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区域经济-论文网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区域经济-论文网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区域经济-论文网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区域经济-论文网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区域经济-论文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区域经济-论文网论文摘要:贵州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即 “一圈二区一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加剧。黔北发展水平接近贵州省平均水平,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处于第三,差距最大的是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贵州经济发展态势为中部凸起,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均低于中部,并且是东南部低于西部北,突出表现为东南部塌陷。政府应高度重视贵州区域的非均衡增长现象,避免使东部变成中国的“贵州”,应对东南部特色经济带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时,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论文关键词: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贵州经济区域,东南部塌陷不仅一个国家要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在一个省区范围内也要注意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就贵州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呈现为明显非均衡增长状态,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需要从宏观角度给予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更多的关注,避免其成为中国的“贵州”。一、贵州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四大经济区即贵州省十次党代会所讲的“一圈二区一带”。贵阳城市经济圈范围界定为以贵阳市为中心、辐射半径80100公里的区域,包括贵阳市各区市县,安顺市的西秀区、平坝县、镇宁自治县、普定县,黔南自治州的龙里县、惠水县、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共20个县、市、区;黔北

3、综合经济区,包括遵义市、毕节地区金沙县和铜仁地区的德江县、思南县和沿河县,共18个县、市、区;毕水兴经济带,包括六盘水市、黔西南地区、毕节地区的黔西县、织金县、大方县、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纳雍县,安顺市的关岭县和紫云县,共21个县、市、区;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包括铜仁地区的铜仁市、江口县、玉屏县、石阡县、印江县、松桃县、万山特区、黔东南州以及黔南州的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县,共29个县、市、区。贵阳城市经济圈2008年拥有人口836.64万人,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GDP总量达到1130.78亿元,占贵州省省GDP的33.80%;人均GDP为13515.69元,

4、比全省平均水平8824元高53.17%;人均财政收入为1339.82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0%、45.79%和43.81%。黔北综合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906.41万人,GDP总量达到785.13亿元,占全省GDP的23.47%,人均GDP为8661.96元,相当于全省人均GDP的98.16%,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分布分别为第一产业占17.88%、第二产业占48.64%、第三产业占33.48%。毕水兴经济带2008年有人口1247.81,是四大经济板块中人口最多的区域,GDP总量为934.96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7.95%,人均GDP为7492.81

5、元,相当全省人均GDP的84.9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76%、49.63%和32.61%。图1四大经济区域GDP占全省GDP的比例东南部特色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802.14万人,是贵州四大区域中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少的区域,同时也是典型的农业、旅游地区,2008年GDP总量为494.8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4.79%;人均GDP仅为6168.9元,比全省人均GDP少2655.1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9.91%,相当于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的45.64%。从国民经济的三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0.73%、30

6、.41%和38.86%。图2四大经济区域人均GDP的变化二、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分析(一)从区域GDP总量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贵州四大经济板块经济增长呈现出非均衡增长太势。图1是利用四大区域GDP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所进行的描述,从图可以看出,四大经济区域增长表现为非均衡增长。贵阳城市经济圈占全省GDP的比重在波动中具有一定收敛性,黔北综合经济区和毕水兴经济带占全省GDP的比重份额在波动出表现为上升趋势,特别是毕水兴经济带GDP占全省GDP比重的上升势头强劲,1978年毕水兴经济带占GDP的比重为23.21%,2008年上升为27.95%,上升

7、了4.74个百分点。东南部特色经济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占全省GDP的比重波动中呈现出下降之势,1978年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1.08%,2008年下降为14.7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表119782008年贵州人均GDP的区域差异单位:元 人均GDP 与全省平均水平的离差 贵州 毕水兴 黔北 贵阳 东南部 毕水兴 黔北 贵阳 东南部 1978 175 146.5 168.831 268.62 183.9 -28.53 -6.17 93.62 8.85 1979 204 150.4 172.045 297.6 201.2 -53.64 -31.96 93.6 -2.

8、84 1980 219 154.9 192.934 330.95 233 -64.12 -26.07 111.9 14.04 1981 242 172.7 218.922 343.06 234.2 -69.29 -23.08 101.1 -7.78 1982 278 195.8 267.806 379.2 263.5 -82.24 -10.19 101.2 -14.46 1983 302 208.2 300.107 442.34 277.9 -93.8 -1.893 140.3 -24.15 1984 371 256.8 350.428 537.07 341.4 -114.2 -20.57 1

9、66.1 -29.6 1985 420 298.2 389.777 643.14 368.9 -121.8 -30.22 223.1 -51.14 1986 467 331 450.449 707.91 405.2 -136 -16.55 240.9 -61.79 1987 546 363.5 527.919 791.77 448.8 -182.5 -18.08 245.8 -97.2 1988 683 442.9 661.39 898.25 546 -240.1 -21.61 215.2 -137 1989 750 471.1 684.798 1049.2 582.6 -278.9 -65.

10、2 299.2 -167.4 1990 810 504.3 723.837 1152.3 635.4 -305.7 -86.16 342.3 -174.6 1991 896 570.8 864.816 1315.5 684.1 -325.2 -31.18 419.5 -211.9 1992 1034 659 951.873 1519.1 797.5 -375 -82.13 485.1 -236.5 1993 1234 875.5 1087.71 1762 897.3 -358.5 -146.3 528 -336.7 1994 1527 1100 1354.43 2203.3 1124 -427

11、.2 -172.6 676.3 -403.1 1995 1826 1310 1582.1 2609.8 1320 -516.3 -243.9 783.8 -505.8 1996 2048 1587 1869.36 3527.5 1489 -461.1 -178.6 1480 -559.1 1997 2250 1737 2115.26 3984 1631 -513.5 -134.7 1734 -618.9 1998 2364 1895 2346.21 4393.6 1777 -468.6 -17.79 2030 -587.3 1999 2545 2037 2478.52 4701.2 1844

12、-508.2 -66.48 2156 -701.1 2000 2759 2083 2600.78 5107.2 2011 -675.9 -158.2 2348 -747.8 2001 3000 2245 2799.31 5545.3 2189 -754.6 -200.7 2545 -810.6 2002 3257 2489 3082.65 6088.5 2398 -768.2 -174.4 2832 -859.4 2003 3701 2796 3496.43 6862 2752 -904.7 -204.6 3161 -949.2 2004 4317 3418 4110.74 7983.6 31

13、25 -899.1 -206.3 3667 -1192 2005 5052 4228 4818.23 8940 3550 -823.8 -233.8 3888 -1503 2006 5759 4995 5549.5 10222 4019 -763.6 -209.5 4463 -1740 2007 6915 6011 6645.46 11772 4800 -904 -269.5 4857 -2115 2008 8824 7493 8661.96 13516 6169 -1331 -162 4692 -2655 (二)从人均GDP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从人均GDP的变化来看,同样可以发现贵州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现象。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1978年贵州省人均GDP为175元,贵阳城市经济圈为268.6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3.62元;黔北综合经济区为168.8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7元;毕水兴经济带为146.5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53元,在四大区域中,是全省人均GDP最低的地区;东南部特色经济区为183.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85元,人均GDP是仅次于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区域之一。总体上看,在四大区域中,贵阳城市经济圈和东南部特色经济区人均GDP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黔北综合经济区和毕水兴经济带人均GDP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过30年的发展,至2008年全省人均GDP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