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师(AFP)员工福利及退休规划Q.doc_第1页
金融理财师(AFP)员工福利及退休规划Q.doc_第2页
金融理财师(AFP)员工福利及退休规划Q.doc_第3页
金融理财师(AFP)员工福利及退休规划Q.doc_第4页
金融理财师(AFP)员工福利及退休规划Q.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融理财师 (AFP) 员工福利及退休规划Q&A新Q1:课件中金先生在国家的养老金计划中领取的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A: 金先生的基本养老金是根据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概念算出来的第一步: 2019 年 3 月 29 日版课件第124 页“退休收入替代率目标(从收入角度),是退休前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经验认为 60-70%左右“,所以是 150,000.00 ( 1+3%) 15 70%=163,586.58第二步:课件第 70 页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个人退休前实际收入替代率,个人收入替代率 =基本养老金 / 退休前个人实际收入”,所以退休前个人收入替代率基本养老金。150,000.00 ( 1+3%)

2、15 28%=233,695.1128%=65,434.63第三、四步合并一下:养老金总需求国家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163,586.58-65,434.63 24,000.00= 74,151.95Q2: 1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课件中提到有系数法、年功法等,这两种方法分别如何计算?2 、在退休规划中,您多次提到,要用公式精确计算,以保证准确性,那么在计算时如何确定何为 r ?何为 g?这可能是个很低级的问题,但我在计算中有时会弄错,特别是当 gr 时, A: 1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虽然课件中提到有系数法、年功法等,但是,需要大家掌握的计算方法只有一种,全部工龄补偿法,具体计算以课件例题2 为

3、例:“基本情况:C 女士 1981 年 1 月参加工作,其工作单位于 1991 年 1 月参加了养老保险, 2019 年 1 月 C 女士年满 55 岁在该市办理了退休手续。已知条件:根据当地养老保险政策,C 女士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为25 年。当地对“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以前的“全部年功补偿法”(1 年13.6 元)。退休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54,060 元。 2019 年该地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000元;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2300 元。问: C女士退休后第一个月的基本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计算过程: C 女士 1981 年参加工作,而1991年参

4、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中人,( 1991-1981 ) 13.6 136 元,其中视同缴费年限10年。2、在退休规划题目中,题干的已知会表述的非常清楚,很容易找到件例题 3 原文“R,G 的。例如课假设该市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3,个人账户年投资回报率为4” , 很清楚的告知 g=3%,r=4%。请注意, g 代表每年年金( PMT)的增长率,而 r 为体现货币时间价值的折现率,通常我们用投资回报率来作为折现率。Q3:习题集第 184 页第 39 题褚先生现年 50 岁 , 还有 10 年退休 , 拟给自己在 60 岁之后建立一个 20 年长期护理计划 , 每月支出 300 元, 若以年为计算

5、单位 , 假设年均投资收益率退休前后均为 3%(均按期末计 ), 则该计划当前的现值以及退休前年积累额分别是多少第一步 :-300*12PMT,3I.20N,0FV,PV=53558.91第二步 : 设 PV1=FV请问 . 这个假设应该怎样理解?褚先生 20 年的需求现值怎么设为退休前的终值?A: 目标基准点法,设退休时间为基准点,退休前收入的终值在数值上等于退休后支出的现值 , 这是退休规划平衡原理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每年积累多少钱进行投资,才能保证在退休时的积累额等于退休后的需求(支出的现值)Q4:习题集第188 页,第51 题某人生病住院,在某家三级甲等医院,共花住院费用 16

6、万元,其中自费药物的费用万元,上年度该市平均工资为 2000/ 月,按规定三级甲等医院报销比率为 80%,医疗保险保险的起付线为 4000 元,封顶线为该市职工上年度年平均工资的 4 倍,该人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补充医疗保险,按规定可以报销目录外费用的 30%,目录内社保没有报销的部分(不包括起付线)可以再报销 60%,针对此次住院医疗,个人的负担比率为( )4A 42.0%B 33.6%C 25.8%D 22.8%A:答案为C解题思路及步骤如下:解题思路:分两大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报销一、国家基本医疗报销根据课件第 81 页“ 医疗费用社会统筹报销额(两定点,三目录,起付线以上)(8

7、0%90%) 不超过封顶线的住院费用起付线为 4000 元;封顶线为: 2000*12*4=96000 元;目录内费用为: 16 万-4 万 =12 万;两定点,三目录,起付线以上住院费用:120000-4000=116000 元;国家基本医疗报销金额:116000*80%=92800元( 92800二、补充医疗报销根据题目已知来做,题干“按规定可以报销目录外费用的30%,目录内社保没有报销的部分(不包括起付线)可以再报销60%”补充医疗目录外部分报销:40000*30%=12000元;对目录内的社保未报销的部分(不包括起付线)报销:(120000-4000-92800 )*60%=13920

8、元自付部分为: 160000-92800-12000-13920=41280元;自付比例: 41280/160000=25.8%Q5: D女士 2019 年 12 月退休属于A: “D女士 1974 年参加工作,其工作单位于 1991 年参加了养老保险, 2019 年 1 月 D 女士年满 60 岁在该市办理了退休手续并在此居住。 D女士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缴费,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为25 年。假定:当地对“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以前的“全部年功补偿法”( 1 年 8 元) 2019 年该地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24000 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260

9、0 元 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总额为23630 元16 根据【国发( 2019)38 号】文件, D 女士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的基本养老金数额为( )元。.”看到题目,第一步判断 D女士是什么人(“老人、中人、新人”),题点是她的参加工作时间和当地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她参保)的时间。如参加工作时间先于当地实行养老保险改革时间,是中人。如参加工作时间同步或晚于当地实行养老保险改革时间,是新人。;第二步判断用 38 号文件计算公式,还是 26 号计算公式,题点看退休年份,如果 2019 年 12 月 31 日之前退休,用 26 号文件公式。如果 2019 年 1 月 1 日之后退休,用 38号文件公式。

10、D女士 2019 年 1 月 1 日以前已经参加工作,在2019 年 1 月 1 日之后退休,属于中人。 Q6:例题 4 计算张先生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为个人未来收入的现值, 计算公式,给出 N, i ,PMT,求 PV如果张先生在2019 年末年满40 岁,当年的应发工资为4940 元 / 月,年薪增长率为5%,年均投资收益率为3%,请计算他在2019 年初至退休时点(60 岁)的人力资本? 解题思路:第一步:计算2019 年时的工资 10N,5i,4940PV,0PMT,得到 FV=8046.74第二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计算2019 到退休时点的人力资本,实际是一个增长型年金求现值的问题

11、,根据增长型年金现值公式计算得PV=1023789.46有些问题:1 、从 2019 年末到 2019 年初,只有 9 年,而从 2019 年初至退休时点( 60 岁)有 11年。我的理解有什么问题吗?2 、题目中“当年的应发工资为 4940 元/ 月,年薪增长率为 5%”,请问按照答案理解的话,是从 06 年就开始增长吗?是按月增长还是按年增长?考试的时候该怎么处理?A: 是题目已知不完善。此题我在上课时已经建议大家把题干修改为“计算2019 年底 .”这样2019年底、2019 年底、 2026 年底就统一了,从2019 年 2026 年是10 年。5 是年增长,每年增长,做题对此数据的运

12、用相对简单,已知年薪增长率为g5,带入增长型年金公式即可。 5是年增长率,相对比较现实些。5每年,Q7:金先生目前家庭可支配收入15 万元,距离退休尚有15 年,退休后收入目标替代率为 70% 。假设,退休后从国家的养老保险计划中领取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为28%,从单位的企业年金计划中每年还能领取24000 元,退休前收入增长率为3%(暂不考虑退休后的收入增长),退休后预期余寿为19 年,养老金投资回报率退休前为7.3%,退休后为4.5%,请问金先生现在每年还应从家庭可支配收入中预留多少金额用于退休规划?第一步:150,000.00 ( 1+3%) 1570%=163,586.58233,695

13、.1128%=65,434.63 98,151.95 24,000.00=74,151.95第二步:(按期初) PMT=-74,151.95 ,i=4.5% ,n=19,求 PV=975,839.05第三步:令 PV=FV(按期末) FV=975,839.05 , i=7.3% , N=15,求 PMT=-37,944.69答:金先生现在每年还需预留37,944.69元作退休规划。-233695.11哪来的啊?目标替代率70%前面不是已经乘过了?请老师解答。A: 请详见课件第 114 页“退休收入替代率目标是退休前收入的一定比例。 150000( 1 3)的 15 次方 70;另外一个养老金收

14、入替代率,根据上一个定义,可得出,养老金是退休前收入的一定比例,例如,金先生退休前年实际收入233695.11 ,其养老金收入替代率是28,即 233695.1128Q8:收入目标替代率和收入替代率退休规划金先生例题,请赵老师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从第一步求解看是否可以认为两者是相同的,都为退休后收入(或者是退休后收入和退休前收入之比)呢?/ 退休前收入所得的商A: 首先,汇总 AFP课件中和这两个概念相关的内容,如下:课件第 71 页,养老保险部分,“个人退休前实际收入替代率个人收入替代率 =基本养老金 / 退休前个人实际收入” 课件第 124 页,退休规划流程部分,“退休收入替代率目标(从收

15、入角度),是退休前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经验认为60-70%左右”然后,看例题 8 原题如下:金先生目前家庭可支配收入15 万元,距离退休尚有15 年,退休后收入目标替代率为 70% 。假设,退休后从国家的养老保险计划中领取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为 28%,从单位的企业年金计划中每年还能领取24000 元,退休前收入增长率为3%(暂不考虑退休后的收入增长),退休后预期余寿为19 年,养老金投资回报率退休前为7.3%,退休后为 4.5%,请问金先生现在每年还应从家庭可支配收入中预留多少金额用于退休规划?例题 8 中相对应的出现了课件第71 页和第 124 页中的两个概念,1 、“退休后从国家的养老保险

16、计划中领取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为28%”“ 个人收入替代率=基本养老金 / 退休前个人实际收入”28%= 基本养老金 / 退休前金先生实际收入2、“退休后收入目标替代率为70% ”“退休收入替代率目标(从收入角度)是退休前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经验认为60-70%左右”70%= 退休后收入 / 退休前收入最后,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考虑的概念,退休后收入目标替代率是使用在测算养老金总需求部分,是理财师预先设定的一个衡量待遇支付水平的指标,一般经验认为在 60%-70%比较合理。而养老金的个人收入替代率是属于既得养老金的部分,通常衡量实际的待遇支付水平。Q9:求解退休规划求解30 年后退休

17、,退休时每月4000 元可以用,退休时费用成长率2%,退休后生活 20 年,假设投资报酬率6%,每年应储蓄多少钱?(以实质报酬率当折现率)习题答案: 4000PV,2I, 30N,FV=7245届时每月退休费用(这里的4000 为月费用, 2i 是年率, 30N 为年,为什么不化成月利率和,月份呢?)折现率 =6%-2%=4%,-7245pmt, 4/12 i, 20*12N ,BEG, PV=1199569,1199569FV,6I, 30N,END PMT=-15173(不明白这个既有起初,又有期A: 从学习、复习、备考的角度解答:题目明确给出已知从课程特点、理念角度解答:退休规划与员工福

18、利课程一般情况下通常按年算,假如一个人 20 岁工作, 60 岁退休,活到 80 岁,那么就是 60 年的一个时间跨度,而其退休规划也是追求几十年的帐户平衡,是长期规划,所以从本课程开始就一般以年为单位来思考。 从解题角度的一点个人建议:在计算题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一道题目,按年算和按月算答案是有一定误差的,不太一样,那么该如何处理呢?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认真审题,按照题目要求来作,一般题目都会相对明确的表明是按年或其他计算的。Q10:关于企业年金的问题关于企业年金种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 DC计划一般是非合格计划( 2) DC计划一般不采用完全积累制( 3) DB计划可以是现收现

19、付制的( 4)混合型计划不具有 DC特征我想请老师帮我详细解答一下关于企业年金三个类别的区别,我在课件里找了下,感觉通过课件无法正确回答上述问题A: 此题从课件上可以找到的信息较少,不容易推出习题答案是(1)( 2)( 4)。我们倒着看:2019年 3 月 29 日课件第 108 页“混合型,兼具有以上两种类型(业年金计划”,从这一内容可以得出(4)是错误的。DB和 DC)特征的企课件第 108 页“缴费确定型( DC)预先确定计划参与者的缴费水平,并为每一个参与者设立个人帐户进行缴费积累,当约定条件出现时按照账户缴费及投资回报总积累额支付个人的延期收入计划。”定义表述为参与者建立个人帐户缴费

20、积累,可以推出完全积累制的,所以可以得出( 2)错DC计划是采取课件第 109 页,“现行企业年金政策,企业年金的意义之一是它是DC计划,课件第110 页,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缴费阶段: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有税收优惠政策,是合格计划。因此,可以推出 DC计划是合格计划。所以,( 1)错。待遇确定型( DB)预先确定计划参与者的年金支付水平,并承诺在约定条件出现时支付该受益额的延期收入计划。由定义可推出以支定收,现收现付。所以(3)对。事实上,通常 DC计划都是预先积累的。而 DB计划常常与现收现付制相结合。 Q11 有关个体经营者养老金问题个体经营者的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请举例A: 08

21、.3.29版课件第 69 页“例题 3 个体经营者的基本养老金基本情况:冯先生,个体工商户,2019 年 1 月初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每年年底一次缴纳当年应缴养老保险费,费率为20。已知 2019 年该市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2808 元,假设该市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3,个人账户年投资回报率为4。 2021 年 1 月冯先生年满 60 岁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如果他退休时经社保部门测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 4100 元。计算:冯先生退休后第一个月的基本养老金是多少?计算过程r=0.04 , g=0.03 ,C=328080.08 , T=15,带入增长型年金求终值公式中可得,退休时养

22、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 63772.482021年 1 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 4100328081.0315/12 )/2 15+63772.48/139 1085.76Q12: 关于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否关键用于过渡养老金的计算呢?D 女士 1974 年参加工作,其工作单位于 1991 年参加了养老保险, 2019 年 1 月 D女士年满 60 岁在该市办理了退休手续并在此居住。缴费,其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为25 年。假定 :D 女士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1) 当地对“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以前的“全部年功补偿法” (1 年8 元)。(2) 2019年该地职工年平

23、均工资为24000 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2600元。(3) 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总额为 23630 元。此题中视同缴费年限是91-74=17 年么?此题为何说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为25 年呢?A :建议大家把视同缴费年限和过渡性养老金两个概念分开复习,不要把没有联系的两个概念给混为一谈。(通常还是有联系的,一般在年功法下,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 * 每一年功补偿;在系数法下,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视同缴费年限*1%+调济金)关于视同缴费年限问题:从学习、复习、备考的角度,考试时注意审题,题干中说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是多少年就按多少年计算。从工作、实践、理财的角度,

24、在实际中,视同缴费是个政策性变量,是对“中人”中在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前有工龄的那部分人的补偿,各地政策不一样,有的地方将之前的工龄全部作为视同缴费的年限,有的地方只视同一部分。课件中在视同缴费定义下的那个计算公式,请把它看作是举一个例,是实践中的做法之一。复习可以忽略。Q13: 7-afp员工福利与退休 课件 92-93 页例题 与习题集员工福利与退休第 19题“A女士做了肾移植手术。”课件将封顶线的金额全部报销而习题集答案将封顶线按80%比例报销请问哪个是正确的A: 习题 19 题的正确答案如下:A 女士做了肾移植手术。在三级甲类定点医院进行手术并住院康复,其住院费用如下:在三个目录内的总费用

25、为 20 万元,目录以外发生的医疗费用 5 万元。 A 女士参加了国家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计划,当地采取了“板块式”医疗保险方案,在三级甲类定点医院的住院费用可以由社会统筹基金按照 80%的比例分担(假设不考虑起付线)。该地区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为1500 元 / 月。 A 女士住院费用的个人分担比例为()。A. 76.96%B. 71.2%C. 36%D. 31%答案: B解释: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步:封顶线: 1500124 72000(元)第二步:三级甲类医院就诊的分担比例为80第三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可报销费用: 72000 元(计算结果: 20000080%=160000 (万)已经超过封顶

26、线,因此最多报销封顶线的数额,其余部分个人承担)报销比例: 72000 250000=28.8%所以,社会统筹基金分担比例:72000/250000=28.8%,个人分担比例为71.2%。在实践中,报销比例的规定不相同。具体的报销比例在考试中会有明确的规定,请注意审题。Q14:基本医疗保险和公积金的覆盖人群包含个体户和灵活就业者吗?A: 2019年课件第 76 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城镇职工。随着制度发展,覆盖面逐渐扩大到自雇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公积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覆盖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Q15:例题 4 计算张先生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为个人未来收入的现值, 计算公式,给出

27、N, i ,PMT,求 PV如果张先生在2019年末年满40 岁,当年的应发工资为4940 元 / 月,年薪增长率为5%,年均投资收益率为3%,请计算他在2019 年初至退休时点(60 岁)的人力资本?解题思路:第一步:计算2019年时的工资 10N,5i,4940PV,0PMT,得到 FV=8046.74第二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计算2019 到退休时点的人力资本,实际是一个增长型年金求现值的问题,根据增长型年金现值公式计算得PV=1023789.46有些问题:1 、从 2019 年末到 2019 年初,只有 9 年,而从 2019 年初至退休时点( 60 岁)有 11年。我的理解有什么问

28、题吗?2 、题目中“当年的应发工资为 4940 元/ 月,年薪增长率为 5%”,请问按照答案理解的话,是从06 年就开始增长吗?是按月增长还是按年增长?考试的时候该怎么处理?A:是题目已知不完善。此题我在上课时已经建议大家把题干修改为“计算2019 年底 .”这样2019年底、2019 年底、 2026 年底就统一了,从2019 年 2026 年是10 年。5 是年增长,每年增长,做题对此数据的运用相对简单,已知年薪增长率为g5,带入增长型年金公式即可。 5是年增长率,相对比较现实些。5每年,Q16:在做练习题目时,遇到增长型年金情况时,我搞不清楚什么用公式算,什么时候用计算器按,还有采用计算

29、器按时,到底是用收益率和增长率相减,还是用(1+G)-1 A:货币时间价值授课老师江松威老师的方法1+R)/R*=(1+r)/(1+p)1r=报酬率p=成长率求现值 PV期初 现值 PV(R*,N,PMT,FV, 设置期初 )期末 现值 PV(R*,N,PMT,FV, 设置期初 )/(1+r)求终值期初 终值PV(R*,N,PMT,0,设置期初)x(1+r)n期末 终值PV(R*,N,PMT,0,设置期初)x(1+r)n-1以上方法在做货币时间价值等课程的相关题目时都较为实用,尤其在G比较小时(5%以下),两种方法差距比较小。Q17:有关个体经营者养老金问题个体经营者的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请举

30、例A: 08.3.29版课件第 69 页“例题 3 个体经营者的基本养老金基本情况:冯先生,个体工商户,2019 年 1 月初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每年年底一次缴纳当年应缴养老保险费,费率为20。已知 2019 年该市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2808 元,假设该市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3,个人账户年投资回报率为4。 2021 年 1 月冯先生年满 60 岁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如果他退休时经社保部门测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 4100 元。计算:冯先生退休后第一个月的基本养老金是多少?计算过程r=0.04 , g=0.03 ,C=328080.08 , T=15,带入增长型年金求终值公式中可

31、得,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 63772.482021年 1 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 4100328081.0315/12)/2 15+63772.48/1391085.76个体工商户养老金计算需要注意其缴费基数为上年度社平工资,费率20%,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Q18:A: 2019版课件中没有分别给出单位工资和个人工资总额的定义,因为这两个概念目前在政策中,或实践领域都没有一个统一、严谨的学术定义。各个社保部分在工作实践中,一般按照地方实际和政策来核定。简单回顾一下这个定义在A 中的发展如下:2019年 7 月份前的课件中“工资总额 , 这里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 它包括以下 5 个部分 :(1) 工资(计时、计件和岗位工资);(2) 奖金;(3) 津贴和补贴;(4) 加班加点工资;(5)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我在写这部分课件时,翻阅了大量政策和相关资料,最后终于在统计局给大家找到了这个定义。但是,只有工资总额定义,没有单位工资总额和个人工资总额。2019年 7 月后课件中:“定义: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1) 单位工资总额: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规定,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