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heng土建施工测量放线资料与各类放线表格资料员需要知道关于土建施工测量放线的资料是很复杂的。 但是如果身为一 名出色的土建资料员来说, 如果您对于施工测量放线理解了然后再根据现场实践 次数一增加以后。 慢慢您就有经验可循了, 实践出经验更能整体上很好的把握好 一项工程测量放线知识。 出道施工测量放线工作也就是分为施工和放线两个主要 的方面知识。具体下面是根据很多有着经验丰富的出色资料员经验总结方法介 绍:施工放线土建 / 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 一直到主体工 程封顶都离不开施工放线。 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 (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 是房
2、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 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 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 (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 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 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 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 (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 ,所有 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 (至少 4 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 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
3、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 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 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 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 直至主体封顶 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 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 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 此,直至主体封顶。 我有20多年的施工经验,
4、由于时间关系说的不是很细(放 线有很多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施工放线有多种方法,条件允许的场地只要钉多一次龙门桩就可以搞定, 一般龙门桩主要用于基础施工放线,基础完工后再把轴线及水平引测到基础上部 四大角的侧面,用墨线弹出垂直、水平线做出三角标记,在引之前需用基准点校 验龙门桩是否准确,这样不管你放N多次线只要以基础侧面的基点用仪器或铅垂 向上引测轴线,用钢尺量测标高,这样就可以到主体封顶。这种方法是最简单实 用的。说白了就是把图纸上的形状按1:1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但要学会看图 纸,学会必要的仪器操作。 线工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种,不仅要掌握各种仪器 的操作,而且得能识图,并且能快速地记忆
5、数值,要求精确的操作等等。首先学 会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然后学习识图,最好是能画图,接着熟悉图纸,从放 大线开始,确定轴线位置,最后放局部轴线,弹出墙体留置洞口等等,只有多练 习,勤问人,等你放一两栋楼的线就会慢慢熟练的。施工放线现场操作有多种放线方法;一般分有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 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 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io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 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
6、钢尺的尺寸稳合, 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 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 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 用水 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 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 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 测量确定轴线的具体位置。具体一点:1、 一般情况下是在预先选好的内控点位置上预埋钢板, 用经纬仪在钢板 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大线锤怎样往上吊比较方 便。用线锤尖对准轴线的基点,当线锤对准基准点时,用对讲机通知楼层上人员 定位。在对准下方
7、吊锤时,对点人员要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测吊锤尖部与钢 板的点位差值,并通知楼上人员及时调钢丝线中的位置, 当从两侧方向锤尖与十 字中都重合时,可通知上层定点。至于钢丝线的弹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关键 是在于楼层上的放钢丝线的绞线轮要经过特制,可以进行微小高度调整,并能可 靠的锁定,这样放线时就比较方便了。2、高层因层高高及有外脚手架,故线锤法及外控法均不适宜,可采用内 窥法.即在每个楼层的同一位置留两个预留孔,通过这两个孔将下面楼层的轴线 引上来,如留3个孔的话,经纬仪都可不用,仅线锤和钢尺就可完成放线。3、0.000以下采用外空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 0.000以上采用内控法,即
8、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 首层平面在可通视的 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 然后用铅垂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 n层.高层放线普遍用的就是内控法.具体 讲在建筑轴线附近平行与轴线找一合适的距离我一班找1米左右这个位置予埋钢板,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或激 光经纬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 n层.比如你现在 从一层向二层引,你对准一 层的点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打,在二层用玻璃接住从下面传来的点就是了. 然后从 二层这个点往回量1米那就是建筑物轴线的位置了。测量工作程序机构设置:针对本工程建筑小区内地形复杂、 占地面
9、积大、单位工程多、 建筑高度大的特点,公司在本项目技术部下设专职测量小组, 测量小组主要由一 名测量工程师和各区段两名技术人员组成, 场区导线控制网作业人手不够时由项 目工程部其它人员配合。职责划分测量小组负责从规划部门接收导线控制点、施工现场控制网的建立、楼 层控制线投测、标高引测、沉降观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测量工程师还负责对项目计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维护及检测。施工员根据测量小组给定的楼层 控制轴线放出柱、墙体的控制线,梁的位置线和预留、预埋位置线。项目技术负 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量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施测的梁柱边线、 控制线进行详细复核。每楼层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
10、复核完成后,由项目 测量工程师对施工测量结果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后才能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基础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场区控制网:因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 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 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 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控制网用全站仪进行投测。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单位工程轴线多且密集,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有 代表性的轴线设置轴线控制网。控制桩尽量设在开挖区外原始地坪上; 另外在基 坑底部及长轴线中部加密设置辅助性控制桩, 以便于基础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后,
11、测量小组根据规划局给定的坐标点以及总平面布置图中建筑物角点标注坐标作 为放线依据。由于两幢住宅楼及车库轴线关系较复杂,根据施工图设计的主轴线, 对E车库的桩基础,采用极坐标法放桩位,方法是,先按总图坐标,计算出各桩 位在总图上的坐标,再跟据点出的坐标和测设的场地控制网, 将全站仪架在靠E 车库的场地控制点上,定出各桩位的坐标,同时建好控制轴线。在建筑物外围将 控制轴线引出。利用放出的控制轴线对各桩位进行复核。 对于A车库,先用全站 仪定出事先在总图上点出的Q a轴上的两个轴线交点,再用2-1激光经纬仪配合 50钢卷尺定出各主控制线,并以主控制线为中心线,用 50m钢卷尺分出其它各 条轴线,作为
12、下一步柱基开挖线的放线依据。控制桩的设置方式:所有位于土层上的控制桩点(含轴网控制点及高程 控制点)均为砼墩埋地设置,砼墩截面为 300X 300,深度不小于500;桩面上用 红油漆对桩号、轴线及高程等进行标示。若控制桩位于完整的基岩上,则可直接 将控制点设在基岩面上。控制桩点设置完成后必须在桩的周围设置可靠、醒目的 围护设施,对控制桩进行保护。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阶段,用经纬仪结合 50m钢卷尺根据控制桩直 接对各轴线进行投测,然后根据设计截面对各构件进行放线;用S3水准仪结合 五米塔尺直接进行高程引测。因基础施工阶段控制桩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 降影响移位,故在每次进行轴线投测前必须先
13、对控制桩有无移位现象进行校核后 才能施测。标准层施工测量,标准层施工时的控制网设定方式:标准层施工轴线测 量主要采取内控法对轴线进行传递和引测。在首层地面上设置内控点,并在建筑物外围设置外控点(控制网设定如下图示)。方法是:精确定出矩形控制网点(位 置详下图),各点用100X100X10预埋钢板,表面用钢铳冲上标准点并作点号 标记。控制线的引测: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内控点位置留设100X 100方形 观测孔。在进行上部结构轴线投测时,将北京博飞2-1天顶垂准仪架设在内控点 位上向上铅直投测至各结构施工层, 然后用J2经纬仪、钢尺对所转点进行复核; 经复核闭合后才能进行控制线及轴线的投测。结构
14、每施工三层,测量小组对控制线必须进行一次校核:复核方式为采用内、外控制线相互比对方式。高程测量基础施工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S3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 进行引测。上部结构施工时,在首层施工完后,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外壁无遮挡的 柱身上,随结构上升,测量员用50m钢卷尺将高程向上传递。楼层内用水准仪将 标高转至各相关构件上。上部结构施工时每个单体建筑物高程引测基点设置数目 不得少于三个,结构每施工五层,高程点由测量工程师进行一次标定。 结构施工 中,应对建筑物主体倾斜率进行观测计算,计算公式为:a= D式中:I主体的倾斜率; D-建筑物项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 (m ; H 建筑物的高度(
15、m ; a 倾斜角(0)。细部测量,梁柱边线、控制线的测量:每楼层施工前,测量工程师将控 制线、主要轴线施测完成后,施工员着手依据控制线、轴线对梁柱边线、墙柱控 制线进行引测。所有墙柱放出边线和距边线200宽的控制线,墙柱边线作为焊接 导墙筋的依据,控制线作为校核模板、验收模板的依据。沉降观测,沉降点的设置:设置沉降观测点的数目和具体位置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在图纸会审阶段,施工单位、监理与设计院进行协商初步确 定沉降点设置方案;待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一步细化沉降观测 点的设置位置。为较好地进行沉降观测,施工现场内埋设的水准基点应有利于直 接引测,且数量不少于两个,每次进行沉降
16、观测时,事先核查基准水准点是否发 生异常变化,正常后才能进行施测。沉降点的埋设方式为:先将带锚固脚的钢板埋入设计观测点柱身上,并 按初步设定高程埋设,待模板拆除后,精确找出高程、焊上带观测点的角钢。沉降点的测量,测量工具:本工程沉降测量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沉降观 测采用S1水准仪和毫米分划水准尺进行测量。测量频次: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一次施测一次(每一结构层施工 完毕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 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观测方法:每次观测按固定后视点、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视距大约15m以减少仪器误差影响。
17、观测时间宜选择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观测记录整理:每次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成果逐点进行核对,根据本次 所测高程与首次所测高程之差计算出沉降量并将每次观测日期、建筑荷载情况标注清楚,画出时间与沉降量、荷载的关系曲线图。测量工程师必须将每次观测结 果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若出现明显沉降量的变化或不 均匀沉降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还应及时与设计、 勘察部门联系,确定进一步观测 的方案。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见下表:单位工程 测距测角竖向传递轴线点 1/20000 5 4 ; 1/10000 10 3。测量放线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 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
18、过程,到施工结束以后的竣工验收,都离不开测量工作。 如何把测量放线做得又快又好,是对技术人员一项基本技能的考验和基本要求。一、做好开工前的测量交底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 场测量交底,按设计图认清现场水准基点、导线桩、交点桩等,做好桩位交接记 录,对位于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必须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关于测量交底方面, 需要强调的是桩位的保护,即在设计单位交桩以后,应及时采用砌砖墩或浇筑水 泥墩等方法予以保护,以免丢失。这些桩一般在于农田或居民区内, 很容易被人 为破坏,而一旦破坏,再让勘测设计单位来补测,则既耽误施工,又要增加一定的费用。二、中线复测和边线放
19、样中线测量是在定线测量的基础上,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详细 地标示出来。它与定线测量的区别在于:定线测量中,只是将道路交点和直线段 的必要转点标示出来,而在中线测量中,要根据交点和转点用一系列的木桩将道 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在地面上详细标定出来。定线测量一般由勘测设计单位实 施,然后把有关桩位和测量成果交与施工方,由施工单位进行中线及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边桩。关于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如一个工程项 目有几个标段,应注意与相邻标段的中心是否闭合,中线测量应深入相邻标段 50
20、100米;应注意与桥涵等结构物的中心是否闭合;应注意与房屋等建筑物的 相对位置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二是护桩的设置。道路中线桩护桩的设置,是路基施工的重要依据,但 是在施工中这些桩又容易被破坏,所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中线桩的恢 复和测设工作。为了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把中线桩恢复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在施 工前对道路上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如交点、转点、曲线控制点等设置护桩。所谓护桩,就是在施工范围以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钉设的一些木桩。根据这些护桩,用简单的方法(如交点、量距等),即可迅速地恢复原来的桩点。设置护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线段上,至少应有三
21、个控制桩要设置护桩,这样即使有 一个控制桩不能恢复时,仍可用其他两点,把该直线段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 两 方向线的交角尽可能接近90。,不应采用小于30。的交角;护桩应选在施工范 围之外,但不宜太远;护桩之间距离不能太远;所设护桩必须牢固可靠,桩位要 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和观测。曲线段边桩的护桩设置。对于曲线段,由于边桩的确 定较麻烦,重新测设耗费时间较多,因此在一次精确放线以后,对曲线段的边桩 中有代表性的桩位也应设置护桩,这样可减少重复测量工作,减少测量工作量。 三是里程桩的布设。中线桩定出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好里程桩的控制布设。里程桩的布设原则是:在直线段,一般布设在每隔 100米的整桩号
22、的横 断面上,类似于公路施工常见的百米桩的布设; 在曲线段桩位要适当加密,在曲 线段起讫点、中点的里程桩位必须布设;里程桩可采用大木桩,上面用油漆或墨 汁标上里程桩号,打入道路两侧施工范围以外的地上, 最好是每侧各打一个。在 保证施工中不易被破坏的情况下, 离路基边线应尽量近一些,以方便使用,一般 为12米。关于里程桩的布设,在大部分施工手册的测量放线章节中没有论述, 在许多工地上不太重视。我在某些工地发现,有些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测量 时,里程桩号的确定是从很远距离一尺一尺排过来,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累积误差。如果里程桩号定不准,那么标高、坡度的质量控制也无从谈起。三、校对及增设水准点其一
23、,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闭合差不得超限, 如超出允许偏差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设计单位交付的水准点一般是几 个月前设置。这些点位处于野外很容易被人为撞动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发生变 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认真复核;其二,水准点的增设原则:相隔距离一般为 150200米,以测高不加转站为原则。增设水准点应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 合,如一个工程项目分几个标段,还要与相邻标段的水准点闭合,闭合差不得超 限。水准点位置,应设于坚实、不下沉、不碰动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 处。亦可设置于外加保护的深埋木桩或混凝土桩上,并做出明显标志。水准点应每月复核一次,对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在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四、纵横断面测量:通过中线复测、边桩放线和水准点的布设,就可进 行纵横断面的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所以纵横断 面测量结束以后,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凡是与原来的成果在允许偏差之 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只有当与原有成果有较大差异时, 才能报监理工程 师验证后改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项工作,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如果实测土方量 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核准时也应在施工前进行。 有些工地路基开挖以后才向监理 提出实际土方量与设计不符,要求增加签证,但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滕州市初三数学考试卷及答案
- 市场营销策划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建筑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科技常识真题模拟试卷
- 衡阳初一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河南中专的考试题及答案
- 绩效考核体系创新-洞察与解读
- 总经理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汇报
- 2025国考南京市经济分析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鞍山市科研技术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清单8-患者隐私
- 人卫八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 电话营销技巧培训-电信版
- JJF 1610-2017电动、气动扭矩扳子校准规范
- GB/T 6900-2016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16785-2012术语工作概念和术语的协调
- 广州市材料进场检测相关法律法规、检测项目及取样规则
- 工伤预防培训-课件
- 公司技术响应表
- DBJ∕T13-358-2021 福建省城镇供水基础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标准
- 齐鲁医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