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谚语大全_第1页
俄语谚语大全_第2页
俄语谚语大全_第3页
俄语谚语大全_第4页
俄语谚语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俄语谚语大全,请干了这杯!2016-03-30 译酷俄语全,不在于多,而在于其对谚语的剖析和扩展全面,当然这里也汇集了不少相 关谚语,供大家学习参考了。谚语以简练通俗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寓意,反映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对世界、自 然、社会、家庭及人际关系的观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被称之为人民生 活的百科全书。我国的谚语起源甚早,其文字记载约有三手年历史。清朝杜文澜编著的古谣 谚有100卷,搜辑古籍所引古至明代的谣谚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谚语比比皆是俄罗斯的谚语据说在8世纪开始有文字记载。19世纪巾期,B达利编的俄罗斯民谚集书收集了约只万条谚语。 在俄罗斯的古典名著中,澹语同样是数不胜

2、数。这就为汉俄谚语的对比研究提 供了丰富的索材。对不同民族的谚语加以比较便能看到,“尽管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很多谚语 中包含的经验和寓意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使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文化背景迥异的民族之间,这种相似性也是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同其他 书面或口头文学形式比较起来,谚语似乎更适合于作这种比较研究。”,通过 对汉俄谚语的搜集、观察、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尽管汉俄两种语言文化习 俗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汉俄谚语包含的汉俄民族的智慧不仅有着不少共性的东 西,而且存在着难以弩信的相似之处。必须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谚语是广义的谚语,即包括流传在民间的俗语和谚 语;本文所引用的汉俄谚语均选

3、自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辞书。1 .汉俄谚语的词语运用 许多汉俄谚语含义相同。这些含义相同的汉俄谚语中使用词语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含义相同,词语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精选文库24)泼水难收一np5)6)一个巴掌拍不响 OgHoftpyKOBfliagommexionHemb; 远亲不如近令 P BiH3KHcfOce7igHmg? aibHpftgHu;远路无轻担一 HadoibmOTMTU UMaiaHHom THxeia; 物以稀为贵一MeroMaiTOug op oro能者多劳一KoMyMHorgaH 0 TorMHoruo cn pocumcn:例如:1)祸不单行一 Beg Hen p

4、uxogouTHa;2)百闻不口一见一八yqmeogup a :yBugemebMcm pa yciimamb;3)活至U老,学至U老一Bek冰uBuekucb; oiHTyKogiyecode pemb;9)10 )趁热打铁一Kyft冰e 孔 e no oka op HHQ;11)人情归人情,公道归公道一flpy冰6ag py冰6 oayxCcaiyxdoH;1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3 a go6 pgo6 ponMiamaiTaxygxDygoM1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一Oko 3aoK,y6a3y6;14)朋友千个好,冤家一个多一C mo gp y3eH M Q guH par MHo

5、ro;15)鸟美看羽毛,人美看学问一Kp acuBrBTuinae pb ,eaMieiOByMeHbeM;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qeroce6Hexoqe屮Tb orgp pyr u Mgeiaft;17)患难见知己一Qp y3brBO3HaroT60ge;18)家贼难防一OT goMamHeBroop H ey6e pe冰embc 刃;19)饱汉不知饿汉饥一OT goMamHeBroopa ey6e pe冰embc 刃;20)响鼓不用重 -B xopo m U ft pa6aeH Hag6uT(bcuiOH;21 )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一KaninnokanekaMe gbidHT;

6、22)扫细处断 -rge Be peBKoaH ,KTaaM pBemcn;23)脸丑怪不得镜子一HeHern)eHHHrB3e pkako oipo冰 K puBa;24)在狼窝就得学狼叫一C BOIKa)MU UTb -nBOOIH ffiHITb;25)舌头没骨头一刃3biK6e3KocTeH;2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 MeiOBenc pegnoiaraopacnoiaraern等 等。精选文库31)祸不单行唬得个唐僧在马上乱战,沙僧与八戒心慌,对行者道:“怎的了! 怎的了!苦奈得半夜雨天,又旱遇强徒断路,诚所谓“祸王里行”也!” 承恩,西游记)Begiaen puxogDgH O

7、csyHBrnepMaccHCkayspaBTiaH sacHjicoMOHpemeHu eMega en puxodugHa ” r吴U. OHyor0B0 pruTocsoB u Txa aKsyqHsucge.cr Ymak o)我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乌 尔万采夫。他同意我的决定。谚语云“祸不单行”这儿的情况正是这样。)9)能者多劳“俗语说的:能着多劳。太太因小事见奶奶妥贴,越发都推给奶奶 了,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曹雪芹,红楼梦)KoM MHorgaH, oTorwHorHocn pocu dnomeMBybi3TO rrnyg T ca n parnHBaerT MO neMHero

8、Bo puijiaseKuU xHomoMy y Her ro peKp ac(HEico6H, OOCHM saoraa ? HHMauMH旳 ro a.eArxoM yHorgoaH, o morwHorrocn po?.c(UTeMeeToBe kg a ynrne;43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UTO nocee, irricuno冰Hemb;44)习惯成自然 -np uBbiHia BTO pHHT ypa等等。这一类汉俄谚语的主要词语相同或相似,这一点通过例33 , 34 , 35,39等可以一目了然。然而有些汉俄谚语所用的词语似乎不甚相同,如29)中,俄语谚语的字面意义为时问带来金

9、钱,而金钱难买时间”,与汉语谚语的主要词语基本 相同;又如27)这一组汉俄谚语的主要词语“被蛇咬”与“ y冰aaeHHbiflMeeH” “怕草绳”与“ doUTCBH peBKU “是相同的)的这一组汉俄谚语有相 同的词语一“病来”与“ doaesHBixoguT”,“病去”与“oae 3 Hbixo精选文库532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月之问,街坊邻居,都知得了。Qo6 pacH/ia Ba ex u m xyguT”。俄语谚语中的度量单位往往用作修辞手段nyg为一普特,相当16.38公斤,而旧俄的重量单位 3OiOTHuk约6!克。俄语用nyg与3OIOTHUK这 两个词,汉语用“山

10、”和“丝”来表达“生病容易,治病难”这一思想,真可谓不谋而合有些含义相同的汉俄谚语虽说使用了不同的词语,但是它们的所指均属)一同一范畴,如40)中,相同的同语有;“有钱”与“ 6oraTbif5 “鬼”与“qepT” 而“推磨”与“ KarnaedeTeH” (哄小孩)尽管词语不同,但都指“干活”; 31 )中,汉语谚语的“千里,和“百里,”与俄语谚语的“ropog” 城市) 和“gep eBHH” (农村)同属空问的概念又如)中,汉语谚语的“河”、“箩”与俄语谚语的Mo pe (海)“BO pox”( 一堆)37 )中,汉语谚语的 “金窝银窝”,和“草窝”与俄语谚语的“ KaMeHHbIXO

11、 pOMbI (石头的大 房子)和“ xuxuHa “(小屋)38)中,汉语渡语的(清官”与俄语谚语的(a pb(沙皇)42)中汉语谚语的“水”与俄语谚语的“p bi6a”(鱼)等例证。这种令人凉讶的相似同样并非出于翻译家们独具匠心的加工,而是汉俄 两种语言自身的特征,是这些谚语的客观存在,有例为证:3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虽说“百里不同风,干里不同俗”,冠婚表祭, 各省不得一样,这儿女为父母成服,自天子以至庶人,无贵贱一也。(文康,儿女英雄传)MT ro p,ogoHOpQ Bmge peBH0o6biq a fftoroBO kym ropo g TOH opQ BTge peBff

12、l0o6biqft MOXH n puMe?HHKHHT3EbiKy roBOBpcHKcnrceieHUM HudyggaB TiurnaernTroBcpa gp yronrooceie. HBUHoro po gu)u(俗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 俗。”也适用于语言:任何一个居民点的方言都与另一个居民点的方言有区 别。) 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施耐庵,水浒传)g 五 Hxu roBO puiTGCHiOBU Qo & pa ancaBaexu mxyg 価 HXu3aqeMTene pKainypoqeiOBXKa ygo?八yq mg oixeHKa3 anpime

13、iOBexKDapoiii-o 9T rnbin paB精选文库6? BaH(自己HamkoemakaMe H(镰刀对石头);o ,jiuagpy 冰 C an 孔 i Ji(桌布一KorooBeciTbcmyaTorrDog(问心无愧的人,睡觉踏实);UEHTOOBO pU(A.bOCT poB C (“俗语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 里。我为啥要说别人坏话。我应该讲人家好话“你这话讲得对”)41)伴君如伴虎 朝臣待漏,伴君如伴虎。一点不到,自家性命难保。(无名氏,小五义)B孔 ui3a p 6 孔 uoMep.Tu He Be pEocyga pgpyM!6iei (eB别相信皇上的友清!伴

14、君如伴 虎!他才34岁,却凶极了!他就是这个徉子.”)含义相同,词语不同。例如:45)一个烂桃坏满筐一Ogmana pmuBoaBau Hcemag pTUT 一头癫羊 坏一群);46)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一八 oxKagerTUEoeno pmUja KMyeg (一勺 焦油坏了一桶蜜);4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 Bo 3Jneij yoem H pack paeme, e m E CIJE eaxuaMa paem(挨着火焰满脸红,挨着烟油浑身黑);48 ) 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一CaM Kam yaBa puiMaexie6bi熬的粥自己吃);49)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rpoM Her

15、 p刃HMT冰umene peKp eemuTe刃 (天不打雷,农夫不在胸前划十字)50)绣花枕头一肚子草一Xopo mHageBKue ei.kdaxygoBfme 丙 OIK(姑娘身穿绩罗绸缎,脑子里却是一团浆糊);51)针尖对麦芒52) 人一走,茶就凉一 Ckame p oom收,友情无存);53)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一yyrnknogro 孔 oBroefee pmume 刃54)当着矮人,别说矮话一B goMHoBemeHHroerro oBo pOHBTep eBke(当着自溢者的亲属,莫提绳子)55) 一山不藏二虎 flBaMegBegGHdHoffie p孔 oHre

16、y冰uBy T(一穴不 容二熊);精选文库756)兔子不吃窝边草一B孔U3H op MUCH an po MbicfliexoguT(狐狸在 窝边不干坏事)等等。以上例证充分说明,由于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 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汉俄谚语的表达相同意义时使用不同的形象手段,这些形 象手段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其有内在的文化伴随意义。含义相同的汉俄谚语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同一性,说明了不同民族的 思想意识、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的相通之处。2.汉俄谚语体现的辩证思想 高尔基曾经说过:“必须知道人民的历史,还必须知道人民的社会政治思想。 学者们一文化史家们,人种志学者们

17、一指出,这种思想表现在民间故事、传 说、谚语和俚语中,正是谚语、俚语以特别富于教训意义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大 众的思想”。谚语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是反映民众思想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汉 语谚语和俄语谚语也不例外。按照谚语的内容,汉俄谚语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自然谚语和社会谚语。自然 谚语是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并不断调节关系的经验总结,包括生产谚、气象 谚、卫生谚、风土谚和日常生活谚等。社会谚语不仅是民众的全部生活经验, 而直是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包括哲理谚、社会斗争谚、伦理道德谚等。有些 自然谚语,如汉语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俄语谚语“ Mmo nocee im b ounoxHemt ”也兼作社会谚

18、语,因为它们体现了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哲理。相当数量的哲理类谚语闪烁着朴素的辩证思想的光彩。人民大众远在知道什么 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她思考了,正像人们远在散文这一名词出现以前, 就已经在用散文讲话一祥。”汉俄谚语所涉及的辩证法思想十分广泛。例如:反映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谚语有:1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2)有一禾U必有一弊 3) He6bi孔 ObicrnacTb 刃,HecraoQM orrjEu(因祸得 福)4) He xygae go6 pa (有利有弊)等;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与条件联系的谚语有:5 )干里之堤,溃于一蚁之穴;6)无风不起浪;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8) Mo

19、CKBoaTKoneeqHe3Haro pe jiacb(莫斯科曾毁干一支小蜡烛);9)flwMaoe orHHe6biBaeT(无火不 生烟);10) flax 精选文库8eaMaxH opo ?xiioa旳刃访HieaBa pMTme Kpyn bi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 反映量变引起质变的谚语有11)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2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3) KanjuukaMegio 孔 6UT(滴水穿石)4 ) MOCK 田 ec pa3y cmp oujacb(莫斯科并非一朝一夕盖成的)等;反映对事物对人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谚语有:15 )入乡随俗;16)响鼓不用重锤;17)

20、 BnyxoMioHacTbc pDCb Bouyicma Hex M g (进他 人的修道院,莫带自己的规矩);18) B xo po mUm padHeH HagdumcCUJOH(好鼓不用重捶)等;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联系的谚语有:19)金于其外,败絮其中;20) CHa py XMujiaBHym pHUj(外表可爱,里面腐烂)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着重介绍反映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以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联系的汉俄 谚语,并通过它们窥视汉俄文化及民众的社会政治思想,算是“管中窥豹时见 一斑”吧。“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是流传久远的汉语谚语。边塞上的老翁丢失了马,哪 里知道不是个福分呢,指

21、祸福可以相互转化。“有一利必有一弊,指的是事物 有利益的一而,就必然有弊病的一面,休现事物的两重性。俄语谚语“He o 6bi crnac TgafflecqacnrobMorjo也是讲因祸得福,指祸与福可以相互 转化。“HeTxygCae god pa”的寓意是“有弊必有利”,与汉语谚语“有一 利必有一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这些汉俄谚语以质朴无华的语言阐述矛质的 对立而可以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类似的汉俄谚语还有:21 )祸与福相随;22 )苦尽甜来;23)恩多成怨;24)乐极生悲;25)天下大 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6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7 )月满则亏,水满则 溢;28) Cqac

22、TCtde eccrnacH aoegmucxaH JE xg 幸福与不幸同乘辆 雪橇);29) r g pago C m myuro pege op ea M pagoc T悲伤与喜 悦相随,喜悦与悲伤作伴);30 )Hemo3直eiuno B没有不带刺的玫 瑰): 31) nocjire poiBbEg p n ocjreo ppagocTb(雨后大晴,苦尽喜 来); 32) He BC eomy aceH, U5ibiBaTe 孔 uKfflCT(猫儿也不是 天天吃荤,总有大斋到来之际); 33 )KT(MbiHMa孔一laBBpa ukHbi HeBe孔uK 3aMTp (今天是小人物

23、,明天将是大人物,今天是大人物, 明天将成小人物)等。精选文库9大千世界中,福与祸、吉与凶.好与坏、甜与苦、利与弊、喜与悲、合与分、 盛与衰、富与贫等等的对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 统一。上面例举的汉俄谚语表现了对立的正反两面互相包含,如例21),28)30),更大量的则是表现对立的正反两面可以相互转化,如例22) 27).31) 33)汉语谚语还体现了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走向反面,如例25)。唐朝白居易有诗云:“乐往必悲生,泰来由否极。” “否”与“泰”都是周易中的卦 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周易中认为,“否和“泰”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后人用“否极泰来”表示事

24、情坏到极限就可以变好。不少汉俄谚语总结了富有效益的生活真谛,告诫人们在灾祸从天而降、忧愁聚 结心头时,不必垂头丧气,蹄不振;而身处欢乐幸福之中时,也不要盲目乐 观,忘乎所以,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例如:34)胜不骄,败不馁;35)失败是成功之母36)甜从苦中来,福从祸中生;37)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指做什么事情都不 能过分,过分就会走向反面)38)常将有口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39)丰年 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饥时难 40 )Hu pagocBTGbq H HunernaliBCKoHe HHa(欢乐不苦会水久,悲伤总有尽头);42 )E mtro pbKo6e

25、 pembc刃 ugoc 孔 agkoro (现在苦,将来甜2 );np uneqajiu6ygHeqa# eH a np pagocmUygpagocTeH (悲痛时别伤心,欢乐时别高兴43; KTHeiHaemnac T TUHe3HaeTacTb(不知道坎坷,就不懂得幸 福)44)np ucbiTocnTOHMHu o 孔,0 gp U5oraT(T yo冰ecTBo (饱 时莫忘饥,富时莫忘穷)等这些经验是人民大众在蹬陀岁月中经历了生活的坎坷磨难和社会的风云变幻总 结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汉语谚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和俄语谚语“ CHS py xuMu # aBHymrpH

26、Hu 孔如出辙。“金玉其外和CHS py是现象,而“败絮其中”与“ BHym p UHU# ”是本质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与本质一致的现象,假象 是与本质不一致的现象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在众多的汉 俄谚语中得到体现,其中以反映华而不实、阳奉阴违的人的谚语尤为精彩。华 而不实”原指自然现象,华,即开花,引申为“美好”的急思,实,即果实, 引中为“实在”的意思,用只开花不结果来比喻外表好看、内容不实在的事物 精选文库10或者徒有虚名的人。常见的汉俄谚语有:45)绣花枕头一肚子草;46)驴粪球儿外面光;47) He BC刃KMe, HTOK pac HeHa p刃冰着华

27、丽的人未必聪明) 48) HeBceo孔o, mmO孔ecmum(一干刊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49 )Xopo HageBime e 几 gaxygoBfHeft TOK(姑娘身穿绒罗绸缎,脑子里却是一团浆糊);50) JlUHUkDeeH KO gayMMa孔eHb KO亮的脸蛋,愚蠢的脑袋);51 ) CaMiyg p刃BdiOy M gbi p刃B (卷发真帅,记性很坏) 52)ro孔OEsyB pa3yM H孔b(大脑袋采傻子); 53)noe, maKO 孔 OBy,ugKnycTO 孔 OBy(歌a 声嚓亮像夜莺,脑袋空空如傻子); 54 )Ca6jio刃CT,pgaaro孔OBy

28、cma(马刀锋利,脑子太笨)等 在例45) 54)的谚语中,美丽的服饰(绣花、丝绸一 HeK俊美的长相(卷发 -Kyg p 刃 B,大头-rO 孔 OBca y#白脸 -jiuHUKdoeeHbKO)以及威武的姿态(锋利的马刀 -cadOcm pa)都是假象,用来掩盖“不学无术”的本质,然而假的就是假的,掩盖是徒劳的,如例46),外而再光,驴粪球儿还是驴粪球儿.,这邺谚语的字里行间都透出对徒有外表、华而 不实的嘲讽,包含着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在汉俄谚语中,如果说徒有外表的人受到了不无幽默的嘲笑,那么,凶狠狡 诈、两而三刀的人则被揭露得淋漓尽致,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了。例如:55)白糖嘴巴砒霜心

29、;56)嘴里念弥陀,心赛毒蛇窝;57)披的人皮,做的鬼事;58)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59)遇见绵羊是好汉,遇见好汉是绵羊;60) 3 孔bieMegBycTHXC,刃amigBC刃KOIMPUHOCT(恶人的甜言蜜语是砒霜 毒药):61 )Br孔a3a3a6aB几iBiarrna pyraroT(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 话);62 )Bnrog刃XHr,eajgoM ae pr (人前是天使,在家是恶魔)63) M刃rKcoTengTKecTKnaTb(床铺得很软,睡上去却很硬。意思接近: 嘴甜手辣);64 )MonogeniJpOTUTean poriMBnogica aMBua (绵羊面

30、前是好汉,好汉面前是绵羊)等。以上例举的谚语中,用以指代“奸诈、虚伪、卑劣”等的词语几乎都带有强烈 的感情色彩,例如,55)的“砒霜心”,56)的“毒蛇窝” ,57)的“鬼事” 60)的“刃g”,62)的“aepT”等等这种形象鲜明的表现乎法能在读者或听者的心中 产生共鸣 例45) 64)汉俄谚语的流传说明:人民大众在接触了大堂现象之后,经过用 精选文库11心的思索,掌握厂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表现出对社会及人际关 系的敏税的洞察力。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里例举的64条汉俄谚语以精炼山形象的语言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思想,给人 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诲。短短几个字干净利落,生

31、动风趣,它们的表现力干刚族 染力有时可以超过一篇没有经过洗炼的长文。不难发现,不少汉俄谚语存在着 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不仅包含相同的寓意,而且使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词 语和表达手段。人类的思维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由于“祸与福”、“贫与富”、“恶与善”等 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无处不在的,因而人类的思维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同一 性3.汉俄谚语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谚语是民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生活经验的积淀.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在 汉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良好的教育功能,给人们以众多的启迪, 现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1 )告诫人们要正直,要

32、珍惜荣誉,要有骨气。如,汉语谚语“君子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明人不做暗事”,“言必信,行必果“人穷志不穷,”“为 人不作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干里”,“宁为玉 碎,不为瓦全”,“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等;俄语谚语“n/aTLe CHO B y arnecTMo/ogy (衣服新时爱护,名誉从小珍借),“ HdaBuu/o ,BKa p enu, cagaBu ge pxud未许人言要白戒,已许人言要信守), “VTOB opgopo xeeHer” (宁可破财,不可违约),“KorooBecrnTubc ,Tya TornoogyuHogo/oBHeBe pTu

33、rnc刃”(问心无愧的人睡觉踏实), “Qo6 pacHTia g o po 沁eoraTcTBa “好名声胜千金”),“Q(c/i pB 刃 a/ex u T xyg 五 HXUT” “好名声无人知,坏名声传四方”),“八yrnuye Mep emp/oMeMKuTBaftueM ” (宁愿像鹰那样死去,不愿像兔子那样 贪生), “八yqueMep, TBxejnuo3o p” (宁可死,不受辱)等。2 )告诫人们要自立,要持之以恒,坚待不懈。如,汉语谚语“有志者事竟 成”,“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只要功大深,铁杆磨成针”,“人活 一口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站得高,看得远

34、,”,“活到老 学到老”等;俄语谚语“ Kan/5HKaMedio/6uT” (滴水穿石),“Te p Hu eT py gene pernp yrn” (耐心加勤劳,能战胜一切),“P u负e, r ger/y6,Hie e/oB-e rgayrnue” 精选文库12(鱼往深处游,人往高处走), “UeM BbiuCTaH,e TUL da/buuguub” (站得越高,望得越远), “Be XUB,HBeKqUCb “(活至U老,学至U老)等3)告诫人们不仅要珍惜友情,而且要懂得择友不易。如,汉语谚语“在家靠父 母,出门要朋友”,“多个朋友多一条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知

35、己”,“听其言,观其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俄语谚 语“ He uMeHT py6 几 eaUMefCrng py3eH” (不要一百卢布,而要一 百个朋友),“Cma pbig pyryrnuiH OBbuxByx”(一个老朋友胜过两个新 朋友),“Q孔刃g pyrcaeMBe pHmoKouua为了朋友,千里迢迢不 觉远),“Qp y3Bn 刃O3HaroB60ge” (患难见知已), “UrnoysHaT neOB ,eHaag OHUMnygo孔utecTb” (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和他吃 完一普特的盐),“BugHaiTuinaono孔emy “(看鸟凭飞行,意谓识人看行 动),“ Bo3Jinebi孔nocT H pack pacHe, eBuoLS c/iceax 3aMa精选文库13等。“qy冰a刃 gyma nomeMKu”4)告诫人们要和睦相处, 贵”,“家和万事兴”, 等;俄语谚语 “Ha HTUKKorgaeMK/ieag r 孔 acH y eoMbroro pHe6e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