人本性,反对以财产为基础 的婚姻,体现出“超越时代道德,而表现为向性爱本质复归的天然倾向”。在劳伦 斯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