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排污管堵塞的责任到底属于谁?文/ 毛志远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杂志2009年 2期责任主体一:开发商开发商作为房屋和配套排污管道的建设单位, 即产品(房屋排污管) 的生产者,当产品(房屋排污管)出现问题,首要的责任主体当然是开发商。一般判定管道是否属于开发商的责任,需要把握两个准则, 其一是保修期准则,即出现堵塞的排污管是否在保修期之内。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的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房屋给排水管道最低保修期为二年。当然,这里提及的只是最低保修期限,只要业主愿意,也可以在购房时和开发商进行协商约定更长的保修期,具体以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及房屋质量保证书的约定为准;
2、 其二是事实性准则, 即出现堵塞的排污管的实际状况,可以证明责任主体为开发商。 如笔者曾遇到一起使用达三年的排污管堵塞返水的问题,究其原因,是通过架空层的排污管未接入污水井,三年来大量的污水直接流入架空层内,直至三年后架空层局部污水积满, 于是发生排污管堵塞返水问题。使用三年才发生排污管堵塞倒灌,相对于给排水管道二年的保修期限,是早过了保修期的,但排污管未接入污水井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因此,责任仍然应该由开发商承担。依笔者的经验, 以上保修期准则和事实性准则之间, 既是相互依存的, 也是相互独立的。 所谓相互依存是指, 当排污管在保修期之内, 排污管的实际状况存在设计缺陷或施工缺陷, 则可以认
3、定为开发商的责任; 反之,当排污管在保修期之外,排污管的实际状况也不存在设计或施工缺陷, 则可以认定不是开发商的责任。所谓相互独立是指,当排污管堵塞的原因非常明确,如排污管倒坡、路径过长、未接通等,即使公共排污管已经过了保修期,但责任仍然应该是开发商;反之,即使公共排污管在保修期之内, 但排污管的实际状况既不存在设计缺陷, 也不存在施工缺陷, 其责任主体也不是开发商了。 经总结,笔者认为有关排污管堵塞是否属开发商的责任,可参照表一执行。表一:公共排污管堵塞责任主体之开发商责任划分保修期准则保保标准依据事实性准则修修期期内外坡度不够或倒坡排污管管径过小排污管距离过长管道未接通外力造成管道变形管道
4、腐蚀管道接头脱接管道中间凹陷居住小区给水排0.007/0.004水设计规范150居住小区给水排mm/200水设计规范mm居住小区给水排20M/30M水设计规范说明:“”表示是开发商的责任,“”表示不是开发商的责任。责任主体二:业主房屋公共排污管, 一般是供楼上楼下等相邻业主排放污水的设施, 是相邻业主公共设施之一, 并属于相邻业主共同所有。 公共排污管除因设计和施工缺陷原因可能引起堵塞外, 业主的不文明使用和业主不配合维修, 同样会造成排污管堵塞引发损失的情况。实际工作中,我们疏通堵塞的排污管时,经常会疏通出水泥块、泡沫剂、卫生巾、刷子、塑料瓶、塑料袋等物品,给人的感觉,似乎排污管道是垃圾桶。
5、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些业主(包括装修人员)也是无意而为之,但排污管堵塞造成相邻业主损失的事实确实严重。通常公共排污管的用户有几户、十几户、有的甚至是几十上百户,一旦出现损失,很难追查到具体的责任人。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造成堵塞的排污管是公用设施, 相邻业主都有对其保护的义务,如因相邻用户不文明使用的原因, 造成相邻业主受损, 在无法确定具体责任人,而相邻可能的责任业主又不
6、能证明自己对相邻业主造成的损失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依据公平原则,相邻业主应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由业主原因造成排污管堵塞损失问题, 除上述不文明使用的情况外, 相邻业主的不配合,也是引发排污管堵塞并产生损失的重要原因。如某栋二楼业主的下水道发生堵塞, 需要到一楼进行疏通, 但一楼业主因各种原因,不予配合甚至是阻止疏通, 并最终造成了二楼业主室内淹水受损,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和物权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应当遵循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16 字方针;以及武汉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维修时, 相关业主应当予以配
7、合。 因相关业主阻挠维修造成其他业主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应当负责赔偿。 ”该栋一楼业主应当赔偿二楼业主的淹水损失。有关公共排污管道堵塞责任主体之业主责任划分可参照表二执行。表二:公共排污管堵塞责任主体之业主责任划分序具体原因责任主体号装修原胶织物如白乳胶、 泡沫剂;相邻可能业1凝聚物如水泥、油漆、涂主(住户)因料等流入排污管2生活原 衣物、卫生巾、刷子等物相邻可能业因品掉入下水管;主(住户)3/使用人不配合,阻挠维修不配合业(疏通)主 (住户)责任主体三:物业管理企业实践中,一些物业管理者依据物权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 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
8、义务。 ” 片面地认为包括排污管在内的属于业主的共用设施, 出现问题,其责任就是业主。其实并非如此。笔者以为, 物权法对有关共有部分的权利、义务的确定只是物权的主体资格的确定, 而并非物业管理责任的划分规定。 共有部分的权利和义务属相应业主所有没有错,但根据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约定,业主可以将属于业主共有的并共同应尽义务的共用设施, 如共用排污管道的维护管理交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其具体的维护管理细节, 及承担的责任, 通常是以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形式约定的。以建设部制定的格式合同为例, 格式合同中约定共用的上下水管道、 落水管属委托物业服务的内容之一, 并约定房屋共用设施、 设备小修、
9、养护费用由物业管理企业承担。 根据该约定, 公共排污管的维修养护责任就是物业管理企业。 当然,约定了物业管理企业为维修养护责任单位, 仍还不能绝对地认为排污管出现问题其责任就一定是物业管理企业, 具体的还需关注合同的细节约定。 如合同细则约定:“排污管堵塞的一切责任均由物管企业承担”,则物管企业必须承担一切责任,无论是使用不当还是管理不当;进而言之,倘若合同约定: “物业需半年对公共排污管进行检查清理 1 次,对业主的急修需在 6 小时内解决” 等,只要物管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定期检查落实了, 应急维修到位了, 自然也就不存在责任可言。需要补充的是, 格式合同中同样也约定大中修由业主承担; 更新费
10、用由业主承担等内容。因此,倘若公共排污管出现需要大修、中修及更新改造的情况,首先物管企业需及时向业委会申请启用维修资金,并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安排维修、改造或更换排污管。但倘若申报过程中,出现业委会不重视、不配合、甚至是阻挠的情况,其出现问题,物管企业是可以不承担责任的。总之,笔者认为,有关排污管堵塞是否属物管企业的责任, 主要看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具体公共排污管道堵塞责任主体之物管企业责任划分可参照表三执行。表三:公共排污管道堵塞责任主体之物管企业责任划分序号具体原因责任主体1定期性检查未落实物管企业2急修不及时物管企业大中修及更新改造受阻3挠大中修及更新改造未申4报非物管企业责任物管企业当然,以上分析只是分别从排污管道的建设、 使用、管理等单位独自角度进行的。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同时出现两者都承担责任的情况,如物管企业和业主的责任、 业主和开发商的责任等。 但分析判定的过程, 仍然是按照本文的主题观点和方法进行。出现多个责任主体,说明有多个过失主体。正如文章开头所写的,笔者总结排污管堵塞的责任,就是要分清责任主体、过失主体,从而为开发商、业主、物管企业各自规避自身的责任, 规范自身行为,带来帮助。最后笔者还要特别强调,有关排污管堵塞的问题,能判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庄转让鱼塘合同范本
- 甜品包装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 绘画合同范本
- 庭院劳务保洁合同范本
- 电商抽成合同范本
- 水杯货品运输合同范本
- 购买亚克力浴缸合同范本
- 汽车备件销售合同范本
- 货车的转让合同范本
- 规范大件运输管理制度
- 药学处方审核培训
- T-MSC 005-2024 灵芝孢子油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 职业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
- 贸易意向合作协议书范本
- 校园活动讲安全
- DB37T 5230-2022 岩棉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 浅析立体心何模块在新高考中的命题方向研究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医院内部督查与监督制度
- 2024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