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作业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作业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作业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作业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 (2017 厦门期末)“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描绘了 ()A. 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爆发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金田”得知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金田起义,故B项正确。答案:B2. (2017 宿迁期末)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 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A. 十二铜表法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

2、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根据材料“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 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可知 该文件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故B项正确。答案:B3. 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A. 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B.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C. 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D. 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解析:民谣中的“天父杀天兄”就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其他三 项均未能体现。答案:D4. (2017 焦作期末)据记载,1

3、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A. 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B. 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C. 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D. 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解析: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因此得不到李秀 成等将领的支持,故 D项正确。答案:D5. (2017 天门期末)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B.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 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 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D项错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

4、革命的序幕是指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 任务,故C项正确;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没有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故 误。答案:C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材料二小弟杨秀清 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 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论是也,即遣佐将施行。钦此。(1) 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2) 太平天国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3) 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太平天国的土地政

5、策,由于环境的变化,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 制到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的变化,说明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答案:(1)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规定照旧交粮纳税。(2) 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根 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的现实需要。(3) 由废除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后件业知能强化基础巩固1. (2017 德阳期末)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受到中 英鸦片战争直接冲击而发生的是()B.义和团运动A. 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 1851年,是鸦片战争的回声,故 A

6、项正确。答案:A2. 这支队伍 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 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A. 东征军B.西征军 C.北伐军D.石达开部解析:从材料中“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 “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信息可知,其反映了北伐军的孤立无援,故选Co 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3. (2017 绵阳期末)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A.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B. 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C. 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 要求人人平

7、等的愿望解析:根据材料“树墙下以桑” “蚕绩缝衣裳”可知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故 A项正确。答案:A4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 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 据是()A. 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金田起义D.提出资政新篇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 规定将土地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答案:B5.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哪些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取消一切私有财产绝对平均主义理想A.B.C.D.解析:从图片中的“凡天

8、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土地分配的原则,指的是“圣库”制度带来的影响,与这一要求不符,故选Db答案: D 6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脱离了社会现实,属于空想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解析: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共同点; 资政新篇未反映农民的理想追求,也未受到宗教 思想影响。答案: B7.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首要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重新振兴太平天国C.与外国资本主义建交 D 摆脱中国民族危机解析:A项是采取的措施,是实现目的的手

9、段; C D两项不是目的。答案: B&孙中山认为“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他 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C.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解析: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知有民权”“不 知有民主”,即太平天国运动缺乏民主、民权思想的指导,C项符合题意。答案: C能力提升9. (2016 潍坊期末)“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 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 重要作用。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

10、指 ()A. 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B. 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C.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分土地,产品归圣库,削弱了经济竞争,降低了家庭生产的差距,故C项正确。答案:C10. 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但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这主要是因为()A. 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B. 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C. 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D.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解析: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主要强调平等、平均、公平等观念,但是后来发生 了天京变乱,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阶级的

11、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自身在思想等方面存在局 限性,导致出现争权夺利的斗争,最终发生了天京变乱。答案:D11. (2017 邹城期中)立足19世纪中期,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所采取的措施中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 以“国”字代替“ ”字,取王居其中之意B. 采用宗教,建设天国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 颁布资政新篇解析:太平天国爆发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而西方已经进入资本 主义社会,题干材料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只能是太平天国采取的资本主义 措施,即资政新篇的颁布,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D项正确。答案:D12

12、. (2017 太原期中)洪秀全在天父诗 幼学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 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继承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全部宗旨B. 按照拜上帝教创立人间天国C. 旨在强化等级尊卑的传统观念D. 并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它强调了男尊女卑,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答案:C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

13、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 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兴宝藏。凡金、银、铜、铁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 招民采取。资政新篇(1)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和材料二资政新篇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各自体现了 什么思想?(2) 从时代的要求看,这两种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分析比较能力。第(1) 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即可,注意不是具体主张。第 (2) 题天朝田亩

14、制度和资政 新篇都有思想进步性,但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反封建的角度,后者是从历史发展潮流的 角度。答案: (1) 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平分土地,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 : 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解除封建压迫、建立农民土地所有 制的原则,具有鲜明地反封建意义。 资政新篇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56 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材料二 1856 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

15、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 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 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材料三 杨秀清是不是邪恶的阴谋家暂且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杨秀清 的卓越行政才干和集权才能,太平天国运动决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1) 材料一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2) 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 么?(3)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杨秀清。解析:第 (1) 题根据时间“ 1856 年”,结合太平天国的发展概况得出答案。第 (2) 题根 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得出原因,并从农民阶级 的局限性上加以评论。第 (3) 题应该对杨秀清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答案: (1) “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 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2) 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