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答题瓶颈寻找得分亮点_第1页
突破答题瓶颈寻找得分亮点_第2页
突破答题瓶颈寻找得分亮点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突破答题瓶颈寻找得分亮点摘要:高考诗歌鉴赏中,考生如果能选择合理的解题 思路,使用规范的答题模式,组织规范的答题语言,突破答 题的瓶颈,就可以得高分。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本文 将进行探究。关键词:诗歌鉴赏解题思路答题模式答题语言 得分亮点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少不了古诗词 鉴赏这道“菜”。据统计,高考诗歌鉴赏这道题的得分率相 对较低。至于原因,笔者认为这与考生的答题策略有很大的 关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突破答题瓶颈, 寻找得分亮点呢?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这方面的看法。一、选择合理的解题思路解答诗歌鉴赏题,重要的是要读懂诗歌,选择合理的解 题思路。(一)整体感知要

2、解答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就要先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感情、主旨。而整体感知环节要读些什么呢? 一是读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的载体,它包含很多信息, 是重要的切入点。如咏素蝶诗这个标题包含了三个信息:(1)写作对象(素蝶) ;( 2)诗的类别(边塞诗) ;(3)写 作手法(托物言志) 。二是知人论世。诗歌鉴赏中要了解作 者、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等,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 们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思想感情等,帮助我们迅速、准确 地读懂诗歌。如在解读军城早秋这首诗时,我们要阅读 注解中对作者严武的介绍(广德二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 军队七万多人) ,这个信息很重要,对考生理解诗的类别、

3、 内容、感情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二)重点品读 在整体感知并获取诗歌的相关信息之后,就要结合考题 带着问题去品读了。品读环节最主要是抓住诗歌中与答题有 关的关键词。哪些是关键词呢?一是诗中的重要意象。如李 清照声声慢 鉴赏中, 我们要抓住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梧 桐”去品读。“梧桐”是古典诗歌中凄凉悲伤的象征,理解 了“梧桐”,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明了了。二是诗中富有表现 力的词。像杜甫旅夜抒怀中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 舟”一句, 我们该重点品读什么词呢?细细揣摩, 不难发现, “独”字是感情语言,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应作为重 点品读词。二、使用规范的答题模式读完一首诗后,考生就进入第二个环

4、节一一组织答案开始答题,这是关键环节。实践证明,一套规范的答题模式,无疑会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因此,我们应在答题模式上引 导学生寻找得分的亮点。具体来说,规范的答题模式不仅要“形似”,还要达到“神似”。(一)形似如山东咼考题出关这首诗: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考题提出的问题是:“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 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一位考生是这样答题的:“这句诗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作者感觉到在外特别的清冷, 简直无法生活下去,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答案交代了艺术手法,也分析了效果等,似乎不错。但阅卷老师一 看就会发现这样的答题太不规范,要想得

5、高分很难。其实, 规范的诗歌答题步骤一般来讲分三步:第一步是“点特点”,第二步是“析例句”,第三步是“明作用”。按照这个步骤答 题,组织的答案既规范又条理清晰,一定能取得高分。需要 注意的是,虽然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考点、各类题型几乎都适 合运用以上步骤,但并不是所有的考题都要按上面所分析的 步骤答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神似规范的答题模式,确实可以增加得分的亮点。但有了规范模式的答案不一定就“尽善尽美”,我们在答题时还要追求更高的境界 “神似”。如何做到“神似”呢?这就要 求答案既要全面具体,又要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分析,组织 出来的答案不能只是“空架子”。如杜甫的漫成一首,如 果要鉴赏后两

6、句“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是如 何写景的,该如何解答呢?组织答案前要结合诗句具体先分 析:“鹭”在沙头缩成一团是静态描写,“鱼”在船尾跳来跳去是动态,一动一静。答案的第二步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动静是如何结合的,并将这些描绘出来。第三步也不是用“月 夜的美景”这么空洞的答案,而要在“美景”之前加上“宁 静”之类的词,使“美景”具体化。这样答题,才真正达到 了“神似”的境界。三、组织规范的答题语言一套答案,只是模式规范还不能得满分,这就要追求答 题的完美与完善了。因此,学生答题时要有规范的答题语言。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的呢?(一)专业术语解答诗歌时使用专业术语,诗歌答案就会更加规

7、范。如下面这首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考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一位考生这样回答: 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 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因为黄莺扰了自己的美梦,表现 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显然这里的“清新自然,口语 化”“质朴的语言”是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这样的语言是 很规范的,能给答题增添色彩。“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这个名称口语(二)简明生动的语言 诗歌答题的语言如果不简明生动,也会使原本规范的答 题变得黯淡无光。如下面这个答案: “富有表现力的两个字 是喧和狎。喜鹊飞来飞去,到处吵个不停,而鸥鸟在水面上 自由自在地飞行,水面上是平静的,不因鸥鸟的到来而掀起 波澜。喧和狎这两个词写出了动物自由、欢乐的心情。 ”这 个答案的答题步骤合理,内容具体,有血有肉。但我们不难 发现,第二个步骤语言太 ?嗦,没有表现力。这样的答案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