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设计_第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设计_第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设计_第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设计_第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交通和通信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通过掌握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历史,思考分析交通、通信工具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建立橱窗板报,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和通信发展历史的直观认识。 阅读老照片等书籍,加深对交通和通信工具进一步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学生通过数据的比较,清楚认识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和通信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应该具有历史责任感,努力学习,长大后为西部的开发贡献自己的

2、力量。 四、教学重点 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五、教学难点 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师:如果你想从福州去看上海世博会,你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 答: 师:那你们知道古代有哪些交通工具吗? 答:马车、轿子、木船 在古代交通基本时靠走的 师:大家都知道长城有很多烽火台,那你们知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吗?答:烽火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可以想象古代的通讯还是比较落后的 近代以来,人类的交通和通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吧。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目“交通工具的更新”,找一找: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大家请看图知道这叫什么吗? 答:黄包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日本,被称作人力车,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13年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所以后来黄包车一词反而较为常用。 师:创作于20世纪初的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臀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噶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 答:自行车 师: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以致中国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同学们请看图 1902年,上海人议论最多的就是一种突突作响并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

4、轮怪物”。这个怪物其实就是 。 答:汽车 师: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次通行了什么交通工具,自静安寺至外滩,两旁观看的人很多,但乘坐的仅24人,其中有一半是外国人。因为有“不能乘坐,坐了容易触电”的传言,所以外国人特地试坐给人看,表示坐这种车并无危险。 答:电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幻灯片) 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业要先行,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它们在中国的推广却是一波三折。 师: 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

5、已渐渐落后于西方。但是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不会甘于落后的。1865年,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船“黄鹄”号建成。该船除回转轴锅炉等所需钢材系从海外购进以外,所有工具和设备均是在没有洋人指导下自己完成的。“黄鹄”号是我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自制的汽机轮船。 187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课本P.71“材料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有哪些? 答: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基本上持反对的态度。 他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损害“商贾生计”、毁坏“民间田庐”(经济);“坏其祖父之坟墓”、破坏风水;影响中外关系,引起大

6、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清政府统治(政治)。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以为沈葆桢是个保守顽固的官员,其实他属于洋务派,比朝廷中的大多数同僚对于西方的科技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连这样的官员都反对修铁路,大家可以想象清政府对于铁路是何种态度了。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政府也逐渐认识到铁路的好处,开始改变态度。 中国早期铁路都是外国人设计、施工的,同学们知道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7、什么吗? 答:京张铁路。师: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筑一条由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为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京张铁路工程施工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着外国人“修建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的轻蔑和嘲笑、朝廷里个别官员的嘲笑议论,詹天佑当时压力很大。“如果我失败了,那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会是所有中国工程师,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不幸!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我别无选择!”正是这股豪气,四年艰辛之后,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2003年上海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

8、的高速磁悬浮铁路。 师:20世纪初;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那同学们知道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是谁吗? 答:冯如 “现在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飞机已经成为军事上不可缺少的装备,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千百万架飞机,分别驻守在中国的各港口,足以使中国的国防强大起来,外国列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当有人对是否有能力研制飞机提出疑问的时候,冯如坚定地说:“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苟无成,毋宁死!”(幻灯片)在1909年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师: 同学们感受了中国交通发展变化的过程,现在来归纳下交通发展的特点 答:从技术、动力等方面 师:同学

9、们知道图片中的是什么古董吗? 答:1840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问: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信方式都有哪些? 答: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邮件、QQ等。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邮政通讯的发展 答:首先我们来看古代的通讯主要靠的是驿站,到了明代出现了民信局。 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661896年,大清邮政局 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1949年11月,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电报在中国,(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3)20

1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师:同学们看中国互联网规模及增长速度的柱形图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积极影响: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加快了信息传递 提高了效率 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消极影响: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 环境污染加重。 导致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 探究: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有哪些办法? 最后我们进行一下这节课的知识梳理:这节课主要讲了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的表现及影响,古代交通只有木船、轿子、马车,而到了近代以来出现了轮船、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火车、汽车、电车、飞机,牵引动力从人力物力转向了机械,古代通讯靠的是驿站、民信局,到了近代有国家邮政电报、电话。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及消极两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