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症_第1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_第2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_第3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_第4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1.Cooper et al,1992 2.Riggs 1991 3.cooper and Melton 1992疾病疾病发病情况发病情况地域地域髋部骨折髋部骨折166万人万人/年年全球全球27.5万人万人/年年美国美国椎体骨折椎体骨折1/3的女性的女性(65岁岁)全球全球70万人万人/年年美国美国前臂骨折前臂骨折25万人万人/年年美国美国骨质疏松骨质疏松 性骨折性骨折心脏病发作心脏病发作中风中风乳腺癌乳腺癌50100150年发病人数万年发病人数万0150万51万23万18万Melton 1988 2.Chesnut 1991椎体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髋部骨折20

2、%20%病人病人6 6个月个月后后死亡死亡1/31/3病人将长期卧床不起、需要护理病人将长期卧床不起、需要护理1/21/2病人的生活质量急剧恶化病人的生活质量急剧恶化导致驼背、身长缩短、残疾等导致驼背、身长缩短、残疾等活动受限,影响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自理生活自理引起呼吸等其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引起呼吸等其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下降下降骨折骨折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危害因素最主要的危害因素40岁以上妇女岁以上妇女OP发病率为发病率为19.9%。6060- - 70 70岁的妇女岁的妇女OPOP发病率为发病率为1/31/3。8080岁或岁或8080岁以上的妇女岁以上的妇女OPOP发病率为发病率

3、为2 2/3/3。3. 随年龄增加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4. 女性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于男性高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9090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 I型型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II型型 *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010三、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三、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两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特点两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特点 I I型型 绝经后绝经后 II II型老年性型老年性年龄年龄 51-70 51-70岁岁 大于大于7070岁岁骨量丧失部位骨量丧失

4、部位 松质骨松质骨 松质骨、皮质骨松质骨、皮质骨骨折部位骨折部位 椎体、桡骨远端椎体、桡骨远端 髋骨、肱骨近端髋骨、肱骨近端 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 下降下降 升高升高主要原因主要原因 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下降 年龄老化年龄老化血钙血钙肾肾甲状腺甲状腺C细胞细胞降钙素降钙素骨骼骨骼PTH甲状甲状旁腺旁腺活性活性VDPTH活性活性VD肠道肠道饮食饮食皮肤皮肤2-3% 2-3% 高钙高钙Ca2+20-40%15-20%Ca70-80%尿尿20-25%低钙低钙血症血症Ca2+_ 老龄化老龄化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1,25(OH)2D3合成合成肠钙吸收肠钙吸收血钙血钙骨吸收骨吸收PTH分泌分泌骨形

5、成骨形成成骨细胞成骨细胞日晒缺乏日晒缺乏低钙摄入低钙摄入运动缺乏运动缺乏易跌倒易跌倒骨折骨折骨量骨量骨脆性骨脆性性激素性激素CT贮备力贮备力视力视力前庭功能前庭功能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力、肌张力肌力、肌张力药物及其他药物及其他系统疾病系统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病机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病机制骨形成指标骨形成指标 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前胶原前胶原I I氨基前肽氨基前肽骨吸收指标骨吸收指标 尿羟脯氨酸、尿吡啶啉和脱氧尿羟脯氨酸、尿吡啶啉和脱氧 吡啶啉、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吡啶啉、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钙尿钙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6、DXA)BMDT-score-5-4-3-2-1012SD05101520253035LowBone MassOsteoporosisNormalRelativeriskoffracturen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判断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判断n确定骨质疏松症防治对象确定骨质疏松症防治对象n骨质疏松症根本的防治措施骨质疏松症根本的防治措施n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的应用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的应用老年补钙要点老年补钙要点少量屡次: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仅为年轻人的少量屡次: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仅为年轻人的1/4便秘者防止碳酸钙便秘者防止碳酸钙餐后服用有利吸收:老年人胃酸低,利用餐后餐后服用有利吸收:老年人胃酸低,利用餐后高胃酸帮助钙吸收高胃酸帮助钙吸收尽量少选磷酸钙:老人肾功能不全较多见尽量少选磷酸钙:老人肾功能不全较多见合用活性维生素合用活性维生素D:加强钙吸收:加强钙吸收不良反响不良反响 消化道反响: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反响:恶心、呕吐、腹泻、 口干等口干等 血管舒缩反响:面潮、发热、心悸等血管舒缩反响:面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