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_第1页
培训课件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_第2页
培训课件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_第3页
培训课件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_第4页
培训课件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脏骤停急救 http:/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纤维颤动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的为无脉电活动。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3秒头晕,10秒昏厥,30秒瞳孔散大,30-60秒呼吸停止,4分钟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脑内atp枯竭。6分钟大脑不可逆损伤。1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0%,60%,40%,20%,0%.。 http:/ 现代复苏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即由

2、考恩等人提出的胸外心脏按压术,其后认识到心肺复苏的同时不进行有效的呼吸复苏,则抢救常告失败,所以70年代又发展为cpr。 http:/ (2)美国心脏病学会于1980年,根据美国每年约有500000人死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中约60%死于发病后1h内。于是他们为冠心病患者心脏骤停所作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h内心脏停搏,为心脏骤停。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觉得用以上两个定义的任何一个来解释心脏骤停都不够全面。结合两者专家认为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脏骤停。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这两个名词有本质上的

3、不同。晚期癌症病人消耗殆尽,终至死亡,心脏停搏,是必然的结果。这类死亡应归于“生物死亡”;而由于心脏骤停,病人处于“临床死亡”。前者无法挽救,而后者应积极组织抢救,并有可能复苏成功。 http:/ - 常见诱因常见诱因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总结为5“h”和5“t”: hypoxia(缺o2) hypokalemia/hyperkalemia and other electrolytes(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它的电解质异常) hypothermia/hyperthermia(低温/体温过高) hypovolemia(低血容量) hypoglycemi

4、a/hyperglycemia (低血糖/高血糖) tablets(药物) tamponade(心包填塞) thrombosis-pulmonary(肺栓塞) thrombosis-coronary(冠状血管栓塞) tension-pneumothorax, asthma(气胸,哮喘) http:/ - - 病因学病因学 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肌梗死后左室供血分数降低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预测因素;频发性与复发性室性期收缩的存在,亦可预示心肌梗死存活者发生猝死的危险。各种心肌

5、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5%15%,是冠心病易患年龄前(260次分)及难治性心室颤动,可试用静脉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每隔5min,每次5mg静脉注射,直至总剂量15mg;艾司洛尔0.5mgkg静脉注射(1分钟),继以50300ugmin静脉维持。由急性高钾血症触发的难治性室颤的患者可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520ml,注射速率为24mlmin。异丙肾上腺素或心室起搏可能有效终止心动过缓和药物诱导的tdp。当vf无脉vt心脏骤停与长qt间期的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相关时,可以12g硫酸镁,稀释推注520分钟,或12g硫酸镁加入50100ml液体中滴注。 http:/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顿的处理不

6、同于室颤。给予基础生命支持后,应尽力设法稳定自主心律,或设法起搏心脏。常用药物为肾上腺素每隔35分钟静注lmg及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在未建立静脉通道时,可选择气管内给药,2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心脏停搏或慢性无脉性电活动患者,考虑阿托晶,用量为lmg静脉滴注,可每35分钟重复使用(最大总量为3次或3mg)。若有条件,缓慢性心律失常施行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例如体外心脏起搏或床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等。上述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可逆性病因,如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药物过量、低体温及高钾血症等,并给予相应治疗。 http:/ 经过心肺复苏使心脏节律恢复后,应着重维持

7、稳定的心电与血流动力学状态。儿茶酚胺不仅能较好地稳定心脏电活动,而且具有良好的正性肌力和外周血管作用。其中肾上腺素为首选药,升压时最初剂量1ugmin,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剂量范围110ugmin。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减少肾和肠系膜血流,现已较少应用。当不需要肾上腺素的变时效应时,可考虑使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建议剂量范围520ug(kgmin),剂量大于10ug(kgmin)时可出现体循环及腹腔脏器血管收缩;多巴酚丁胺是一较强的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无明显血管收缩作用,剂量范围520ug(kgmin)。心脏骤停时纤溶治疗的作用不确定,但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http:/ 复苏后处理

8、复苏后处理 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特别是脑灌注,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其中重点是脑复苏,开始有关提高长期生存和神经功能恢复治疗。 http:/ (一)维持有效循环 应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系统及相关因素的评价,仔细寻找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尤其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及电解质紊乱存在,并作及时处理。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则需要评估全身循环血容量状况和心室功能。对危重患者常需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为保证血压、心脏指数和全身灌注,输液,并使用血管活性药(如去甲肾上腺素)、正性肌力药(多巴酚

9、丁胺)和增强心肌收缩力(米力农)等。 http:/ (二)维持呼吸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一些患者可能仍然需要机械通气和吸氧治疗。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肺功能不全合并左心衰的患者可能很有帮助,但需注意此时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临床上可以依据动脉血气结果和或无创监测采调节吸氧浓度、peep值和每分通气量。持续性低碳酸血症(低pc02)可加重脑缺血,因此应避免常规使用高通气治疗。 http:/ (三)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亦称脑复苏。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在缺氧状态下,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的维持主要依赖脑灌注压,任何导致颅内压升高或体循环平均动脉压

10、降低的因素均可减低脑灌注压,从而进一步减少脑血流。对昏迷患者应维持正常的或轻微增高的平均动脉压,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以保证良好的脑灌注。 http:/ http:/ 防治抽搐:通过应用冬眠药物控制缺氧性脑损害引起的四肢抽搐以及降温过程的寒战反应。但无需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物。可选用二氢麦角碱0.6mg、异丙嗪50mg稀释于0.5葡萄糖100ml内静脉滴注;亦可应用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 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及弥散,提高脑组织氧分压,改善脑缺氧,降低颅内压。有条件者应早期应用。 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抗凝以疏通微循环,用钙拮抗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http:/ (四)防治急性肾衰竭 如果心脏骤

11、停时间较长或复苏后持续低血压,则易发生急性肾衰竭。原有肾脏病变的老年患者尤为多见。心肺复苏早期出现的肾衰竭多为急性肾缺血所致,其恢复时间较肾毒性者长。由于通常已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和利尿剂,临床可表现为尿量正常甚至增多,但血肌酐升高(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防治急性肾衰竭时应注意维持有效的心脏和循环功能,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若注射呋塞米后仍然无尿或少尿,则提示急性肾衰竭。此时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 http:/ (五)其他 及时发现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继发感染。对于肠鸣音消失和机械通气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应该留置胃管,并尽早地应用胃肠道营养。 http:/ 特殊情况下的心跳呼吸停

12、止,需要复苏者调整方法进行复苏。这些特殊情况包括:卒中、低温、溺水、创伤、触电、雷击、妊娠等条件下出现的心跳呼吸停止。急救人员要仔细注意在各类情况下复苏强度和技术的不同点。 http:/ 它是脑血管梗死和出血引起的疾病,近75%的病人是缺血:在血管内发生的或由远处转移来的栓子(如心脏)迁移到脑所引起的血管阻塞。出血性卒中是脑脑血管破裂进入脑室膜系统(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进入脑实质(脑内出血)。 对于任何一个突发的有局灶性神经功能损伤或意识变化者都要怀疑到卒中的可能。如果出现昏迷,气道梗阻是急性卒中的最大问题,因为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以加重卒中,因此,开放气道是最关键的措施,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同时

13、要注意不适当的通气或误吸。 http:/ 严重事故低温(体温30)有明显的脑血流、氧需下降,心排量下降,动脉压下降,病人由于脑和血管功能抑制,表现为临床死亡,但完整的神经功能恢复是可能的。 电除颤:如果病人无呼吸,首先开始通气,如果心室纤颤被确诊,急救人员要给予3次电除颤。如果心室纤颤在除颤后仍存在,就不要再除颤了,除非体温达到30以上,之后要立即cpr和复温。因为核心体温30,电除颤往往无效。 复温:由低温引起的心跳停止的治疗与常温下心脏骤停十分不同。低温心脏对药物、起搏刺激、除颤无反应,药物代谢减少。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可以积蓄中毒。对无心跳或无意识而心率较慢的病人给予主动的中心

14、复温是第一步的医疗措施。 http:/ 3:溺水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低氧血症,缺氧时间的长短是预后的关键,因此,恢复通气和灌注要尽可快地同时完成。 溺水早期治疗包括:口对口呼吸,使用潜水面罩,口对口呼吸或浮力帮助可由特殊训练的复苏者在水中完成通气。胸外按压:水中不要进行胸外按压,除非受过特殊训练。出水后,要立即确定循环情况,因为溺水者外周血管收缩,心排血量降低,很难触及脉搏,无脉搏时,立即胸外按压。 立即给予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在到医院路上不能中断,对冷水中溺水者同时要做好保温措施。 http:/ http:/ 心跳停止是电击伤致死的首要原因,心室纤颤和室性停搏可由电击直接造成。呼吸停止可继发于

15、:电流经过头部引起延髓呼吸中枢抑制;触电时破伤风样膈肌和胸壁肌肉的强直抽搐;长时间的呼吸肌瘫痪。触电后呼吸循环立即衰竭。在电源被移去后,复苏者立即确定病人状态。如果无自主循环及呼吸,就按本指南开始急救。如果电击发生在一个不易迅速接近的地点,尽快把触电者放到地面,心跳停止时要立即通气和胸外按压。燃烧的衣服,鞋,皮带要去除,避免进一步的烧伤。如果有任何的头颈部损伤,应及时运送医院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http:/ 雷击致死的基本原因是心脏停搏。雷电的作用为瞬时强大的直流电击,当即心肌全部去极化,并引起心脏停搏。在许多情况下,心脏的自律性可恢复,同时窦性心律恢复。然而,伴随着胸部肌肉痉挛的呼吸停止和呼吸中枢抑制可在自主循环恢复后持续存在,如果不给予辅助通气支持,低氧可以再度引起心脏停搏。 http:/ 心脏停搏的病人,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均要立即建立,直到心脏恢复跳动。呼吸停止的病人仅需要通气以避免继发低氧血症引起心脏停止。 http:/ 心脏骤停的预后心脏骤停的预后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及时地评估左心室的功能非常重要。和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