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存疑_信息传播_第1页
《文选》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存疑_信息传播_第2页
《文选》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存疑_信息传播_第3页
《文选》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存疑_信息传播_第4页
《文选》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存疑_信息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选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存疑_信息传播论文导读::文选版本众多,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存有民国以前文选共有61种版本,其中所存清乾隆三十七年叶氏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及其重印、翻刻本18种,本文对这18种版本进行比对,罗列存疑,以求专家、学者提出新解。论文关键词:文选,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存疑1.引言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自南朝梁问世以来约1500年,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流传甚广。文选版本众多,尤以明清时期鼎盛。其中清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之海录轩朱墨套印本(以后简称海录轩本)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海录轩本历经多次重印与翻刻,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海录轩”版本。2007年河南省图书馆开展古籍

2、普查,工作中发现了许多版本的文选,随即对所存文选的版本进行比较,产生诸多疑问,尤其是海录轩朱墨套印本疑点众多。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现存文选共有61种版本,其中所存清乾隆三十七年叶氏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及其重印、翻刻本18种,在众多的“海录轩”刻本中,究竟哪一个是海录轩原刻本,甚为疑惑。本着溯本求源和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即对手边尚能找到的有关线索进行研究比对。为此翻阅了苏州大学文学院范志新的文选版本论稿(以下简称范稿),其中就海录轩刻本的问题有着详细的说明,参照范志新的观点与我馆现存之海录轩本比对仍有出入。后与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所存海录轩本比对仍有部分不同,换句话说竟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本子,

3、海录轩原刻本的真面目是怎样?一时成为拨不开的迷雾。在此将诸版本中之疑点选出几处进行比对,并展示给大家,以求前辈、师长、学者、同行提出新的见解。2.叶树藩海录轩刻本长洲叶树藩清乾隆三十七年所刻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在李善注文选诸本中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本子。其在继承汲古阁本的基础上有所补苴订正,同时采用了当时研究文选较有成就的何焯(义门)的校勘、评语。叶树藩在重刻文选序中曰:“吾吴何义门先生评是书,于李善多所考证,士论服其精核。”又云:“文选纵横七代,胪列百家。读者蠡测管窥,忙无津畔,披裘挚领,探骊得珠,不得不籍于评点。”是书之体例,采用何氏之评。其凡例云:“卷帙则仍毛氏而正其脱误,评点则遵义门而详为厘

4、订。”叶氏海录轩本使用朱墨套印技术,其凡例云:“用套版刷印,非炫华饰,实欲展卷了然”。正文墨印,叶评朱色,开卷目悦心赏,自然不胫而走。海录轩本品大纸白,版心下端刻有“海录轩”三字。其内封钤有“海録轩”朱文圆印、“长州叶氏图书”白文方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有多种海录轩本,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善集16741)、湖北省图书馆(中善集16742)两单位所藏海录轩本均被收录其中。经委托武大图书馆研究馆员李玉安,湖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天翔与他们馆藏进行一一比对,及苏州大学文学院范志新的文选版本论稿中所提比对如下:2.1 卷一卷端前的序、表、凡例、目录之排列顺序:范稿中的原刊: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萧

5、统序、李善表、凡例、目录。湖北省图书馆:卷首首冠叶树藩序、萧统序、凡例、目录、李善表。武大图书馆: 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凡例、萧统序、李善表,无目录。河南省图书馆: 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凡例、目录、萧统序、李善表。(1104)(1104号藏本是河南省图书馆唯一一种定为清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海录轩朱墨套印本。以后不再标示1104。)2.2 卷一之班固两都赋(第6页a面),(线装书每页分为ab两面,a为书页正面半张,b为折过去的背面半张)眉评:“增盘崔嵬,后汉书注云”:范稿中的原刊:“注”字误作“法”。湖北省图书馆:“注”字无误。武大图书馆:“注”字无误。河南省图书馆:“注”字无误。

6、2.3 卷二之张衡西京赋(第1页a面),“薛综注”上眉评:“此注谓出于薛综,疑是假托。”范稿中的原刊: “出”字误作“止”;湖北省图书馆: “出”字误作“山”。武大图书馆: “出”字无误。河南省图书馆: “出”字无误。2. 4 卷三之张衡东京赋(末页a面),叶树藩按语补注“髶髦被绣”云:“魏文帝列异传云:秦文公时信息传播,梓树化为牛以骑擊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范稿中的原刊: “擊”字不误。湖北省图书馆: “擊”字不误。武大图书馆: “擊”字不误。河南省图书馆: “擊”字不误。2.5 卷三之张衡东京赋(末页a面),上眉评:“對前窮泰肆情馨烈彌茂”。范稿中的原刊: “對”字誤

7、作“封”。湖北省图书馆: “對”字不误。武大图书馆: “對”字不误。河南省图书馆: “對”字不误。2.6 卷二十三之王粲增蔡子笃诗(第16页a面),上眉评:“吕向曰:子笃与仲宣同避难荆州则向所云还会稽者乃凭臆妄撰也。”范稿中的原刊:“妄”字误作“安”。湖北省图书馆: “妄”字不误。武大图书馆: “妄”字不误。河南省图书馆: “妄”字不误。2.7 卷二十六之陶淵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第12页b面),上眉评:“当云自永以来不书甲子,诗自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稻一篇外,无复书者又一年庚申,宋代晋,改元永初。”范稿中的原刊:“又一年”的“一”字在第九行第一個字。湖北省图书馆:“又一年”的“

8、一”字在第八行末。河南省图书馆:“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2.8 卷二十六之謝靈運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詩(第17页b面),上眉評:“甪古人通作禄”。范稿中的原刊:“甪”字不誤,且不錯行。湖北省图书馆:“甪”字不誤,且不錯行。河南省图书馆:“甪”字不誤,且不錯行。2.9 卷二十七之颜延年北使洛上(第2页b面),上眉评:“秋成赋,洛作诗”。范稿中的原刊:上眉评:秋成赋,洛作诗分作两行。湖北省图书馆:上眉评:秋成赋,延作诗分作两行。河南省图书馆:上眉评:安仁感秋成赋,延之赴洛作诗。2. 10 卷五十之范晔逸民传论(第6页b面)“肃宗亦礼郑均”眉评:“礼郑均,谓予白衣尚书之称,以遂其高。”范稿中

9、的原刊:“白”字不误。“予”字不误;湖北省图书馆:“白”字不误。“予”字不误;河南省图书馆:“白”字不误。“予”字不误;2.11 卷五十之范晔逸民传论(第7页a面)“处子耿介,羞与卿相等列,至乃抗愤而不顾,多失其中行焉。”句上眉评:“言王氏篡窃,义愤远引,斯为得中。若乱世暗君,遽同作者,则已过也。”范稿中的原刊:“王”字不误。湖北省图书馆:“王”字不误。河南省图书馆:“王”字不误。2.12 卷五十四之刘孝标辨命论(卷末)“岂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注:“仲舒集有士不遇赋。”范稿中的原刊:“赋”字误作“贱”。湖北省图书馆:“赋”字误作“贱”。河南省图书馆:“赋”字误作“贱”。2.13 网上一位叫

10、文泉清的认为:扉页有海录轩圆形大印长洲叶氏图书方形大印以及叶树藩乾隆三十七年序后有树藩涵峰两小印的,基本可认为是原刻。武大图书馆所藏其内封钤有“海録轩”朱文圆印、“长州叶氏图书”白文方印。河南省图书馆藏第1104号书中未见钤有“海録轩”朱文圆印、“长州叶氏图书”白文方印。3 叶树藩海录轩朱墨套印本之重刊本海录轩本是毛氏汲古阁本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支流之一,其重刻本有十几种之多,流传很广,其中有据可查的如嘉庆9年双桂堂重刊李善注六十卷本,同治11年广州翰墨园重刊李善注六十卷,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重刊李善注六十卷,皆为海录轩本的重刊,及民国31年无名氏重印尊经书院本李善注六十卷,都还是源流分明,但还有

11、一些这个系列的版本,其版心题有“海录轩”,且并未注明何许人重刊,其内容与原刊本相同,其朱色眉批稍有出入的本子,只能认为其是坊间的仿刻本。如河南省图书馆藏有双桂堂本及翻刻海录轩朱墨套印本11种。其中4.9.113牌记上题:桂月楼发兑。由此可推断为坊间仿刻所留下的印记。这11种翻刻本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提之海录轩刻朱墨套印本(即湖北省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所藏之刊本)比对都有着些许不同,现将不同之处罗列如下:3.1 卷一卷端前的序、表、凡例、目录之排列顺序:湖北省图书馆: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萧统序、凡例、目录、李善表。武大图书馆: 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凡例、萧统序、李善表,无目录。02

12、74(以下河南省图书馆的用索书号代替):卷首首冠萧统序,其后依次为叶树藩序、李善表、凡例、目录。0275:卷首首冠萧统序,其后依次为叶树藩序、李善表。0276:仅存卷30-60,无法比对。0277:卷首首冠萧统序,其后依次为叶树藩序、李善表。0278:卷首首冠萧统序,其后依次为叶树藩序、李善表、凡例、目录。0279: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萧统序、李善表、凡例、目录。(卷1-3为补配,存卷5-9,11-18,28-29,37-40)1101(1103):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李善表、萧统序、凡例、目录。1102:卷首首冠叶树藩序,其后依次为萧统序、李善表、凡例、目录。1569:仅存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