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名解_第1页
医学免疫名解_第2页
医学免疫名解_第3页
医学免疫名解_第4页
医学免疫名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论l.medical immunology医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2.immune defense免疫防御:体内免疫系统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或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 有害物质的功能。3.immune surveillanee免疫监视:体内免疫系统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几成分的功 能。4.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身稳定:体内免疫系统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 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稳态的功能。5.immu ne respo nse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6.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

2、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免疫器官和组织1. central immu ne organ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2. bone marrow骨髓:各类血细胞的发源地,也是人和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3. thymus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4. peripheral immu ne organ外周免疫器官:成熟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也是各类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包括

3、淋巴结、脾和粘 膜相关淋巴组织等。5.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其功能是执行免 疫功能。抗原1. antigen , Ag抗原: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BCR OR TCR识别并结合,激活 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 应产物,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产物。2. imm un oge nicity 免疫原性:抗原被 TCR,BCF识别并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 答的能力。3. immu noreactivity免疫反应性:抗原与其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

4、合的能力。4. complete an tigen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5. hapten半抗原:有些小分子物质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当其与 大分子蛋白质等载体结合后获得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应答,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与应答 效应产物结合,具备抗原性,称半抗原。6. an tige nic specificity抗原特异性: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活化TB淋巴细胞或抗体,且仅能与该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7. epitope 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BCR,T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5、。8. an tige nic vale nee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9. common epitope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10. cross-reaction交叉反应:某些抗原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不仅可与自身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其他抗原中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结合。11. cross antigen交叉抗原:含有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12.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时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的抗原。13. thymus in

6、dependent antigen TI-Ag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14. stimulator免疫刺激剂:非特异性地刺激TB细胞应答的物质,分为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等。15. superantigen , SAg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的2% -20 %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实为多克隆激活剂。16. adjuvant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 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17. mitogen丝裂原: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刺激静

7、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进行有丝分裂,从而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 克隆。抗体1. an tibody 抗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有B淋巴细胞或记忆 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2. immu noglobuli n lg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3. variable region V 区可变区:抗体分子中靠近N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形成的结构域称为可变区。4. constant region C区恒定区:抗体分子中靠近C端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的区域。5.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高变区:VH

8、和VL各有三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6. compleme ntarity determi ning region CDR互补决定区:高变区形成与抗原表位互补的空间构想,称为互补决定区。7. framework region FR骨架区:V区CDR以外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变化不大称为骨 架区。8. secretory piece SP分泌片:SIgA分子上的辅助成分,为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保护S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介导SIgA从黏膜下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到黏膜表面的功能。9. an tibody-depe nde nt ce

9、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10. polyclonal antibody pAb多克隆抗体: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有多种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的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总和。11. monoclonal antibody mAb单克隆抗体: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补体系统1. complement C补体:正常人或动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

10、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 球蛋白。2. 补体系统: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一组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 反应系统。3. compleme nt receptor CR补体受体:存在于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后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受体分子。4. membra ne attack complex MAC攻膜复合物: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插入细胞膜的 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形成“渗漏斑”或穿膜的亲水性孔道。由于细 胞内胶体渗透压较高,大量水分内流导致细胞膜破裂5. 补体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

11、,使补体固 有成分以C1、C4、C2、C3 C5C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 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6. 补体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是指不经 C1、C4、C2活化,而是在 B因子、D 因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 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 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细胞因子1. cytokine , CK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组织细胞分泌的一类在细胞间发挥相互作用的小分 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控生长分化,调控免疫应答。2. autocri ne自分泌:CK的靶细胞就是产生

12、CK的自身细胞,表现的生物学作用。3. paracri ne 旁分泌:CK的靶细胞是产生 CK的邻近细胞,表现的生物学作用。4. en docri ne 内分泌:CK的靶细胞是产生 CK的远距离细胞,表现的生物学作。5. in terleukin IL白细胞介素:指介导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6. in terfero n IFN干扰素:指由干扰素诱导剂或病毒感染诱导组织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调节免疫的小分子蛋白。7. tumor n ecrosis factor TNF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指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活化T细胞产生的,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并可引起发热和炎症反应的细胞因

13、子。8. colo ny stimulat ing factors CSF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分化发育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9. chemokine趋化因子:吸引白细胞向一定方向移行,也是刺激白细胞活化的小分子蛋白。10. growth factor GF生长因子:对各种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 human leukocyte differe ntiation an tigen HLDA人白细胞分化抗原: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谱系,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功能分子(标志)。2. cluster of di

14、ffere ntiation CD分化群: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称为 CD3. adhesion molecule AM黏附分子: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4.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LAD白细胞黏附缺陷症:CD18基因缺陷导致的 LFA-1等整合素分子功能不全,白细胞不能黏附和穿过血管内皮导致的严重免疫缺陷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基因群

15、。2. 组织相容性: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3. 组织相容性抗原:指供受者组织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是决定组织相容性的物质基础。4. human leukocyte an tigen HLA人白细胞抗原:人的MHC5. polymorphism 多态性:群体中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以上等位基因的现象。6. hap lotype 单体型:同一染色体上紧密相连的MH(等位基因的组合。7. lin kage disequilibrium连锁不平衡: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几率。B淋巴细胞1. 等位排斥:B细胞

16、中一条染色体上的重链(或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另一条同源染 色体上重链(或轻链)基因的重排。2. 同型排斥:K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轻链基因的重排。3. 克隆清除:B前体细胞与骨髓细胞的表面抗原发生反应,则该细胞成熟被阻滞,若受体 编辑不成功,则该细胞死亡,即克隆清除。4. 克隆无能:B前体细胞与骨髓细胞的表面抗原发生反应,则该细胞成熟被阻滞,该细胞 处于无活性状态,即克隆无能。5. 克隆忽视:针对体内的某些低亲和力的自身抗原、与淋巴细胞处于隔绝状态的抗原(眼晶状体、精子等)的特异性B细胞克隆得以存活,称为克隆忽视。6. B cell receptor BCR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嵌入

17、细胞膜脂类分子中的表面膜免疫球蛋白(mIg),识别不同的抗原分子。7. 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非共价相,增强 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1. co-stimulatory molecule 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受体。2. 阳性选择:在胸腺皮质中, 适当亲和力结合,分化为 凋亡。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为 T (或B)细胞完全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的DP细胞TCR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的MHC/II类分子以CD8/CD4的SP细胞;不能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的DP细胞发生3. 阴性选择:在胸腺皮髓质交界处或髓质区,能与DC或 M 提呈的自身肽/MHC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的SP细胞,发生凋亡

18、;而不能识别抗原的SP细胞则发育成熟。4. MHCTestriction MHC限制性:ter识别pMHC时具有两重特异性,既要识别抗 原肽,又要识别自身的MHC分子的多态部分抗原提呈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1. an tige n-prese ntingcell APC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 an tige n process ing 抗原加工:APC将摄取入胞内的外源性抗原或胞质内自身产生的内源性抗原加工或一定大小的多肽片段,使抗原肽适合与MHC分子结合,抗原肽-MHC分子

19、复合物再转运到细胞表面的过程。3. antigen presenting抗原提呈:表达于 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被T细胞识另从而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诱导T细胞活化的过程。4. Ia-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Ii链Ia相关的恒定链:协助n类分子折叠和装配,阻止n类分子与 ER中的新合成的肽或内源性抗原肽结合,引导n类分子进入内体。5. Class n -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 CLIPn 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在MH C腔内Ii被降解,仅在 MHffl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内留有的一个小片段。T淋巴细胞介

20、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1. antigen recognition Ag识别:初始 T细胞的TCR与 APC提呈的pMHC寺异性识别的过程。2. MHC restrictio n MHC限制性: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肽的同时,也必须识别复合物中的自身 MHC分子。3. immunological synapse免疫突触:均匀分布于 T细胞表面的 TCR与 pMHH相互作用后,多个TCR-MHC向T细胞与DC的接触面中央移动,形成多个以TCR-pMHH为中央,周围是LFA-1-ICAM-1等共刺激分子的相对密闭的免疫突触。4. 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活性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发生活化增殖分化

21、为效应细胞,最终通 过效应细胞或抗体清除抗原的全过程。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 humoral immune response体液免疫应答:Ag进入机体后诱导相应的Ag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进入体液,发挥免疫效应。2.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有称同种型转换,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IgM,然后再转成产生其它类别的Ig,这种现象称为Ig类别转换3. primary respo nse初次应答: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所引发的应答。4. seco ndary respo nse再次应答:初次应答中形成的记忆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快速,高效,持久的应

22、答。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1. inn ate immu ne system固有免疫系统: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体系,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2. inn ate immu ne respo nse固有免疫应答: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损伤,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楚病原体 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过程。3. pattern recog ni tio nreceptor PRR模式识别受体:存在于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表面,胞内器室

23、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 亡细胞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4.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某些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可被 PRR识别结合的特定分子。免疫耐受1. immu nological tolera nee免疫耐受:机体对特定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可天然形成也可后天获得。2. toleroge n 耐受原: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3. 低带耐受:抗原剂量太低引起的耐受。4. 高带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引起的耐受。5. tolegenic epitope 耐受表位:能诱

24、导 Treg活化,抑制Th功能导致免疫耐受的抗原表 位。6. central toleranee中枢耐受:胚胎期及出生后TB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遇到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7. periphe nal tolera nee 外周耐受:成熟的 TB细胞遇到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免疫 应答而显示免疫耐受。8. 免疫豁免部位:将同种异体组织移植到某些部位,不会诱导排斥反应,移植物能长久存 活9. Immu no logical ign ora nee 免疫忽视:免疫系统对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免 疫应答的现象超敏反应1. hyperse nsitivity HS超敏反应:机体受到

25、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2. allergen变应原:能诱导机体产生IgE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类物质。3. 特应性个体:某些人接触环境中的普通抗原物质刺激后易发生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4. I型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反应。由IgE介导,肥大细胞或噬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引 起组织损伤。5. II型超敏反应:又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的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发作较

26、快。6. 川型超敏反应: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IgG、IgM类)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 粒细胞等其它细胞的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7. W型超敏反应:由致敏 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 24-72小时后发生的,形成以单个核细 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免疫学检测与防治1. 凝集反应:颗粒性 Ag与相应Ab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2. 沉淀反应:可溶性 Ag加相应Ab在电介质参与下,出现沉淀物。3. 免疫标记技术:用荧光物质、放射性核素、酶或化学发光物质等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 抗原抗体反应后,通过检测标记物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分析。4. vaccine疫苗: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剂类的统称。5. Artificial 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