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比分析_第1页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比分析_第2页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比分析_第3页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比分析_第4页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怎么考中考怎么考?提纲提纲一、二、统计数据表exampleexampleexampleexampleexampleexampleexit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在“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个主题中,新增加了“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c一元硬币直径约2.5cm 1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 约4s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次 1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d乒乓球台的宽度约为1.5m20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

2、动的26.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要求“06年 34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2;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 ;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 。 (1)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记录数据表格:(2)图12显示了小明按上述操作完成实验时得出的空烧杯的质量、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及植物油的体积。请根据显示计算植物油的密度 _kgm3;(3)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并写出计算密度的最后表达式。 物理量m1/gv1/

3、cm3v2/cm3m2/g干燥软木塞的密度木/gcm-3测量值6370图155g500400300200100m l10g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 20图5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椅子,椅子下面装有可滚动的小轮。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规律的是a椅子腿下的轮子,能够减小移动时的摩擦b人坐在椅子上,脚向前用力蹬地,椅子向后运动,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脚蹬地后迅速抬起,椅子仍能运动,是由于惯性的缘故d椅子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是由于椅子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24小明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为参照物的;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了紧急情况,司机师傅采用急刹车的方法使汽车停止运动,小明发现从刹

4、车到停止运动,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路程,这是由于,此过程中汽车由于,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为减少交通事故,公路上都设有限速标志,这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越大,刹车后前进的路程越长。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对于压强,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返回密度返回密度自 重15t载 重20t汽车轮个数10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0.05m208年 20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或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

5、体重 d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_m/s,他才不会在雪地上下沉。(4)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pa。 f浮f浮pohhhhooo甲乙p浮力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06年 24轮船是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航行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1)轮船由海里驶入长江后受到的浮力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07年 20在以下情况中,带“ ”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a大江中的石块被冲入大海 b长江中的轮船驶入大海c海面下正在上升的潜水艇d停泊在海港内的轮船卸载

6、货物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 ;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_。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酒精=_(已知:浮排液排)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5n 返回密度返回密度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 “06年 24.(3)水运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并排同向行驶的两船“相吸”发生碰撞,做出了限速限距的规定,是因为_。07年 13从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o2 甲 乙 丙 丁图4o2铁丝12对图5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06年 (2)如图1

7、1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在力 的作用下可绕 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及力 对 点的力臂。10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 量筒剪刀烧杯试管夹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a b c d 25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可以驶上高耸入云的山峰,盘山公路修的弯弯曲曲主要目的是为了_。 06年 21建筑工地上经常用到起重机。图6是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20s内将质量为2.1t的物体匀速提高了5m,此时拉力 的功率为7.5kw。则拉力 的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取 =10nkg)a104n70b1.5104n70c7103n100d1.05104n50return07年

8、 23起重机是工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起重设备。图8所示的电磁起重机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有:1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设计或使用过程对应的物理知识示例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12图834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9、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所示。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图12图13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632.592652.5173682.52408年 32图15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木

10、棒自重不计) (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08年 39小明利用如图21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 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己知每层楼高3m)求:(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做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 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为什么?图180.750.420.480.60功率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 21.选择题39一辆质量为4t的载货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90

11、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69倍(取 =10nkg)。求:(1)汽车匀速行驶的功率; (2)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0,它匀速行驶100km消耗多少千克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3)汽车有4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约是多大? 1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j 39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运输工具,(2)已知沙场到建筑工地的距离为180km,当该车满载时,以140kw的功率正常行驶,能否在2h内从沙场到达建筑工地?(汽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 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机械能

12、、动能、势能太阳能电能光能(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关于“声”,与大纲相比,增强了探究性和应用,要求“06年 1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c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 28. (1)礼花在空中爆炸,先看到美丽的烟花后听到响声,其原因是:_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时体积不变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14对图4所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解释,正确的

13、是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 c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11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再加入不同的化学制剂,与沥青混合而成。下列说法的是d橡胶沥青路面的空隙较大,能降低交通噪声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关于光的反射规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n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要求,与原大纲相比,略有降低,更侧重定性的物像关系的了解,侧重于凸透镜成像的,主要是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人眼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显然,复习时没有

14、必要随意加深、拓宽,加重学生负担,强调所谓的“严谨性”。n光学考查的重点仍在 “光现象”及反射和折射知识的应用。但也要提示关注实验探究。06年 1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 、 、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4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投影仪是利用蜡烛放在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 点成的像大 图11图10 60 ao n“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热学热学问题问题06年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河北省6月份平均气温约3

15、9 08年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d人的正常体温约38 23题 温度计09年1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c河北省全年的平均气温约为32n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热学热学问题问题.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07年2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08年 9.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 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 1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23图8是探究

16、液体汽化过程中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此装置所用的仪器或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有:返回06年 14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芯、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a状态 b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 第一类 第二类 金属小刀片 2b铅笔芯 食盐水 塑料直尺 眼镜片 橡皮图9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热学热学问题问题.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09年年9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a闻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晾晒衣服 d压缩空气12对图5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热学热学问题问题. 内能热机比热容内能热机比热

17、容n“06年 39一辆质量为4t的载货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69倍(取 =10nkg)。求:(1)汽车匀速行驶的功率; (2)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0,它匀速行驶100km消耗多少千克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21001020120.1010501020120.05525517120.05煤油煤油42001020100.1021001020100.051050515100.05水水吸收热量吸收热量q/j/j升高温度升高温度tt0/末温末温t/初温初温t0/质量质量m/kg 项目项目 数据数据物质物质物质比热容/jkg11物质比

18、热容/jkg11水银0.14103沙石0.92103水4.2103冰2.110309年年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电学电学.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电学电学.主干知识主干知识n关于欧姆定律,计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强调探究和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n关于焦耳定律,原来是由电功和电功率公式推出,现在改为关于电学主干知识的命题关于电学主干知识的命题0.390.510.3图14 0 0.1 0.2 0.3 1 2 3 i/au/v图8r1rbaps3 15 -0.6 3 3 15 -0.6 3 - -3 15 -0.6 3 - -3 15 -0.6 3 次数次数u/vi/ar/11.5

19、0.1722.00.1832.51.0430.230.470.460.440.300.152x012irrii1x2x0=+ui rirr()n计算题建立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下,而这个情境需要命题人进行创新。n但可以肯定的是考查的内容限于“电功率”、“电功”、“电能”、“串并联电路的i、u、r规律”、“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等知识。关于电学主干知识的命题关于电学主干知识的命题图19小明家供电站零线火线0.620.430.30n电和磁对课标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 13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列对垃圾的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d用电磁铁将铁制品分离出来 17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b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