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_第1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_第2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_第3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_第4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人工培养 是指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指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合理地调配在一起制成的营养基质。合理地调配在一起制成的营养基质。 一、一、培养基的概念培养基的概念二、培养基种类二、培养基种类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三种。种。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水溶液。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水溶液。 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 23%3%琼脂琼脂即为固体培养基。即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加入加入0.30.3 0.5%0.5%琼脂即为半固

2、琼脂即为半固体培养基。体培养基。( (一一) )按其物理性状分为按其物理性状分为 1、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 含有培养一般细菌的最基本成分。含有培养一般细菌的最基本成分。可供大多可供大多数细菌人工培养用。如肉汤培养基、普通琼脂培数细菌人工培养用。如肉汤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蛋白胨水等。养基和蛋白胨水等。( (二二) )按其用途分为按其用途分为2 2、营养培养基、营养培养基 于基础培养基中加入于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高营养物质如葡萄高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血液、血清、腹水、生长因子糖、血液、血清、腹水、生长因子等,以等,以满足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需要。有的满足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需要。有的细菌还需加

3、入特殊物质,如结核杆菌需加细菌还需加入特殊物质,如结核杆菌需加入鸡蛋清、马铃薯、甘油等才能良好生长。入鸡蛋清、马铃薯、甘油等才能良好生长。3、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而选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而选择性地择性地让欲分离的细菌旺盛生长的培养基,让欲分离的细菌旺盛生长的培养基,使用后可以达到选择分离的目的。如胆盐使用后可以达到选择分离的目的。如胆盐和蔷薇色酸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和蔷薇色酸可以选择性地抑制g+g+菌的生长,菌的生长,而不影响而不影响gg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二药后可选择性地分离出肠道杆菌。二药后可选择性地分离出肠道杆菌。 利用细菌

4、分解底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利用细菌分解底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可不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和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和指示剂示剂,即制为鉴别培养基,目的是使得,即制为鉴别培养基,目的是使得混合在一起的多种细菌在同一种培养基混合在一起的多种细菌在同一种培养基上生长时,表现出不同的、肉眼可鉴别上生长时,表现出不同的、肉眼可鉴别的变化,从而达到鉴别细菌的目的。的变化,从而达到鉴别细菌的目的。 4 4、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5.5.厌氧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将培养基与空将培养基与空气隔绝,或向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使培养气隔绝,或向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

5、质,使培养基中的氧气耗尽基中的氧气耗尽,则可用于培养厌氧菌。如肝则可用于培养厌氧菌。如肝片肉汤培养基,应用时于液体表面加盖液体石片肉汤培养基,应用时于液体表面加盖液体石蜡以隔绝空气。蜡以隔绝空气。区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区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上的菌类,有选择培养基上的菌类,有2种或两种以上种或两种以上时,时,只有适应环境(选择培养基的基底)只有适应环境(选择培养基的基底)的菌种才能存活的菌种才能存活。 鉴别培养基上的菌类,有两种或两种以鉴别培养基上的菌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上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药品,

6、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但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但培养基上的培养基上的各个菌种均不死亡各个菌种均不死亡)。)。 三、制备培养基的基本程序三、制备培养基的基本程序配料配料溶化溶化测定及矫正测定及矫正phph过滤过滤分装分装灭菌灭菌无菌检验无菌检验备用备用培养基的基本要求培养基的基本要求1.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含任何抑菌物质。2.具有适当的ph值和水分。3.均匀透明,易于观察。4.经过灭菌和无菌检验。1 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观察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观察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菌落: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菌落:

7、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表面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单个定时间的培养后,表面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集团,称为菌落。细菌集团,称为菌落。四、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四、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形态、大小、边缘、表面构造(湿润度和光滑形态、大小、边缘、表面构造(湿润度和光滑度)、隆起度、透明度、颜色等,及在血平板度)、隆起度、透明度、颜色等,及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上的溶血现象(溶血、溶血、溶血)。溶血)。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的细菌,沿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剌线呈模糊穿剌线呈模糊羽毛羽毛状状生长。生长。 无鞭毛的细菌,沿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剌线呈穿剌线呈清晰清晰的线

8、的线状生长状生长。3、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观察肉汤培养物的观察肉汤培养物的混浊度、管底沉淀、混浊度、管底沉淀、肉汤表面菌膜或菌肉汤表面菌膜或菌环,以及有无汽泡环,以及有无汽泡等。等。 临床标本预处理增 菌接种培养基,分离单个菌落各种鉴定试验涂片染色快速诊断试验生化试验血清学实验涂片染色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初步诊断报告最终诊断报告第四节第四节 细菌病的一般诊断程序细菌病的一般诊断程序 一、病料的采集、保存及运送一、病料的采集、保存及运送二、细菌的形态检查二、细菌的形态检查 1.1.单染色法单染色法 2.2.复染色法复染色法革兰氏(革兰氏(g)染色法)染色法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g g+ +菌)蓝紫色菌)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 g- -菌)红色菌)红色细菌的接种培养方法 1.倾注平皿接种法 2.平板划线分离法 3.斜面接种法 4.穿刺接种法 5.液体培养基接种法三、细菌的分离培养三、细菌的分离培养必须用纯培养物鉴定必须用纯培养物鉴定选用单个菌落选用单个菌落四、细菌的生化试验四、细菌的生化试验 1.1.糖分解试验糖分解试验 2.2.维维- -培试验培试验 3.3.甲基红试验甲基红试验 4.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5.5.吲哚试验吲哚试验 6.6.硫化氢试验硫化氢试验 7.7.触媒试验触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