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岗位实务全部答案_第1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全部答案_第2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全部答案_第3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全部答案_第4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全部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量员岗位实务题1、设A点为后视点,A的高程为120.468m, B点为前视点,若前视读数为 1.428m, 后视 读数为1.124m,问A、B两点的高差为多少?B点高程为多少?解;h u -b 1,124 1.428 = 0.304 用Hb =Ha 劳=120468 十(一0.304) = 120164m答:A、B两点的高差为304m, B点高程为12dl64加2、如图6-1,已知BM.A点,AH=45.876m,点1、2、3为高程待定点,各测段高差和测站数如图中所示,试用表格法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L柱名样,口期,猊泄工仪器编号二天气土记录工测站点号距离 (km)测站 数实测高差 (m)改

2、正数 (on)改正后高 差(由高程(m)备注(1)r(2)(4)(6)(7)(3)1BM.A12-L428+11-L41745, 876144. 459214+2 355+12+2. 376246. 826318-2 386+16-Z 367344,456414+ L408+12+L 479BM. A45, 876 158-0. 051+510检核计算 口如:-0.05 Imf4=12= 1258 = 91r1卅v二观测合格,短站改正数二=-二丽/站工荏583、A、B为两个已知水准点,点 1、2、3为待测水准点,各测段高差、测站数、距离如表所示,试计算各点高程。测段编号点名距离L (km)测站

3、 数实测高差(加改正数 (m)改正后 高差(血高程 (m)备注12345678 191ALO8+1. 575-0. 012+1. 56365. 376166. 93921,212+2.036-0. 014十2. 022268, 96131,414-1.742-0. 016-1.758367,20342.216+ 1. 446-0. 026+ 1.420B6s. 6285.850+3.315-0. 068+3. 247助算 辅计每千米测站数=22*9站麻咻15站/北阳 属于平地 L 5,就热-H) = 3.315 -(68.623 -65J76) = +0.068wj小 = 40m理fZ = 4

4、。恤i= 96 mm; 氏|;|/以 工观测合格每千米测站数=-4 = - 土色妈=-1L7僧甘/我加Z工55才用4、设A、B两点相距80m,第一次,水准仪安置在 AB的中问位置,测得 A点水准尺上读 数为ma432Jl , b点水准尺上读数为 mb326.11 ;移动仪器向a点靠近8m,又测得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 maS06J2 , b点水准尺上读数为inb6册,12 ;则此仪器的视准轴水平 吗?解:= a- -b, =1.432 -1.326 =+0406w4二=% b: = 1.806 -1.687 = +0.119 加r力4,G工此仪器的视准轴不水平.5、整理并完成表6-2。测 站测

5、回 数竖盘位置目 标水平度盘 读数半测回 角值一测回 角值各测回平均值备注(。)()12345678901左A0 00 0678 48 4278 48 3678 48 44B78 48 48右A180 00 3678 48 30B258 49 062左A90 00 1278 48 5478 48 51B168 49 06右A270 00 2478 48 48B348 49 12测回法测量水平角记录手簿表 6-27、整理全国方向法观测手演(表64)全国方向法测量水平角记录手簿6、整理表63中竖直角观测记录,并完成表中各项计算。竖直角观测记录手簿表63测 站竖盘位置目 标水平度盘 读数(0 )半测

6、回角值( )竖盘指 标差(”)一测回角值(0 )备注0左A72 18 18+17 41 42+09+17 41 51竖直度盘 顺时针注 记右287 42 00+17 42 00左B96 32 48-6 32 48+09-6 32 39右263 27 30-6 32 30测站测 回 数目 标水平度盘读数2C=Al如土 180*平均读数= Al+(Ar 180)归零后方向值各测回归零 后方向值平 均盘左盘右0 / / / N。/12345678901A0 02 12180 02 00+12(0 02 11)0 02 060 00 000 00 00B37 44 18217 44 06+1237 4

7、4 1237 42 0137 42 05C110 29 00290 28 54+06110 28 57110 26 46110 26 52D150 14 54330 14 42+12150 14 48150 12 37150 12 32A0 02 1818 02 12+060 02 152A90 03 30270 03 24+06(90 03 24)90 03 270 00 00B127 45 36307 45 30+06127 45 3337 42 09C200 30 2420 30 18I0G200 30 21110 2G 57D240 15 5460 15 48+06240 15 511

8、50 12 27A90 03 24270 03 18+0690 03 21表 6-4箱 在8、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m, 20C时检定,实际长度为29.995m,钢尺的膨胀系数a =1. 25X10 / r,用这把钢尺对1、2点进行实际测量,结果为l=29.9078m,量 距时的温度为28.5C, 1-2点间的高差为3=0. 385m,计算1、2点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解:/12=7/12 =100.005 “石八八x 29.9078 =-0.0050 w30M12 = a(r- 20)/12 = 125 X10“ X (28.5 - 20)x 29.9078 = +0.0031 m0.385 2

9、2x29.9078=-0.0025 mD12 = + M2 + Mn + Mn = 29.9078 -0.0050+0.0031-0.0025 = 29.9034w 答,1、2金改正后的采平距曾为29. 9034m.9、如图6-2, A1边的坐标方位角为60 ,计算其它各边的坐标方位角。Pj=79e 24图6-2a12 = aAi +180 一4=6000r +180 一 13535r = 104025r生 3 =%2 +180。-p,= 104。25 +180。- 79。24 = 20500r姆 % 180。-丛=205 00r +180 - 7800 K = 307000,检核:aAl =

10、a“ +180。一4=307。00 + 180-67。00 = 420。00 360。=60。00=2三知10、已知图63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1, 1-2, 2f 3, 3f 4的坐标方位角。图6-3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180 + 氏=1971527r + 180+9029r25r = 467。4452, - 360。= 107。4452”an = asi +180 + 仇=107。4452” +1800 +106。1632, = 394。0124-360。= 34。0124” 生 3 = z12 +180。+ p. = 3400r24r + 18

11、00 + 270。5248 = 4845412”-3600 = 124。5412” % = % +180 + /=1245442 + 180 + 299。3546” = 604。2958-360。= 24495& 11、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 40 30, 39 40 48 ,39 40 54” , 39 40, 42 , 39 40 36,试计勖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解: A _ 工厂 _3943+39448、39454 + 394(/42 + 394(/36”l 不阖=J,4U 4工用。乙型光学经纬仪观测水

12、平角,其一个方向的一个测回的中误差为6。照准一个方向的中误差为?,= &x6 = 8.5半测回测角的角值等于两方向之差,固半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I舛 *V2 二8”.5x 2 12*因为一个水平角是取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故测角中误差为12、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L45nb望远镜盘左照准B点标尺,中丝读数 v=2.56m,视距间隔为l=O.586m,竖盘读数L二93.28,求水平距离D及高差h。解:水平距离:=AT/cub5 a = 100 x 0.586 xcos-(90-93-289 = 58.39/7/高差力m = 1 K/si112a+0=1 xlOO xO.586 x

13、sin2(90-9328*) +1.45 -2.56 = -1.71w 点的平面坐标。13、下图口4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掘,试在下列表格65中计算1、2、3123nl24图6-414、已知1、2、3、4、5五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计算出方位角a 31、a 32、 a %、a霓与计算取位到秒。点 名水平角方位角水平距离 X yXy9 f IfmmmmmA237 59 30B99 01 08157 00 38225. 853-207. 915+82. 2092507. 6931215. 6321167 45 36144 46 14139.032-113.568+80. 201229

14、9.7781297.8412123 11 2487 57 38172.571+6. 141+172. 4612186.2101378. 04232192.3511550. 503点 名|X(m)Y(m)点 V5X(m)Y(m)14957. 2193588. 47844644. 0253763.97724870. 5783898. 61954730. 5243903.41634810. 1013796. 972解,AV313588.478-3796.972=arctg .=305。1228上04957.219-4810.1013989.619-3796.972=arctg=circle=72。3

15、4AY324870.578-4810.101A1%3763.977-3796.972= arclg=arctg=191。14334644.025-4810.101Av*3903.416-3796.9722” =arctg=aictf=; 1264654AY354730.524-4810.10115、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 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139.41筛 139.435m. 139. 420m. 139.428m 139. 444nu 试求:(1)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观测值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0,、八139.431 +13

16、9.435 +139.420 +139.428 +139.444解:(1) Df=G=139.428?n5西埼场均均 % %外与分 _ 2 2 A 2 = VI匕巧匕匕 幻= 139.413-139.428 = -0.015w= 139.435-139.428 = +0.007w=139.420-139.428 = -0.008m= 139.428-139.428 = 0.000/w=139.444-139.428 = +0.016wm = g = -。15)2+。.。71空。8)*02+0.0162 = 。?w 0.012(3)叫= - = 0.005w20.0051T - 139.428

17、2788616、已知角AOB为90度,测设出角AOB后,又用经纬仪精确测得A0F89。59 08。已知0B长度为50叫问在垂直于0B方向上,B点应移动多少距离才能得到90的角度? 解:尸二尸任=89。590890。=52”M - 52,= 50xJL = 0.012wp 206265由B点沿OB的垂线方向向外侧量取0. 012m。17、利用而程为& 7651n的水准点A,欲测设出高程为9. 354m的B点,若水准仪安置在A、 B两点之间,A点水准尺读数为L 736,问B点水准尺读数应为多少?并绘图说明。解:b应=a_hAB = 1.736-(9.354一8.765) = 1.147w在B点起身

18、侧面上下移动水准尺,直至水准仪读数为1.147m时,沿水准尺底面在桩 身做标志.18、已知施工坐标原点0的测量坐标为Xo=500.00m, Yb=1000.00nv建筑基线点P的施工 坐标为Ap= 135.00m, BP=100.00m,设两坐标系轴线的夹角a =30 00, 00“,试试计算P 点的测量坐标Xp、Yp的值。解:Xp = x0 + 49 cos a - Bp sin a = 500 + 135x cos 300 -100 x sin 30 = 566.91?/yp = y0 +4尸 sin a + Bf cos a = 1000 + 135xsin30 + 100x cos30

19、 = 1154.10/P点坐标为(566.91, 1154.10)19、设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其坐标分别为A(156.32ta,576.4&n)、6(208. 78m,482. 27m).欲根据A、B两点测设P点的位置,P点设计坐标为P(180. OQn, 500.00m). 试用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测设P点的测设数据.解,由R点测设P点极坐标法Dbp =心 + ;尸=7(180-208.78)- +(500-482.78/ = 33.54m%.4arctg576.49-482.27156.32-208.78=1190630AVsp a bp = arctg =三AXsp二148。475

20、9”500-482.27=arctg180-208.78为二a西一 a8A = 148。4759 -119。0630= 29。4129”角度交汇法576.49-482.27 ,a3 . = arctg 3A = arctg 119。06 30注5156.32-208,78aAB =以欧 +1= 11906r36* +180 = 29906r36,rc(3p =白 trig=at cig 5004S2 27 = 14 47r59180-20S.78aAP = arctg里空二 arag 0一 ”也也=2&71206” 180-15632二 6fAp-a = 287。1706 - 299006r兆

21、.二 347叩930仇 郎一)班=1484759. 119006r30* = 29口4129”2U测设*一k字形建筑基线,】,2,,T三点己溺设在地面上,经检测炉T 为179P 59, 28” ,耳=12如1, b=14(U 试求调整值.并说明如何巡整才能使三点成一线?解:自力二愚-Aa = 17/ 59?父-18y = -32,丁幽 24,应进行调整;59X)*120626?= 0,005用调整方法沿直线垂线1、下 点同向,2,点异向调节CkOOS,须反复观测调节,直至 差值小于等于24* -基线布设完毕.2K 如图 6-5 中.已知隗I 点h 地=135.眼皿 ai=L 045m, H=1

22、0.b4的,aaO. 588m,现要 求测城B点,其高程有氐=125一 56aM试求&测设值.= 135.865 + 1.045-(10.548-0.588)-125 568= 1.38 痴在b点桩身侧面上下移动水淮尺,直 至水准愧读数为L器2皿时,沿水准 尺底面在拨身做标志.图6-522、测量放线人员如何做好图纸自审和参加图纸会审?答:(1)图纸自审:是测量放线班组收到图纸后、要把全套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仔细全而查阅一遍、把罔中“错、漏、碰、缺”、尺寸不交圈、标高不对应等差错与问题要一一记住、尤其是对总平而图中的建设用地界线(建筑物红线卜建筑总体布局、定位依据和定位条件要搞清楚。要与轴线图为

23、准、校核建施图与结施图尺寸、标高是否交圈、对应等。(2)图纸会审:是由建设单位(甲方)组织召集、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旋工单位及相应的其他单位的技术人员参加的会议。进行设计图纸交底、 核对图纸内容、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测量人员参加会审一定要在会上明确解决: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图纸上有关尺寸及标高问题、以取得正确的设计依据。23、在工程施工测量中,为了减少误差、保证最终成果的正确性,应在审核起始依据与实测校核两方面采取哪些措施?答: 应在审核起始依据时应从设计图纸上了解施工的要求等, 对个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仔细审核,以免出错。进行现场勘测,对建筑物场地地上的平面

24、控制点进行检测,实测校核可以采用闭合导线计算或附合导线法24、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 (1)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3 )测量准备;( 4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5 )轴线施工测量;( 6 )标高施工测量;( 7 )施工测量放线中应执行的质量标准;( 8 )沉降观测;( 9 )附图。25、施工场地控制网的作用是什么?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是什么?答: 施工控制网的作用: 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 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 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测绘在质量、 进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 工程控制网也具 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积

25、累的作用。布网原则:( 1 )分级布设、逐级控制( 2 )应有足够的精度( 3 )应有足够的密度( 4 )应有统一的规格26、在建筑物定位中,应如何选择定位条件?答: ( 1 )建筑场地上布设有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总平面图上给出了新建筑与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此时可直接用直角坐标法;( 2) 建筑场地上只有一般控制点 (导线点) , 总平面图上给出了新建建筑物定位点的坐标,此时优先选择用极坐标法;( 3)在总平面图上值给出了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与道路中心线位置关系,此时用相对位置关系法。27、什么是建筑红线?在施工中的作用是什么?使用红线是要注意什么?答: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物的外立

26、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作用:控制建筑物的定位位置;建筑红线注意什么: 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定位位置不能超出建筑红线, 否则规划不予以认可。28、建筑物定位放线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 ( 1 )熟悉图纸;( 2 )确定测设方案;( 3 )准备测设数据;( 4 )建筑物定位、放线测量;(a)校核定位依据桩;( b )根据定位条件测设建筑物四廓外的矩形控制网,要经闭合校核;( c )在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边上,测设各大角与各轴线的控制桩;( d )测设建筑物四大角桩与各轴线桩;(e)按基础图测设开挖边界并撒灰线;( f )经自检互检与上级验线合格后,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单,提请监理单位验线。29、建筑

27、物基础放线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 (1 )校核轴线控制桩;( 2 )根据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廓井字形主轴线;( 3 )在垫层上闭合校核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4 )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 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所需的边界线、 墙宽线和柱位线等。( 5 )经检线合格后,填写“基槽验线记录”单,提请监理验线。30、皮数杆在墙体砌筑中起什么作用?详细叙述皮数杆的立法及放置位置。答: 皮树杆作用 : 皮数杆用来控制墙体各部位构件的标高, 并控制灰缝厚度的均匀。 它上面画有每皮砖和灰缝的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等的标高位置。皮数杆的立法及放置位置: 皮数杆一般立在墙的转角处、 并每

28、隔 1015M 立一根杆要用水准仪定出室内地坪的位置, 使皮数杆上的室内地坪标高相重合。 立皮数杆时, 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上测设出土0.000标高位置,其测量容许误差为土3mm。然后,把皮数杆上的 0.000 线与木桩上的 0.000 线对齐, 并用钉钉牢。 为了保证皮数杆的稳定, 可在皮数杆上加钉两根斜撑。31 柱子吊装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进行柱子吊装的垂直校正。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 1 )柱子吊装前,先在柱身三个侧面弹出柱轴线,并在轴线上按上、中、下作出标志;一个面上定出 0 标高线和杯底抄平,使就位后牛腿面的标高符合要求。( 2 )第一步先将柱子立起来插入杯口内

29、,对准定位轴线,作初步垂直度校正后用楔子卡紧牢固, 即可摘钩;第二步是在初校的基础上再进行校正至达到要求。但重型柱、偏心较大的柱、 细长术等, 为保证安全, 可以将柱子立起后不脱钩作校正到合乎要求后将杯口楔子打紧卡牢再摘钩。( 3 )注意事项:(a)起吊时观察卡环的方位和绳扣的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现象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吊装的安全。( b )凡是采用砖胎浇制的柱子在起吊后需要停车剔模时,不准边升边剔除,更不准站在柱子下进行剔模作业,最好是先将柱子翻转剔除干净后再起吊。( c )吊装前要检查柱脚或杯底的平直度,如误差较大造成点接触或线接触时,应预先剔平或抹平,以保柱子的稳定。( d )向杯口

30、放楔子时,应拿两个侧面以防止挤手。摘扣前楔子要打紧,两个人同时打锤要避正面、交错站立,以防锤头甩出伤人。摘扣时柱下方及周围应严禁站人。(e)多层框架柱、升板柱、高大的风柱、重心偏上柱或带悬梁的偏心较大的柱,采用不脱钩校正,并在校正后随即浇灌混凝土,必要时应加缆风绳或其它措施,保证柱子的稳固。( f )柱子临时固定用的楔子,每边不少于2 个,在脱钩前要检查柱脚是否落至杯底,防止在校正过程中,因柱脚悬空,在松动楔子时柱子突然下落发生倾倒。( g )柱子校正时楔子不能拔出来,要用大锤敲打缓慢的松动,并在校正后用石块将柱脚卡紧。立即灌注混凝土,并注意捣固时不要碰动楔子。 ( h )无论是有缆风绳或无缆

31、风绳校正, 都应在吊装完后立即进行校正,其时间间隔不得过长, 更不能过夜, 防止刮大风发生事故。32、沉降观测中布设水准基点、观测点有哪些要求?答:工作基点(以下简称基点) 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 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 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 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 至 100m 间的范围为宜。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性好的埋石点和墙脚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在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 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

32、 所布设的基点, 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 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它们之间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沉降观测点应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 地质条件、 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 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 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 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 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联结要牢靠, 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纸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点图, 以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工作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要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并在架设

33、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33、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是什么?网形及基本测设方法是什么?答:原则: 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 度的 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2 )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以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3 ) 、场区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4 )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网形及基本测设方法( 1)建筑基线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一条或几条轴线。它 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 建筑基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