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完整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完整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完整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完整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姓名肖本炎专业市场营销学号指导教师李春成职称讲师中国武汉二九年六月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Salesman incentive mechanism research学生姓名:肖本炎学生学号:学生专业:市场营销指导教师:李春成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 九年六月目录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二)相关理论著述 .(三)基本研究路线图.二、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与假设.(二)问卷设计以及问卷调查.(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二)信度分析 .四、研

2、究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五、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面临发达国家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 , 企业做好销售工作显得更加重要。销售是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与其它的职位相比,销售为希望独立和自由运作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销售是一份很有吸引力的职业。但事实上 , 许多企业都面临着销售人员流失率高 , 业绩下滑的困扰 ,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 不能不提到销售人员激励的问题。本次研究是在借鉴一般的激励理论和最近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3、从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对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分析销售人员激励的影响因素,包括物质性因素对销售人员激励的程度,非物质性因素对销售人员的激励程度, 通过研究 , 我们可以看到,销售人员对物质性激励更加敏感,其中一个例外, 就是销售人员也非常关注晋升 , 关注度高于基本工资,为4.10 。其次,通过对不同行业的销售人员的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影响因素对销售人员激励的显著性 , 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和不同从业年限的销售人员对个人影响力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 , 不同行业之间对提成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 ,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销售人员激励模型,这对于

4、提高企业销售薪酬设计的科学性,提高销售激励的效果,提升企业的市场业绩和市场竞争力,都有者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 销售人员 , 激励 , 物质性报酬 , 非物质性收入ABSTRACT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Chinas enterprises are facing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both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

5、t for enterprises to do well in the marketing work. As one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n an enterprises, marketing is also a professions, marketing provides with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people who want to be independent and free working, so marketing is a profession with a great attraction. But in f

6、act man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salesman losses and marketing achievements declines. For changing this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o researches on the incentive to the salesman.Based on the general incentive theory and recent research documents, this paper is to do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7、 incentive to the salesman through the viewpoints of marketing management,resources and economics. First,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entive to salesman, contain the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factors incentive degree to the salesman. Through the research , we can find out that salesman a

8、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material incentives; exception that salesman are also taken promotion to a that of basic salary. Second,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to salesman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us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hile verifying the collective factors dominance to salesman on the basis

9、of authentic proofs and researches, we can find that salesman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of different fixed number of working years individuals affecting factors, and the royalty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s different. Finally,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build and optimize the salesman incentive model b

10、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es. This model can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rationalities on marketing salary design, improvethe effects of the incentive marketing, strengthen enterprises market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ness, ; motivation; material reward;Immaterial income一、导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11、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各种各样的商品被生产和制造出来,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商品市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商品市场也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所需要商品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如何在与众多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并达成交易,成为企业实现其利益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起直接而且重要的作用的,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角色。如何激励销售人员,提高业绩成为许多企业常常思考的问题。许多企业都采取了各自有特色的激励措施来激励销售人员,但效果都不尽人意,企业仍然出现销售队伍人心不稳和优秀

12、销售人员流失严重 , 业绩下滑等现象,对企业的市场拓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销售是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出现销售人员的流失虽然不可避免,但较高的流失率却往往使销售主管部门面临挑战。销售工作是一项极富挑战和创造性的工作,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销售人员的能力, 还能带来高收入,工作时间也相对自由,但即便如此,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销售人员放弃这样一份收入高,机会多的职业呢?本次研究即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开展的,希望在销售人员激励机制上作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谁掌握了人才 ,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如何防止企业优秀员工流失,维持企业人才优势,因此

13、也是企业人力部门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将采用实地调查和参考相关理论著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寻找相关线索,探讨企业激励销售人员的可行方法,使销售人员激励机制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消除对销售人员激励的偏见和误解,降低销售人员流失率,提升销售业绩,使企业和销售人员实现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了解销售人员对工作现状的看法和感受 , 通过对销售人员激励因素敏感度的分析,明确各种激励因素的轻重主次,深入了解并掌握销售人员多层次,差异化的需要,从而对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提高企业销售人员机制设计的科学性,提高销售激励政策的效果,提升企业业绩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

14、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销售人员激励的研究, 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也非常具有紧迫性,现实意义重大。(二)相关理论著述1.相关概念的界定( 1)销售人员:是指在企业中从事销售工作的所有专业的员工, 包括客户总监,销售部经理,区域经理,销售代表和销售助理。( 2)激励的含义,既包含激发鼓励,诱之以利, 同时又有约束和归化之意,激励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激励包含两层意思,即激发和约束之意,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激发导致一种期望的行为的发生,约束则是对其激发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符合一定的,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奖励和惩罚措施在激发员工有效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对

15、应出现。( 3)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货币报酬。 广义的工资从内涵来看,包括员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报酬。从外延上来看,包括员工得到的所有报酬。( 4)奖金:是指企业对员工提供的超出正常努力的劳动或劳务的报酬,包括红利,利润分享等。( 5)津贴:是指工资或薪水等难以完全准确反映的情况的一种补偿。( 6)福利: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共同的物质待遇, 改善和提高员工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解决职工个人困难,提供生活便利,丰富员工生活的一种薪酬方式。( 7)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 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人员完成指定任

16、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 现有激励理论对于销售人员的激励,必须将其置于企业组织中来研究其在制度条件下的需要和行为的特定性,从西方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行为需要归为五种不同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图 1)。该理论认为, 只有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容易得到满足,需求层次越高,越难得到满足,这和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一致的。但是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不同需求之间的界限难以明确,二是需求层次上升的不可预知性,无法及时采取

17、有针对性的措施,各种需求也会因人而异、受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图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Fig1. Maslowsincentive factors资料来源 : 陈晓东 . 销售人员薪酬激励研究本次研究主要是从销售人员方面入手,调查销售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感受,在工作中有何种要求,比如基本工资、提成、业绩考核、发展前景、晋升通道、食宿条件、职业发展、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将这些影响因素融入模型要素,尝试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作用的大小和受重视的程度区别。假设将销售人员的各种激励影响因素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此研究即是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理清顺序,依此来设计更加合

18、理的激励机制,从而使销售人员和企业达到双赢的结果。2.研究变量的界定( 1)基本工资:是指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在本研究系统中将其理解定义为底薪。( 2)提成:是按照销售人员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付给销售人员的报酬。( 3)奖金:指支付给员工的超额劳动报酬或对员工绩效考核奖励的报酬。( 4)福利:是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 采用的非现金形式支付的报酬。在本系统中列出的福利,暂包含津贴,虽然津贴是以现金形式固定发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年假等。( 5)晋升:是指员工向一个比以前工作岗位挑战性更高、 所需承担责任更大、享有职

19、权更多的工作岗位流动的过程。( 6)影响力:个人在组织中对其他组织成员的影响程度 , 体现在组织中的地位。( 7)职业培训: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 8)带薪年休假: 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 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我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 9)工作设计 : 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与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对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也就是说,工作设计是一个根据组织及员工个人需要,规定某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以及在组织中工作的关系的

20、过程。( 10)工作自由 : 指在工作方面 , 如时间、形式、地点等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11)五险一金 : 指的是五种保险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 “一金 指的是住房公积金。3. 研究假设的提出在对研究模型中涉及到的变量进行界定之后,下面本文针对模型中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1)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 ,满意度物质性因素大于非物质性因素。( 2)假设销售人员对激励敏感因素中, 物质性激励和非物质性是处于不同地位的 ,激励效果存在差别,假设其敏感度前十位顺序为基本工资、提成、福利、奖金、户口、工作设计、晋升、工作自由、职业培训、津贴。( 3)

21、性别差异销售对销售人员激励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行业差异对销售人员激励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从业年限差异对销售人员激励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二)问卷设计以及问卷调查1. 问卷结构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1. 第一部分 : 对被调查者身份、行业等基本信息的调查,此部分主要用于保证调查问卷样本选取的可信度,保证抽样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排除不符合研究目的受调查者,即判定问卷为无效问卷。2. 第二部分 : 主要调查销售人员对其现在正在从事的工作, 调查其对工作现状的感受和对各种工作因素的满意程度。3. 第三部分 : 调查主要涉及销售人员对各种激励因素的敏感程度和在工作中希望改进的地方。销售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激励

22、因素的测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量化分析的过程,因此需要对测评的指标进行量化。销售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就是其在从事销售工作的过程中对各种因素的主观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同入职前的期望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对销售工作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使用态度量表测量技术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本研究采用的是 5 级态度量表 , 分为有两种,第一种直接用于测量销售人员对工作中各种因素的满意度,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极不同意,相应赋值为 5、 4、 3、2、1( 分) ;第二种用于测量销售人员对激励因素的敏感度,分为 : 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极不重要,相应赋值为5、4、3、 2、1( 分) 。2. 问卷调

23、查基本情况此次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一共发放问卷153 份,回收问卷 141 份, 回收率 92.16%,其中有效问卷 126 份,无效问卷 15 份,问卷有效率为 89.36% 。(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目的在于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描述,从而更好的从整体上理解这些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本文将运用 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掌握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并对研究变量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和说明。2. 信度分析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出所测的事物或变量。分析信度的指标主

24、要是信度系数,信度系数是一种相关系数,主要包括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和内在一致性系数等,信度系数越大则表示样本可信度越高。本研究中采用了克朗巴哈 信度系数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3. 模型假设检验对于销售人员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和对激励因素敏感度的排序, 采用均值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先后顺序。而对于人口统计特征对激励因素的显著性检验则采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皮尔逊卡方检验,来测量显著与否。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1. 抽样对象基本信息表 1.样本基本信息Table1. Sample basic information抽样对象基本信息频数百分比 %总数性别男7966.7126女4

25、733.3年龄21-24 岁4434.912625-29 岁6551.530 岁以上1713.4行业制造业1612.7126信息技术业1612.7融保险业1411.1批发零售贸易3931.0房地产业2015.9其他2116.7从业年限1 年4233.312612 年2620.634 年2419.045 年1511.95 年以上1919.1从表 1 中我们可以看到 ,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代表性相对比较广泛,行业包括制造业、 保险业、零售业等销售比较集中的行业,分布比较合理,年龄跨度也基本上涵盖了从事销售职业的主要年龄段,主要是 2130 岁这个年龄段。销售人员的从业年限也与其年龄存在相一致的关

26、系,也体现了销售行业的普遍现象 :年龄越大,从事销售工作的就越少,说明从事销售行业的人员在其作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后,离开了销售职位或者是晋升到其他一些更高的职位上,这也与销售这个职业的流失率高和有更多的晋升机会的现实是相吻合的。2. 销售人员工作现状满意度调查表 2工作现状满意度排名Table 2 Current work satisfaction工作满意因素均值排名基本工资3.413提成3.521福利3.422绩效考核3.285工作环境3.394培训3.256食宿条件3.068职业发展3.009休息时间3.107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销售人员对工作中因素的满意度介于3.003.52 之间,在九

27、个满意度测量的结果中,休息时间,食宿条件和职业发展方面最让销售人员不满意,其中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销售工作本身的特殊性,难以保证销售人员有规律的休息时间,销售人员时常由于工作原因而处于休息不足,疲劳工作的状态,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因此极易产生这些方面的不满。(2)业务压力大,由于担心完成不了规定的业务量,如此将无法达到晋升或奖励所需要的标准,很容易产生挫折感,跳槽成为无奈的选择,职业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这也是销售人员流失率较高的原因之一。3. 激励因素敏感度统计表 3激励因素敏感度度排名统计Table3. Incentive factors sensitive ranked sta

28、tistics激励因素敏感度均值排名基本工资3.955提成4.352福利4.361奖金4.313户口3.556工作设计3.357晋升4.104工作自由3.258职业培训3.159津贴3.0310个人影响力2.7011带薪年休假2.1112从表 3 中我们可以看到 , 销售人员最为敏感,也就是最为关注的因素前四位分别是福利、提成、奖金和晋升。其中对于福利的敏感程度略大于提成,几乎可以相提并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得到解释。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认为提成是销售人员最为注重的部分,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开始关注福利待遇,注重工作中的隐性收入,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自

29、身的合法利益,也是追求职业生涯质量的和职业发展的一个表现,这从销售人员对晋升通道的关注度可以体现出来。销售人员最为不关心的激励因素是带薪年休假,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两点:(1)虽然带薪年休假制度在法律上已经得到支持,但在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背景下,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本身就不容易,处于强势地位的企业就更加不会在此方面做出让步,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阻力。(2)另外 , 带薪年休假并不能给销售人员带来可观的收益,而且即使有了带薪年休假,也不一定能享受到, 销售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全天候作好准备,随时准备着,以客户为中心,难以有相对较长的时间段来供休假。4. 样本人口统计

30、特征描述性统计销售人员的激励因素有很多,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将激励因素归为物质性激励因素和非物质性激励因素,主要选取在激励机制中比较常见的因素,如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等,研究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年限对激励因素的关注及敏感程度,采用皮尔逊卡方独立性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见表 4。从表 4 中的检验分析结果可知, 在显著性水平 =0.05的水平下,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不同从业年限的销售人员在激励因素敏感度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表 4. 皮尔逊卡方检验Table4. Person chi-square test性别基本工资提成福利奖金户口晋升个人影响力行业基本工资提成福利户口带薪年休假津贴个人影响力晋

31、升从业年限基本工资福利奖金工作设计带薪年休假津贴个人影响力晋升Person X2P2.6780.4440.6740.8793.2150.2000.6490.8854.1620.3852.4050.49311.7910.01926.5140.03324.3550.05921.1350.02025.0430.20026.8370.14023.6530.25818.2480.57112.3160.65519.3140.20015.4430.11714.8540.46222.1580.33230.0520.06924.9890.20233.6100.02923.2810.078在这个关于人口统计特征描

32、述性分析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从表 4 中的分析结果可知 , 在显著性水平 =0.05的水平下,不同性别对于基本工资、提成、福利、奖金等激励因素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在个人影响力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说明男性与女性在注重个人影响力方面存在不同的趋向,男性销售人员更加看重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希望能在组织中取得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地位。(2)从事的行业对于提成奖金工作自由、职业培训等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个现象说明在不同的行业,其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存在很大的差别,如通信领域和金融,是收入相对高的两个行业,零售业就会相对逊色很多,这是一个

33、利润率比较低的行业,其所能提供的福利水平是不能和一些有垄断性质的行业相比,所以存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是必然的,虽然这些差异现在还不能马上得到消除。这个现象用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解释。基本工资和福利均属于工作激励因素中的激励因素,对于促进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明显的作用。(3)从业年限对于个人影响力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销售人员的从业年限越长,其个人影响力也会相应的不断增强,这也是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相符合的一个正常现象。(二)信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 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所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一般认为,克朗巴哈值若大于 0. 70,则表示数据可信度相当高;

34、当系数介于0.35 到 0.70 之间时 , 表示信度尚可 ; 若 值小于 0.35,则表示信度低,应予以拒绝。根据分析结果,本问卷调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 0.657,介于 0.35 和 0.7 之间,与 0.7 相对比较接近,这表明本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可信度尚可,符合研究要求。四、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的相关数据结果,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关于销售人员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度,通过数据分析, 在工作满意度方面,物质性因素满意度大于非物质性因素,该假设得到研究数据支持。2. 销售人员对激励敏感因素中,物质性激励和非物质性是处于不同地位的,激励效果存在差别, 其敏感度前十位顺序为

35、福利、提成、奖金、晋升、基本工资、户口、工作设计、工作自由、职业培训、津贴。3. 性别对于销售人员激励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 该假设没有得到问卷结果支持 , 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在个人影响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男性与女性在注重个人影响力方面存在不同的趋向,男性更加看重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希望能在组织中取得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地位。4. 行业对于销售人员激励因素在基本工资方面存在显著性影响,不同行业的基本工资起点是不一样的,证券金融业的基本工资比零售行业高,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从业年限对于销售人员激励因素在个人影响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影响,从业年限越长 , 其个人影响力也会随之增长。这也是符

36、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此外 ,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认为销售人员激励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情况 :1. 销售激励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销售人员激励的重要性,并尝试改变激励方式来顺应市场竞争需要,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整体满意度为 3.27,说明销售人员对工作整体满意度一般,没有特别满意或满意的表现。许多企业销售薪酬战略意识不强,没有从战略高度来设计一套完整的销售人员激励体系,对销售人员激励缺乏理性战略思考,认为销售薪酬是支出,而不是投资,因此也不去积极优化激励机制。2. 销售薪酬结构不尽合理,长期激励效果令人担忧。多伦等人认为,基本工资对人才具有高吸引了和保留力,而对人才的激励力是中等

37、的。短期激励对人才具有低吸引力和激励力,对人才的保留力中等,长期激励对人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激励力。销售是企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岗位,销售人员的收入与其实现的业绩密切相关,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付给的变动工资的比例大,注重长期的激励。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企业给予销售人员的激励几乎都是短期激励物质性报酬,很大部分在提成方面,忽视福利等方面的保障,长期激励几乎没有,非物质激励也存在缺乏,这种激励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力量,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和提高销售人员对企业的忠诚。这样就出现企业付出很多努力,但营销人员却感受不到激励的情况,即激励失败。3. 销售人员十分看重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对晋升的敏感度均值为4.10

38、,属于很敏感一类的因素了,表明销售人员希望在企业中从事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后,能够得到一个更高的职位,希望能有一个透明的晋升通道和规范的执行,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才会更加愿意努力工作。4. 此外,在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存在忽视销售人员心理健康的情况,销售人员常常因为工作原因遇到许多拒绝,业务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应该运用精神激励的方法来激励销售人员,使其精神振奋,增强斗志,措施如鼓励赞扬,表彰,心理疏导,提高和肯定其在团队中的地位,在生活上加以关怀,增加其心理收入,使其心情舒畅,斗志昂扬的重新投入工作。(二)研究建议销售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不

39、言而喻,企业制定的销售政策对销售人员的激励程度,不仅代表了对它们工作的期望,更代表了对它们工作业绩的尊重与肯定。加强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对于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改变销售人员激励不足和激励扭曲的现状,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显得更加迫切。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参考相关资料文献,对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争取达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1. 薪酬是销售人员激励的主要内容,合理的薪酬水平对于激发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最主要的激励作用,因此建立一个使销售人员和企业都满意的薪酬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销售薪酬激励

40、的建设要坚持富有竞争性原则,在薪酬水平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同时也要注重福利制度方面的建设,完善企业的福利制度,使企业福利真正发挥其为员工提供便利和服务的作用。2. 建立柔性激励机制和多元奖励方式。将销售人员的业务目标分散,考核不仅仅是在业绩方面,其他方面有进步同样也可以获得认可,并得到奖励。宽带薪酬能够较有效的促进员工的个人技能的提升,即销售人员的岗位不变,只要自身能力( 如销售技能,销售方法等) 提高了,同样能取得更高的薪酬,这样销售人员更愿意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同时也避免了销售人员因竞争少量高薪职位而引发的销售队伍不稳的情况。3. 设定科学合理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准确衡量销售人员的绩效。不合

41、理的考核指标往往会导致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和高流失率。不仅对销售人员的职业发展造成伤害,也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创造一个平台,与员工共同讨论,确定合理的业务量,重新设计考核指标,实现双赢。对于销售人员来讲,并非销售业绩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客户满意度、售后满意度、销售利润贡献、销售成交率、团队销售业绩等等,将共同构成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4. 企业要为销售人员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事业发展机会。不公平的竞争规则和有天花板的职业发展都会使销售人员感到挫折,结果只能是销售人员怠工或跳槽,对于企业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培养出来的优秀销售人员,出现这种情况无疑是对企业的

42、一个不小损失。五、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一)研究不足由于调查者的认知能力、 研究水平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本次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必然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1. 本次论文问卷调查的是销售人员激励方面的问题,主要侧重于薪酬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激励的研究不够深入,结论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2. 相对于全国范围来说,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还不够广泛,得出的结论的适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检验。3. 由于问卷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数据分析不能更进一步,实在是一个遗憾。(二)研究展望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就本文得出的一些理论层面上的建议,其在实践运用中使用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需要通过实际

43、操作来确定和提高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将会注重于理论结果的实际运用方面,探索更加切合实际的销售人员激励方法。参考文献1. 陈宝香 . 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 .经营管理 . 2005 年 第 22 卷第 10 期2. 常涛 ,廖建桥 . 促进团队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2008 年第 3 期3. 陈晓东 . 销售人员薪酬激励研究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20084. 杜薇薇 . 销售人员激励,钱不是万能的 . 企业外脑 . 20085. 邓玉林 ,王文平 . 基于人力资本权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 . 2009 年第 1 期6. 葛松林 .

44、市场营销学 . 2003, 第 334 页7. 解译华 ,刘文明 ,潘玉芳 . 宽带薪酬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企业经济 .2008 年 第 12期第23页8. 蒋寒迪 . 销售人员的激励扭曲与反馈激励分析. 财经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 2005 年 9 月9. 金英玉 . 用什么留住销售代表. 市场营销 .2004 年第 8 期第 28 页10. 柯江林 ,石金涛 . 组织中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激励机制的比较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 9月第 41卷第 9期11. 林鸿熙 . 企业销售人员激励强度及激励替代效应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年第10卷第3期12.刘秋生 ,朱荟 . 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体系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09 年 第3期第 72 页13.罗士喜 ,申建军 . 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实施中的博弈分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09 年第7期第 71页14. 刘英侠 . 对销售人员薪酬设计的思考 . 科技咨询导报 . 2006 年 第 20 期 第 189页15. 邱晓昀 .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