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_第1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_第2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_第3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_第4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岳麓版必修 1 第 2 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道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学习 , 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 特点;知道郡制 , 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 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在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过程与方法:以上一节课学校过的有关内容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民间故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究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在古代政

2、治制度中的地位, 它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使学生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对今天的政治改革仍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教学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导入新课:导 言提问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早期”指哪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最为典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类制度本身所固有的不足最终导致它被哪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所取代?时期:我国古代早期:指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强调部族血缘关系及权力的世袭同学们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时候知道 ,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是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 ,

3、 并且诸侯国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周王封给诸侯不仅有土地 , 同时还有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但当过了 100 年以后 , 周王和诸侯的血缘关系就变得很疏远了 , 当诸侯国的实力与周王室的实力相当或高于周王室的实力时, 诸侯国还会愿意被周王统治吗?如果不愿意, 那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这种局面又会不会结束呢?这节课我们将要来探讨这些问题。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和李白古风其三思考回答问题)思考 : 为何完成统一大任的会是秦王嬴政?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 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西周灭亡后 ,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 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

4、共主的地位 , 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 , 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教材小字部分关于东周王室窘迫情形的描绘 , 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力量对比的变化 , 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关系的变化 , 加深对“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一历史结论的理解。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反映出宗法分封制度已经无法维持 , 原有的政治体制走向崩溃 , 社会大变革时期已经到来。2 春秋大国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 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春秋时期, 随着周王不被重视, 一些实力强大的

5、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的控制权, 经常以“尊王”为旗号邀集诸侯发动对有“僭越”行为的诸侯的战争。在此过程中 , 发动战争的强大诸侯事实上起到了号令诸侯的作用 , 他们往往通过会盟的形式迫使其他诸侯承认其“霸主”地位。这些强大诸侯名义上是“尊王” , 实际上是从周王手中夺取对诸侯的控制权。3 战国社会剧变公元前 475 年左右 ,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 , 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1 )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 战国中期以后, 先后改称“王”。“王”本来是周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各大国的国君改称“王” , 反映出这些国君已经不满足于诸侯的政治地位 , 他们已经公开表

6、示不再承认周朝的分封。( 2 )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卿大夫夺位, 彻底打破了周朝分封的统治秩序。( 3 )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 , 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战国时期 , 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 为了打败对手, 必须想方设法增强国力。而要想增强经济和军事力量就必须改革内政。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出发点是实现富国强兵, 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变法的结果是逐渐废除奴隶制 , 建立封建制度。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1)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 秦国废除了旧制度, 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 是秦

7、国能够发展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2)秦的统一:经过100 多年的奋斗, 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 221 年 , 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 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各地区、各民族(或部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 各国的变法使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 , 这些因素为完成统一奠定了社会基础;长期的战乱使广大人民饱受苦难 , 结束战乱 , 完成统一是人民的迫切愿望。实现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 秦国国力迅速发展, 逐步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实力;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重用人才 ,

8、 措施得当是统一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战国时封建经济的发展, 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经济物质基础)人民渴望统一诸侯争霸有利于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秦因商鞅变法国力强盛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秦统一后 ,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 , 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1 )首先是皇权至上秦王嬴政自称“皇帝” , 并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皇帝称号的由来:公元前221 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 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给

9、自己先确定个名号。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 , 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 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于是, 他下令群臣议名号。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请上尊号为“泰皇”。但是嬴政并不满意, 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个字, 称为皇帝。”“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 “皇帝”名号的确立, 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 , 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 此 , “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提问:皇帝应该穿黄色的皇袍, 为什么教材上的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的袍子?秦

10、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 , 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 , 颜色尚红;秦能灭周 , 应是以水德立 国, 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 故服饰尚黑。( 2 )其次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皇帝称号建立后 , 嬴政规定自己死后帝位传给子孙, 妄想皇位永远由他的后裔承袭下去, 他自称“始皇帝”。历史上称之为“秦始皇”。“始”秦始皇希望自己皇帝的宝座传给子孙后代 , 源源不绝。2中央政府的组成及特点1 )三公九卿及其职权( 1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 ,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 掌管律令、图籍, 并负责监察百

11、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 , 互相牵制。热点链接:太尉是秦朝的最高军事长官 , 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是, 现存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过此职, 故可以推断秦始皇统治时期是自掌军权。秦朝中央政府中实际存在的是“二公”。( 2 )九卿:三公之下, 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 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奉常:掌宗庙礼仪, 有丞。 郎中令:负责皇帝的保卫和传达, 下属有大夫、郎中、谒者卫尉:掌皇宫的警卫部队, 有丞。 太仆:掌皇室东马。廷尉:掌刑罚 , 全国最高司法官 , 有正、左、右监。 典客:主管秦王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宗正:掌宗室亲属事务, 有两丞。 治

12、粟内史:掌谷货, 有两丞。少府:负责供应皇室用之山海池泽之税, 有六丞。中尉:负责京师保卫, 有两丞。 主爵中尉:掌列侯。2 )中央政府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 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 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 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例如 , 丞相是百官之首, 权力比御史大夫大, 地位也比御史大夫高, 但是当丞相有失职和做错的情况发生时, 御史大夫就可以向皇帝报告 , 纠正丞相的失误。提问: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 见到丞相车骑多 , 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 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 , 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13、问题 1 :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问题 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学生答)有可能是太仆 , 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 , 皇帝出游 , 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没有。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 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 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这一体制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 , 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三废分封, 置郡1 秦朝的地方管理体制郡制2 )郡制的推行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

14、侯的建议。嬴政坚决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制。 秦统一之初,有人提出分封子弟的建议 ,秦始皇坚决否定了分封 ,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 制。解析与探究:王主张实行分封制 ,理由是天下初定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2)郡制的内容 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 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 ,置令(人口较少的设置长)、丞尉。以下

15、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 ,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郡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郡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郡制实施的条件(1)与宗法制相联系(2)以血缘关系为基础(1)在国家k统的条件下实行(2)按地域划分官吏的产生及权利(1)诸侯王位世袭(2)拥启封地和相应的爵位(1)官吏由皇帝任命,官位不世袭(2)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地位及影响(1)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2)容易发生为格局势力(1)郡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2)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

16、统一3 .秦朝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带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秦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学生答)选拔资格:家中有一定财产;会书写懂法律;年龄限制。考察制度:中央派员进行监督、视察;官员自报政绩。4 .秦朝细密、严苛的法律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 工具。秦朝法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的原则。秦律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方面起了重 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提问:有这么两句成语,叫做“囹圄成市”、“赭( zhe)衣遮道”(或“赭衣塞路”)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

17、答)“囹圄”就是牢狱,关押的犯人像市场上的人那么多;“赭衣” ,罪犯穿的赤褐色的衣服,路上的罪犯多得把道路都塞满了。它形容了秦律的严酷,法律严苛,是秦朝统治的一个突出特点。制定法律是秦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但是法律的过于严苛又成为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原因。5 .中央集权政体的作用和意义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 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朝的历史地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 它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效仿, 经过不断修订完善 , 沿用两千多年, 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秦王朝采取的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共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朝虽然短暂 , 但它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